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家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 数学:第1章有理数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课件 0 次下载
- 14《有理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07有理数的加减法(提高)知识讲解 试卷 0 次下载
- 06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巩固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21《整式的加减》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测试题,共5页。
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
2. 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并能熟练进行乘方运算;
3.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方
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
即有:.在中,叫做底数, n叫做指数.
要点诠释:
(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
(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要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 .
要点诠释:
(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2)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
要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要点诠释:
(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并且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三级运算;
(2)在含有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有时根据式子特点也可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进行.
(3)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理数的乘方
1.(2016•虞城县一模)下列各数:①﹣12;②﹣(﹣1)2;③﹣13;④(﹣1)2,其中结果等于﹣1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点拨】原式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答案】A.
【解析】解:①﹣12=﹣1,符合题意;②﹣(﹣1)2=﹣1,符合题意;③﹣13=﹣1,符合题意;④(﹣1)2=1,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总结升华】注意与的意义的区别.(n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
举一反三:
【变式1】比较(-5)3与-53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它们的结果相同,指数相同;
不同点:(-5)3表示-5的3次方,即(-5)×(-5)×(-5)=-125,而-53表示5的3次方的相反数,即-53=-(5×5×5).因此,它们的底数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
【变式2】(2015•杭州模拟)若n为正整数,(﹣1)2n=( )
A.1 B. ﹣1 C. 2n D. 不确定
【答案】A.
因为n为正整数,2n一定是偶数,所以(﹣1)2n=1.
类型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2.不做运算,判断下列各运算结果的符号.
(-2)7,(-3)24,(-1.0009)2009,,-(-2)2010
【答案与解析】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判断可得:
(-2)7运算的结果是负;(-3)24运算的结果为正;(-1.0009)2009运算的结果是负;运算的结果是正;-(-2)2010运算的结果是负.
【总结升华】 “一看底数,二看指数”,当底数是正数时,结果为正;当底数是0,指数不为0时,结果是0;当底数是负数时,再看指数,若指数为偶数,结果为正;若指数是奇数,结果为负.
举一反三:
【变式】当n为奇数时, .
【答案】0
类型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计算:
(1)-(-3)2+(-2)3÷[(-3)-(-5)]
(2)[73-6×(-7)2-(-1)10]÷(-214-24+214)
(3);
(4)
【答案与解析】(1)-(-3)2+(-2)3÷[(-3)-(-5)]
=-9+(-8)÷(-3+5)
=-9+(-8)÷2
=-9+(-4)=-13
(2) [73-6×(-7)2-(-1)10]÷(-214-24+214)
=(7×72-6×72-1)÷(-214+214-24)
=[72×(7-6)-1]÷(-24)
=(49-1)÷(-24)
=-2
(3)有绝对值的先去掉绝对值,然后再按混合运算.
原式
(4)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化为分数后再进行运算.
【总结升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确定运算顺序是关键,细心计算是运算正确的前提.
举一反三:
【变式】计算:(1)
(2)
(3)
(4)
【答案】(1)原式
或原式=(1-1+)(2-9)
(2)原式
(3) 原式=-32-3+66-9=22
(4) 原式
4.计算:
【答案与解析】逆用分配律可得:
【总结升华】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另外有
举一反三:
【变式1】计算:
【答案】原式
=
【变式2】计算:
【答案】
类型四、探索规律
5.(2015•滕州市校级二模)求1+2+22+23+…+22013的值,可令S=1+2+22+23+…+22013,则2S=2+22+23+…+22014,因此2S﹣S=22014﹣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4= .
【答案】
解:设S=1+5+52+53+…+52014,
则5S=5+52+53+…+52015,
5S﹣S=(5+52+53+…+52015)﹣(1+5+52+53+…+52014)=52015﹣1,
所以,S=.
【总结升华】根据题目信息,设S=1+5+52+53+…+52014,表示出5S=5+52+53+…+52015,然后相减求出S即可.
举一反三:
【变式】观察下面三行数:
①-3,9,-27,81,-243,729,…
②0,12,-24,84,-240,732,…
③-1,3,-9,27,-81,243,…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答案】 (1)第①行数的规律是:-3,(-3)2,(-3)3,(-3)4,…;
(2)第②行数是第①行数相应的数加3,即:-3+3,(-3)2+3,(-3)3+3,(-3)4+3,…;第③行数是第①行数相应的数的,即,,,,…;
(3)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59049+59052+19683=13778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1 角课后练习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后复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