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学生用卷 (7)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三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学生用卷 (7),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三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学生用卷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冰受热融化成 水B. 升芝麻和 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 升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 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④⑤⑥ 3、化学方程式 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D.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4、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 一氧化碳和 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 5、已知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 的化学式是( )A. B. C. D. 6、在一定条件下, 物质和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 、 两种物质。若生成 ,则生成 的质量是( )A. B. C. D.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 C.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 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9、如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A. B. C. D. 10、在 反应中, 和适量的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和 。若 的化学式量为 ,则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的化学式量为 B. 参加反应 的质量为 C. 与 化学式量之比为 D. 若要生成 ,需参加反应 的质量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11、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B.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C. 生成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 D. 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12、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 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A. 碳、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样都具有可燃性B. 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C. 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 ③反应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一定会发生爆炸 13、 年 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14、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如图所示的曲线 错误的( )A.B.C.D.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是反应物,、 是生成物B. 的数值为 C. 参加反应的 与 的质量比为 D. 若 为 ,、 分别为 、,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 16、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7、如图是通过红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 红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 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 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18、某纯净物在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 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 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无法确定 19、 氢气在 氧气中燃烧,根据反应物间的质量比,判断反应的情况是( )A. 恰好反应B. 氧气剩余C. 氢气剩余D. 无法判断 20、在化学反应 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填空题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金属铝在空气中燃烧: 。(2) 电解水制取氧气: 。(3)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4) 乙烯 () 在氧气中燃烧: 。(5) 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 。 四、计算题22、 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反应,得到多少克氧化镁?( 、) 23、一瓶敞口放置的双氧水,为测定其浓度,取 双氧水,加入 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为 ,请计算(1) 产生氧气的质量。(2) 过氧化氢的浓度。( )
1 、【答案】 D;【解析】 A选项 : 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A错误;B选项 : 芝麻和 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B错误;C选项 : 湿衣服晾干后,衣服上的水进入大气中,质量变小,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C错误;D选项 : 煤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所以,留下的煤灰比原煤质量少,是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D正确;2 、【答案】 C;【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总质量,⑥原子的种类,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正确。故选C。3 、【答案】 B;【解析】 A选项 : 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故A错误;B选项 : 由化学方程式,无法得出化学反应的快慢,故B正确;C选项 : 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可以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故C错误;D选项 : 由化学方程式,等号左边的是反应物,可以知道哪些物质参加反应,故D错误;4 、【答案】 B;【解析】 .反应条件是点燃,否则一氧化碳与氧气不反应,故 错误; .该方程式从质的方面可以读作: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 正确; .从微观方面说,该方程式读作: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 错误; .计算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该方程式可读作:每 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 错误;故选 。5 、【答案】 C;【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知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分子由 个氮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的化学式为 。故选C。6 、【答案】 B;【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 物质和 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 、 两种物质,已知生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物质和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的质量是:;故选B。7 、【答案】 D;【解析】 A选项 : 气体符号不能标在反应物中,故A错误;B选项 : 铁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故B错误;C选项 : 没有配平,故C错误;D选项 : ,书写完全正确,故D正确;8 、【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中,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单质分子没有参加反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分子。A选项: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选项:由上图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 ,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C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故D正确;故选B。9 、【答案】 A;【解析】 A选项 : 该选项属于化合反应,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也都符合图示的反应关系,故A正确;B选项 : 由图中可知,系数不符合反应,故B错误;C选项 : 由图中可知,系数不符合反应,且反应物中的一种应该为化合物,故C错误;D选项 : 由图中可知,系数符合反应,但 是单质,图中所示反应物的一种分子由两个不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10 、【答案】 D;【解析】 A选项 : 由 和 的反应关系可知:, 的式量为 ,故A正确;B选项 :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的质量 ,故B正确;C选项 : 由 和 的反应关系可知:,可得 与 化学式量之比为 ,故C正确;D选项 : 若要生成 ,需参加反应 的质量为 ,故D错误;11 、【答案】 B;【解析】 A选项 : 该反应属于燃烧反应,但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A正确;B选项 : 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故B错误;C选项 : 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故C正确;D选项 : 该反应中涉及 和 两种氧化物,故D正确;12 、【答案】 D;【解析】 A选项 : 碳和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都具有可燃性,故A正确;B选项 : 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的时候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说明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故B正确;C选项 : 上述反应都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只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选项 : 反应③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物点燃后,反应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可能会发生爆炸,故D错误;13 、【答案】 D;【解析】 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选项:氧化物是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丙是 , 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选项: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选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 ,故C错误;D选项:参加反应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 ,故D正确;故选D.14 、【答案】 C;【解析】 A选项 :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氧气和水,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反应完全后,氧气质量不变,故A正确;B选项 :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氧气和水,所以过氧化氢的质量逐渐减小,反应完全后,变为零,故B正确;C选项 :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氧气和水,溶液中本身就含有水,水的质量不能从零开始,故C错误;D选项 :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氧气和水,所以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反应完全后,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15 、【答案】 A;D;【解析】 A选项 : 反应后 、 的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 的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故A正确;B选项 :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 ,故B错误;C选项 : 参加反应的 与 的质量比为: ,故C错误;D选项 :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 ,生成水的质量为: ,则水中氢元素质量为: ,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之和 ,参加反应甲烷的质量 ,则参加反应 的质量为: ,可以表示甲烷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属于氧化反应,故D正确;16 、【答案】 B;【解析】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故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丙是反应物。 .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正确;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 ,故 错误; .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 正确; .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故 正确;故选 。17 、【答案】 A;【解析】 A选项 : 锥形瓶内的红磷和氧气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如果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故A错误;B选项 : 红磷燃烧刚结束时,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会受到空气的浮力,若此时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所得结果会小于实际结果,所以应该等到锥形瓶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故B正确;C选项 :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气球变大,燃烧结束后冷却的过程中气体收缩,气球变瘪,因此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故C正确;D选项 : 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用瓶底的细砂隔热,防止锥形瓶炸裂,故D正确;18 、【答案】 C;【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则生成物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 C 。19 、【答案】 C;【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由化学方程式 可知,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是 ,所以 氢气与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所以题中氢气剩余;故选C。20 、【答案】 B;【解析】 反应物中含有 个 原子、 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 个 原子、 个 原子、 个氧原子。 .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故 错误; .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故 正确; .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则 ,故 错误; .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故 错误;故选 。21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1) 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化学方程式为 。(2) 电解水能够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 乙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22 、【答案】 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解析】 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 , 。答:得到 氧化镁。23 、【答案】 (1) ;(2) 设 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故该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解析】 (1)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而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可知,放出的氧气质量 。(2) 设 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故该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答:过氧化氢的浓度为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三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学生用卷 (8),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三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学生用卷 (6),共22页。
这是一份初三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学生用卷 (5),共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