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
展开1.(2020·安徽安庆期末)下列变化属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改变的是( )
A.进食后肝细胞内储存的肝糖原增多
B.饮用食醋后胃液pH下降
C.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
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因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渗透压上升
解析:选C。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不符合题意;胃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不符合题意;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C符合题意;尿液属于外分泌液,不属于内环境,D不符合题意。
2.(2020·湖南衡阳一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在内环境起作用
B.内环境是一个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解析:选C。有的激素通过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起作用,有的激素受体在细胞内,A错误;内环境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NaHCO3构成,B错误;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C正确;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3.(2020·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丁均属于内环境
B.甲中不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C.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
解析:选C。根据单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乙为血浆,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丁不属于内环境,A项、D项错误;组织液中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B项错误;淋巴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项正确。
4.(2020·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⑤中蛋白质含量比②和④中多,所以⑤的渗透压高于②和④
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⑤的pH会明显下降
解析:选B。图中①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③表示组织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A错误。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则水分进入②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因此其在成分上比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多,但血浆、组织液以及淋巴的渗透压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导致血浆的pH有所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血浆的pH不会明显降低,D错误。
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解析:选A。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A错误;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B、C正确;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能感受体温变化,D正确。
6.(2020·河北邢台月考)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
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解析:选D。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C正确;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D错误。
7.(2020·河南漯河高中模拟)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
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解析:选C。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
8.(2020·北京师大附中期末)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
| 尿液 | 血浆 | |||
体积(mL/ 单位时间) | Na+ | K+ | Na+ | K+ | |
(mg·kg-1) | (mg·kg-1) | (mg·kg-1) | (mg·kg-1) | ||
注射食盐水前 | 25 | 15 | 35 | 155 | 45 |
注射食盐水后 | 40 | 12 | 30 | 135 | 37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C.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解析:选B。由表格分析可知,血浆中,注射低渗食盐水后Na+浓度降低,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注射食盐水后膀胱贮存的尿液体积增多,说明尿液增多,则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与该过程无关。
9.(2017·高考全国卷Ⅰ)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2020·广东茂名一模)下图是某人在体内失水过多的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内环境是________;①与②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尿中不被重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中的刺激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__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解析:(1)题图中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③表示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可利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不可利用的尿素不能被重吸收。(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所以图中的刺激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据图分析可知,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是激活图中酶的活性、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和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与融合。(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1)血浆 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尿素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激活图中酶的活性;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融合
(4)正
11.(2020·山西孝义质检)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分别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静脉注射20 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乙组小鼠血浆pH减小
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甲组小鼠注射的是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所以血浆的渗透压不会发生变化,尿量不会增加,但Na+的数量增加,A错误,D正确;乙组小鼠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不变,细胞呼吸速率不变,所以乙组小鼠的体温不会变化,血浆的pH也不会发生改变,B、C错误。
12.(2020·四川成都龙泉驿一中模拟)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与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解析:选D。由于甲引起的变化是渗透压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与集合管。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渴感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
13.将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 ℃)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0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战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
B.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
C.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解析:选B。实验组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中,机体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平衡,故A正确;低温环境中,体表与环境的温差较大,因此实验组动物的散热量大于对照组的,由于散热量等于产热量,因此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大于对照组的,故B错误;实验组产热增加,因此细胞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故C正确;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通过调节作用增加产热,故D正确。
14.(2020·广东惠州一模)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下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下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解析:选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血浆)中,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图2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错误;图2显示,分别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15.(2020·河南沁阳一中月考)在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b指的是________。在图中“○”内画上“+”或“-”,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当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调节,使该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请在图中用虚线箭头及“⊕”或“⊖”表示相应的调节。
(3)为验证小白鼠体温调节中枢是器官A而不是脊髓,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并测量三组小白鼠的体温;
②甲组________,乙组破坏器官A,丙组破坏脊髓;
③将三组小白鼠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量体温并比较体温是否变化。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 +、+、+
(2)如图所示
(3)②不做处理 ③放在相同的寒冷环境中 甲组小白鼠体温不变,乙组小白鼠体温变化,丙组小白鼠体温不变
高中生物高考1 第33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33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共6页。
高中生物高考1 第23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23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1 第1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1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