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语言表达,小阅读-课内,现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4《致云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古代诗歌阅读
1.“我们不知,你是什么,/什么和你最为相似?/从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这样美的雨”请赏析《致云雀》这段诗句的妙处。
二、选择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B.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C.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
D.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石砾 撕裂 慰籍 自然赐予
B.阴蔽 迅疾 婉转 一跃而上
C.催残 鄙弃 倦怠 瞻前顾后
D.晶莹 甘霖 炽热 深山幽谷
4.下列对《致云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的不朽之作,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描绘云雀的形象,也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B.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所写的云雀,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是理想的载体。
C.诗中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夸张等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如诗人、如少女、如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D.《致云雀》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新明快,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给人向上的力量。
5.下列对《致云雀》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第一节是全诗的总括,作者首先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以其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示云雀欢乐歌声的神圣,其余各节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B.诗歌第二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的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习性。第三、四节则在描写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和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同时又把读者的思绪引回到云雀的歌声中。
C.在诗歌中,诗人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的美雨之类的意象,描绘云雀歌声给人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又以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等意象概括云雀明朗、清新,欢悦的特点。
D.诗歌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称得上清新俊逸、不同凡响。在诗歌的最后,作者用间接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云雀欢欣指的是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对于同类真挚、强烈的爱。
三、选择 简答
《致云雀》
鉴赏点一:分析诗歌的形象、
6.阅读全诗,完成下表。
【明确】
相似点
不同处
云雀
①追求光明,蔑视______,都向往__________
②
诗人
鉴赏点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7.诗篇运用一连串美丽工巧、精心选择的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与诗人一样获得感性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作用。
四、语言表达
8.雪莱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请结合《致云雀》一诗说一说他的这一观点是如何实现的。
五、小阅读-课内
9.《致云雀》中云雀这一形象,是自然界中的云雀吗?请予以分析概括。
10.《致云雀》最后4个小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11.赏析下面诗句里“云雀”的形象:
“地平线下的太阳,
放射出金色的电光,
晴空里的霞蔚云蒸,
你沐浴着明光飞行”
(雪莱《致云雀》)
12.从下面诗句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什么样的物象或事件,/是你欢乐乐曲的源泉”“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这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产艺术技巧”
(雪莱《致云雀》)
13.赏析《致云雀》中诗句“向上,再向高处飞翔”“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14.赏析《致云雀》中的诗句“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
15.赏析下面诗句: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雪莱《致云雀》)
16.阅读《致云雀》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居住在深宫的楼台”“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在凝露的深山幽谷”“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荫蔽着的玫瑰”
选段是如何描写云雀的特点的?
17.赏析《致云雀》中诗句“交给我一半,你的心/心定熟知的欢欣,/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18.《致云雀》中,诗歌中的云雀的形象象征着什么?
19.《致云雀》中,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歌颂云雀?
20.《致云雀》中,诗歌有什么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21.《致云雀》中,诗歌中的云雀是怎样的形象?
22.作者在《致云雀》这首诗歌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一种。
23.雪莱在《致云雀》中,表达了怎样的境界、理想、抱负?
24.诗人在第一节中,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
25.《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诗歌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
六、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课文《致云雀》,完成文后题目。
26.下列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节是全诗写得最美的一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B.第十五节提出了艺术与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雪莱认为,艺术是生活的惟妙惟肖的再现。
C.第二十节中“鄙弃尘土”,既指云雀“从地面一跃而上”,也指摆脱陈腐、庸俗的思想感情的拘束。
D.诗人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27.请赏析诗歌中的“云雀”这一形象。
阅读雪莱的《致云雀》,回答下面的问题。
28.“向上,再向高处飞翔”是《致云雀》第2节中的诗句,如何理解?
29.《致云雀》第4节中说“淡淡的紫色黄昏”,有什么作用?
30.雪莱说:“一切崇高的诗都是无限的,它好像第一颗橡实,潜藏着所有橡树。我们固然可以拉开一层层的罩纱,可是潜藏在意义深处的赤裸的美却从不曾完全被揭露过。”《致云雀》正是这样一首崇高的诗,诗中的云雀,是理想化了的诗人。那么,你认为云雀的代表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诗人用通感的修辞,将云雀的声音想象为彩霞里降下的雨,写出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艺术手法,又称表达技巧、写作特色。艺术手法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大体可分为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手法。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通感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本段诗句赞美云雀。诗人用无限赞美的语言,赞美云雀美妙动听的声音。诗人把对云雀声音的感觉,诉诸于视觉“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这样美的雨”,霓虹似的彩霞,该是多么美,世间难得几回有,但这样美的彩霞,也降不下这样的雨;是说这样美的声音,色彩缤纷,世间难得。这就是通感的手法。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将“云雀”比作“精灵”,比喻。
B.将“云雀”比作“烈火的轻云”,比喻。
C.将“犀利无比的乐音”比作“利箭”,比喻。
D.虽然有“像”字,但该句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辨析形近字的能力。
A.“慰籍”的“籍”应改为“藉”。
B.“阴蔽”的“阴”应改为“荫”。
C.“催残”的“催”应改为“摧”。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诗中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夸张等手法” 错误。在诗歌的第八、九、十、十一小节,作者把云雀比作“诗人”“高贵的少女”“金色的萤火虫”和“玫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类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爱情或是醇酒的颂歌”运用的是设问修辞;“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边”运用夸张修辞。诗文中没有运用“排比”修辞。
故选C。
5.D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形式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项,“在诗歌的最后,作者用间接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错误;作者在诗歌的最后是直接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
故选D。
【点睛】读懂一首诗歌,一般先从诗歌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使用的典故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6.①地面 理想的世界 ②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来说是不存在的 7.诗歌第二节“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把自由飞翔的云雀比作轻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第八节,直接把云雀比作诗人,说云雀“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他以“即兴”再次强调好的艺术品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又以“思想的明辉”突出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理解把握和事物、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关键词句的内涵,然后分析事物、人物形象的特点。此题要求分析“云雀”和“诗人”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因此,最后需要对二者进行比较。
本题:“云雀”是一种黄褐色的小鸟,筑巢于地面,清晨升入高空,边飞边鸣,其声悦耳。诗的前七节,正面描述云雀飞翔的姿态以及它叫声的悠扬。在清晨的微光里,云雀“象一片烈火的轻云”从地面飞起,掠过蓝天,歌唱而去, 可见,云雀是一个追求自由、迎接光明、永不倦怠的鸟儿;而分析“诗人”的形象,要结合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于1820年, 当时, 由于政治原因,诗人被迫旅居意大利。法国大革命的失败,英国国内的混乱, 激起诗人内心的层层波澜。在《致云雀》,诗人渴望在严冬之后能出现一个崭新的天地。因此,诗人在生动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表现了他和他的人民对自由、光明的向往。所以,二者的相似点是: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
不同点在于:在诗的后面,诗人的爱不能为人们理解,甚至不能为自己的同胞理解,表现了极度的痛苦和寂寞,,可见,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样的差距,对于鸟儿来说却是没有的。
7.本题考查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此题注意考查“比喻”修辞手法,解答时,要先明确运用这一手法的关键语句,然后具体分析手法,最后指出表达效果或表达的情感。
本诗:第二节“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由飞翔的云雀”比作“轻云”,在这里, “轻云”其实不强调云雀的形貌,而是按照“火向上以求日”的意思写它上升运动的态势,所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第八节“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处诗人把“云雀”比作自己,诗人暗示了他要用他的爱去唤醒人类的同情和爱的理想,“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又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突出了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8.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莹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内容主旨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此题题干问“《致云雀》一诗中是怎样体现雪莱的‘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这一观点是如何实现的。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雪莱诗的“诗学观”。在此基础上,分析《致云雀》这首诗,根据诗中对主要意象“云雀”的描写,进而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其中,有手法的运用时,一定要详细分析手法及其作用。
本题:首先要理解雪莱的“诗学观”: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短暂的生涯里,以诗文为刀枪,挑战神权,攻击专制,揭露暴政;以诗文为号角,鼓吹民主,呼吁自由,号召“解放全人类”。诗人的一生,满怀对被压迫人民被奴役民族的热爱,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用诗歌向人间播撒革命的火种。
《致云雀》中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
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握“云雀”想象成了“欢乐、光明、美丽”,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并且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例如: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萤火虫”,使得“云雀”的美丽的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9.(1)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2)云雀这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生灵,而是诗人的理想的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
(3)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着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露、播撒歌声体现着诗人不求名利,只为唤起人间的爱与同情。云雀的歌声是自然清新的,它分明是诗人的理想、追求以及高尚的情操。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
10.在诗歌的最后4个小节中,诗人运用了对比,将凡人和云雀,也可以说是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作了对比。凡人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而云雀却早已超脱了这一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人永远为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越云雀的境界。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实发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云雀所熟知的一半的欢欣,希望能够活出理想中的一半的自我。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结尾的写法及作用。
诗歌后四小节写到“即使我们能摈弃 憎恨、傲慢和恐惧,即使我们生来不会 抛洒一滴眼泪,我们也不知,怎样才能接近于你的欢愉”,诗人运用了对比,将凡人和云雀,也可以说是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作了对比;“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凡人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而云雀却早已超脱了这一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人永远为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越云雀的境界。诗歌最后的这几节,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特征: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但也揭示了某种真理:“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我们最真挚的笑,也交织着某种苦恼,我们最美的音乐是最能倾诉哀思的曲调。”读到此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能不产生共鸣?最后,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云雀所熟知的欢欣,就是和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对于同类真挚强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欢欣。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实发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云雀所熟知的一半的欢欣,希望能够活出理想中的一半的自我。
11.用“金色的电光”“霞蔚云蒸”来衬托云雀飞行时的英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歌鉴赏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所选诗节,诗人选取了“太阳”“金色的电光”“晴空”“霞蔚云蒸”等意象,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用“金色的电光”“霞蔚云蒸”来衬托云雀飞行时的英姿,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12.云雀鸣音甜美的原因在于超越痛苦,永远充满爱意。对比人类因“瞻前顾后”和“事物自扰”而常陷痛苦,诗人得出结论:云雀的快乐在于勇于“鄙弃尘土”,勇于追求自由与真理。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诗句中,云雀“欢乐乐曲的源泉”是“对同类的爱”“对痛苦的绝缘”,“我们”“瞻前顾后”“事物自扰”导致我们常陷痛苦之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理想中的形象,他想和云雀一样,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人通过云雀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13.写出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高飞欢唱的特点。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诗歌内容,结合全诗,诗歌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情况具体分析。分析时要抓住诗中主要意象和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语。“向上,再向高处飞翔”“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这两句诗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致云雀》,全诗表达了对云雀的赞美,表达了追求自由、真理的美好愿望。“向上,再向高处……”这是对云雀执着精神的赞美,这里“飞翔”“歌唱”是关键词,写出了云雀的昂扬乐观特点,从地面飞向高空,执着追求,自由欢快。
14.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云雀的声音想象为划破夜空的星光,写出了云雀向往自由、冲破黑暗的果决与迅疾。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优美诗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联系全诗,结合诗歌主旨分析。抓住诗中主要意象,分析关键词语,有修辞的要分析其用法和效果,特别要注意诗中表现情感的词语。“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这两句诗选自雪莱的诗歌《致云雀》,全诗表达的是对云雀的赞美,从语言方面来看,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这句话本来是要描写云雀的声音,诗人把它想象为划破夜空的星光,思维跳跃性很强,别具一格。“利箭”一词也能突出云雀冲破黑暗的迅疾,从效果方面更能体现对云雀追求自由的赞美。
【点睛】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
15.是从内心发出的对云雀总的评价和赞美,定下全诗的基调。
【详解】此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赏析语言可以从五方面考虑:①语句的含意和作用。②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④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 ⑤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这是诗歌的起首诗句,“你好啊”是问候,“欢乐的精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对云雀的评价和赞美!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起首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后面,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16.用“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等一连串具象的比喻,概括云雀的欢唱带给人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及其如甘霖般的无私与普惠。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了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和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所谓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本题是问“如何描写云雀的特点的?”“如何表现”就是考查手法,但是需要结合全诗中云雀的形象特点进行分析,本首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对光明的追求。选段中“像一位诗人”“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这几处“像……像……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云雀的喜爱之情,也使得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另一方面,“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的形象,也概括了云雀给人的独特的美的感受,而且是以一种无私的、普惠的形式给予的。
17.诗人将学习云雀的欢欣与无畏,用自己和谐、炽热的激情唱出欢乐的歌,为全世界带来欢乐、自由与真理。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优美诗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联系全诗,结合作者、创作背景、诗歌主旨等分析。抓住诗中主要意象,分析关键词语,有修辞的要分析其用法和效果,特别要注意诗中表现情感的词语。诗句“交给我一半,你的心/心定熟知的欢欣,/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选自雪莱的诗歌《致云雀》,全诗借对云雀的赞美,倾诉了自己对人类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憧憬。“你的心/心定熟知的欢欣,/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云雀的特点是:欢欣与无畏。联系作者雪莱,在当时英国的黑暗恐怖时期,追求光明和自由,善用浪漫主义手法。在这里诗人要表达的是他将学习云雀,萌发出和谐、炽热的激情,诗人愿意追求欢乐、自由与真理,为全世界的自由幸福而歌唱。
【点睛】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
18.云雀象征着欢乐、光明、美丽。
【详解】本题考查探究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通过赏析诗句,首先指出在抒发情感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者是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致云雀》中使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19.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详解】本题考查探究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通过赏析诗句,首先指出在抒发情感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者是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歌颂云雀。浪漫主义手法,就是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所以本诗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20.(1)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2)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对诗歌语言的赏析,可以先从诗句中的关键词入手,从对词语的赏析中体会诗句的语言风格,还要注重对诗句所使用的手法进行赏析,分析其表达效果,体会诗人情感。
语言风格: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表达技巧: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歌颂云雀。浪漫主义手法,就是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所以本诗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21.云雀是“欢乐的精灵”。诗中云雀的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的象征。
【详解】本题考查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的能力。“意象”指客观事物经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而言之,“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和作者情感的结合体。“意象”主要分三类:一是比喻性意象;二是象征性意象;三是描述性意象。
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所以云雀的形象是诗人理想的化身。
22.①雪莱此诗全篇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同时使用比喻,类比等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②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雪莱在诗歌中为自由、光明、理想而欢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欢乐,光明、美丽和爱,诗歌的整体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③比喻:在诗歌的第八、九、十、十一小节,作者把云雀比作“诗人”“高贵的少女”“金色的萤火虫”和“玫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④类比:在诗歌的第十二和第十四小节,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和“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作类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中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艺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另外,诗歌可以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派别。
《致云雀》使用浪漫主义手法,赞颂了云雀。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雪莱在诗歌中为自由、光明、理想而欢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欢乐,光明、美丽和爱,诗歌的整体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
另外,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喻手法,比如,第八节,雪莱直接把云雀比作诗人,说云雀“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从未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他以“即兴”再次强调好的艺术品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又以“思想的明辉”突出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第九节,他把云雀鸣声比作怀春少女为了“排遣她为爱所苦的情怀”而唱出的“甜美如爱的歌曲”。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报负。
23.他表达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雪莱在《致云雀》中,表达了怎样的境界、理想、抱负”,然后理解诗歌的内容,接着要分析诗中云雀的特点,根据这些来概括表达的境界、理想和抱负。从诗中来看,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如诗中的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以在云雀的身上,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以及艺术抱负。
24.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诗人在第一节中,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怎样的评价和赞美”,然后找到第一节,圈出诗人对云雀及其歌声做出评价和赞美的内容。从诗中来看,第一节写的似乎就是诗人当时的强烈感受和最初反应,其余各节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他首先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以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示欢乐歌声的神圣,几乎等于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表达了诗人的美学观点,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直接从心灵深处涌现的思想激情和形象。
25.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诗歌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然后回顾抒情的方式,再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致云雀》是一首抒情诗,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诗歌第一节“你好呵,欢乐的精灵!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是从对云雀的赞美开始,最后一节“教给我一半你的心,必定是熟知的欢欣,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以感叹告终。
26.D 27.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分析】26.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项,“诗人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错误,诗人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D错误。
故选D。
27.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内涵的能力。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解答此题,一般先解释表层含义,然后结合前后文,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来概括出深层含义,抽象意。
首先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以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示欢乐歌声的神圣,几乎等于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表达了诗人的美学观点,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直接从心灵深处涌现的思想激情和形象。第二节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第三、四节则在描写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和以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同时又把读者的思绪引回云雀的歌声。第五、六、七节,诗人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之类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第八节,直接把云雀比作诗人,说云雀“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从未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他以“即兴”再次强调好的艺术品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又以“思想的明辉”突出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最后两行则宣扬了诗人的神圣使命,也就是雪莱一再论及的“唤醒同情”。而以人们“从未留意过的……”一句则表明诗人比一般人敏感,是“感受性最细致,想象力最博大的人”,“立法者和先知”,应该有能力有责任,揭示出常人未曾留意的真理。第九节,他把云雀鸣声比作怀春少女为了“排遣她为爱所苦的情怀”而唱出的“甜美如爱的歌曲”。这正是诗人的自况。接着,他又比之为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都像隐居深闺的少女一样,不露形影。体现了雪莱所说,诗人写诗,并非自求闻达。第十二节又以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这三个密集的形象带出三个概括性强而准确的形容词:明朗、清新、欢悦,在更高二个层次,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第四小段,从第十三节到第十五节,探讨美的根源。“飞禽或是精灵”,呼应第一节的“欢乐的精灵,你似乎从不是飞禽”。然后以设问的方式给予答案。雪莱认为,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便无从创造美的艺术作品。“赞婚的合唱”和“凯旋的欢歌”之所以必定贫乏,是因为在他看来,传统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人压迫人的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带来“凯旋”的战争和暴力本身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云雀,是理想化了的诗人。以下三节,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特征: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但也揭示了某种真理:“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我们最真挚的笑,也交织着某种苦恼,我们最美的音乐是最能倾诉哀思的曲调。”读到此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能不产生共鸣?第二十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进一步概括,同时表明,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妙而富饶,是因为作者具有不凡的品质,高超的艺术技巧只能为“鄙弃尘土”的艺术大师所用。“鄙弃尘土”,既指云雀“从地面一跃而上”,也指摆脱陈腐、庸俗的思想感情的拘束。雪莱说:“诗人的言语总是隐喻的”,全诗在使用大量的明喻和: 暗喻描绘云雀及其歌声的同时,塑造了一个象征,一个理想艺术大师的形象。这里的隐喻以双关的形式又一次呼应第一节的暗示:此曲只应天上有。最后,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云雀所熟知的欢欣,就是和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对于同类真挚强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欢欣。《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点睛】鉴赏诗歌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每一句具体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步是掌握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其中第一步是基础。诗歌鉴赏题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侧重对诗歌内容的考查。要想在诗歌鉴赏题中取得高分,必须学会读懂诗歌。诗歌鉴赏选择题要想做对,也必须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必须转变“轻读诗、重做题”的观念,沉下心去,反复咀嚼,多加品析,做到真正理解诗歌的内容。
28.“向上,再向高处飞翔”完全展现了云雀的习性,性喜高飞。这句话还表达了作者认为云雀不留恋地面,而且蔑视地面。 29.淡淡的紫色黄昏”象征快要看到光明之前的黑夜。用这样的环境描写反衬云雀不畏惧黑夜的精神。 30.(a)云雀代表诗人自己。诗人与云雀一样是渴望光明、正义、美好的,而云雀的鸣叫就像是诗人所写的作品一样,给人们带来欢乐与美好的憧憬。
(b)云雀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的制度。诗人写这篇诗歌,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于其中,诗人揭露社会的贫富不均,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渴望人人平等。
【解析】28.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理解诗句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到要理解含义把握主旨的诗句仔细阅读,根据诗歌主旨,结合其具体内容把握理解其含义。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句,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写的是云雀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向上”“再向高处”写出的是云雀努力向上飞翔,远离地面的姿态。结合上文,“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可知,云雀的歌声非常的动听,像天堂里的乐音。结合下文“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青云”可知,云雀努力挣脱地面的束缚,边飞边唱。在诗人看来,云雀是美好的象征,代表着向上的、美好的希望。
2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理解诗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到要理解含义把握主旨的诗句仔细阅读,根据诗歌主旨,结合其具体内容把握理解其含义。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句,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
“淡淡的紫色黄昏”中“紫色黄昏”本身象征着黑暗,“淡淡”二字则象征黑暗即将过去,快要看到光明之前。这是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与云雀所代表的欢乐、优美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用恶劣的环境来衬托云雀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的形象。
30.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答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雪莱的《致云雀》,是诗人抒情诗的代表作。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精练,文件包含第24课《致云雀》同步检测原卷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第24课《致云雀》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小阅读-课外,小阅读-课内,现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表达,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