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参考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参考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参考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7576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参考答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冲刺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重组卷01天津专用(原卷版)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评卷人得分 一、(9分)(2021·天津·高考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往今来,最使人们感到( )莫测的客观存在就是时间了。尽管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那里,空间也是一个缠夹不清的概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空间毕竟是容易感觉和理解的。时间则不同了,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呀?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 ),却又千金难买。伏尔泰在哲理小说《查第格》中编了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谜底就是“时间”。在时间的各项性质中,___________。孔子在河边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代的诗人也( )地用滔滔东流的河水来比喻时间。唐代的韩琮甚至认为只要听听流水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消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选自《莫砺锋诗话》,有删节)1.(3分)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神奇 一文不名 异曲同工B.神妙 不值一钱 异曲同工C.神奇 不值一钱 不约而同D.神妙 一文不名 不约而同2.(3分)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B.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C.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D.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3.(3分)下列与“时间”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语录体散文《论语》,孔子用这句话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永不停歇的感慨。B.《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揭示出生命长短的相对性。“晦”“朔”分别指阴历每月第一天和最后一天。C.《孔雀东南飞》中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两句,写出了由天色已暗到夜深人静的时间变化。D.《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是:虽然时光已逝,但珍惜将来,为时不晚。“东隅”“桑榆”分别表示早、晚。 评卷人得分 二、(9分)(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在阅读方面,人类与动物并不是全无关联。动物能否看懂环境,往往决定着它能否安全地生存下去。人既要阅读作为客观世界的环境,也要阅读以符号为中介的书籍。当人越来越多地阅读书籍的时候,人对客观自然环境或环境的阅读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说,人在“看”自然、“看”其他存在物、“看”其他人时,已经带着自身有价值取向的意义和理解结构,是“看”客观世界了。阅读就是一个通过编码符号进行的意义再生或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贝马斯、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来。(取材于韩震《阅读的本质》)材料二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7.6%的国民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见下表:(取材于刘彬《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材料三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还有什么能阻止书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人类的情感,还是书籍超越文本载体的价值所在?上世纪后期,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书页上的文字,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括封面、字体、配图等书籍的各个要素。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封面进行排列,我们就会发现,公众对文本及作者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印刷字体和封面一样,能够代表书籍所处的时代。不断翻新的技术使在书内大批量印刷图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书籍打上时代的烙印。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同一版本的书与书之间几乎没有区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读者或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代影响。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及随之而来的修正,都可能带来同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从中,我们或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改变,或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转变。纸质书的装帧过程也给后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遗产。在一本1630年左右的书籍装帧中,人们发现了17世纪时期一位书商的记录,其中提到莎士比亚的另一出剧作《爱的功劳》。早有学者提出过莎翁曾写过对应《爱的徒劳》的另一剧本,这个发现显然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是积极的,它让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值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取材于陆纡文《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纸质书的价值》)4.(3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阅读”。B.无论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是一个意义再生成的过程。C.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2019年成年国民中至少有7.6%的人阅读量不少于10本。D.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2019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5.(3分)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是( )A.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B.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C.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D.因为物质形式本身和印刷装帧流传所产生的意义,纸质书难以被电子书彻底取代。6.(3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社会学”理论的一项是( )A.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B.宋代雕版书多用欧、颜字体,特色鲜明,墨色清润,刻写精良,为后世所重。C.书籍会因为阅读者留下的签名、批注等独特个人印记而增加收藏价值。D.同一书籍因传抄、印刷、装订而产生的版本差异,给书籍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评卷人得分 三、(15分)(2022·天津·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复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圣人操心,不顾世人之是非也。柱厉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难,柱厉叔死之。不知我则已,反以死报之,盖怨不知之深也。豫让谓赵襄子曰:“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此乃烈士义夫,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圣贤义烈之士,既不可到,小生有异于众人者,审己切也。审己之行,审己之才,皆不出众人,亦不求知于人,已或有知之者,则藏缩退避,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或有因缘他事,不得已求知于人者,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形于妻子之前,此乃比于众人,唯审己求知也。大和二年,小生应进士举。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可与进,业可与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小生迩来十年江湖间,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事已即返。尝所谓喧而誉之为知己者,多已显贵,未尝一到其门。何者?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默默藏缩,苟免寒饥为幸耳。昨李巡官至,忽传阁下旨意,似知姓名,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阁下为世之伟人巨德,小生一获进谒,一陪宴享,则亦荣矣,况欲异日终置之于榻席之上,齿于数子之列乎?无攀缘丝发之因,出特达倜傥之知,小生自度,宜为何才可以塞阁下之求,宜为何道可以报阁下之德。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忽忽思之,而不自知其然也。若蒙待之以众人之地,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亦庶几异日受约束指顾于簿书之间,知无不为,为不及私,亦或能提笔伸纸,作咏歌以发盛德,止此而已。其他望于古人,责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伏恐阁下听闻之过,求取之异,敢不特自发明,导说其衷,一开阁下视听。其他感激发愤,怀愧思德,临纸汗发,不知所裁。某恐惧再拜。(选自唐·杜牧《投知己书》)7.(3分)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圣人操心 操:持B.形于妻子之前 形:表现C.齿于数子之列乎 齿:排列D.伏恐阁下听闻之过 过:过错8.(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知我者其天乎 吾其还也B.此乃烈士义夫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 洎牧以谗诛D.非小生之所堪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9.(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B.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C.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D.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10.(3分)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认同的做法的一项是( )①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 ②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③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 ④未尝一到其门⑤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 ⑥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11.(3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孔子、柱厉叔、豫让三人为例,提出“知”与“不知”的问题,引起下文的论述。B.作者参加进士考试时受到推誉、被众人引为知己,之后十年间转徙江湖,行文中不无对人情冷暖的感慨。C.作者在文中提到“藏缩退避”“默默藏缩”,反映了他在被人任用之后不敢积极作为的退缩心态。D.文章是作者写给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崔郸的书信,表达了感激之意,但态度不卑不亢,言辞得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7分)评卷人得分 四、(26分)12.(8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4分)(2)其他望于古人,责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4分)13.(3分)作者与众人“知”与“不知”的区别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14.(9分)(2019·天津·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15.(6分)(2021·天津·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评卷人得分 五、(21分)(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线条之美梁 衡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一条线。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视觉驻留。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看一痕、一点、一芥、一粒,虽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艺术之母了吧。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色线条。线条魅力的最高体现在于我们的人体。人,除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外,还是世间高贵的审美对象。郭兰英唱:“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心胸多宽广。”奚秀兰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些都是在说他们身上阴柔至美或阳刚至强的线条。于是就专门产生了美术界的人体绘画、摄影、雕塑,舞台上的舞蹈、戏剧、模特,竞技场上的体操、健美、杂技等等。这些都是人对自身形体线条的欣赏、开发与利用。线的魅力不止于具体的人或物,还常常注入主观精神,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还有春秋的金文、商代的甲骨,这每一种字体的线条,就是贴在那个朝代门楣上的标签。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徽因受命参与设计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其时她已重病在身,研究出方案后便让学生去画草图。一周之后交来作业,她只看了一眼,便大声说:“这怎么行?这是康乾线条,你给我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多年前,当我初读到这段资料时就奇怪,只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出的一根细线,就能看出它是康熙、乾隆,还是大汉、盛唐?带着这个疑问,我终于在去年有缘亲到霍去病墓上走了一趟。那著名的《马踏匈奴》,还有石牛、石马等作品,线条拙朴、雄浑、苍凉,虽时隔两千年,仍然传递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开放、不拘一格与国家的强盛。康乾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线条繁缛奢华,怎能表现当时新中国的如日初升呢?美哉!博大精深的线条。(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16.(4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段中“买椟还珠”加引号,语带自嘲,强调了礼物的珍费,突出了朋友所赠之物带给“我”的惊艳感受。B.第三段谈到中西方绘画技法,突出了中国画白描技法中线条的丰富表现力,语气中含有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C.文章引用《洛神赋》文句,意在赞美曹植的艺术想象力,丰富了线条美的内涵,增添了本文的文化韵味。D.文中写了舞蹈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通过线条在空间里的组合和在时间中的游走来阐释线条奇幻的动态之美。E.全文从“物”“人”“理”等方面组织材料,由实入虚,脉络清晰,思路严谨,内容丰富,繁而不乱。17.(4分)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8.(5分)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 19.(4分)纵观全文,线条对创造美有哪些作用? 20.(4分)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者的小诗。脊 梁罗长城一条力的弧线,一道破土的犁圈,一条飞来的彩虹,一架厚的青峦。 评卷人得分 六、(10分)21.(5分)(2019·天津·高考真题)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你还在我身旁戴畅瀑布的水逆流成上蒲公英的种子成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你还在我身旁! 22.(5分)(2022·天津·高考真题)以下三幅图均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请从中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指出其所涉及的人物和相关情节,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 评卷人得分 七、(60分)23.(2022·天津·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新高考专用参考答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5——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5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5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真题重组卷05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4——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4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4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真题重组卷04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