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全册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火烧云》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至6自然段。2.能借助相关语句了解火烧云形状变化多且快的特点。3.体会人们在观看火烧云变化过程中的心情。【教学重点】能借助相关语句了解火烧云形状变化多且快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借助相关语句了解火烧云形状变化多且快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背诵检查。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课后我们背诵了第3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试着填一填吧。出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预设: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2.回顾旧知,引出新课。教师提问:从昨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预设:火烧云上来、火烧云变化、火烧云下去。(板书:上来 变化 下去)教师追问: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预设:颜色多、变化快。(板书:颜色多 变化快)3.过渡:火烧云还会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设计意图: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用填空的形式来检查背诵的作业情况,与旧知相勾连,调动已有经验,实现学习活动的有效整合。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默读课文第4至6自然段,思考: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到的?2.探究过程(1)自由默读课文第4至6自然段,圈画出描写火烧云特点的语句。(2)小组成员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3)小组成员抓住动作,创设情境演一演,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4)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指导朗读。3.探究活动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发现火烧云形状变化多且快的特点。①引导思考:第4至6自然段主要介绍火烧云哪个方面的变化?预设: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②发现特点:从这三个开头,你还读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什么特点呢?出示: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预设1:形状多。(板书:形状多)预设2:变化快。(板书:变化快)③关注连接词:你从开头哪些词语能感受到形状变化快呢?预设:一会儿、忽然、接着。过渡:火烧云形状变化多且快,都有哪些形状呢?我们接着往下看。(2)学习火烧云的不同形状。①火烧云有哪些形状呢?预设:马、大狗、大狮子。②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教师提问:马是什么样子的?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消失的呢?预设1:马的样子——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预设2:变化——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预设3:消失——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教师引导:老师读这段话,请同学们来演一演这匹马。(学生做动作)教师追问:你有什么感觉?预设:这匹马变化得很快,刚刚还是跪着的,没过一会儿就站起来变大了,最后消失了。③学习第5自然段。出示: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教师提问:大狗是什么样子的?大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预设1:大狗的样子——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预设2:变化——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④学习第6自然段出示: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教师提问: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预设1:样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预设2:变化——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3)发现写作顺序,拓展思维。①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个自然段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预设:按照“动物”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来写的。②鼓励想象:火烧云的形状可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预设:还可能变成一只小羊,也可能变成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4)学习第7自然段:火烧云下去。出示: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①自主交流:你读到了看火烧云的人怎样的心情?预设:我读到了看火烧云的人非常不舍,还有一些失落。教师追问:你具体是从哪里感受到的?预设:从“可是”感受到大家的依依不舍。(板书:依依不舍)②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作为全文的结尾,与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更加严谨。同时也再一次突出了火烧云变化的神速以及人们对火烧云的赞叹。③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孩子们对火烧云的留恋。设计意图:学习第4至6自然段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出现—变化—消失”的写作顺序,为后面拓展延伸环节作铺垫,同时也是为学生背诵搭建支架,降低难度。通过抓关键语句、抓动作演一演,来助力学生体会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且快的特点。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走进《火烧云》,我们感受到了火烧云颜色多、形状多、变化快的特点。从文字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能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四、拓展延伸1.想象仿写。第4至6自然段按照“动物”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来写,请你也照着来写一写:火烧云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1)明确要求:请你也当当小作者,写写火烧云。(2)学生自主想象,进行仿写。(3)学生交流反馈:预设1:没过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只小白兔,正在一蹦一跳地向前寻找胡萝卜。忽然,那只小白兔停下了,长耳朵不见了。过了几秒钟,那只小白兔也不见了踪影。预设2:接着又来了一只猴子。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模一样。手拿金箍棒,有着火眼金睛,还会七十二变,像是去要打妖怪似的。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2.小结:瞧,原来千变万化的火烧云还会变成这么多小动物,真有趣,真神奇。设计意图:通过仿写,进一步感受火烧云形状多、变化快的特点,调动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培养仿写的写作能力。五、布置作业1.当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火烧云》。2.课后作业:背诵课文第4至6自然段。【板书设计】火烧云上来 变化 颜色多、变化快; 形状多、变化快 下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解决易错字词,学习课文,梳理颜色特点,师生齐诵,感受颜色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