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docx
    • 练习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参考答案).docx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01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02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01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02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03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01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原卷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01

    全国卷(解析版)

    I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6 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

    B.线粒体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

    C.生长激素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

    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具有不同的分子组成

    【答案】D

    【分析】1、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溶酶体中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降解产生的有用物质可被再次利用,A正确;

    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可具有物质运输等功能,线粒体的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B正确;

    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

    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分子组成相同,均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

    故选D

    2.(2021·重庆·高考真题)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其质壁分离,再用清水处理后观察其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结果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组经蔗糖溶液处理后,有52%的细胞原生质层的收缩程度大于细胞壁

    B.各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不能从蔗糖溶液进入细胞液

    CT1T2组经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复原

    DT3T4组若持续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可能下降

    【答案】B

    【分析】柱形图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T1组<T2组<T3组<T4组,T3组、T4组再用清水处理后质壁分离复原比例T3组<T4组。

    【详解】A、由柱形图可知,T1组经蔗糖溶液处理后,有52%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即有52%的细胞原生质层的收缩程度大于细胞壁,A正确;

    B、各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可以从蔗糖溶液进入细胞液,只是少于水分子从细胞液进入蔗糖溶液,B错误;

    CT1T2组部分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细胞,若经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复原,C正确;

    DT3T4组若持续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逐渐增多,使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可能下降,D正确。

    故选B

    3.(2021·全国·高考真题)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DNA分子

    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DNA分子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答案】D

    【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数目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核DNA含量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间期出现(0→4N),前期出现(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详解】A、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DNA分子,共8DNA分子,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DNA分子,A正确;

    B、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DNA分子,B正确;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错误。

    故选D

    4.(2021·全国·高考真题)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答案】D

    【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并用到了生物实验中的减法原理,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与R型菌相比,S型菌具有荚膜多糖,S型菌有毒,故可推测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A正确;

    B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使R型菌具有了S型菌的性状,可知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会使小白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蛋白质功能丧失,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知其DNA功能不受影响,C正确;

    D、将S型菌的DNA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故与R型菌混合,不能得到S型菌,D错误。

    故选D

    5.(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答案】A

    【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

    【详解】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在占地面积相同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空间,提高了生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正确;

    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错误;

    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正确;

    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正确;

    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光照决定的,错误。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但偶尔出现极少数例外子代。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如下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C.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不一定发育成雄性

    D.例外子代的出现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

    【答案】B

    【分析】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

    【详解】A、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可判断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A正确;

    B、白眼为隐性,因此正常情况下亲代白眼雌蝇只能产生1种类型的配子,B错误;

    C、由图可知,XXY的个体为雌性,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不一定发育成雄性,C正确;

    D、例外子代的出现是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出现了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或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D正确。

    故选B

     

     

     

     

    II

    二、非选择题:共54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2022·全国·高考真题)根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等类型。C4植物的CO2补偿点比C3植物的低。CO2补偿点通常是指环境CO2浓度降低导致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环境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植物(如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相同的,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2)正常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干旱会导致气孔开度减小,研究发现在同等程度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从两种植物CO2补偿点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O2[H]ATP

    (2)自身呼吸消耗或建造植物体结构

    (3)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C4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CO2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光反应发生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光解以及ATP的形成,因此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的产物有O2[H]ATP

    2)叶片光合作用产物一部分用来建造植物体结构和自身呼吸消耗,其余部分被输送到植物体的储藏器官储存起来。故正常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

    3C4植物的CO2固定途径有C4C3途径,其主要的CO2固定酶是PEPCRubisco;而C3植物只有C3途径,其主要的CO2固定酶是Rubisco。干旱会导致气孔开度减小,CO2吸收减少;由于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则C4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因此光合作用受影响较小的植物是C4植物,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

    30.(2022·全国·高考真题)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幼年个体数较多、中年个体数适中、老年个体数较少

    (2)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3)物种丰富度

    (4)     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预测种群变化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包含增长型、稳定性个衰退型。

    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详解】(1)预测种群变化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是指不同年龄在种群内的分布情况,对种群内的出生率、死亡率有很大影响,当幼年个体数最多、中年个体数适中、老年个体数最少时呈增长型,此时种群中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3)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个种群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4)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食物,同时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动物的活动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如蜜蜂采蜜可帮助植物传粉,鸟类取食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31.(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皮肤上的痒觉、触觉、痛觉感受器均能将刺激引发的信号经背根神经节(DRG)的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整合、上传,产生相应感觉。组胺刺激使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研究发现,小鼠DRG神经元中的PTEN蛋白参与痒觉信号传递。为探究PTEN蛋白的作用,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在________产生痒觉的过程________(填属于不属于)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的形式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

    (2)抓挠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________,有效________痒觉信号的上传,因此痒觉减弱。

    (3)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和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下图。据图推测PTEN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已知PTEN基因敲除后,小鼠DRG中的TRPV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据图中结果推测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是________

    【答案】(1)     大脑皮层     不属于     电信号(神经冲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     兴奋     抑制

    (3)     减弱     促进痒觉的产生

    【分析】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2、分析题意,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TEN蛋白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PTEN等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小鼠的痒觉,可通过抓挠次数进行分析。

    【详解】(1)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均是大脑皮层,故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机体产生痒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双向传导;由于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2)抓挠行为会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兴奋,有效抑制痒觉信号的上传,因此痒觉减弱。

    3)分析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TENTRPV1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30分钟内抓挠次数,据图可知,与正常小鼠相比,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抓挠次数明显增加,说明PTEN基因缺失会增加小鼠的抓挠次数,即增加小鼠对痒觉的敏感性,据此推测PTEN基因控制合成的PTEN蛋白是减弱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进而抑制小鼠的痒觉;而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与正常小鼠差异不大,说明TRPV1基因缺失可减弱PTEN缺失基因的效果,即会抑制小鼠痒觉的产生,即TRPV1基因控制合成的TRPV1蛋白可促进痒觉的产生。

    32.(2022·全国·高考真题)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母本甲的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     1/4      bbTTbbTt     1/4

    (3)     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分析】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可推断出甲的基因型为BBTT,乙、丙基因型可能为BBtt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

    【详解】(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杂交,因为甲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所以在花粉未成熟时需对甲植株雌花花序套袋隔离,等丁的花粉成熟后再通过人工授粉把丁的花粉传到甲的雌蕊柱头后,再套袋隔离。

    2)根据分析及题干信息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基因型为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F1基因型为BbTt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1/4,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

    3)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因为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植物,间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为非糯籽粒,所以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同理,非糯为显性时,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二)选考题:15分。请考生从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2021·重庆·高考真题)为了研究PDCD4基因对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

    (1)取小鼠子宫时,为避免细菌污染,手术器具应进行______处理;子宫取出剪碎后,用______处理一定时间,可获得分散的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再分离获得基质细胞用于培养。

    (2)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应有________(填写两种);培养箱中CO2浓度为5%,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含PDCD4基因的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PDCD4基因对基质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含PDCD4基因的表达载体和基质细胞的混合培养为实验组,还应设立两个对照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检测,实验组中PDCD4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基因对基质细胞凋亡具有______(填抑制促进)作用。

    【答案】(1)     灭菌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2)     碳源、氮源、无机盐、血清(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微量元素、促生长因子、血清或血浆)(填写两种即可)      维持培养液的pH

    (3)     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位点,驱动转录出相应的mRNA      基质细胞悬浮液和空载体、与基质细胞的混合培养液      促进

    【分析】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复制原点+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1)为避免细菌污染,手术器具应进行灭菌处理;动物组织取出剪碎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定时间,可获得分散的动物组织细胞。

    2)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应有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微量元素、促生长因子、血清或血浆等;培养箱中为95%的空气和5%CO2,其中5%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

    3)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位点,驱动转录出相应的mRNA。为了证明PDCD4基因对基质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含PDCD4基因的表达载体和基质细胞的混合培养为实验组,还应设立两个对照组,分别为基质细胞悬浮液和空载体(排除空载体的作用)、与基质细胞的混合培养液(空白对照)。经检测,实验组中PDCD4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基因对基质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2021·全国·统考高考真题)PCR技术可用于临床的病原菌检测。为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医生进行了相关操作:分析PCR扩增结果;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利用PCR扩增DNA片段;采集病人组织样本。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用数字序号表示)。

    2)操作中使用的酶是_________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________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_______

    3)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_______ 特异性结合。

    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_______。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等方面。

    【答案】     ④②③①     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      延伸      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单链DNA结合     病原菌的两条单链DNA     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分析】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详解】(1PCR技术可用于临床的病原菌检测,若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采集病人组织样本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利用PCR扩增DNA片段分析PCR扩增结果。

    2)在用PCR技术扩增DNA时,DNA的复制过程与细胞内DNA的复制类似,操作中使用的酶是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单链DNA结合。

    3DNA复制需要引物,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病原菌的两条单链DNA特异性结合。

    4)据分析可知,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等方面。

     

    相关试卷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辽宁卷):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辽宁卷),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辽宁卷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辽宁卷原卷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辽宁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北专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北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解析版docxdocx、真题重组卷01原卷版docxdocx、真题重组卷01参考答案docx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北京卷):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北京卷),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北京卷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北京卷原卷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北京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重组卷(全国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