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化学(考试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化学(考试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
化 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a-23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7.“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之一---谢和平团队开创全新原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该技术以疏水多孔聚四氟乙烯透气膜作为气路界面,以氢氧化钾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将分子扩散、界面相平衡与电化学结合,破解科技界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四氟乙烯可通过乙烯为单体制备,其孔径限制海水离子通过
B.KOH的电子式:,其浓度不影响制氢速率
C.该技术破解了析氯反应、钙镁沉积、催化剂失活等难题,有极大推广价值
D.有效控制水蒸汽的迁移速率大于水的电解速率时,可实现海水稳定制氢
8.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可利用装置甲制备SO2
B.利用装置乙分离铁粉和I2
C利用装置丙合成氨并检验氨的存在
D.实验室利用装置丁分离乙醇和水(部分装置略)
9.维生素D含量越高,老年大脑认知功能越好,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分子,维生素D3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D3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B.维生素D3分子式为
C.维生素D3可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褪色
D.维生素D3分子中虚线框内所含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0.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T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Y位于同一主族,X是构成生命体基本骨架的重要元素,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用W原子轰击可发生反应:,T单质为非金属,常温下为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的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 B.简单离子半径:W<Z<T
C.X与Y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将过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SO+Cl-+2H+
B.标准状况下将112 mL氯气通入10 mL 1 mol·L-1溴化亚铁溶液中:2Fe2++4Br-+3Cl2=2Br2+2Fe3++6Cl-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和稀氨水:Fe2++HCO+NH3·H2O=FeCO3↓+NH+H2O
D.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2Al3++ 3SO+ 3Ba2++6OH- = 2Al(OH)3↓+3BaSO4↓
12.利用浓差电池电解硫酸钠溶液可以制得氧气、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钠,其装置如图所示(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溶液A为 1L 1mol/L AgNO3溶液; 溶液B为 1L 4mol/L AgNO3溶液)
A.电池放电过程中Ag(1)为正极,电极反应为Ag+ + e-= Ag
B.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b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c、d离子交换膜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D.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80g氢氧化钠
13.某元素M的氢氧化物M(OH)3(s)在水中的溶解反应为M(OH)3(s)=M3+(aq)+3OH-(aq)、M(OH)3(s)+OH-(aq)==M(OH)(aq),25℃时,lg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c为M3+或M(OH)的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代表lgc(M3+)与pH的关系
B.M(OH)3的Ksp为1×10-33.5
C.4.5≤pH≤9.3时,M主要以M(OH)3(s)形式存在
D.M(OH)与M3+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4分)氧化锌在橡胶、油漆涂料、化工、医疗及食品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一种以含锌烟灰(含有ZnO、CuO、PbO、FeO、Fe2O3、MnO、MnO2、CdO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i.二价金属氧化物能分别与氨配合生成配离子,如[Fe(NH3)2]2+、[Mn(NH3)2]2+、[Zn(NH3)4]2+;
ii.25°C时相关物质的Ksp如下表:
物质 | MnS | FeS | ZnS | PbS | CdS | CuS |
Ksp | 2.5×10-13 | 6.3×10-18 | 1.6×10-24 | 8.0×10-28 | 3.6×10-29 | 5.0×10-36 |
iii.Zn(OH)2和ZnCO3的分解温度分别为125°C、300°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预处理”阶段得到的氧化产物有FeOOH、MnO2,写出生成FeOO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氧化预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氨浸”阶段溶解ZnO时消耗的n(NH3·H2O):n(NH4HCO3)=2: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4NH3(aq)+Cu2+(aq)=[Cu(NH3)4]2+(aq) K=1013,则[Cu(NH3)4]2+(aq)+S2-(aq)=CuS(s)+4NH3(aq)的化学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___。
(4)实验室模拟蒸氨装置如图。蒸氨时控制温度为95°C左右,在b中[Zn(NH3)4]2+转化为碱式碳酸锌沉淀。
①用水蒸气对装置b加热时,连接装置a、b的导管应插入装置b的位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液面上方但不接触液面 B.略伸入液面下 C.伸入溶液底部
②在不改变水蒸气的温度、浸出液用量和蒸氨时间的条件下,为提高蒸氨效率和锌的沉淀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
③混合气体e可返回至“___________”阶段循环利用。
(5)研究发现Znx(OH)y(CO3)z。热分解得到ZnO的过程可分为两步。某实验小组取11.2gZnx(OH)y(CO3)z固体进行热重分析,两步反应的固体失重率()依次为8.0%、19.6%,则Znx(OH)y(CO3)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7.(14分)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废铜屑制备甲酸铜晶体,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同学设计方案:铜屑、稀硫酸加热通入氧气制得硫酸铜溶液,再与甲酸反应生成甲酸铜溶液,再结晶。请判断:甲同学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制得甲酸铜晶体。
(2)步骤Ⅱ制备,时,理论上CuSO4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反应恰好生成,制备实际操作中需要控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1:2(填“>”、“=”或“<”)。
(3)操作步骤Ⅲ:向盛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蒸馏水,逐滴加入甲酸至蓝绿色固体恰好全部溶解,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结晶,过滤,再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在除去不溶性杂质时,为了防止甲酸铜结晶析出,造成损失,可采取___________操作。过滤后洗涤甲酸铜结晶时为使固体快速干燥,可选___________(填写序号)来洗涤。
A.冷水 B.乙醇 C.四氯化碳 D.饱和甲酸铜溶液
(4)晶体中甲酸根含量的测定:
①下列仪器可供步骤A选用的是___________(写名称,下同);可供步骤C中滴定选用的是___________。
②溶液恒温80℃30min时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步骤C滴定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即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晶体中甲酸根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8.(15分)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聚丙烯、丙烯醛等工业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烷无氧脱氢法制备丙烯的反应为 。科学上规定:在298.15K时,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时的焓变,叫作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最稳定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已知:部分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数据如表:
物质 | ||
-104 | 19.8 |
则上述反应的_______。
(2)时,将充入某刚性密闭容器中,在催化作用下发生无氧脱氢反应。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容器内体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时间/min | 0 | 60 | 120 | 180 | 240 | 300 | 360 |
压强/kPa | 100 | 136 | 163 | 178 | 180 | 180 | 180 |
①已知:。0~60min内,用的分压变化表示上述脱氢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
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kPa。
(3)丙烷在有氧气参与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脱氢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相对于丙烷直接催化脱氢法,有氧气催化脱氢,反应更容易进行
B.相同条件下,氢气、丙烯、丙烷三种气体中,还原性最强的是氢气
C.恒温恒容条件下,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限度
D.通入更多的氧气,有利于提高丙烷转化率,提高丙烯的产率
(4)甲醇催化也可以制取丙烯,其反应为。
①该反应的阿伦尼乌斯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中直线a所示,已知阿伦尼乌斯经验公式为(为活化能,为速率常数,和为常数)。则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
②下列措施能使速率常数k增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
③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上图中的直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在第35、3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
35.(15分)磷、碳、氢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试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P4)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PCl3和PCl5。
①形成PCl5时,P原子的一个3s电子激发入3d轨道后参与成键,该激发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研究表明,在加压条件下PCl5于148℃液化时能发生与水类似的自耦电离,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其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产生的阳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N和P都有+5价,但NCl5不存在,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2)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 )。一种观点认为,苯酚羟基中的O原子是sp2杂化则苯酚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_ ,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有___________个;乙醇显中性而苯酚显酸性的原因是:在大π键中氧的p电子云向苯环转移,___________。
(3)镍镧合金(LaNin)具有很强的储氢能力,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n=___________。 已知晶胞体积为9.0 ×10 -29 m3,若储氢后形成LaNinH5.5(氢进入晶胞空隙,晶胞体积不变),则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保留1位小数)。
36.(15分)有机化合物G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膜材料,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COOR1+R2OHRCOOR2+R1OH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分子式______;有机物D的名称为______;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试剂X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该流程中设计A→B,C→D的目的_____。
(3)F→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D)的同分异构体(M),其沸点M_____D(填“高于”或“低于”)。
(5)有机物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6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写出一种)。
①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化学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化学全解全析pdf、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化学考试版pdf、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化学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化学(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化学(考试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