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01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02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
    1.(6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工整。
    shān bēng dì liè   
    jiāng yìng   
    kòng xì   
    shǒu wǔ zú dǎo   
    hén xīn   
    shèn zhòng   
    2.(4分)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塘大堤(A.dī B.tí)   
    悄(A.qiāo B.qiǎo)无声息   
    蝙(A.biān B.biǎn)蝠   
    角(A.jué B.jiǎo)色   
    家雀(A.què B.qiǎo)   
    混(A.hùn B.hún)沌   
    动弹(A.dàn B.tan)不得   
    刚正不阿(A.ā B.ē)   
    3.(4分)给每个括号选择正确的汉字。
    ①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没有不满意,她(A.倒B.到)   没说什么。
    ②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A.竞B.竟)   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走过来……
    ③普罗米修斯说他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是(A.绝 B.决)   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④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A.再B.在)   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选择题
    4.(2分)带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书写,题写)《暮江吟》(吟唱,吟诵)
    B.《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不争气)《走月亮》(游玩)
    C.《梅兰芳蓄须》(保存下来)《别董大》(送别)
    5.(2分)下面带点的动词在用法上有别于其它三句的是(  )
    A.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C.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D.小女孩望着最低的那块窗玻璃说:“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
    6.(2分)三位同学正在围绕“保护环境”这个话题讨论:小学生可以做些什么?下面发言跑题的一位是(  )
    A.如果开车停候时间长,我们要提醒父母将汽车熄火。
    B.我们提醒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菜场买菜时尽量少用塑料袋装菜回来。
    C.我们无论在哪里用餐,人人都要争做“光盘大侠”。
    7.(2分)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有同学提醒他说……下面说话的内容和语气最合适的是(  )
    A.小明,你不乱扔垃圾不行吗?再说,清洁工容易吗?还不快点捡进垃圾箱里?
    B.小明,我们不能这样乱扔垃圾。再说,清洁工也不容易。还是快点捡进垃圾箱吧。
    C.小明,难道你乱扔垃圾还有道理不成?人人这样,清洁工不累死啊?捡起来!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8.(1分)《梅兰芳蓄须》告诉我们,在梅兰芳眼里民族气节高于他深爱的京剧艺术。   (判断对错)
    9.(1分)王昌龄的《出塞》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属于边塞诗。   (判断对错)
    10.(1分)《牛和鹅》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欺软怕硬。   (判断对错)
    11.(1分)叶圣陶为了写好《爬山虎的脚》,不但观察细致,还采用了连续观察的方法。   (判断对错)
    12.(8分)根据原文填空。
    ①莫愁前路无知己,   。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   。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   。
    ④智能之士,   ,   。
    ⑤一场秋雨一场寒,   。
    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二、阅读
    13.(11分)
    漂浮的山
    作者:刘兴诗
    ①有在水上漂浮的山吗?
    ②有!冰山就是漂浮在水上的“山”。这些“山”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1912年,首航横渡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船上的1500余人遇难,造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海难。
    ③冰山不是真正的山,可是有的冰山却比常见的山丘大得多。北冰洋已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南极地区的冰山高出海面最高的约有90米。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般比水上部分厚1~2倍,南极冰山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可以厚达6倍。
    ④有趣的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⑤冰山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它们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
    (1)“漂浮的山”不是我们常见的陆地上的山,而是指   。短文主要从它的   、外貌和   三个方面介绍它的。
    (2)阅读第③、④段,计算表中漂浮在水上的山的水下部分的厚度(取最大值),并判断它的样子特征。
    出身
    露出水面的高度(米)
    藏在水下的厚度(米)
    样子特征
    南极地区
    80米
       
       
    北冰洋
    100米
       
       
    (3)漂浮在海上的山外出旅行,有的只能逛一逛,就融化消失了;有的可以长途旅行。决定它旅行时间和里程长短的因素有哪些?认真阅读第⑤段回答问题。
       
    (4)阅读短文,关注带点的词语,说说短文这样介绍海上漂浮的上有什么好处?
       
    14.(19分)
    我家的杏儿熟了
    作者:周蓉
    ①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每年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从我家门前路过的叔叔阿姨,总忍不住要望一望那棵杏树,羡慕地说道:“啊,好杏儿呀!”
    ②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听她说,栽杏树那阵儿,还没有我呢。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天真地问她:“奶奶,咱们家杏树上的杏子有多少个?”
    ③“数不清啊,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要不,你数数看。”我仰起头“一、二、三…”数哇,数哇,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④奶奶爽朗地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⑤又到了杏儿成熟的季节。一天,奶奶正在做饭,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孩子们的哭声。奶奶急忙走出去看,原来是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和他一起来的几个小伙伴看见奶奶过来了,不知所措,只好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
    ⑥奶奶快步走过去,连忙扶起地上的小淘淘,给他揉揉屁股,又看看腿,看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奶奶快进门的时候,又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
    ⑦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她来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⑧杏儿一个接一个落在地上。我连忙弯腰去捡,不一会儿就捡了一衣兜。奶奶把竹竿往墙上一靠,笑呵呵地把小淘淘和他的伙伴都叫了过来,每人分给五六个,剩下的几个给了我。看着他们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我心里不高兴了,暗暗怪奶奶偏向外人。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搂住我,笑眯眯地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⑨听了奶奶的话,我点了点头。//
    ⑩从那以后,我每年都照着奶奶的嘱咐,把熟透了的金黄金黄的杏儿分给小伙伴吃,也不忘给邻居叔叔婶子们尝个鲜。
    选自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上,有文字改动。
    (1)短文已经用“//”将文章分成三段。认真阅读第二段(⑤~⑨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奶奶给来偷杏儿的小伙伴吃杏儿”这件事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先后顺序
    B.事情发展顺序
    C.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②“奶奶给来偷杏儿的小伙伴吃杏儿“这件事的起因是   ;事情的发展部分先后写了奶奶做的两件事:   和   ;事情的结果是奶奶把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2)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第④自然段中,奶奶笑的原因是:   
    第⑧自然段中,奶奶笑的原因是:   
    (3)第⑧小节,奶奶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奶奶话里的“香”和”甜”指什么意思?
       
    (4)第⑥自然段,注意加点部分。这是在写奶奶的什么?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奶奶?
       
    (5)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   
    A.“我”家的杏儿好吃。
    B.“我”家邻居小淘淘和他的小伙伴嘴馋。
    C.“我”要感谢奶奶,是她教会了“我”一个道理:有美好的东西要乐于分享。
    三、作文
    15.(30分)写一件曾经令自己骄傲的事,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题目自拟,字数350字以上。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
    1.(6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工整。
    shān bēng dì liè 山崩地裂 
    jiāng yìng 僵硬 
    kòng xì 空隙 
    shǒu wǔ zú dǎo 手舞足蹈 
    hén xīn 恒心 
    shèn zhòng 慎重 
    【分析】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山崩地裂 僵硬 空隙 手舞足蹈 恒心 慎重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4分)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塘大堤(A.dī B.tí) A 
    悄(A.qiāo B.qiǎo)无声息 B 
    蝙(A.biān B.biǎn)蝠 A 
    角(A.jué B.jiǎo)色 A 
    家雀(A.què B.qiǎo) B 
    混(A.hùn B.hún)沌 A 
    动弹(A.dàn B.tan)不得 B 
    刚正不阿(A.ā B.ē) B 
    【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海塘大堤”的“堤”读dī。故选A。
    “悄无声息”的“悄”读qiǎo,读qiāo时指偷偷;不让人知道。故选B。
    “蝙蝠”的“蝙”读biān。故选A。
    “角色”的“角”读jué,读jiǎo时指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故选A。
    “家雀”的“雀”读qiǎo,读què时指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故选B。
    “混沌”的“混”读hùn,读hún时指糊涂;不明事理。故选A。
    “动弹”的“弹”读tan,读dàn时指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故选B。
    “刚正不阿”的“阿”读ē,读ā时指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故选B。
    故答案为:
    A B A A
    B A B 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3.(4分)给每个括号选择正确的汉字。
    ①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没有不满意,她(A.倒B.到) 倒 没说什么。
    ②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A.竞B.竟) 竟 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走过来……
    ③普罗米修斯说他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是(A.绝 B.决) 绝 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④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A.再B.在) 再 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分析】考查了形近字和同音字。做题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分别填空。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解答】①倒:有“却”的意思。结合句意和词义,应选“倒”。
    ②竟:有完毕,终了的意思。结合句意和词义,应选“竟”。
    ③绝不会:一定不会的意思。“绝”断的意思。结合句意和词词义,应选“绝”。
    ④再:继续的意思。结合句意和词义,应选“再”。
    故答案为:
    ①倒;
    ②竟;
    ③绝;
    ④再。
    【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选择题
    4.(2分)带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书写,题写)《暮江吟》(吟唱,吟诵)
    B.《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不争气)《走月亮》(游玩)
    C.《梅兰芳蓄须》(保存下来)《别董大》(送别)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有误,《暮江吟》的“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B.有误,“窝囊”一词还含有调侃的意思。
    C.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2分)下面带点的动词在用法上有别于其它三句的是(  )
    A.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C.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D.小女孩望着最低的那块窗玻璃说:“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动词用法的辨析,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修辞、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确定动词的用法。
    【解答】A、B、D中,都将没有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动作行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晒”没有运用拟人的手法。
    故选:C。
    【点评】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6.(2分)三位同学正在围绕“保护环境”这个话题讨论:小学生可以做些什么?下面发言跑题的一位是(  )
    A.如果开车停候时间长,我们要提醒父母将汽车熄火。
    B.我们提醒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菜场买菜时尽量少用塑料袋装菜回来。
    C.我们无论在哪里用餐,人人都要争做“光盘大侠”。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所给主题选择素材的能力,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材料的主题及素材,然后进行选择。
    【解答】结合““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可知,A、B这两个话符合主题,都是关于环保的。
    C.不符合“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争做‘光盘大侠’”是关于节约粮食的。
    故选:C。
    【点评】在进行交流或习作时,我们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根据习作的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交流或习作。
    7.(2分)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有同学提醒他说……下面说话的内容和语气最合适的是(  )
    A.小明,你不乱扔垃圾不行吗?再说,清洁工容易吗?还不快点捡进垃圾箱里?
    B.小明,我们不能这样乱扔垃圾。再说,清洁工也不容易。还是快点捡进垃圾箱吧。
    C.小明,难道你乱扔垃圾还有道理不成?人人这样,清洁工不累死啊?捡起来!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解答】A、C选项语气生硬,有命令的口气,让人不易接受。
    B选项说话人有理有度,易于接受。
    故选:B。
    【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8.(1分)《梅兰芳蓄须》告诉我们,在梅兰芳眼里民族气节高于他深爱的京剧艺术。 A (判断对错)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要想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方法、人物形象及所表达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粉饰太平,梅兰芳得知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志,始终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告诉我们,在梅兰芳眼里民族气节高于他深爱的京剧艺术,表现了梅兰芳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9.(1分)王昌龄的《出塞》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属于边塞诗。 B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
    【解答】《出塞》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故答案为:B
    【点评】积累古诗词就是通过事、景、物等来创造意境,表情达意。而这就要靠读者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10.(1分)《牛和鹅》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欺软怕硬。 A (判断对错)
    【分析】考查了体会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
    【解答】《牛和鹅》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欺软怕硬,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体会文章的主题要结合内容理解,让学生懂得要深化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就要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
    11.(1分)叶圣陶为了写好《爬山虎的脚》,不但观察细致,还采用了连续观察的方法。 A (判断对错)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要想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方法、人物形象及所表达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爬山虎的脚》是本组一篇精读课文,叶圣陶先生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以此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阅读可知,作者并不是在同一时间观察的,而采用了连续观察的方法,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过程及外形特点观察清楚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此类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12.(8分)根据原文填空。
    ①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征人尚未还 。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
    ④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 不问不知 。
    ⑤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
    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谚语,有名言警句,有根据课文填空,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①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②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④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实知》。
    ⑤谚语,意思是立秋之后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是立冬了,在这期间下一场雨就会感觉天气越凉。
    ⑥选自《观潮》。
    故答案为:
    ①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万里征人尚未还;
    ③露似真珠月似弓;
    ④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⑤十场秋雨要穿棉;
    ⑥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二、阅读
    13.(11分)
    漂浮的山
    作者:刘兴诗
    ①有在水上漂浮的山吗?
    ②有!冰山就是漂浮在水上的“山”。这些“山”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1912年,首航横渡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船上的1500余人遇难,造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海难。
    ③冰山不是真正的山,可是有的冰山却比常见的山丘大得多。北冰洋已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南极地区的冰山高出海面最高的约有90米。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般比水上部分厚1~2倍,南极冰山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可以厚达6倍。
    ④有趣的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⑤冰山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它们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
    (1)“漂浮的山”不是我们常见的陆地上的山,而是指 巨大的冰块 。短文主要从它的 高度 、外貌和 数量 三个方面介绍它的。
    (2)阅读第③、④段,计算表中漂浮在水上的山的水下部分的厚度(取最大值),并判断它的样子特征。
    出身
    露出水面的高度(米)
    藏在水下的厚度(米)
    样子特征
    南极地区
    80米
     480米 
     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 
    北冰洋
    100米
     200米 
     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3)漂浮在海上的山外出旅行,有的只能逛一逛,就融化消失了;有的可以长途旅行。决定它旅行时间和里程长短的因素有哪些?认真阅读第⑤段回答问题。
     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冰山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 
    (4)阅读短文,关注带点的词语,说说短文这样介绍海上漂浮的上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山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分析】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精读课文。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漂浮的山:冰山的身高、外形、漂浮的特点,语言生动幽默。
    【解答】(1)考查了文章内容筛选和分析能力。由“冰山不是真正的山,可是有的冰山却比常见的山丘大得多。”可知,“漂浮的山”指的是“巨大的冰块”。第③段介绍了冰山的高度,第④段介绍了冰山的外貌,第⑤段介绍了冰山的数量。故短文主要从它的高度、外貌、数量三个方面介绍它的。
    (2)考查了短文内容筛选和分析能力。由“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般比水上部分厚1~2倍”可知北冰洋的冰山露出水面100米,藏在水下部分最厚为200米。“南极冰山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可以厚达6倍”可知,南极地区的冰山露出水面80米,藏在水下部分最厚为480米。由“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可知南极地区冰山的外貌特征是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北冰洋冰山特征是个儿小,多是尖顶的。
    (3)考查了文章内容筛选和分析能力。由“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它们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可得出结论。决定它旅行时间和里程长短的因素是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冰山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
    (4)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身高”“出身”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摇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冰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山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
    (1)巨大的冰块 高度 数量;
    (2)480米 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
    200米 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3)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冰山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
    (4)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山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点评】筛选科普说明文内容大体分三要点:1.先看题目问的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读每段的开头和结尾,掌握各段中心。3.再选相中找与原文一样的句子,看是否符合题意。 4.选完后带到原文看一下,是否顺畅。
    14.(19分)
    我家的杏儿熟了
    作者:周蓉
    ①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每年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从我家门前路过的叔叔阿姨,总忍不住要望一望那棵杏树,羡慕地说道:“啊,好杏儿呀!”
    ②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听她说,栽杏树那阵儿,还没有我呢。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天真地问她:“奶奶,咱们家杏树上的杏子有多少个?”
    ③“数不清啊,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要不,你数数看。”我仰起头“一、二、三…”数哇,数哇,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④奶奶爽朗地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⑤又到了杏儿成熟的季节。一天,奶奶正在做饭,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孩子们的哭声。奶奶急忙走出去看,原来是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和他一起来的几个小伙伴看见奶奶过来了,不知所措,只好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
    ⑥奶奶快步走过去,连忙扶起地上的小淘淘,给他揉揉屁股,又看看腿,看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奶奶快进门的时候,又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
    ⑦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她来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⑧杏儿一个接一个落在地上。我连忙弯腰去捡,不一会儿就捡了一衣兜。奶奶把竹竿往墙上一靠,笑呵呵地把小淘淘和他的伙伴都叫了过来,每人分给五六个,剩下的几个给了我。看着他们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我心里不高兴了,暗暗怪奶奶偏向外人。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搂住我,笑眯眯地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⑨听了奶奶的话,我点了点头。//
    ⑩从那以后,我每年都照着奶奶的嘱咐,把熟透了的金黄金黄的杏儿分给小伙伴吃,也不忘给邻居叔叔婶子们尝个鲜。
    选自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上,有文字改动。
    (1)短文已经用“//”将文章分成三段。认真阅读第二段(⑤~⑨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奶奶给来偷杏儿的小伙伴吃杏儿”这件事的写作顺序是 B 。
    A.时间先后顺序
    B.事情发展顺序
    C.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②“奶奶给来偷杏儿的小伙伴吃杏儿“这件事的起因是 我家杏熟了,引来邻居的小伙伴来“偷杏” ;事情的发展部分先后写了奶奶做的两件事: 打杏 和 分杏 ;事情的结果是奶奶把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2)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第④自然段中,奶奶笑的原因是: 丰收的喜悦 
    第⑧自然段中,奶奶笑的原因是: 分享的快乐 
    (3)第⑧小节,奶奶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奶奶话里的“香”和”甜”指什么意思?
     分享后的快乐。 
    (4)第⑥自然段,注意加点部分。这是在写奶奶的什么?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奶奶?
     这是对奶奶的动作描写,从中可看出这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奶奶。 
    (5)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 C 
    A.“我”家的杏儿好吃。
    B.“我”家邻居小淘淘和他的小伙伴嘴馋。
    C.“我”要感谢奶奶,是她教会了“我”一个道理:有美好的东西要乐于分享。
    【分析】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我家的杏熟了,邻居家的小伙伴们来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于是奶奶把自家的杏用竹竿打下来,把杏分给了邻家的小伙伴们吃。表现了奶奶的淳朴和善良,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要学会分享”的道理。
    【解答】(1)①考查了对文段的写作顺序。本文在写奶奶分杏这件事上,先写事情的起因:我家的杏儿熟了,于是引来了一群“偷杏”的小伙伴,接着写奶奶打杏,最后写奶奶分杏。故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②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奶奶给来偷杏儿的小伙伴吃杏儿,起因就是我家的杏儿熟了,于是引来了一群“偷杏”的小伙伴,事情的发展部分先后写了奶奶用竹竿打杏和分杏,事情的结果是奶奶把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奶奶爽朗地笑了”这句话通过“我”傻傻地数杏引得奶奶大笑,主要表现的是奶奶对自家杏树丰收后的喜悦之情。“看看他们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这里的笑是看到自己的杏能够给孩子吃而由衷的高兴。这是分享的快乐。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这里的描述是奶奶对我的教育“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香”和“甜”所表达的是对分享后的快乐。
    (4)考查了对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这些词语描写的是奶奶的动作,她不关心杏是否被偷,却怕孩子受到伤害,从中可看出奶奶的淳朴和善良。
    (5)考查了对文段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我家的杏熟了,邻居家的小伙伴们来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于是奶奶把自家的杏用竹竿打下来,把杏分给了邻家的小伙伴们吃。表现了奶奶的淳朴和善良,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要学会分享”的道理。
    故答案为:
    (1)①B;
    ②我家杏熟了,引来邻居的小伙伴来“偷杏”打杏 分杏。
    (2)丰收的喜悦 分享的快乐;
    (3)分享后的快乐。
    (4)这是对奶奶的动作描写,从中可看出这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奶奶。
    (5)C。
    【点评】要想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三、作文
    15.(30分)写一件曾经令自己骄傲的事,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题目自拟,字数350字以上。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写一件曾经令自己骄傲的事,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这里的“骄傲”应是自豪的意思。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什么事最让你感到骄傲,让你自豪。选择你印象深刻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骄傲”,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最让我骄傲的一件事
    在暑假里,我做了一件令我自豪的事情,那就是学会了骑自行车。
    星期六下午,妈妈笑着我说:“我送你一件东西”。我一看,原来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自行车,我高兴极了。心想:我终于可以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来回上学骑自行车了。
    开始学自行车了,我小心翼翼地坐到车子上,可刚坐上去,我就摔了个四脚朝天。这次我接受了教训,首先把车子扶稳,遛了一段距离,然后我骑了上去,车子开始摇摇晃晃地向前行走。我内心狂喜,我会骑自行车了。可没过几秒钟,就感觉车子变的不听使唤,左右摇摆起来,没法控制,差点撞到墙上。我又试着骑了好几次,都失败了,心想:学车这么难,我不学了。
    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妈妈突然对我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要坚持下去,‘滴水穿石’你不是读过吗?小小的水滴都能把石头滴穿,何况只是学个车子呢?”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这次按照妈妈给我说的骑车要领,我一次次练习起来,尽管又摔倒了好多次,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学会了骑自行车,既让我感到骄傲自豪,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点评】本文记叙了自己学会骑自行车的过程,能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语句通顺,有条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9:31:09;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阅读与理解,习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