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34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教师版含解析)
展开十年大数据*全景展示
专题 34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年 份
题号
考 点
考 查 内 容
2011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2012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椭圆参数方程的应用
2013
卷 1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卷 2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的求法,参数方程的应用
2014
卷 1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直线和椭圆的参数方程及其应用
卷 2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圆的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
2015
卷 1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互化;直线与圆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卷 2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2016
卷 1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卷 2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圆的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直线的参数方程,圆的弦
长公式
卷 3
文理 23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椭圆的参数方程,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的应用
2017
卷 1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
互化,椭圆参数方程的应用
卷 2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卷 3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2018
卷 1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几
何性质
卷 2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直线和椭圆的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参数几何意义的应用
卷 3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参数方程,点的轨迹方程求法
2019
卷 1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
互化,参数方程的应用
卷 2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及其应用
卷 3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方程及其应用
2020
卷 1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
卷 2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直角坐标方程化极坐标方程,极坐标
与参数方程的综合应用
卷 3
文理 22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参数方程及其应用
大数据分析*预测高考
考 点
出现频率
2021 年预测
考点 11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23 次考 0 次
2021 年高考在试题难度、知识点考查等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主要考查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及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简单应用.
考点 117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23 次考 5 次
考点 118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23 次考 1 次
考点 119 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综合应用
23 次考 17 次
十年试题分类*探求规律
考点 11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考点 117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ìx = t + 1 ,
í2
ìïx = 4cos2q,
1.(2020 全国Ⅱ文理 21)已知曲线C1 , C2 的参数方程分别为C1 : í
(q为参数),C : ï t ( t 为
ïî y = 4sin2q
ï y = t - 1
参数).
(1) 将C1 , C2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îï t
(2)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C1 , C2 的交点为 P ,求圆心在极轴上,且经过极点和 P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解析】(1)由cos2 q+ sin2 q= 1得C1 的普通方程为: x + y = 4 ,
ìx = t + 1 ìx2 = t 2 + 1 + 2
ï t ï t 2
C 2 2
由í 1 得: í
1 ,两式作差可得 2 的普通方程为: x - y
= 4 .
ï y = t - ï y2 = t 2 + - 2
îï t îï t 2
ìx = 5
ìx + y = 4 ï
(2)由 得:
2 ,即 P æ 5 , 3 ö .
î
íx2 - y2 = 4
í
ï
2 2
ï y = 3
î 2
ç ÷
è ø
æ 5 ö2 æ
3 ö2 17
设所求圆圆心的直角坐标为(a, 0),其中 a > 0 ,则ç a - ÷ + ç 0 - ÷ = a 2 ,解得: a = ,
è 2 ø è 2 ø 10
\ 17 \
æ 17 ö2
æ 17 ö2
2
2 2 17
所求圆的半径 r = ,
10
所求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ç x - 10 ÷ + y
= ç 10 ÷
,即 x + y
= x ,
5
\所求圆的极坐标方程为r= 17 cosq.
5
è ø è ø
ìïx = 2 - t - t 2 ,
î
2.(2020 全国Ⅲ文理 22)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íï y = 2 - 3t + t 2
( t 为参数且t ¹ 1),C
与坐标轴交于 A , B 两点.
(1) 求 AB ;
(2)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直线 AB 的极坐标方程.
【解析】(1)令 x = 0 ,则t 2 + t - 2 = 0 ,解得t = -2 或t =1(舍),则 y = 2 + 6 + 4 = 12 ,即 A(0,12) . 令 y = 0 ,则t 2 - 3t + 2 = 0 ,解得t = 2 或t =1(舍),则 x = 2 - 2 - 4 = -4 ,即 B(-4, 0) .
(0 + 4)2 + (12 - 0)2
10
\ AB = = 4 .
(2)由(1)可知 kAB
= 12 - 0
0 - (-4)
= 3 ,则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 3(x + 4) ,即3x - y +12 = 0 .
由 x = rcosq, y = rsinq可得,直线 AB 的极坐标方程为3rcosq- rsinq+12 = 0 .
3.(2020 江苏 2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点 A(r, π) 在直线l : rcosq= 2 上,点 B(r , π ) 在圆C : r= 4 sinq上
1 3 2 6
(其中r³ 0 , 0 £q< 2p).
(1)求r1 , r2 的值
(2)求出直线l 与圆C 的公共点的极坐标.
【解析】(1) Q r cos p = 2\r = 4; Q r = 4 sin p 2 .
1 3 1 2
6 \r2 =
(2) Q rcosq= 2, r= 4 sinq\ 4 sinqcosq= 2,\sin 2q= 1 QqÎ[0, 2p)\q= p, 5p,
4 4
2
2
当q= p时r= 2
4
;当q= 5p 时r= -2 4
< 0 (舍);即所求交点坐标为当
p
(2 2, ) .
4
4.(2019 全国 II 文理 22)在极坐标系中,O 为极点,点 M (r0 ,q0 )(r0 > 0) 在曲线C : r= 4 sinq上,直线 l
过点 A(4, 0) 且与OM 垂直,垂足为 P.
(1)当q = p 时,求r 及 l 的极坐标方程;
0 3 0
(2)当 M 在 C 上运动且 P 在线段 OM 上时,求 P 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3
【解析】(1)因为 M (r,q ) 在C上,当q = p 时, r = 4 sin p = 2 .
0 0 0 3 0 3
由已知得| OP |=| OA | cos p = 2 .
3
设Q(r,q) 为l上除P的任意一点.在Rt△OPQ 中rcosæq- p ö =| OP |= 2 ,
ç 3 ÷
è ø
p æ p ö
3 3
经检验,点 P(2, ) 在曲线rcosçq- ÷ = 2 上.
è ø
所以,l的极坐标方程为rcosæq- p ö = 2 .
ç 3 ÷
è ø
(2)设 P(r,q) ,在Rt△OAP 中, | OP |=| OA | cosq= 4 cosq,
即 r= 4 cosq..
ê ú
因为P在线段OM上,且 AP ^ OM ,故q的取值范围是ép , pù .
ë 4 2 û
所以,P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r= 4 cosq,
qÎ ép , pù .
ê ú
ë 4 2 û
5.(2019 全国 III 文理 22)如图,在极坐标系 Ox 中, A(2, 0) , B( 2, p) ,C( 2, 3p) , D(2, p) ,弧 »AB ,
4 4
» , » 所在圆的圆心分别是(1, 0) ,
p , (1, p) ,曲线 M 是弧 » ,曲线 M 是弧 » ,曲线 M 是
BC CD
(1, )
2
1 AB
2 BC 3
弧C»D .
(1) 分别写出 M1 , M 2 , M 3 的极坐标方程;
3
(2) 曲线 M 由 M1 , M 2 , M 3 构成,若点 P 在 M 上,且| OP |= ,求 P 的极坐标.
【解析】(1)由题设可得,弧 »AB, B»C,C»D 所在圆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r= 2 cosq, r= 2 sinq,
r= -2 cosq,所以 M 的极坐标方程为r= 2 cosqæ 0 q π ö , M 的极坐标方程为
1 ç 4 ÷ 2
è ø
r= 2 sinqæ π q 3π ö , M 的极坐标方程为r= -2 cosqæ 3π q π ö .
ç 4 4 ÷ 3 ç 4 ÷
è ø è ø
(2)设 P(r,q) ,由题设及(1)知
3
若0 q π ,则 2 cosq= ,解得q= π ;
4 6
3
若 π q 3π ,则 2 sinq= ,解得q= π 或q= 2π ;
4 4 3 3
3
若 3π q π ,则-2 cosq= ,解得q= 5π .
4
æ
综上,P的极坐标为
3, π ö 或æ
3, π ö 或æ
6
3, 2π ö 或æ
3, 5π ö .
ç 6 ÷ ç 3 ÷ ç 3 ÷ ç 6 ÷
è ø è ø è ø è ø
考点 118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6.(2020 上海 14)已知直线方程3x + 4 y +1 = 0 的一个参数方程可以是( )
ìx = 1+ 3t
î
A. í y = -1+ 4t
ìx = 1- 4t
î
B. í y = -1- 3t
ìx = 1- 3t
î
C. í y = -1+ 4t
ìx = 1+ 4t
î
D. í y = -1- 3t
【答案】D
【解析】A.参数方程可化简为 4x - 3y - 7 = 0 ,故 A 不正确;B.参数方程可化简为3x - 4 y - 7 = 0 ,故B 不正确;C.参数方程可化简为 4x + 3y -1 = 0 ,故 C 不正确;D.参数方程可化简为3x + 4 y +1 = 0 , 故 D 正确.故选 D.
7.(2018 全国Ⅲ)[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 分)
î
q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eO 的参数方程为ìx = cosq
(q为参数),过点(0, -
2) 且倾斜角为a的直
线l 与eO 交于 A , B 两点.
(1) 求a的取值范围;
(2) 求 AB 中点 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í y = sin ,
【解析】(1) e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2 + y2 = 1.
当a= p 时, l 与eO 交于两点.
2
2
2
1 + k 2
当a¹ p 时,记 tana= k ,则l 的方程为 y = kx - .l 与eO 交于两点当且仅当| |< 1 ,解得 k < -1 或
2
aÎ p p
p 3p
k > 1,即 ( , ) 或aÎ ( , ) .
4 2 2 4
a p 3p
综上,
的取值范围是( , ) .
4 4
(2) l 的参数方程为 ìïx = t cosa, (t 为参数, p < a< 3p ) .
2
í
ïî y = - + t sina 4 4
设 A , B , P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t , t , t ,则t = tA + tB ,且t , t 满足t 2 - 2 2t sina+ 1 = 0 .
A B P P 2 A B
于是t
A + tB
= 2 2 sina, tP =
2 sina.又点 P 的坐标(x, y) 满足 ìïx = tP cosa,
2
í
y = - + t
sina.
ì
ïx =
2 sin 2a,
2
ïî P
p 3p
所以点 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是í
ï y = - 2 -
2 cos 2a
(a为参数,
< a< ) .
4 4
îï 2 2
考点 119 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综合应用
8.(2018 北京文理)在极坐标系中,直线rcosq+ rsinq= a(a > 0) 与圆r=2 cosq相切,则 a = .
2
【答案】1+ 【解析】利用 x = rcosq, y = rsinq,可得直线的方程为 x + y - a = 0 ,圆的方程为
2
2
2
(x -1)2 + y2 = 1 ,所以圆心(1, 0) ,半径 r = 1,由于直线与圆相切,故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
2
|1- a |
= 1 ,∴ a = 1+ 或1- ,又 a > 0 ,∴ a = 1+ .
9.(2017 北京文理)在极坐标系中,点 A 在圆r2 - 2rcosq- 4rsinq+ 4 = 0 上,点 P 的坐标为(1, 0) ),则
| AP | 的最小值为 .
【答案】1【解析】圆的普通方程为 x2 + y2 - 2x - 4y + 4 = 0 ,即(x -1)2 + ( y - 2)2 = 1 .
设圆心为C(1, 2) ,所以| AP |min =| PC | -r = 2 -1 = 1 .
10.(2017 天津文理)在极坐标系中,直线4rcos(q- p) +1 = 0 与圆r= 2 sinq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
6
【答案】2【解析】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2 3x + 2 y +1 = 0 ,圆的普通方程为 x2 + ( y -1)2 = 1 ,因为圆心到直
3
线的距离 d = < 1
4
,所以有两个交点.
11.(2016 北京文理)在极坐标系中,直线rcosq-
| AB |= .
3rsinq-1 = 0 与圆r= 2 cosq交于 A, B 两点,则
【答案】2【解析】将rcosq-
3rsinq-1 = 0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x -
3y -1 = 0 ,将ρ=2cos θ化为直
角坐标方程为(x -1)2 + y2 = 1 ,圆心坐标为(1,0),半径 r=1,又(1,0)在直线 x - 3y -1 = 0 上,所以|AB|=2r=2.
)
12.(2015 广东文理)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2rsin(q- p =
4
7p
A(2 2, ) ,则点 Α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
4
2 ,点 Α 的极坐标为
【答案】
【解析】由 2rsin(q-
5 2
2
p
2
2
) = 得2r´
4 2
2
7p
(sinq- cosq) = ,所以 y - x = 1,
故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 - y +1 = 0 ,而点 A(2 2, ) 对应的直角坐标为
4
2
A(2,-2) ,所以点 A(2,-2) 到直线l : x - y +1 = 0 的距离为| 2 + 2 +1| = 5 2 .
2
13.(2015 安徽文理)在极坐标系中,圆r= 8sinq上的点到直线q=
是 .
p(rÎ R) 距离的最大值
3
【答案】6【解析】圆r= 8sinq即r2 = 8rsinq,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x2 + ( y - 4)2 = 16 ,
3
p
直线q= ,则tanq=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3x - y = 0 ,圆心(0, 4) 到直线
3
4
的距离为| -4 | = 2 ,所以圆上的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 6.
14.(2020 全国Ⅰ文理 21)
ìx = cosk t ,
î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í y = sink t
(t 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正半轴为
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 的极坐标方程为 4rcosq-16rsinq+ 3 = 0 .
(1) 当 k = 1时, C1 是什么曲线?
(2) 当 k = 4 时,求C1 与C2 的公共点的直角坐标.
【解析】(1)当 k = 1时,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ìx = cos t ,
( t 为参数),两式平方相加得 x2 + y2 = 1 ,
î
1 í y = sin t
∴曲线C1 表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
ìx = cos4 t ,
î
(2)当 k = 4 时,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í y = sin4 t ( t 为参数),∴ x ³ 0, y ³ 0 ,曲线C1 的参数方程化为
ïì x = cos2 t
î
ïí y = sin2 t
(t 为参数),两式相加得曲线C1 方程为
x
y
+ = 1,得
y
x
= 1 - ,平方得
x
y = x - 2 + 1, 0 £ x £ 1, 0 £ y £ 1 ,
曲线C2 的极坐标方程为4rcosq-16rsinq+ 3 = 0 ,曲线C2 直角坐标方程为4x -16 y + 3 = 0 ,
x
联立C , C 方程 ìï y = x - 2
+1 ,
,整理得12 x - 32
+ 13 = 0 ,解得
x
= 1 或
= 13 (舍去),
1 2 í
x
x
ïî4x -16 y + 3 = 0 2 6
\ x = 1 , y = 1 ,\C ,C
1 1
公共点的直角坐标为( , ) .
4 4 1 2
4 4
ì 1- t 2
ïx = 1+ t 2
15.(2019 全国 1 文理 22)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í
ï
ï y =
î
4t 1+ t 2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
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 2rcosq+ 3rsinq+11 = 0 .
(1) 求 C 和 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 求 C 上的点到 l 距离的最小值.
1- t 2
æ y ö2
æ 1- t 2 ö2
4t 2
【解析】(1)因为-1 < £ 1 ,且 x2 + ç ÷
= ç ÷
+ = 1,所以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 y2
1+ t 2
è 2 ø è1 + t 2 ø
(1+ t 2 )2
x + = 1(x ¹ -1) .
4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x + 3y +11 = 0 .
ìx = cosa,
(2)由(1)可设C的参数方程为
(a为参数, -π
î
í y = 2sina
| 2 cosa+ 2 3 sina+11|
7
4 cos æa- π ö +11
ç 3 ÷
7
C上的点到l 的距离为
= è ø .
7
当a= - 2π 时, 4 cosæa- π ö +11 取得最小值7,故C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为 .
3 ç 3 ÷
è ø
2
16.(2018 全国Ⅰ文理)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1 的方程为 y = k|x| + 2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r2 + 2rcosq- 3 = 0 .
(1) 求C2 的直角坐标方程;
(2) 若C1 与C2 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求C1 的方程.
【解析】(1)由 x = rcosq, y = rsinq得C2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 + y2 = 4 .
(2)由(1)知C2 是圆心为 A(-1, 0) ,半径为 2 的圆.
由题设知,C1 是过点 B(0, 2) 且关于 y 轴对称的两条射线.记 y 轴右边的射线为l1 ,y 轴左边的射线为l2 .由于 B 在圆C2 的外面,故C1 与C2 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等价于l1 与C2 只有一个公共点且l2 与C2 有两个公共点,或l2 与C2 只有一个公共点且l1 与C2 有两个公共点.
k 2 +1
当l 与C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 A 到l 所在直线的距离为 2 ,所以| -k + 2 | = 2 ,故 k = - 4 或 k = 0 .
1 2 1 3
经检验,当k = 0 时, l 与C 没有公共点;当 k = - 4 时, l 与C 只有一个公共点, l 与C 有两个公共点.
1 2 3 1 2 2 2
| k + 2 |
k 2 +1
当l 与C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 A 到l 所在直线的距离为2 ,所以
= 2 ,故 k = 0 或 k = 4 .
2 2 2 3
经检验,当k = 0 时, l 与C 没有公共点;当 k = 4 时, l 与C 没有公共点.
1 2 3 2 2
综上,所求C 的方程为 y = - 4 | x | +2 .
1 3
í y = 4 sin θ,
17.(2018 全国Ⅱ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ìx = 2 cos θ, ( θ 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
î
ìx = 1+ t cos α
î
方程为í y = 2 + t sin α ( t 为参数).
(1) 求C 和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 若曲线C 截直线l 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 2) ,求l 的斜率.
x2 + y2 =
【解析】(1)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1.
4 16
当cosa¹ 0 时,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y = tana× x + 2 - tana;
当cosa= 0 时,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 = 1 .
(2)将l 的参数方程代入C 的直角坐标方程,整理得关于t 的方程
(1+ 3cos2 a)t2 + 4(2 cosa+ sina)t - 8 = 0 .①
因为曲线C 截直线l 所得线段的中点(1, 2) 在C 内,所以①有两个解,设为t1 , t2 ,则t1 + t2 = 0 .
4(2 cosa+ sina)
又由①得t1 + t2 = -
1+ 3cos2 a
,故 2 cosa+ sina= 0 ,于是直线l 的斜率 k = tana= -2 .
18.(2018 江苏)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方程为rsin( π -q) = 2 ,曲线C 的方程为r= 4 cosq,求直线l 被曲
6
线C 截得的弦长.
【解析】因为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r=4 cosq,所以曲线C 的圆心为(2, 0) ,直径为 4 的圆.
因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rsin( π -q) = 2 ,则直线l 过 A(4, 0) ,倾斜角为 π ,所以 A 为直线l 与圆C 的一
6 6
个交点.
3
设另一个交点为 B,则∠OAB= π ,连结 OB,因为 OA 为直径,从而∠OBA= π ,所以 AB = 4 cos π = 2 .
6
3
因此,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为 2 .
2 6
ìx = 3cosq
î
19.(2017 全国Ⅰ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í y = sinq
,(q为参数),直线l 的参
í y = 1- t
数方程为ìx = a + 4t ( t 为参数).
î
(1) 若 a = -1,求C 与l 的交点坐标;
17
(2) 若C 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大值为 ,求 a .
【解析】(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
x2 + 2
y
9
= 1.
当a = -1时,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 x + 4 y - 3 = 0 .
ìx + 4 y - 3 = 0
ìx = - 21
ï ìx = 3 ï25
21 24
由í x2 2
解得í y = 0 或í
,从而C 与l 的交点坐标为(3, 0) , (-
24
, ) .
ïî 9 + y = 1 î
ï y =
ï
î 25
25 25
(2)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 x + 4 y - a - 4 = 0 ,故C 上的点(3cosq, sinq) 到l 的距离为
| 3cosq+ 4 sinq- a - 4 |
17
d = .
当a ≥-4 时, d 的最大值为
a + 9
.由题设得
a + 9
17
= ,所以a = 8 ;
17
17
17
17
17
当a < -4 时, d 的最大值为 -a + 1 .由题设得 -a + 1 = ,所以 a = -16 . 综上, a = 8 或 a = -16 .
20.(2017 全国Ⅱ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
线C1 的极坐标方程为rcosq= 4 .
(1) M 为曲线C1 上的动点,点 P 在线段OM 上,且满足| OM | × | OP |= 16 ,求点 P 的轨迹C2 的直角坐标
方程;
p
(2) 设点 A 的极坐标为(2, 3 ) ,点 B 在曲线C2 上,求DOAB 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设 P 的极坐标为(r,q) (r> 0) , M 的极坐标为(r1 ,q) (r1 > 0) .
4
2
由椭圆知| OP |= r, | OM |= r1 = cosq.由| OM | × | OP |= 16 得C2 的极坐标方程r= 4 cosq(r> 0) , 因此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 2)2 + y 2 = 4(x ¹ 0) .
(2)设点 B 的极坐标为(rB ,a) (rB > 0) .由题设知| OA |= 2 , rB = 4 cosa,于是DOAB 面积
1 p p 3
3
S = 2 | OA | ×rB ×sin ÐAOB = 4 cosa| sin(a- 3 ) | = 2 | sin(2a- 3 ) -
| ≤ 2 + .
2
3
3
当a= - p 时, S 取得最大值 2 + ,所以DOAB 面积的最大值为 2 + .
12
î
21.(2017 全国Ⅲ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ìx = 2 + t
( t 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
ìx = -2 + m
ï
1 í y = kt 2
程为í
ïî
y = m
k
( m 为参数).设l1 与l2 的交点为 P ,当 k 变化时, P 的轨迹为曲线C .
(1) 写出C 的普通方程;
2
(2)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l3 :r(cosq+ sinq) -
交点,求 M 的极径.
= 0 ,M 为l3 与C 的
【解析】(1)消去参数t 得l 的普通方程l
: y = k ( x - 2) ,消去参数m 得l 的普通方程l : y = 1 ( x + 2) .
1 1
ì y = k ( x - 2)
2 2 k
ï
设 P(x, y) ,由题设得í
ïî y =
1 ( x + 2)
k
,消去k 得 x2 - y2 = 4 ( y ¹ 0) ,所以C 的普通方程为
x2 - y2 = 4 ( y ¹ 0) .
ìïr2 (cos2q-sin2q) = 4
(2) C 的极坐标方程为r2 (cos2q- sin2q) = 4 (0<q<2p,q¹ p) ,联立í 得
ïîr(cosq+sinq)- 2=0
cosq- sinq=2 (cosq+sinq) ,故tanq= - 1 ,从而cos2q= 9 ,sin2q= 1 ,代入r2 (cos2q-sin2q)=4 得
3
5
r2 =5 ,所以交点 M 的极径为 .
10 10
ìx = -8 + t
í t
22.(2017 江苏)在平面坐标系中 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考方程为ï
y =
( 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
ïì x = 2s2
îï 2
程为í
ïî y = 2 2s
( s 为参数).设 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点 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
【解析】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 x - 2 y + 8 = 0 .
因为点 P 在曲线C 上,设 P(2s2 , 2 2s) ,从而点 P 到直线l 的的距离
| 2s2 - 4 2s + 8 |
(-1)2 + (-2)2
2(s - 2)2 + 4
5
4 5
2
d = =
,当 s = 时, dmin = 5 .
4 5
因此当点 P 的坐标为(4, 4) 时,曲线C 上点 P 到直线l 的距离取到最小值 .
5
ìx = a cost
î
23.(2016 全国 I 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í y = 1+ a sin t (t 为参数,a>0).在以
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2 : r= 4 cosq.
(I) 说明C1 是哪种曲线,并将C1 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II) 直线C3 的极坐标方程为q=a0 ,其中 a0 满足tan a0 =2 ,若曲线C1 与C2 的公共点都在C3
上,求 a.
ìx = a cos t
î
【解析】(1) í y = 1 + a sin t
( t 均为参数),∴ x2 + ( y - 1)2 = a2 ①
1
∴ C 为以(0 ,1)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方程为 x2 + y2 - 2 y +1 - a2 = 0 .
1
∵ x2 + y2 = r2 ,y = rsinq,∴ r2 - 2rsinq+ 1 - a2 = 0 ,即为C 的极坐标方程.
2
(2) C :r= 4cosq,两边同乘r得r2 = 4rcosq Qr2 = x2 + y2 ,rcosq= x ,\ x2 + y2 = 4x ,
即( x - 2)2 + y2 = 4 ②
C3 :化为普通方程为 y = 2x ,由题意: C1 和C2 的公共方程所在直线即为C3 ,
3
①—②得: 4x - 2 y + 1 - a2 = 0 ,即为C ,∴1 - a2 = 0 ,∴ a = 1 .
24.(2016 全国 II 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圆 C 的方程为( x + 6)2 + y2 = 25 .
(I)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 C 的极坐标方程;
10
ìx = t cosa
î
(II) 直线 l 的参数方程是í y = t sina(t 为参数),l 与 C 交于 A、B 两点, AB = ,求 l 的斜率.
ìr2 = x2 + y2
í
【解析】(Ⅰ)整理圆的方程得 x2 + y2 + 12 + 11 = 0 ,由ïrcosq= x
î
ïrsinq= y
可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
r2 + 12rcosq+ 11 = 0 .
(Ⅱ)记直线的斜率为 k ,则直线的方程为 kx - y = 0 ,由垂径定理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知:
-6k
1 + k 2
25 - ç
æ 10 ö2
è ø
2
÷
= ,即
36k 2
2
90 ,整理得 k 2 = 5 ,则 k = ± .
15
=
1 + k 4
3 3
ìïx =
3 cosa
25.(2016 全国 III 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í
ïî y = sina
(a为参数),以坐标原
2
点为极点,以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rsin(q+ p) = 2 .
2 4
(Ⅰ)写出C1 的普通方程和C2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点 P 在C1 上,点 Q 在C2 上,求| PQ |的最小值及此时 P 的直角坐标.
x2 2
【解析】(Ⅰ) C1 的普通方程为 3 + y = 1, C2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 + y - 4 = 0 .
(Ⅱ)由题意,可设点 P 的直角坐标为( 3 cosa, sina) ,因为C2 是直线,所以| PQ | 的最小值,即为 P 到C2
| 3 cosa+sina- 4 |
2
的距离d (a) 的最小值, d (a) = =
p
2 | sin(a+
p
) - 2 | .
3
3 1
当且仅当a= 2kp+
(k Î Z ) 时, d (a)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6
,此时 P 的直角坐标为( , ) .
2
2 2
ìx = 1 + 1 t,
í
26.(2016 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ï
ï
ï y =
î
2
3 t,
2
(t 为参数) ,椭圆C 的参数
ìx = cosq,
î
方程为í y = 2sinq,
(q为参数) ,设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 A, B 两点,求线段 AB 的长.
ï
2
2
ìx = 1+ 1 t
【解析】椭圆C 的普通方程为 x2 + y
4
= 1,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í
ï
ï y =
î
2
3 t
2
,代入 x2 + y
4
= 1,得
(
(1+ 1 t)2 +
3 t)2
2
= 1,即7t 2 +16t = 0 ,解得t = 0 , t = - 16 ,所以 AB =| t - t | 16 .
=
2 4 1 2 7
1 2 7
27.(2015 全国Ⅰ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C : x = -2 ,圆C :(x -1)2 + ( y - 2)2 = 1 ,以坐标原
1 2
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Ⅰ)求C1 , C2 的极坐标方程;
(Ⅱ)若直线C3 的极坐标方程为q=
(rÎ R) ,设C2 与C3 的交点为 M , N ,求DC2 MN 的面积.
p
4
【解析】(Ⅰ)因为 x = rcosq, y = rsinq,
∴ C 的极坐标方程为rcosq= -2 , C 的极坐标方程为r2 - 2rcosq- 4rsinq+ 4 = 0 .
2
1 2
2
(Ⅱ)将q= p 代入r2 - 2rcosq- 4rsinq+ 4 = 0 ,得r2 - 3 2r+ 4 = 0 ,解得r = 2
, r = ,
1
4
2
|MN|= r - r = ,因为C 的半径为 1,则VC MN 的面积 ´
1 2
2 ´1´sin 45o = 1 .
1 2 2
2 2 2
ìx = t cosa,
î
28.(2015 全国Ⅱ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1 : í y = t sina, ( t 为参数,t ≠0)其中0 ≤a (Ⅰ)求C2 与C3 交点的直角坐标;
(Ⅱ)若C1 与C2 相交于点 A, C1 与C3 相交于点 B,求| AB | 的最大值.
2 3
【解析】(Ⅰ)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2 + y2 - 2 y = 0 ,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2 + y2 - 2 3x = 0 .联
ìïx2 + y2 - 2 y = 0,
ìx = 0,
ì 3
ïx = 2 ,
立íx2 + y2 - 2 3x = 0, 解得í y = 0, 或í 3
ï
îï î
ï y = ,
î 2
3
3
所以C2 与C1 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 0) 和( , ) .
2 2
(Ⅱ)曲线C1 的极坐标方程为q= a(rÎ R, r¹ 0) ,其中0 £a p 5p
所以 AB
= 2 sina- 2 3 cosa = 4 s in(a-
) ,当a= 时, AB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4 .
3 6
)
29.(2015 江苏) 已知圆 C 的极坐标方程为r2 + 2 2rsin(q- p - 4 = 0 ,求圆 C 的半径.
4
【解析】 以极坐标系的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以极轴为 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 .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r2 + 2
æ 2 sinq- 2 cos ö
4 = 0 ,化简,得r2 + 2rsinq- 2rcosq- 4 = 0 .
2
rçç 2 2
q÷÷ -
è ø
6
( x -1 + y +1 = 6) ( )
则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2 + y2 - 2x + 2 y - 4 = 0 ,即 2 2 ,所以圆C 的半径为 .
ìx = 3 + 1 t
í
30.(2015 陕西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ï2
ï
ï y = 3 t
î 2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C 的极坐标方程为r= 2 3 sinq.
(Ⅰ)写出⊙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 t 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 x
(Ⅱ) P 为直线l 上一动点,当 P 到圆心C 的距离最小时,求 P 的直角坐标.
【解析】(Ⅰ) 由r= 2 3 sinq, 得r2 = 2 3rsinq,从而有 x2 +y2 = 2 3y, 所以x2 + (y -
3 )2 = 3 .
ç 3 + ø
è
t 2 +12
1
t,
3
t), 又C(0, 3) ,则| PC |=
æ
1
ö2 æ
3
ö2
2
2
è
2
t ÷ + ç
2
t - 3 ÷
ø
(Ⅱ)设 P(3 + = ,
故当t =0 时,| PC |取最小值,此时 P 点的直角坐标为(3, 0) .
2
31.(2014 全国Ⅰ文理)已知曲线C : x
4
+ y2
9
= 1,直线l : ìx = 2 + t ( t 为参数).
í y = 2 - 2t
î
(Ⅰ)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 上任一点 P 作与l 夹角为30o 的直线,交l 于点 A ,求| 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ìx = 2 cosq.
î
【解析】(I)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í y = 3sinq. (q为参数).
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2x + y - 6 = 0.
……5 分
(Ⅱ)曲线C上任意一点P(2cosq.3sinq)到l的距离为
5
5
d = 4 cosq+ 3sinq- 6 .
则 PA =
d =
sin 30°
5sin(q+a) - 6 , 其中a为锐角,且tana= 4 .
2 5
5
3
当sin(q+a)=-1时,PA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2 5 .
5
当sin(q+a) = 1时,PA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 5 .
5
32.(2014 全国Ⅱ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 C
的极坐标方程为r= 2 cosq,qÎ é0,pù .
(Ⅰ)求 C 的参数方程;
ëê 2 úû
(Ⅱ)设点 D 在 C 上,C 在 D 处的切线与直线l : y = 3x + 2 垂直,根据(Ⅰ)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 D 的
坐标.
【解析】(I)C 的普通方程为(x -1)
0 £ t £ x ).
2 + y2
ìx = 1+ cos t,
î
= 1(0 £ y £ 1) ,可得 C 的参数方程为í y = sin t,
(t 为参数,
(Ⅱ)设 D (1+ cos t, sin t) .由(I)知 C 是以 G(1,0)为圆心,1 为半径的上半圆.
p
因为 C 在点D 处的切线与 t 垂直,所以直线 GD 与 t 的斜率相同, tan t =
3, t = .
3
3
p p 3
故 D 的直角坐标为(1+ cos , sin ) ,即( , ) .
3 3 2 2
33.(2013 全国Ⅰ文理)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ìx = 4 + 5 cos t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
î
1 í y = 5 + 5sin t
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 的极坐标方程为r= 2 sinq.
(Ⅰ)把C1 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Ⅱ)求C1 与C2 交点的极坐标( r≥ 0 , 0 ≤q≤ 2p).
ìx = 4 + 5 cos t 2 2
î
【解析】将í y = 5 + 5sin t
消去参数t ,化为普通方程(x - 4)
+ ( y - 5)
= 25 ,
即C1 : x
2 + y2
ìx = rcosq
î
- 8x -10 y + 16 = 0 ,将í y = rsinq 代入 x
2 + y2
- 8x -10 y + 16 = 0 得,
1
r2 - 8rcosq-10rsinq+16 = 0 ,∴ C 的极坐标方程为r2 - 8rcosq-10rsinq+16 = 0 .
ìïx2 + y2 - 8x -10 y +16 = 0
(Ⅱ) C 的普通方程为 x2 + y2 - 2 y = 0 ,由í
ìx = 1
解得í
ìx = 0
或í ,
2
2,p
∴ C1 与C2 的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
ïîx2 + y2 - 2 y = 0
p
), (2, ) .
4 2
î y = 1
î y = 2
34.(2013 全国Ⅱ文理)已知动点 P ,Q 都在曲线C
与b= 2a( 0 ìx = 2 cos b
î
:í y = 2 sin b
(b为参数)
上,对应参数分别为b= a
(Ⅰ)求 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Ⅱ)将 M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 d 表示为a的函数,并判断 M 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
【解析】(Ⅰ)由题意有 P (2 cosa, 2sina), Q (2 cos 2a, 2sin 2a), 因此 M (cosa+ cos 2a,sina+ sin 2a) ,
ìx = cosa+ cos 2a,
î
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í y = sina+ sin 2a, ( 0
x2 + y2
(Ⅱ) M 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 d = = 2 + 2 cosa( 0
当a=p时, d = 0 ,故 M 的轨迹过坐标原点.
35.(2012 全国文理)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ìx = 2 cosj j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
î
1 í y = 3sinj(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 的极坐标方程是r= 2 .正方形 ABCD 的顶点都在C2 上,且 A 、 B 、C 、
p
D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 A 的极坐标为(2, ) .
3
(Ⅰ)求点 A 、 B 、C 、 D 的直角坐标;
1
(Ⅱ)设 P 为C 上任意一点,求| PA |2 + | PB |2 + | PC |2 + | PD |2 的取值范围.
p 5p 4p 11p
【解析】(1)点 A, B, C, D 的极坐标为(2, ), (2, ), (2, ), (2, ) ,
3 6 3 6
点 A, B, C, D 的直角坐标为(1, 3),(-
ìx0 = 2cosj
3,1), (-1, -
3),( 3, -1) .
(2)设 P(x0 , y0 ) ;则í y
= 3sin
(j为参数) ,
î 0 j
0 0
t = PA 2 + PB 2 + PC 2 + PD 2 = 4x2 + 4 y2 +16 = 32 + 20 sin 2 jÎ[32, 52] .
ìx = 2 cosa
î
36.(2011 全国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í y = 2 + 2 sin
(a为参数),M 是C 上
1
a
的动点, P 点满足OP = 2OM , P 点的轨迹为曲线C2
(Ⅰ)求C2 的方程
(Ⅱ)在以 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q= p与C 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 A,与C 的
异于极点的交点为 B,求 AB .
3 1 2
【解析】(I)设 P(x, y) ,则由条件知 M( x , y ).由于 M 点在C 上,
ì x = 2 cosa
ï 2
2 2
ì x = 4 cosa
1
ì x = 4 cosa
所以í y
,即í y = 4 + 4 sin
,从而C2 的参数方程为í y = 4 + 4 sin
(a为参数),
ï
ï = 2 + 2 sina î a î a
î 2
(Ⅱ)曲线C1 的极坐标方程为r= 4sinq,曲线C2 的极坐标方程为r= 8sinq.
射线q= p与C 的交点 A 的极径为r = 4sinp,射线q= p与C 的交点 B 的极径为r = 8sinp.
3 1 1 3 3 2 2 3
3
所以| AB |=| r2 - r1 |= 2 .
2011-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32 概率和统计【理】(教师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1-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32 概率和统计【理】(教师版含解析),共94页。
2011-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28 抛物线(教师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1-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28 抛物线(教师版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设 F 为抛物线 C,若抛物线,【2016 四川文科】抛物线,已知抛物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1-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26 椭圆(教师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1-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26 椭圆(教师版含解析),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椭圆 C 的焦点为,设 P 是椭圆,一个圆经过椭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