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行文思路。
3.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生齐读。(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启发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1:“一百个问号”是什么意思?“一百个”是指具体的数量吗?
预设2:是不是所有的真理都要“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
3.作者简介:叶永烈,1940—2020。浙江温州人,科普文艺作家。主要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1979年,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板书:叶永烈)
过渡:了解了作者,让我们带着提出的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的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读题质疑引入,旨在启发学生要带着思考去读书,学会提出问题,并试图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表达了什么观点?
2.初读反馈
(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诞(dàn)生 酸碱(jiǎn) 凸(tū)出 凹(āo)陷 纬(wěi)度 俄(é)裔(yì) 华(huà)罗庚(gēng) 锲(qiè)而不舍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
①可以用加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碱”是“石”加“咸”,“华”是“化”加“十”。
②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纬”和“伟”“违”,“俄”和“饿”“蛾”。
③可以借助偏旁理解生字的意思。“锲”是“钅”字旁,说明和金属有关,表示在金属上雕刻。
④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如“凸”和“凹”请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凸”上部分往下就是“凹”,而“凹”中间部分往上就变成“凸”。
⑤通过组词来理解和识记。“裔”可以组成“华裔”和“祖裔”“后裔”。“庚”是后鼻音,可以组成“贵庚”“年庚”“同庚”。
(3)全班交流:把“?”拉直变成“!”是什么意思?结合本段内容想一想,结合两个标点符号的特点猜一猜。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预设:把“?”拉直变成“!”是指把问题解决,找到真理,准确而又生动地概括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
(4)全班交流:作者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
预设:作者提出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3.过渡: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文本,进一步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出示含有生字的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识记。集中识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的?
2.探究过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句,思考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形成小组结论。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探究活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交流探究任务。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
预设1:课文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作者的观点。
预设2:课文第1自然段也强调了这个观点。
②启发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观点的?
预设:作者是通过列举了多个事例来论证的。
③引导学生概括三个事例。
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事例的主角分别是谁?他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结果如何?
预设1:文中写了三个具体事例,讲了波义耳、魏格纳、阿瑟林斯基三位科学家。
预设2: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说”;阿瑟林斯基通过儿子睡觉时眼睛转动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3)浏览课文,想一想:可以把文章分为几大部分? 为什么这样分?
预设:分成三个部分,1、2两个自然段提出观点,3至5自然段证明观点,最后两个自然段总结观点。(板书:提出观点 证明观点 总结观点)
(4)全班用恰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课文。
小组汇报朗读,师生共同点评,全班用恰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由朗读课文,在深入文本、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梳理文章板块,理清课文写作脉络。这一环节让学生思考作者表达的观点与论证观点的方法,以及概括三个事例,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结构及用事例证明观点的方法,体会课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行文思路。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本课的重点生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让学生读一读本课12个要写的字,观察后交流:写好这些字需要注意些什么?
域 惯 圃 盐 溅 蕊 魏 搜 蚯 蚓 版 阶
教师点拨:
(1)“域、惯、溅、魏、搜、蚯、蚓、版、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魏”要做到左右等宽,其它都是左窄右宽。“魏”左下方“女”字一“点”要避让右边一“撇”。“惯”字左边竖心旁的最后一点与右边的一横要形成呼应。“搜”右边一竖要穿过上面的“臼”部,且“臼”部中间两横注意分开。“蚯”和“蚓”都是虫字旁,“蚯”右半部分“丘”字最后一横要收;“蚓”的最后一竖是悬针竖。“版”左边“片”起笔是竖撇,右边“反”起笔是平撇。“阶”字左耳旁的竖比“介”的竖略高。
(2)“圃”是全包围结构,里面的“甫”和外面的“口”四边保持间距上的匀称。
(3)“盐、蕊”是上下结构。“盐”左上部分“土”的末笔横改提。“蕊”上面一个“心”字稍大,下面两个“心”略小。
2.学生在方格纸中练习书写,每字两遍。教师提醒:书写要正确、端正,力求美观,注意写字和握笔姿势。
3.教师选择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全班交流评价。针对本班的书写问题,教师示范书写易错字。学生把自己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一遍。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要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进行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真理 领域 建树 司空见惯 疑问 敏感 提取 明显 无聊 不可思议
吻合 偶然 文献 证据 系统 整理 见微知著 灵感 机遇
- 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并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文章《詹天佑》。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叶永烈
小学语文表里的生物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表里的生物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