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3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3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他笔下的战争场面气势磅礴。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分)(2)有人认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流露了词人追名逐利的心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2)不同意。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考的:比喻、对比、拟人、对偶。
常见的:借代、夸张、双关、互文、 反复、 设问、 反问、铺排 通感、顶真(赋比兴)。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寓情于理)。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 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用典、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问题变式
一般提问: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变式提问: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②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赏析诗歌技巧,要注意按照下面三步进行: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的基础上,分析规定区域,确定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要求分析起句,那么,起句就是规定区域。 第二步,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技巧。 第三步,说明运用这种技巧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题模式: 运用了……手法,写出了……(景象),表达了……(作者情感或哲理),具有……的表达效果。
(2023·湖北襄阳·统考模拟预测)【甲】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乙】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下列是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同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部分;《诗经》也叫《诗三百》,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B.甲诗借景抒情,抒写一位男子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乙诗直抒胸臆,表达一位女子的相思之苦。C.甲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相思难耐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D.乙诗“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两句,写主人公对恋人衣饰的赞美。2.《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进行创作。请以《子衿》为例分析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1.D 2.《子衿》前两节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上下章节基本相同,只有“衿”“佩”“心”“思”“嗣”“来”不同,造成回环往复,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手法。D.乙诗中“青青子衿”“青青子佩”的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青青的是你的佩戴。这里是采用借代的手法,借衣饰来代指恋人,表达的是对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而并不是对恋人衣饰的赞美之情;故选D。
【解析】 2.本题考查对重章叠句作用的理解。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 本诗前两句句型重复,字面大体相同,只是在关键处变换了几个字词,只有“衿”“佩”“心”“思”“嗣”“来”不同。“我心”和“我思”的变换显示了女主人公思念情感的不断深入,“不嗣音”和“不来”的变化写出了恋人既杳无音讯,又不见踪影。女主人公反复咏唱,两端埋怨之辞,以“纵我”之假设和“子宁”之反问对举,情感在回旋中渐次加强,可以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同时,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一、(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不尽长江滚滚流”。(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1)示例一:运用比喻修辞。把历史变迁比作长江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感慨、惆怅之情。示例二:用典,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2)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二、(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寒①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青帘:指酒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题“寒”字奠定了全文凄冷的基调。全诗脉络分明,自然呼应,风格素朴。B.首联交代时节特征,点明春阴的季节特点,并用叠字抒写感受。C.颈联从不同角度描写春寒,写风、写雨,把春寒真切地刻画下来了。D.诗歌运用白描手法直接写出了自己内心如何凄寒,可谓平淡之中见真情。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的妙处。
【答案】1.D 这首诗背后隐藏着诗人诸多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庆历六年(1046)的初春,梅尧臣却深陷在隆冬的寒潭里。政治上,他支持的“庆历新政”革新惨遭失败,欧阳修也因此遭贬,作为好友,梅尧臣的情绪自然十分低落。生活上,他结发十七年的妻子,于两年前的七夕节病逝,“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他的热情与精神,全部被这孤苦的时光消磨殆尽了。更悲惨的是,他的次子也一病而逝……这个初春,他简直看不到任何希望。白天阴云漫漫,看不到一丁点儿的阳光,况且云层正逐渐变浓、变厚,一场雨是避免不了的。蝴蝶由于寒气的侵袭,而收敛了双翅,不再翩翩起舞;春花受冷后,也缩紧了蓓蕾,不再舒展开放。春风猛烈,吹得青帘紧紧贴在树上;空气潮湿,浸湿了青帘。如此凄凉、惨淡的景象更添诗人内心的惆怅,所以他用白描的手法间接表达内心的凄寒。选项“直接写出”有误。 2.运用拟人(一语双关),把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苦、心情的悲凉。
三、(2023·陕西西安·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作者善用典故,寄情委婉深沉。请就其中一个典故简要分析。2.题目中的“怀”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示例:“生子当如孙仲谋”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2.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不满;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四、(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B.首联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C.颈联中“声不起”写出战士们在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尾联运用典故,表达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答案】(1)本题考查诗歌理解。C.“塞上燕脂凝夜紫”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所以并非“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反而是反映战争的残酷,所以选项错误。故选C。(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C.“霜重鼓寒声不起”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所以选项中“声不起”写出战士们在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五、(2023·福建·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诗(节选) 《乐府诗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B.诗歌以排比、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展开描写和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通过“朔气”“寒光”两个词表现边塞天气寒冷。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百战”是虚指,“十年”是实指,虚实相应。2.全诗写人叙事,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请结合节选部分的诗句分析这一手法。
【答案】1.D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互文,意思为: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据此分析,“百战”和“十年”都是虚指,该选项说法有误;2.“泼墨如水”即详写,“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具体描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或:“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具体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场面); “惜墨如金”即略写,“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概写木兰的征战生活。
六、(2023·福建·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潼 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从视觉角度,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景象。B.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渲染出寂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C.第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山峦起伏,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给高山、大河,这两个意象是其心态与胸怀的外化。2.诗中的“犹嫌束”“不解平”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24 诗歌鉴赏——主旨情感(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旨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3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达技巧,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1 诗歌鉴赏——意境画面(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描绘画面,考点2,分析意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