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 2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件 89
展开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核心知识·突破】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2.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_________的重要特征。(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_________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中物种_______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_____。
3.种间关系:(1)概念。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_________。②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_等。
③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___________,通过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_________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2)种间关系实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连线]
4.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_________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①形成原因:在长期_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_________的充分利用。
【微点警示】关于种间关系的三个易错点(1)捕食和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生物的进化。(2)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都是由争夺食物引起的。
(3)捕食既不包括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也不包括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属于种内斗争)。
【秒判正误】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分析:生物群落包含所有的生物种群。
2.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分析: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
3.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分析:群落中生物可以形成食物网,其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分析:群落存在空间结构,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中,动植物均有分层现象。
5.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土壤盐碱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分析: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等与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有关。
6.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分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命题案例·研析】【典例】(2019·聊城模拟)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审答技巧】(1)审题关键:抓住隐含信息“植物病毒V寄生在水稻细胞中,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将植物病毒V传播给其他水稻,青蛙捕食稻飞虱”。(2)必备知识: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的概念。
【解析】选A。A项中,稻田中青蛙数量增加可减少病毒V在水稻间的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正确;B项中,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错误;C、D项中,病毒V与青蛙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错误。
【核心素养新命题】(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试分析其原因。提示: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将植物病毒V传播给其他水稻,通过青蛙捕食稻飞虱使其数量减少,从而减少了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2)社会责任——生态环保通过长时间喷洒农药减少稻飞虱的数量来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这种措施可行吗?提示:不可行。农药在减少稻飞虱的同时也减少了青蛙的数量,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另外农药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 种间关系及其特点1.(2019·皖南八校联考)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8年间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单位:只),结果如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 )
A.在引入Z的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B.在第3年,Z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C.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为竞争关系
【解析】选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引入Z的4年内,物种Z每年的数量增长倍数(λ值)不相等,说明物种Z不是处于理想环境中,A项错误;在第4年,Z种群数量最多,其种内斗争最激烈,B项错误;表中信息显示,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Z种群数量随黑线姬鼠的增多而增多,当黑线姬鼠的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黑线姬鼠的数量开始减少,Z也随之减少,然后
两者趋于相对稳定,说明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黑线姬鼠是被捕食者,Z是捕食者,二者在捕食过程中共同进化,C项正确,D项错误。
2.(2018·宜宾模拟)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竞争关系(丙)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图甲所示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图乙所示D.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的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解析】选C。据题图分析,甲图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乙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甲图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此关系;乙图是捕食关系图,噬菌体与细菌是寄生关系;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的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方法技巧】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1)互利共生曲线:数量上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2)捕食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①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3)竞争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一种生物数量增加,另一种生物数量下降,甚至降为零。
3.(教材素材新命题·必修3 P73资料分析中资料2原创)如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的种群数量变化,猞猁和雪兔的关系为_______,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有①_______;②_______。 (2)1935年后的10年间,人类对猞猁毛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大量捕杀猞猁后,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曲线A表示的是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因为雪兔的数量要多于猞猁的数量。猞猁以雪兔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从图中反映出的情况看,雪兔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是捕食者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雪兔的食物增加。(2)大量捕杀猞猁后雪兔的数量急剧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它们的食物减少,所以雪兔的数量也会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答案:(1)雪兔 捕食 ①可食的植物增加 ②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 (2)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角度二 群落的空间特征4.(2019·长沙模拟)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互利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解析】选A。四大家鱼因捕食对象的不同而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出现了垂直分层的现象;由题图可知四大家鱼间不存在捕食关系,故不会出现鲢鱼→鳙鱼→青鱼的能量流动关系;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存在竞争的关系;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会大量增加,从而引起鲢鱼的数量增加,但鲢鱼数量增加又会受到食物、空间等条件限制,故不能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易错提醒】对群落结构的认识提醒(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合理利用资源或空间的空间配置格局,它应存在于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
(2)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分层”现象,切不可将“同种生物”的高矮差异视作垂直结构。
5.(2019·长春模拟)下列关于森林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C.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D.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
【解析】选D。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关键因素是光照强度,A正确;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B正确;水平结构上植物的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C正确;动物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水平结构,其分布有明显的差别,D错误。
【加固训练】1.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选D。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竞争,而不是共生关系;三种鱼主要食物有所不同,有利于各种群的生存。
2.(2018·烟台模拟)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橘害虫,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于红圆蚧而抑制其爆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岭南蚜小蜂与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B.岭南蚜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C.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D.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解析】选D。由题意“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可知,A正确;根据寄生关系的概念,可知B正确;岭南蚜小蜂“取代”蔷薇轮蚧小蜂,说明岭南蚜小蜂改变了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C正确;丰富度表示一个群落的生物种类的多少,和种群数量无关,虽然引进了岭南蚜小蜂,但是蔷薇轮蚧小蜂几乎完全消失,可以认为该群落丰富度没有变化,D错误。
3.(2018·保定模拟)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一定的关系C.群落中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D.草地群落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解析】选C。由于群落中的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差别,所以必然会导致群落中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
4.(2014·海南高考)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A项中,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为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以浮游藻类为食,二者又构成了竞争关系,故A项正确。B项中,据题干可知,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在池塘中分布不同,其取食也不一样,所处的营养级有可能不同,故B项正确。C项中,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是两个不同的种群,由于食物关系
生活在池塘的底层和上层,该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故C项正确。D项中,该种成年鱼和幼体属于同一个物种,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故D项错。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核心知识·突破】1.演替的概念:随着_____的推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比较:
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和_____进行。
【微点警示】1.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
2.与群落演替有关的三个易错点:(1)演替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会取代另一些种群,主要是优势种群的取代,如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高大的乔木取代灌木,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地衣等。
(2)群落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照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3)演替并不是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演替的终点。
【秒判正误】1.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分析:该岛屿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因此其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2.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分析: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3.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4.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
5.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分析:水等气候条件不充足时,弃耕的农田可能演变为草原,水等条件充足时,弃耕的农田可能演变为森林。
6.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分析:光照直接影响植物群落的演替,而动物以植物为食,植物群落变化,动物群落也会发生变化。
【命题案例·研析】【典例】(2014·全国卷Ⅰ)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审答技巧】(1)把握问题题眼:①第(1)题从“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选择;②第(2)题则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相比较;③第(3)题中 “近5万年以来森林被灌木取代和近50年来灌丛出现荒漠化”。(2)理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是准确回答的关键。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类型判断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及保留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3)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但群落演替的方向与自然演替的方向相比未发生改变。
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
【高考长句应答特训】(1)除了题目(1)所示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外,再各举几例(至少各两例)。提示: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为初生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演替过程是否都能发展到森林阶段?为什么?提示:不一定。因为环境因素如气候干旱等可能导致演替只能发展到草原或灌木阶段。
【方法规律】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和规律1.(2018·郑州模拟)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C.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
【解析】选C。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项错误;该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项错误;题图显示,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岩石体积也增大,D项错误。
2.(2019·南宁模拟)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乱石窑裸地上与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同一个群落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演变成的群落类型相同C.杂木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阔叶林群落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
【解析】选D。乱石窑裸地上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有土壤、植被等条件,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分析题图,杂木植物群落在山坡地带和凹谷地带由于环境条件不同,发生了不同方向的演替;杂木植物群落向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大;无论是发生在乱石窑裸地上的初生
演替,还是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发生的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有机物总量增多。
角度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衣阶段演替到森林阶段,不存在地衣和苔藓植物B.环境因素是决定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的因素之一C.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D.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选A。群落的演替只是优势物种的取代,原先的物种并没有消失,A错误;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先出现,接着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正确;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产生的积极影响,D正确。
4.(2019·武汉模拟)云杉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主要地带性森林植被之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地云杉林采伐迹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为:采伐迹地—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 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 。
(2)研究人员分析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和致死原因,明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并根据最直接因素—____________的数据判断云杉种群数量的变化。 (3)该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云杉定居阶段与杂草群落阶段相比,其物质循环、_______及_______等生态系统功能增强。
【解析】(1)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 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由于年龄组成只能反映种群的发展趋势,不能反映物种数目的变化,因此依据该结果不能判断出“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
(2)研究人员分析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和致死原因,明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出生率和死亡率这一最直接因素的数据判断云杉种群数量的变化。(3)该地区云杉釆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云杉定居阶段与杂草群落阶段相比,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等生态系统功能增强。
答案:(1)不能 年龄组成只能反映种群的发展趋势,不能反映物种数目的变化(2)出生率和死亡率(3)次生演替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加固训练】 (2018·青岛模拟)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解析】选C。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B错误;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C正确;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
考点三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核心知识·突破】1.实验原理:(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_________。(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_____的活动能力,常用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_____,群落结构也越_____。
【微点警示】1.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的理解:(1)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2)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注意事项:(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的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命题案例·研析】【典例】(2019·襄阳模拟)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农用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见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A.表中数据是采用目测估计法获得的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C.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审答技巧】分析表格中数据及其含义:(1)横向比较各样地不同土层中的动物类群数,明确丰富度的差异。(2)综合比较,明确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类群数表示丰富度,个体数表示种群密度。(3)计算表格中数据并进行比较。
【解析】选D。表中数据是采用记名计算法获得的,A不符合题意;由表格内容可知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和农用地相同土层的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别不大,B不符合题意;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第1层个体数与农用地第1层个体数存在明显的差异,C不符合题意。
【高考长句应答特训】(1)获取表格中数据时在时间和地点的要求是怎样的?提示:应在相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取样。(2)选项A中的调查方法适用的群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提示: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3)各动物类群密度(个体数)能代表群落丰富度吗?为什么?提示:不能。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而群落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考点题组·诊断】1.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题指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1)理解群落中各种生物间的种间关系。(2)明确群落结构是任何一个群落都具有的特征,主要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解析】选C。由于不同的土壤层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中的群落也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并且随土壤条件的不同,群落结构也有所不同;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这些无主次之分;土壤表层只有一部分小动物分布,应该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
【易错提醒】土壤小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因为它们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2.(2018·济南模拟)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 )
A.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
【解析】选A。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A正确;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蝗虫不属于土壤动物,蚯蚓、线虫体型较大,不能用B装置采集,B错误;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C错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D错误。
【加固训练】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解析】选B。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实验,A项正确;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项错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
灯罩的热光源,C项正确;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项正确。
答案速填:[1]种间关系 [2]群落演替 [3]竞争、寄生 [4]水平结构 [5]次生演替 [6]速度和方向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9单元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9单元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 2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件 89: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 2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件 89,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丰富度,作为食物,资源和空间,体内或体表,共同生活,生物种群,2类型,自然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2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衣阶段,灌木阶段,被植物覆盖,土壤条件,人类活动,速度和方向,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