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不可复制的,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灌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纯粹的文学理论术语,误读由布鲁姆提出。他认为本文的意义依阅读行为而产生,阅读行为使文本内在的差异关系活动起来,使意义在这种关系中得以产生。这样,本文的阅读一方面是实现文本意义的前提,另一方面它还对文本有合理的、必然的倒转。基于此,他认为:“阅读,如我在标题里所暗示的,是一种异延的、几乎不可能的行为,如果更强调一下的话,那么,阅读总是一种误读。”许多相对主义者认为这是一种绝对的、偏激的理论,它排除正读的可能性。事实上,我们所谓的正读,是在一种理想条件下才会产生的解读,而此时的读者也是“理想的读者”。
误读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解读方式,是在理解或部分理解了本文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阅读。阐释学理论家狄尔泰曾说:“阐释活动的最后目的,是比作者理解自己还更好地理解它。”按阐释学家的方法解读后的本文带有自我的烙印,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误读是对读者自我的充分肯定,创造性的合理的误读是自我的实现与满足。误读是对已有结论或权威观点的挑战,它能带来文学的新的意义,观点和研究方法,它最大的贡献在于能使文本意义增值。对于一些文本或艺术品来说,其意义是一个被无限发现的过程。不只是新的误解源泉不断被清除,以至意义从遮蔽它的所有事件中透露出来,而且新的理解源泉也在那里源源涌现,揭示了意想不到的意义因素。
(摘编自张璐《论文学增值的途径——文学误读》)
材料二:
在个性化阅读中往往产生“误读”现象,而“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究。
其一:诗歌意象的跳跃性引发不同的理解。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共含六个物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凸显鸡声和脚印,再由鸡声及茅店再及空中月;由脚印联系到桥板再到霜。通过物象的逆序安排,早行人的形象呼之欲出。这是从视像的角度来欣赏。若从内容来看,此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绘银霜,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诗眼”——“早”字。诗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这两种解读都属于对此诗的“正解”。
其二:语言结构的开放性促使误读的形成。文学作品作为艺术信息的符号形式,具有二重性,即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语义信息是一种有着确定性意义的信息,属表层意义,它解释、说明事物,是理解审美信息的基础,也是步入艺术世界的阶梯;审美信息是一种意象性信息,属深层意义,它熔铸了作家主体的情绪、体会,负载情感意味,且模棱两可。对于一首诗来说,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开放性,使得所营构的境象存在多面性,本身即具有“潜在的意义系统”或“信息容量”,它们往往超越一般语言之能指、所指阈限。这种开放性结构,从纵向上讲,随着历史的推移,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审美趣味的变化也会造成艺术评价的差异,所谓“诗文之传,有幸有不幸焉”。从横向上讲,诗歌一经面世,就要面对所有的读者,当它们面对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审美趣向的读者时,它们就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非限制性和灵活性。如北宋科学家沈括读了杜甫《古柏行》中的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后就指责杜甫诗中的古柏“无乃太细长乎”,因为他计算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他以精确的科学记数来解诗,拘泥于生活的真实。
其三:诗歌语句的浓缩性造成解读的分歧。语言精练是诗词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便是语句的浓缩性。在中国古诗词中,缺失主语、使用倒装句式、采用典故、频繁类比等手段都可增强诗词语句的浓缩性。如对“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的理解,人们常常把它解释为“水边的枫叶”。事实上,这里的“江枫”指寒山寺外的两座桥,即江桥与枫桥。句中省略定语“江”和“枫”的中心语——“桥”。“江枫渔火”实指此两桥下的渔火,与“火红的枫叶”无关。由于这一省略,遂成误解。这应属于解读中的“反误”现象。
诗词鉴赏的结果不外乎三种。一是“正读”;二是“误读”,包括“正误”和“反误”。“正读”现象让人欣慰,而“误读”现象应区别对待,不可盲目。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可全盘肯定。我们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同时,应把握审美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的存在。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无达诂”中还有“诗”在,“空白”之外还有“文本”在。文本中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其实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正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规范。多元解读不是乱读。说诗、赏诗一旦脱离作品的整体性而随心所欲,就可能落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论”。
(摘编自蔡雪妹《论古典诗歌鉴赏中的误读现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布鲁姆的观点过于绝对、偏激,它排除正读的可能性;正读是“理想的读者”在理想条件下才会产生的解读。
B. 误读是对读者自我的充分肯定,常常能使文本意义增值;对于某些作品来说,误读的意义是一个被无限发现的过程。
C. 诗歌“误读”的产生是由诗歌意象具有跳跃性、诗歌语言结构具有开放性、诗歌语句具有浓缩性这三大因素引起的。
D. 诗词鉴赏中,对“反误”要宽容,但不可纵容;允许读者“误读”,但对“反误”不能不置可否,不能无原则地鼓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误读”相关,材料一阐释了其内涵等,材料二则主要探究了其产生的原因。
B. 文学作品有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分别属于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表明了文学作品语言结构的开放性。
C. 由于读者的阶层、文化背景的不同,诗歌表现出灵活性,因此,诗歌阅读是可以随意发挥的接受活动。
D. 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不能完全脱离文本,“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但还是林黛玉,不是薛宝钗。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伊瑟尔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
B. 克里斯蒂娃说:“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
C. 克罗齐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时代都有重写文学史的欲望,这是由每个时代的语境和话语权所决定的。”
D. 童庆炳说:“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
4. 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来是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的,但现在却被用来比喻教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被读者广泛接受。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读者为何广泛接受。
5. 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对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的“神游者”和“多情人”,有人认为都是苏轼,有人认为都是周瑜。李老师赞同前一种说法,否定了后一种脱离作品的分析。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答案】1. C 2. C 3. D
4. ①将本来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读为“教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误读,但这种误读是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解读﹐是读者在理解此诗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阅读。
②这种创造性的合理的误读使读者实现了自我,是对已有结论的挑战,能使原诗句意义增值、新的理解涌现。
5. ①由于诗歌意象跳跃、语言结构开放、语句浓缩,不同的人对诗歌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才会有人认为“多情人”和“神游者”都是苏轼,而有人认为“多情人”和“神游者”都是周瑜这一现象。
②诗词鉴赏有“正读”和“误读”,我们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但多元解读不是乱读,说诗、赏诗不能脱离作品的整体性而随心所欲,我们一般提倡“正读”。李老师认为前一种说法是“正读”,认为后一种说法是脱离作品的“误读”,所以在教学中赞同前一种说法﹐否定了后一种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是由……这三大因素引起的”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二“在个性化阅读中往往产生‘误读’现象,而‘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究”,可知材料二只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并非只有这三个因素。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诗歌阅读是可以随意发挥的接受活动”错,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我们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多元解读不是乱读……就可能落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论’”,可知诗歌阅读不可随意发挥。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误读是一种基于作品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解读作品的方式。
A.伊瑟尔强调的是读者对于阅读的重要性;
B.克里斯蒂娃强调文本创作是一个吸收前代基础的结果;
C.克罗齐强调时代决定文学史的写法;
D.童庆炳强调读者的个性化阅读是基于对作品的理解。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
结合“误读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解读方式,是在理解或部分理解了本文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阅读”,总结接受原因之一:将本来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读为“教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误读,但这种误读是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解读﹐是读者在理解此诗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阅读。
“误读是对读者自我充分肯定,创造性的合理的误读是自我的实现与满足”“误读是对已有结论或权威观点的挑战,它能带来文学的新的意义、观点和研究方法,它最大的贡献在于能使文本意义增值”“其意义是一个被无限发现的过程”,总结接受原因之二:这种创造性的合理的误读使读者实现了自我,是对已有结论的挑战,能使原诗句意义增值、新的理解涌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要正确理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含义,即“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认为是说苏轼本人的是“正读”,认为是说周瑜的是“误读”;
然后分析李老师对两种解读持不同态度的原因。结合材料二,由于“诗歌意象的跳跃性引发不同的理解”“语言结构的开放性促使误读的形成”“诗歌语句的浓缩性造成解读的分歧”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诗歌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才会有人认为“多情人”和“神游者”都是苏轼,而有人认为“多情人”和“神游者”都是周瑜这一现象;
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诗词鉴赏的结果不外乎三种。一是‘正读’;二是‘误读’,包括‘正误’和‘反误’”“‘正读’现象让人欣慰,而‘误读’现象应区别对待,不可盲目。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可全盘肯定。我们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同时,应把握审美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的存在”“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无达诂’中还有……,这正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规范”“多元解读不是乱读”,可得出诗词鉴赏有“正读”和“误读”,我们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但多元解读不是乱读,说诗、赏诗不能脱离作品的整体性而随心所欲,我们一般提倡“正读”。李老师认为前一种说法是“正读”,认为后一种说法是脱离作品的“误读”,所以在教学中赞同前一种说法﹐否定了后一种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封锁线
茅盾
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
那一圈围墙,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门楼顶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
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他们还想多知道一点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过去两个晚上的夜行的经验,特别是行列常常脱节,走不快的人急得要命——这一些不大好的秩序,使得他们想起了就满心不安,问话就多了。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
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
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
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
“是不是你送我们去?”
“现在还没晓得。”
“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
他点一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
他拿出一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
客人们瞥见了这书名是《论民族民主革命》,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和许多热血的华侨子弟跑回祖国来,参加了抗战的阵营,他姓张。
……
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调和。
“你也去吗?”客人之一好奇地问了一句。
他笑嘻嘻点着头。
“还有谁是去的?阿张呢?”又问。
他很快的说着客家话。
“他说什么?”客人之一问他的同伴。
“他说,路上如果碰到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勉强能听懂的老徐回答。
“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这是客人们向姓张的青年提出的要求。
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
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
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经高挂天空,照的田野里一片苍白。这对于通过封锁线,是一种威胁。“不要作声,不要吸烟”的叮咛又重复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复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过这树林,又走过一大片旷野,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冈。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又走了若干时,便见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们跟着,不多会儿,已经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这该就是所谓封锁线罢?”客人们心里这样想。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
“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
“不是,下去才是封锁线。不过这里两边山上全有敌人的哨位,这里是危险区域。”神情又紧张起来了。可是不慌。因为客人们最怕在这陌生地方掉了队,可是今晚的秩序很好,整然是行军的姿态,就增加了他们不少勇气。
上路的时候,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原来也是经过选择的;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
一小时以后,所谓的封锁线也平安通过了,然而队伍忽在旷野中停止。阿张和其他的队员聚在一处,悄悄地说了一些话,便又发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
“前面的山头,就有敌人的哨位,”阿张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
这是第二道封锁线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头看的很清楚。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
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
客人想起出发以前这大孩子说的,要是遭遇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都不禁微笑。
“今晚过封锁线,然而没有昨晚路上那样慌乱,无秩序。”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
(写于1942年11月,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客人所谈及的“秩序”“调度”等相关细节,从侧面衬托了革命战士们的沉着。
B. 本文善设悬念,五名客人身份不明,去向不明,得到护送,激发读者的思考与想象。
C. 本文主要从客人的视角来描写革命战士们过封锁线时的语言、动作,小说真实可信。
D. “队伍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用比喻手法,突出队伍行进迅速与敏捷。
7. 关于那个大孩子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孩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并且担任不同的工作,可见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战士”。
B. 大孩子只会说客家话,合乎地域特征,突出了众志成城,共同反击外敌入侵的主题。
C. 开头擦步枪的是这个大孩子,结尾他又担任瞭望哨,形成了首尾的呼应,结构圆合。
D. 他和《百合花》的小通讯员年龄相差无几,而且都是细心体贴又朝气蓬勃的好青年。
8. 文中没有写与敌人的正面交锋,但笼罩着紧张的氛围,这种氛围的逐步强化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9.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过封锁线》如同《荷花淀》,小说也没有交代革命者的具体姓名。《过封锁线》塑造了哪些革命者?请结合文本分别赏析革命者群像特征。
【答案】6. A 7. D
8. ①节奏紧凑,层层推进。从出发前的全副武装、周全部署,到行军过程的快慢行止,最后一道封锁线的严阵以待,叙事节奏加快。
②突出人物形象。封锁线上,遍布敌人哨位,战士们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可见训练有素,能力出色。
③突显主题。护送任务困难重重,更能突出队伍久经历练的强大,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敬意。
④紧张的氛围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带给读者惊心刺激的阅读体验。
9. ①大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快速成长的革命战士,代表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②阿张,在广州沦陷后毅然参加革命的南洋华侨,代表有召必回、赤诚肝胆的爱国侨胞。
③五位客人,需要被保护、善于观察反思的外江佬,是身肩特殊任务的知识分子,也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④群像特征:文中人物都没有具体姓名,但都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细心体贴、勇敢无畏、丰富的作战经验、强烈的家国情怀、保家卫国的志向等特点,他们是无数普通革命战士的缩影。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从侧面衬托了革命战士们的沉着”错,不是为了衬托革命战士们的沉着,这些细节反映客人善于吸取经验,及时改进的态度,更是在反复强调秩序和调度的重要性。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情节和人物的分析鉴赏能力。
D.“细心体贴又朝气蓬勃的好青年”错,文中写“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他笑嘻嘻点着头”“他说,路上如果碰到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调和”“……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这些描写没有体现出他的“体贴”的特点。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情节方面:根据“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调和”“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可知,从出发前的全副武装、周全部署,到行军过程的快慢行止,最后一道封锁线的严阵以待,叙事节奏紧凑,层层推进。
人物方面:根据“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可知,封锁线上,遍布敌人哨位,战士们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可见训练有素,能力出色,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主题方面:根据“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可知,护送任务困难重重,更能突出队伍久经历练的强大,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敬意。
读者感受方面:紧张的氛围逐步强化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让读者随着叙事节奏的紧凑而紧张,带给读者惊心刺激的阅读体验。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大孩子:根据“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调和”“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可知,大孩子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快速成长的革命战士,代表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阿张:根据“客人们瞥见了这书名是《论民族民主革命》,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和许多热血的华侨子弟跑回祖国来,参加了抗战的阵营,他姓张”“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阿张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可知,阿张是在广州沦陷后毅然参加革命的南洋华侨,代表有召必回、赤诚肝胆的爱国侨胞。
五位客人:根据“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这是客人们向姓张的青年提出的要求”“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今晚过封锁线,然而没有昨晚路上那样慌乱,无秩序。’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可知,五位客人是需要被保护、善于观察反思的外江佬,是身肩特殊任务的知识分子,也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群像特征:根据“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原来也是经过选择的;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可知,文中人物都没有具体姓名,但都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细心体贴、勇敢无畏、丰富的作战经验、强烈的家国情怀、保家卫国的志向等特点,他们是无数普通革命战士的缩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三月,吴王召越王入见。越王伏于前,范蠡立于后。吴王谓范蠡曰:“寡人闻贞妇不嫁破亡之家,仁贤不官绝灭之国。今越王无道,国已将亡,社稷坏崩,身死世绝,为天下笑。而子及主俱为奴仆,来归于吴,岂不鄙乎!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弃越归吴乎?”范蠡对曰:“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今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此时越王伏地流涕,自谓遂失范蠡矣。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范蠢曰:“臣请如命。”吴王起入宫中,越王、范蠡趋入石室。越王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吴王登远台,望见越王及夫人、范蠢坐于马粪之旁,君臣之礼存,夫妇之仪具。王顾谓太宰嚭曰:“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虽在穷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寡人伤之。”太宰嚭曰:“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穷孤之士。”吴王曰:“为子赦之。”后三月,乃择吉日而欲赦之,召太宰嚭谋曰:“越之与吴,同土连域。勾践愚黠,亲欲为贼。寡人承天之神灵,前王之遗德,诛伐越寇,囚之石室。寡人心不忍见,而欲赦之,于子奈何?”太宰嚭曰:“臣闻无德不复,大王垂仁恩加越,越岂敢不报哉?愿大王卒意。”
(节选自《吴越春秋·卷七》)
材料二:
宰嚭[注] 王安石
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
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
[注]宰嚭:又称伯嚭、太宰嚭,吴王夫差的宠臣,吴亡后被越王勾践处死。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越B王C不D奉E大F王G命H号I用J兵K与L大M王N相O持P至Q今R获S罪T君U臣V俱W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岂不鄙乎”与“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鄙”字含义不同。
B. “蒙大王鸿恩”与“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两句中的“蒙”字含义不同。
C. “夫人衣无缘之裳”与“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D. “王顾谓太宰嚭曰”与“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王用贞妇不嫁破败的家庭、仁人贤士不做亡国的臣子来劝说范蠡,表示愿意宽恕他的罪过,希望他能够改变心意,弃越归吴。
B. 吴王保全越国君臣性命,范蠡致谢并表示自己愿意效命吴国,越王听罢泪流满面,以为即将失去范蠡,吴王却怀疑范蠡的诚意。
C. 越王夫妇穿着下等人的服装,丈夫铡草喂马,妻子挑水除粪,他们虽然生活又苦又累,但三年不曾恼怒,没有露出怨恨的神色。
D. 吴王见越王等人虽处窘迫之境,仍然保持君臣之礼、夫妇之仪,心生赦免想法,太宰嚭知其意,极力逢迎,希望吴王放了他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
(2)臣闻无德不复,大王垂仁恩加越,越岂敢不报哉?
14. 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10. I P T 11. C 12. B
13. (1)吴王知道范蠡不可能成为吴国的臣子,说:“你既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我再次将你安置在石屋子中。”
(2)我听闻没有有德行的人不会报答别人的恩惠,大王对越国施加仁义恩惠,越国怎么敢不报答您呢?
14. ①越国有范蠡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所以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②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的妇人之仁,所以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③关系国家安危的太宰嚭劝说吴王放了越王,才导致了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越王不奉行大王您的命令,率领军队和大王您相对峙,如今获罪,君主和臣子都投降。
“越王”为主语,“不奉”为谓语,“大王命号”为宾语,应在“号”后面断开,所以应在“I”处断开;
“用兵”“与大王”都是“相持”的状语,省略了主语,应在“持”后面断开,所以应在“P”处断开;
“俱降”的主语为“君臣”,应在“君”前面断开,所以应在“T”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地位低下/把……当作边邑”;句意:难道不感到地位低下吗?/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B.正确。“承蒙/承接”;句意:承蒙大王的大恩。/承接了秦孝公的治国事业,遵循着先人留下来的策略。
C.错误。“衣服的边饰/爬上”;句意:他的妻子穿着没有花边修饰的粗布裙服。/如同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D.正确。均为“回头看”;句意:吴王回头看看太宰嚭说。/结果只落得自己回看追兵,便仓皇失措。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并表示自己愿意效命吴国”错误。由原文“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范蠢曰:‘臣请如命。’”可知,范蠡并非表示愿意效命吴国。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既”,既然;“移”,改变;“置”,安置。
(2)“复”,报答;“垂”,赐予;“岂”,怎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可知,越国有范蠡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所以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由原文“王顾谓太宰嚭曰:‘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虽在穷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寡人伤之。’”可知,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的妇人之仁,所以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由原文“太宰嚭曰:‘臣闻无德不复,大王垂仁恩加越,越岂敢不报哉?愿大王卒意。’”“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可知,两则材料都在表明正是因为关系国家安危的太宰嚭劝说吴王放了越王,才导致了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三月,吴王召见越王入朝拜见。越王拜服在吴王面前,范蠡站立在越王后面。吴王对范蠡说:“我听闻贞洁的妇人不嫁到破败灭亡的人家,仁义贤能之人不做灭亡国家的臣子。现在越王无道,国家即将被灭亡,社稷也马上要被毁坏了,自己身死,国祚断绝,成为天下的笑柄。而你和你的主子都成为奴仆,来归顺吴国,难道不感到地位低下吗?我想赦免你的罪过,你能改变心意,背弃越国归顺吴国吗?”范蠡回答说:“我听说亡国之臣不敢谈论政事,败军之将不敢谈论勇敢。我在越国因为不忠不信,如今越王不奉行大王您的命令,率领军队和大王您相对峙,如今获罪,君主和臣子都投降。幸蒙大王鸿恩,使我们得以保存性命。我愿意为大王清扫门庭,受您奴役驱使,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时越王趴在地上流着眼泪,自认为失去了范蠡。吴王知道范蠡不可能成为吴国的臣子,说:“你既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我再次将你安置在石屋子中。”范蠡说:“我遵从您的命令。”吴王起身进入宫中,越王、范蠡走入石屋子。越王只在腰间裹着一条围裙,头上梳着樵夫的发髻,他的妻子穿着没有花边修饰的粗布裙服,上身穿着“左关之襦”。越王剁切草料养马,妻子打水、清除粪便、打扫庭院。三年间不生气,脸上也不曾表现出怨恨之色。吴王登上远处的高台,望见越王以及他的夫人、范蠡坐在马粪的旁边,君臣之间的礼节仍然存在,夫妻之间的礼仪全部具备。吴王回头对太宰嚭说:“那越王,是一位有节操的人,范蠡是一位耿介之士。虽然处在艰难困厄的境地,也不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我很为他们感到伤感。”太宰嚭说:“希望大王能用圣人的胸怀,哀怜处于困厄孤苦之中的人。”吴王说:“为了你赦免他们。”三月之后,于是选择了良辰吉日而想要赦免他们,召见太宰嚭商量说:“越国和吴国,国土相连。勾践无知而又狡诈,想亲自率领贼寇。我承天地的神灵,先王遗留下来的恩德,诛杀讨伐越国,将越王勾践囚禁在石屋中。我不忍心看到这样,而想要赦免他们,你认为怎么办?”太宰嚭说:“我听闻没有有德行的人不会报答别人的恩惠,大王对越国施加仁义恩惠,越国怎么敢不报答您呢?希望大王最终实现意愿。”
材料二:
宰嚭
王安石
谋臣本来就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地位低下的美女又怎能祸国殃民呢?
只希望君王能够诛杀宰嚭,不必为皇宫之内有像西施这样的美女而发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会同馆①
(南宋)范成大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②!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③,阅之有感
(宋末元初)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注]①会同馆:金人接待宋朝使节的旅馆,位于金国都城中都(今北京)燕山。诗前有小序自注:“燕山客馆也。授馆之明日,守吏微言有议留使人者。”授馆,指范成大被安排入住会同馆。②沤浮:水中气泡。③封事稿:臣子上奏给皇帝的奏章,为防止泄密而加封,故称封事。此即诗中的“防秋疏”(内容为抵御异族秋季入侵应采取措施的奏章)。
15. 下列对两首诗前两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诗首句点明当时情形,孤身出使,离朝万里,危机四伏,生命安全无法保证,写出其临深履薄的心态。
B. 范诗次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己身比作水中气泡,沤浮泡影寓意虚幻易散,极言处境艰危,前途难测。
C. 林诗首句以“偶伴孤云”开篇,刻画其羁旅天涯、行踪不定、远离尘世、孤云独伴的孤苦形象和凄凉处境。
D. 林诗次句写天色阴沉欲雪,与题中山窗糊纸之举相照应,而地炉正红,冷热色调对比相映,意味深长。
16. 读诗需要“知人论世”。范成大时为南宋使节,不辱使命,全节而还;林景熙时为亡宋遗民,避居山中,终身不入元仕。两者处境不同,情感抒发也不尽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后两句,谈谈其中的差异。
【答案】15. A 16. ①范成大作为南宋使者,以苏武典故自勉(明志),抒发舍身报国、坚贞不屈的豪情壮志,情感直露,豪放激越,坚定有力;②林景熙作为亡宋遗民,睹物生情(即事抒情、触景生情),抒发亡国之悲和对南宋执政者忽视边防、昏庸亡国行径的讽刺和哀叹,情感委婉含蓄,悲愤交织,感伤无奈。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理解和赏析能力。
A.“危机四伏,生命安全无法保证,写出其临深履薄的心态”错误。“致命秋”指舍身报国的时刻,不是指“危机四伏,生命安全无法保证”,目的不是“写出其临深履薄的心态”。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意思是敬慕当年苏子卿,誓与汉节同死生,公羊能否生乳何须问!运用了苏武北海牧羊的典故,以苏武自许。范成大作为南宋使者孤单一人出使万里,已到了殉身报国的时分,自己会像苏武那样坚贞不屈,所以以苏武典故自勉(明志),抒发舍身报国、坚贞不屈的豪情壮志,情感直露,豪放激越,坚定有力。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意思是不知是谁写的一封抵御异族入侵的奏稿,如今却被山民糊在窗上,用来遮挡北风。“防秋”,是指秋高马肥时北边敌人常常乘机内犯,而在秋季加强边备,此处指有关抵御元军入犯的封事稿。封事乃是官吏上书时的密封奏章,常常涉及国家机密要事。像这样重要的机密奏稿,当时不见用于朝廷,此时反落到糊窗纸的地步。“却与山窗障北风”饱含着作者的无限悲愤,无限感慨之情。所以林景熙作为亡宋遗民,睹物生情(即事抒情、触景生情),抒发亡国之悲和对南宋执政者忽视边防、昏庸亡国行径的讽刺和哀叹,情感委婉含蓄,悲愤交织,感伤无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陈情表》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交代自己白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适恬静,也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
(3)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凌霜傲雪,卓尔不凡,别具神韵,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本图宦达 ②. 不矜名节 ③. 矮纸斜行闲作草 ④. 晴窗细乳戏分茶 ⑤. 三径就荒 ⑥. 松菊犹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宦”“矜”“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发端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两千余里,至云南丽江境内时,遇横断山脉阻挡,陡然往东北急转。这个陡转的大弯呈“V”字状,因其壮美奇特,人们赋予它“长江第一湾”的名号。“V”字的底部,有一镇名曰石鼓。石鼓因镇上的一面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诸葛亮南征年代。石鼓偏安一隅,当地纳西民族风情保存完好。8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行军至此处,在28名船工的帮助下,跨越了金沙江天堑,继续伟大的长征之路。
46岁的张学文是土生土长的石鼓纳西族人,健谈、清瘦。在红军后代和党史专家的帮助下,张学文对红军在云南的这段经历 ① 。他目前是镇上最受欢迎的导游。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 ② 却不知疲倦。至今,他已为122万人次讲解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云南的光辉历程。
在张学文的印象中,旅游业让石鼓早已发生了 ③ 的变化。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结合材料第一段,概括石鼓镇发展旅游业的4点优势,要求每点不超过8个字,且语法结构大致相同。
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示例:①了如指掌 ②口干舌燥 ③翻天覆地
19. 示例:①壮美的自然大观(奇景);②悠久的历史传说;③独特的风土人情(纳西风情);④峥嵘的红色历史
20. 石鼓因镇上的一面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至诸葛亮南征年代。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结合后文“他目前是镇上最受欢迎的导游。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等可知,张学文“对红军在云南的这段经历”比较熟悉,故可填“了如指掌”。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
第二处,前文说“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后文说“却不知疲倦”,可以推断出讲了多场,因此会出现口干、疲倦的情况,可填写“口干舌燥”。口干舌燥: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
第三处,语境强调旅游业推动了石鼓的变化,再根据“早已发生了”可知,是说变化大,因此填写“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两千余里,至云南丽江境内时,遇横断山脉阻挡,陡然往东北急转。这个陡转的大弯呈‘V’字状,因其壮美奇特”可知,石鼓镇景色壮美奇特。
由“石鼓因镇上的一面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诸葛亮南征年代”可知,石鼓镇历史悠久,有历史传说。
由“石鼓偏安一隅,当地纳西民族风情保存完好”可知,石鼓镇有独特的风士人情。
由“8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行军至此处,在28名船工的帮助下,跨越了金沙江天堑,继续伟大的长征之路”可知,石鼓镇有峥嵘的红色历史。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以下语病:
一、语序不当,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因此“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应改为“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
二,成分残缺,“追溯”意思是:追求根源,探索缘由。后文是“诸葛亮南征年代”,是表示时间的,因此应在“追溯”后加“至”。
故句子改为:石鼓因镇上的一面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至诸葛亮南征年代。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拒糖于千里之外”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健康共识。大家普遍认为糖是肥胖的祸源,因此将无糖食品当成减肥食品。无糖食品,是指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淀粉水解物的糖的甜味食品,但①____,如糖醇或低聚糖等甜味剂品种。
无糖食品就代表食品零能量吗?无糖食品强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添加糖,但是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均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因此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无能量食品。对于有减肥需求的消费者而言,除了要关注食品的含糖量,②____。
商家为弥补无糖食品甜味不足的缺陷,在食品生产中加入食用代糖这一甜味剂以提高食品的甜味。根据来源的不同,代糖可以分为天然来源的甜味剂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糖的甜味,③____,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防肥胖等食品中。实际上,代糖的使用与体重控制之间尚没有科学定论。单纯选择食用无糖食品并非减肥良策,消费者还得在能量平衡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21. 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大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乡土中国》不足八万字,是本典型的“大家小书”,值得我们好好阅读。
B. 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做足一个大家闺秀,通常很少表现自己的性情。
C. 李教练赛后点评本场比赛道:“今天大家防守做得比较努力,有一股拼劲。”
D. 两旁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她”一类的标语。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D 22. ①加入了食用代糖(或“含有糖的替代物”)②更要关注食品的能量值 ③却没有糖的能量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一般词语的词义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大家”一样,指代的是不限范围的所有人。
A.“大家”指的是某一领域内有所建树,有公认成就的人,这里特指费孝通。
B.“大家”指的是世家望族。
C.指代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
D.指代的是不限范围的所有人。
D项与文中画横线的“大家”一样,指代的是不限范围的所有人。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阐述无糖食品定义,根据第三段第一句,可知此处应表达“无糖食品含有食用代糖”的意思。故应填“加入了食用代糖”或“含有糖的替代物”。
第二处,根据前文“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无能量食品”,以及上一句“除了要关注食品的含糖量”,可知此处应填“还要关注食品的能量值”。
第三处,根据前文所述减肥与能量摄入之间的关系,以及下一句“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防肥胖等食品中”,可知此处应填“却没有糖的能量”。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出自《孝经》,是古代士人普遍恪守的价值观。立身即安身立命,进可做出可立于世间的事业,退能找到安顿灵魂的归宿;行道即坚守道义、正道直行,做于公有利的事情。扬名,不过是立身、行道后自然的结果罢了;更强调扬名于“后世”而非“当世”,足以让我们体会到立身和行道的分量。
无数历史名人正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了立身、行道和扬名的关系,并践行一生,才被世代所铭记;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却直接把名利当作了目的。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以“立身、行道和扬名”为主题,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由两段组成。第一段中有三句话。第一句提出问题,引出三个关键词“立身”“行道”“扬名”,强调这是古代读书人普遍恪守的价值观。第二句分析问题,诠释立身、行道的含意。立身的含义有两层:先是自己的安身立命,然后才能做出可立于世间的事业。就算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能退而找到安顿灵魂的归宿。此处的“安身”既有外在物质上的安定,也有内在精神上的安宁,既是一种“动”的进取,也是一种“静”的自守。行道的含义也有两层:一是在道德层面坚守道义,二是在行为层面正道直行。行事不仅要不负自己的良心,而且也要多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第三句强调“扬名”应是“立身”“行道”后自然的结果,即扬名不应是主动追求的,说明了扬名与立身行道的关系。强调扬名于后世,突出了立身行道的价值、作用,也是一种价值取向。立身行道,不应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与名利,而应是为了立身行道本身的价值。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价值取向,才可能得以扬名后世。
第二段将古今进行对比。先是揭示无数历史名人被世代所铭记的原因,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和把握了立身、行道和扬名的关系,并且践行一生。而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却直接把名利当作了目的,这就指出当今社会中的一种不良风气。其中隐含着做法:应该把立身行道本身当作目的,而不是当作手段。
作文引导语中的“联想”指由某人某事而想起相关的人或事。“思考”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活动,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应先联想后思考,先形象后抽象,先事例后说理。写作任务中规定了以“立身、行道和扬名”为主题,即要写出三元思辨,关键在阐述关系。主题不是文章中心论点,而是文章主要内容。“结合现实”是主要结合材料说的“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却直接把名利当作了目的”。
写作时,可以“立身行道,传扬美名”为作文标题。先提出问题,写“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不但是古代历史名人的普遍恪守的价值观,也应该是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接着分析问题。先诠释立身、行道、扬名三个概念内涵。然后提出观点,从为什么、怎么做两个方面回答三个做法的意义,阐述立身行道扬名的关系。接着解决问题,提出要深刻把握立身行道扬名的关系,并一生践行,进而批判当今有人把名利当作目的的现象。最后总结观点——扬名不是目的,立身行道才是目的。
立意:
1.安身立命,修心崇德。正道直行,立功为民。
2.扬名不可耻,取之要有道。
3.扬名后世,功成有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暑期检测(二)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