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展开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八章 8.2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从复式统计图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根据图中数据增减变化的趋势,对后续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与估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要想了解中国最南位置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在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需要做成什么样的统计图?
明确:根据最高气温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2)要想了解中国最北的漠河县在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需要做成什么样的统计图?
明确:根据最高气温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3)如果要把这两个地方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同时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出示教材第84页第一个统计图。
(1)这个统计图你看懂了吗?(出示教材第84页问题1)
明确:从这个统计图中可以看到两条不同的折线,红色折线表示漠河最高气温走势,蓝色折线表示曾母暗沙最高气温走势;统计图的右上角标有图例;横轴是日期,纵轴是气温;通过这样的统计图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两个地方的最高气温温差很大。
(2)你从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信息很多,如:4月7日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29 ℃,漠河的最高气温是5 ℃。4月8日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29 ℃,漠河的最高气温是8 ℃。4月9日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仍是29 ℃,漠河的最高气温是0 ℃。4月10日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30 ℃,漠河的最高气温是5 ℃。
2.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观察统计图,请同学们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出示教材第84页问题2)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温差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明确:4月9日的最高气温温差最大,相差29℃。
(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明确: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4月10日。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
明确: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相差很小,漠河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多达8℃。
(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明确:从总体上看,这几天两地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比较平稳,漠河的最高气温温差较大。
3.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出示教材第84页第二个统计图。
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①10月1日最高气温27℃,是最高气温最高的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是24℃,温差不大。
②10月2日是最低气温最高的一天,达到16℃,10月6日最低气温最低,是10℃。
③10月2日全天温差最小,10月3日和10月6日全天温差最大。
……
4.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出示教材第85页“试一试”。
(1)我们已经会读复式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观察统计表,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可以在一幅统计图上同时反映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气温,便于比较。
(2)怎样区分甲市和乙市呢?
明确: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段、实线或虚线进行区分。(教师结合回答板书,并指出这叫作图例,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一般标在统计图的右上角。)
(3)学生边听老师讲解边画统计图。
①绘制统计图时,先描点,然后再连线。
②注意用不同颜色的线段、实线或虚线对甲、乙两城市加以区分。
③标题应该为“2012年甲、乙两城市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④在每一个点的旁边写上相对应的数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根据你们完成的统计图,回答问题。(出示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85~86页“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1)看懂了。统计图中,横轴表示年份,从2006年至2012年;纵轴表示人数。实折线表示男生,虚折线表示女生等。
(2)2006 167
(3)2011年患龋齿男生人数最少,为60人;2012年患龋齿女生人数最少,为63人;男、女生患龋齿最少的是2012年,一共是124人。(答案不唯一)
(4)略
第2题:(1)如图:
(2)2007年男、女生患近视人数最少,一共是15人;2012年男、女生患近视人数最多,一共是108人。(答案不唯一)
(3)该年级男生患近视的变化趋势是从2007年至2012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至2010年上升平缓,自2010年起快速上升;女生患近视的变化趋势是从2007年至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到2010年有所下降,自2010年起到2012年又快速上升。预计2013年男、女生患近视人数仍会持续上升,男生在53人左右,女生在80人左右。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如何绘制的?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2.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分析数据。
教学反思
1.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上节课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上下波动。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上不仅能看到准确的数据,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所以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作出合适、恰当的选择。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和特点,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观察,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体会,而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典例】下面分别是小莉和小明两位同学五次踢毽情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莉五次踢毽情况统计表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个数 | 18 | 13 | 25 | 27 | 33 |
小莉和小明5次踢毽情况统计图
(1)根据统计表数据,请按图例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小莉踢毽情况的折线。
(2)哪几次两人踢毽的个数同样多?
(3)从总体情况看,谁踢毽的水平比较高?(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小莉5次踢毽情况统计表,找出踢毽的次数与个数对应的点,再顺次连结,即可得出小莉踢毽情况的折线;
(2)从完整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和第四次两次踢毽的个数同样多;
(3)对比分析,理由合理即可。
解答:(1)统计图如下:
小莉和小明5次踢毽情况统计图
(2)从统计图可知:小莉和小明第二次和第四次两次踢毽的个数同样多。
(3)从总体情况看,小莉踢毽的水平比较高,因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小莉踢的数量上升较快。
相关知识阅读
古代的统计方法
早在中国古代,统计方法就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并在世界统计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公元前550年以前,孔子所修订的《书经》一书中记载了公元前3000年初夏代的国家显著事项。《书经》中的《禹贡》篇,主要采用文字记述的方法计数广义的政体和国家显著的事项。例如: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的山川、湖泊、土壤、物产,以及田赋等级、贡品品目、水陆交通、各州种族等,并不考虑其是否提出数量方面的考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简析,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