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氮气 氮的氧化物(精品学案)-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832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1 氮气 氮的氧化物(精品学案)-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832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1 氮气 氮的氧化物(精品学案)-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832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学习,知识进阶,问题探究,知识归纳总结,效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精品学案)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氮气 氮的氧化物
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氮元素的存在和结构,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了解氮的固定,认识化学对社会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转化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文献和实际需要提出综合性的探究课题,根据假设提出多种探究方案,评价和优化方案,能用数据、图表、符号等处理实验信息
【新知学习】
1.氮的原子结构
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氮原子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它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氮的原子结构
常见的化合价有 +1 、 +2 、 +3 、 +4 、 +5 、 -3 ,
其氧化物有 N2O 、 NO 、 N2O3 、 NO2 、 N2O4 、 N2O5 共有六种,
其中 N2O5 是HNO3的酸酐, N2O3 是HNO2的酸酐(氮的氧化物都有毒)。
2.氮元素的存在
a.游离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b.化合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以及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一.氮气
1.物理性质
纯净的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左右。
2.化学性质
(1)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代替稀有气体作保护气体。
原因:氮分子内两个氮原子间以共价三键结合,断开该化学键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难以与其它物质反应。
(2)在放电条件或高温下 氮气 跟氧气化合生成 一氧化氮
N2+O22NO
(3)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
(4)人工合成氨:N2+3H22NH3;
二.氮的固定和循环
1.含义:将大气中__游离态__的氮转化为__含氮化合物__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2.分类:
3.氮的循环
三.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氮的氧化物
NO
NO2
物理
性质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不溶于水
易溶于水
化学
性质
与O2反应
2NO+O2===2NO2
不反应
与H2O
反应
不反应
3NO2+H2O===2HNO3+NO
1.NO和NO2的化学性质
(1)在常温下,NO很容易与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O+O2 === 2NO2 。
(2)NO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 === 2HNO3+NO 。
2.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实验
(1)实验过程
实验
装置
实验
操作
在如图注射器里充入20 mL NO,然后吸入5 mL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
打开弹簧夹,快速吸入10 mL空气后夹上弹簧夹
振荡注射器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红棕色气体变浅至消失,有无色气体生成,注射器活塞向内滑动
化学
方程式
2NO+O2 === 2NO2 、
3NO2+H2O === 2HNO3+NO
(2)对工业生产硝酸的启示
工业上生产硝酸时,向吸收后的废气中再通入适量的氧气或空气,能充分利用原料,并能减少NO的排放以保护环境。
【知识进阶】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问题探究】
1.要使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水槽中,让水充满试管,必须按什么样的体积比混合?
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4NO2+O2+2H2O===4HNO3,即当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时可完全溶于水。
2.将10 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 mL的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为多少毫升?
①若剩余的是NO,由反应3NO2+H2O===2HNO3+NO,得NO2体积为2 mL×3=6 mL。则原有O2体积为
(10 mL-6 mL)×=0.8 mL。②若剩余的是O2,则有10 mL-2 mL=8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按反应
4NO2+O2+2H2O===4HNO3进行。所以NO2的体积为8 mL×=6.4 mL,O2体积为10 mL-6.4 mL=3.6 mL。
【知识归纳总结】
1.NO和NO2性质的对比
NO
NO2
色、态、
味、毒性
无色、无味
红棕色、刺激性气味
有毒气体
水溶性
不溶
易溶且与水反应
与O2反应
2NO+O2===2NO2
与H2O反应
3NO2+H2O===2HNO3+NO
与O2、H2O
共同反应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氧化性
6NO+4NH35N2+6H2O
6NO2+8NH37N2+12H2O,NO2+SO2===SO3+NO,N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2.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处理。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原理
解答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问题首先明确原理,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能是NO2。
(2)方法——加合式法
①NO2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
由4NO2+O2+2H2O===4HNO3可知:
V(NO2)∶V(O2)
③NO与O2同时通入水中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总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
可知:
V(NO)∶V(O2)
③NO2、NO、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a.可先将NO和O2转化为NO2,再按上述各种情况分别处理。
b.也可先将NO2和H2O反应转化为NO,再按4NO+3O2+2H2O===4HNO3情况处理。
【典例】将盛有1 mo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再通入0.4 mol O2,充分反应后,整个试管充满水。
(1)则原混合气体中NO与NO2体积比为多少?___。
(2)1 mo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剩余气体0.4 mol,则NO与NO2体积比为多少?____。
(3)1 mol NO和NO2混合气体中两者体积之比为1∶1,试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为使整个试管充满水,需通入多少O2?____。
【答案】3∶7 1∶9 0.5mol
【解析】(1)设1 mo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中有a mol NO和(1-a)mol NO2,根据4NO+3O2+2H2O===4HNO3和4NO2+O2+2H2O===4HNO3可得:a+=0.4,所以a=0.3,V(NO)∶V(NO2)=3∶7。
(2)设n(NO2)=a mol
3NO2+H2O===2HNO3+NO 气体减少
3 mol 1 mol 2 mol
a mol (1-0.4)mol
a=0.9
故NO与NO2体积比为1∶9。
(3)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mol=0.5 mol。
(变式训练)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
①1.2 mL ②2.4 mL ③3 mL ④4 mL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涉及的反应有①4NO2+O2+2H2O===4HNO3,②3NO2+H2O===2HNO3+NO。若12 mL全部为NO2,发生反应②,剩余气体4 mL大于实际剩余气体2 mL,故剩余气体为NO或O2。若剩余的气体是O2,则V(NO2)=×(12-2)mL=8 mL,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的气体是NO(2 mL)⇒6 mL NO2,则V(O2)=×(12-6)mL=1.2 mL。
【效果检测】
1.(2021·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氮元素或氮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氮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A族
B.氮原子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
C.氮原子在反应中不易失去5个电子,但易得到3个电子
D.氮原子一般通过离子键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答案】A
【解析】
A.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A族,故A正确;
B.氮原子位于第二周期,原子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有5个电子,故B错误;
C.由于氮气分子的结构非常稳定,故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化学反应中氮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得到电子同样比较困难,故C错误;
D.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且原子半径较小,相对难以得失电子,因此与其它原子一般通过共价键与其它原子成键组成物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2021·吉林长春·高一期末)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
B.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C.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根离子和硝酸盐
D.豆科植物的根瘤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答案】C
【解析】
A.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即N2+O22NO,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氮的固定,为自然固氮,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即N2+3H22NH3,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氮的固定,为工业固氮,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根离子和硝酸盐,不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符合题意;
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氮的固定,为生物固氮,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3.(2021·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氮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氮气在通常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
B.氮气在高温、放电等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C.氮气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
D.氮气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
【答案】C
【解析】
A.氮气有氮氮三键,难断裂,在通常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
B.氮气在高温、放电等条件下常与氧气反应,发生化学反应,故B正确;
C.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在化学反应中做还原剂,故C错误;
D.氮气发生化学反应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2021·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O、Na2O2、SO2 都可用于漂白适当的物质,其漂白原理相同
B.氮的固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雷雨发庄稼”的科学道理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氮元素都是被氧化
D.NH3 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NH3 是电解质
【答案】B
【解析】
A. HClO、Na2O2均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SO2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的原理是二者结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A错误;
B.氮的固定是游离态氮元素变化为化合态氮元素;则氮的固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 “雷雨发庄稼”的科学道理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和, 、氮元素被氧化,中氮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C错误;
D.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故其水溶液因含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但氨分子自身不发生电离,故氨气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B。
5.(2021·福建·文博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2、NO和NO2
B.NO为红棕色气体,NO2为无色气体
C.除去NO中的NO2气体可以使混合气体通过蒸馏水
D.NO、NO2、N2O4、N2O5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A.N2的密度与空气接近,容易混合,不能使用排空气方法收集;NO与O2反应产生NO2,也不能使用排空气方法收集,A错误;
B.NO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B错误;
C.NO2与水反应产生HNO3和NO,因此除去NO中的NO2气体可以使混合气体通过蒸馏水,C正确;
D.NO是不成盐氧化物;NO2、N2O4与水反应时N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也不是酸性氧化物;只有N2O5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2021·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期末)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可能有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答案】A
【解析】
由于气体呈无色,所以其中一定没有Cl2、NO2,气体通过品红,品红褪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呈红棕色,说明其中含有NO,结合原混合气体无色,说明混合气体中没有O2,故该气体中一定含有NO、SO2,一定不含NO2、O2和Cl2,故答案为:A。
7.(2021·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期中)由NO、H2、C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再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充分反应,最终得到质量分数为70%的硝酸,且无任何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NO、H2、CO2的体积比为
A.2:4:5 B.2:4:7 C.2:4:9 D.3:5:8
【答案】B
【解析】
设得到70%的硝酸100g,70%的硝酸中n(HNO3)==mol,n(H2O)==mol,其中n(H):n(N):n(O)=(2×mol+mol):
mol:(mol+3×mol)=4:1:4.5,通过足量Na2O2后,n(O2)=n(CO2),n(H2):n(NO):n(O2)=:1:=2:1:1.75,则n(H2):n(NO):n(CO2)=2:1:3.5,即:n(NO):n(H2):n(CO2)=2:4:7,故答案为:B。
8.(2021·广东惠州·高一期末)部分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图中所标转化关系中有5个反应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B.雷雨天可实现B→C→D→E→F转化
C.A→B的反应是实现人工固氮的重要反应
D.H制A的反应通常要加碱并加热来实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可以得出,A为氨气,B为氮气,C为一氧化氮,D为二氧化氮,E为硝酸,F为硝酸盐,G为一水合氨,H为铵盐。
【详解】
A.在图中所标转化关系中,NH3→N2→NO→NO2→HNO3、NH3→NO共5个反应中,N元素都发生价态的变化,所以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A合理;
B.雷雨天,放电时,N2与O2反应生成NO,NO与O2再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硝酸与土壤中的盐反应生成硝酸盐等,B合理;
C.人工固氮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将N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如NH3、Mg3N2等),所以A(NH3)→B(N2)的反应不是人工固氮的反应,C不合理;
D.由H(铵盐)制A(NH3),常需与强碱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复分解反应来制取,D合理;
故选C。
9.(2021·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末)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和SO2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
C.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
D.工业废气中的NO2可以用水完全吸收
【答案】A
【解析】
A.NO2和SO2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正确;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CO,故B错误;
C.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作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NO和NO2,故C错误;
D.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工业废气中的NO2用水不能完全吸收,故D错误;
选A。
10.(2021·广东顺德·高一期末)氮在生命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下图是有关氮固定的几种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
B.雷电固氮过程中氮气与氧气直接转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C.光催化固氮和电催化固氮过程中水作还原剂
D.工业固氮采用高温高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合成效率
【答案】B
【解析】
A.液氮汽化吸热,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故A正确;
B.雷电固氮过程中氮气与氧气直接转化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故B错误;
C.光催化固氮和电催化固氮过程中,水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水作还原剂,故C正确;
D.高温可以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高压可以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并使平衡正向移动,采用高温高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合成效率,故D正确;
选B。
11.(2021·四川成都·高一期末)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NO2可用火碱溶液吸收,有关化学反应为:
①;
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若尾气可以被完全吸收,则尾气中与NO的体积之比可能大于1:1
D.反应②中,生成2 mol 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答案】D
【解析】
A. 反应①、②中均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 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正确;
C. 若尾气可以被完全吸收,则尾气中与NO的体积之比可能大于1:1或等于1:1,故C正确;
D. 反应②中,生成2 mol 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D错误;
故选D。
12.(2021·江苏扬州·高一期中)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ol ,转移0.5 mol电子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
【答案】D
【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的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BaO为催化剂,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时,BaO参与储存N元素,故B错误;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5-0)×2=1 mol,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CO、CxHy、NOx转化成CO2、H2O、N2,说明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故D正确;
故选D。
13.(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先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可能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答案】A
【解析】
气体无色,则说明不含有Cl2和NO2气体,此无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一定含有SO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气体NO,则一定没有O2,由上可得,混合物中肯定没有Cl2、O2和NO2,一定含有SO2、NO,选项A符合题意;答案为A。
14.(2021·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开学考试)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
D.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
【答案】B
【解析】
A.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发生反应产生CO2、N2,反应方程式为:2CO+2NO2CO2+N2,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无单质参加,因此反应基本类型不属于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选项A是反应方程式可知: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B正确;
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CO2、N2的质量比是(2×44):28=22:7,C错误;
D.任何反应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也含CO和NO,只是二者的浓度比不安装少些,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5.(2021·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将盛满乙气体的小试管倒扣在水槽中,通过导管向试管中通入甲气体,直至小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所得溶液中溶质未扩散至试管外)。下列选项中所得溶液浓度最高的是
A.甲为,乙为 B.甲为,乙为
C.甲为,乙为 D.甲为,乙为
【答案】D
【解析】
设试管的体积为VL,则乙气体的物质的量是mol;若甲为,乙为,发生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硝酸浓度为;若甲为,乙为,发生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硝酸浓度为;若甲为,乙为,发生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硝酸浓度为;若甲为,乙为 ,发生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硝酸浓度为;故选D。
16.(双选)(2021·广东·深圳中学高一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A.1.2mL B.2.4mL C.3mL D.4mL
【答案】AD
【解析】
(总反应式法)根据有关的反应: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
如氧气过量,则剩余2ml无色气体为氧气,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x,则有:
4x+x=12mL−2mL=10mL,解得x=2mL,所以氧气的体积为:2mL+2mL=4mL;
如NO2过量,则剩余2mL无色气体为NO,设氧气的体积为y,
,解得y=1.2mL,
故答案选AD。
17.(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
b.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族
c.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价,最高化合价为价
d.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2)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用作灯泡填充气。从分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
(3)大自然通过闪电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从而实现自然固氮。该过程中生成的含氮化合物是_______。
(4)我国科研团队借助一种固体催化剂,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作用下实现了人工固氮。其过程如图所示。写出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 abc N原子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 NO 2N2和6H2O4NH3+3O2
【解析】
(1) a.氮为7号元素,故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a正确;
b.氮为7号元素,故氮原子核外由两个电子层,最外层上只有5个电子,故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族,b正确;
c.氮原子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故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价,最高化合价为价,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Si为+4价,N为-3价,故氮化硅的化学式为,d错误;
故答案为:abc;
(2)由于N原子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故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故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用作灯泡填充气,故答案为:N原子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
(3)大自然通过闪电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从而实现自然固氮,N2在高温或者放电的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故该过程中生成的含氮化合物是NO,故答案为:NO;
(4)根据流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最初反应为N2和H2O,最终生成物为NH3和O2,故反应方程式为:2N2和6H2O4NH3+3O2,故答案为:2N2和6H2O4NH3+3O2。
18.(2021·全国·高一期末)氮元素是生命的基础。自然界中氨的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此图并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氮以___________(填化学式)形式存在,图中共表示了___________种固氮的途径。
(2)由图可知,动植物体内的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当动植物尸体发生了腐败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含氮的气体,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土壤中的硝酸盐会被细菌分解。有一种脱氧硫杆菌能够利用土壤中的硫化物来分解硝酸盐,其主要化学原理如下:,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4)某同学写出下面三个不同价态的氮的化合物相互转换的关系(未配平):
a.NO+HNO3→N2O3+H2O
b.NH3+NO→HNO2+H2O
c.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答案】 N2 3 b
【解析】
【分析】
(1)大气中的氮以单质形式存在,可根据图示判断固氮的途径;
(2)动植物尸体发生腐败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含氮的气体是NH3,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判断;
(3)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化合价升降总数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判断;
(4)根据氮的化合价只升不降,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进行判断。
【详解】
(1)大气中的氮以氮单质N2形式存在,根据图示可知有雷电固氮、工业固氮和植物的根瘤菌固氮三种途径;
(2)动植物尸体发生腐败时,往往会产生-种含氮的气体是NH3, 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 N原子的三个成单电子与3个H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从而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NH3的电子式为;
(3)在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K2S中的-2价变为反应后K2S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8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K2S作还原剂; N元素由反应前KNO3中的+ 5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5 ,获得电子,被还原,所以KNO3作氧化剂。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是40,所以S元素化合价升高了8价,所以K2S、K2SO4系数是分别是5 , N元素化合价降低了5价,所以KNO3系数是8,则N2系数是4 ,再根据原子守恒,可得KOH系数是8 ,方程式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
(4)a.NO中N由+2价升高到+3价,HNO3中N由+5价降低到+3价,可能;
b.NH3中N由-3价升高到+3价,NO中N由+2价也升到+3价,化合价只升不降,不可能;
c.N由+4价升高到+5,降低到+3,价态有升又降,可能。
答案选b。
19.(2021·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高一期中)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x(氮氧化物)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NOx的性质特点,已开发出多种化学治理氮氧化合物污染的方法。
(1)氮氧化物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任填两条)。
(2)已知某硝酸厂排放的尾气中NO、NO2的体积比为1∶1,该厂采用NaOH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某氮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N2和CO2,可消除CO与该氮氧化物的污染。若测得N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例如: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如果用氨来处理NO,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硝酸型)酸雨 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合理即可) +3 NO NO2 3:4 4NH3+6NO5N2+6H2O
【解析】
(1)氮氧化物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可导致(硝酸型)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合理即可)。
(2)NO、NO2的体积比为1∶1,两者中氮的价态分别为+2、+4价,一个升高,一个降低,含氮钠盐中的氮的价态是+3价。
(3)设氮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x,由题意得2NOx+2xCON2+2xCO2.N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根据氧原子守恒得:x=1,NOx为NO。
(4)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都是N2,7mol N2中,还原产物为3mol,氧化产物为4mol,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3:4;用氨来处理NO,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
20.(2021·四川省绵阳江油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某处工厂排出的烟道气中含氮氧化物(主要为NO、NO2)、粉尘和少量水蒸气。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对该工厂排出的烟道气进行处理,并检测其氮氧化物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放置无碱玻璃棉,其目的是除去_______。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装置C中盛放的化学试剂可以是_______(填字母)。
a.碱石灰 b.浓硫酸 c.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2)装置D中主要发生:2NaOH+2NO2=NaNO2+NaNO3+H2O;2NaOH+NO+NO2=2NaNO2+H2O
①若反应后尾气无残留,则参加反应的NO2、NO物质的量比值为_______(填字母)。
a.≥1 b.≤1 c.任意值
②可使用适量酸性H2O2溶液,将溶液中的全部氧化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答案】(1) 粉尘 b
(2) a H2O2+=+H2O
【解析】
【分析】
烟道气首先通过装置A中的无碱玻璃棉吸收粉尘,B装置防止水蒸气冷凝,装置C吸收水蒸气,防止进入NaOH溶液使氮氧化物总量偏大,装置D吸收NO2、NO,根据其增重确定氮氧化物的含量,气囊吸收可能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
(1)
装置A中放置的无碱玻璃棉可除去大颗粒杂质粉尘,气体通过后进入D装置的NaOH溶液被吸收,为防止氮氧化物总量偏大,其中的水蒸气必须除去。碱石灰虽然可以吸水,但也会吸收NO2,而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一般不用做干燥剂,所以应选用浓硫酸,故选b;
(2)
①NO2可与NaOH溶液单独反应除去,NO必须与NO2共同反应除去,由反应2NaOH+NO+NO2=2NaNO2+H2O和2NaOH+2NO2=NaNO2+NaNO3+H2O可知,NO2、NO的物质的量比值大于或等于1,故选a;
②酸性条件下,H2O2可氧化生成,自身还原为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H2O2和的系数比为1:1,再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H2O2+=+H2O。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521氮气及氮的氧化物》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521氮气及氮的氧化物》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学案及答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学习,知识进阶,问题探究,知识归纳总结,效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学案设计,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学习,知识进阶,问题探究,知识归纳总结,效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