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历史卷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第二部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8.古人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B.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交流 D.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
19.科举制是古代选官的重要制度之一,隋唐科举制下的考生“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取士不问家世”。下列符合材料所体现的科举制特点的是
A.注重门第家世 B.重视真才实学
C.取士方式多样 D.关注道德品质
20.《旧唐书·李密传》中这样描述隋末的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该材料状况的原因是:
A.隋文帝统治时编订户籍 B.隋炀帝时徭役、兵役繁重
C.隋朝末年自然灾害严重 D.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21.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下列史料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起兵反隋,建立唐朝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D.革故鼎新,贞观之治
22.下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 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割据的结果 D.衰落的过程
23.下图是某同学在课前所收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要学习的课题是
A.唐朝经济的繁荣 B.发达的农业生产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繁荣的商业贸易
24.下表所示为对隋朝至盛唐社会生活变化的部分描述。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服饰文化 | 为便于妇女骑马,圆领长袍服装设计趋于流行 |
饮食文化 | 每年立春时节,朝廷向高级官员发放葡萄酒,胡饼 |
舞蹈文化 | 城市中人们对胡旋舞与胡腾舞钟爱有加 |
A.社会风气开放多元 B.城市生活日益丰富
C.民族差异逐渐消亡 D.中外交往颇为密切
25.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下列诗句中,以下唐诗中反映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D.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26.下图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印证了唐朝时期
A.中外交流广泛 B.中印贸易频繁
C.中日友好往来 D.中非文化互鉴
27.《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以
A.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B.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
C.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 D.感受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
28.“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A.朱温灭唐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29.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A.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藩镇割据,加强皇权 D.重农抑商,稳固政权
30.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C. D.
31.对下面北宋时期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15年 | 1125年 | 1127年 |
北宋建立 | 宋辽签订 潭渊之盟 | 西夏建立 | 宋夏订立和约 | 金建立 | 金灭辽 | 金灭北宋 |
A. 北宋与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与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与和”并存
C.金消灭了其他政权,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D.北宋与各民族政权的边界贸易处于停滞状态
32.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赢得较高口碑,让岳飞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下面关于岳飞的资料表达了他
岳飞从军时其母在他背部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肌肤,激励岳飞以身许国。岳飞20岁从军,一上战场,每战必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义无反顾。1127年9月,岳飞所部与金兵大队人马相遇,兵力悬殊。岳飞激励士卒,率先奋战,受伤十余处,最终打败金军。 |
A.不畏生死的报国志向 B.廉洁奉公的高洁品质
C.爱兵如子的统帅风范 D.战无不胜的统兵之才
33.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的是
A.宋夏议和 B.宋金对峙 C.城市繁荣 D.南宋偏安
34.读下表。表格内容可用于佐证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南北户数增减变化表
时代 | 北方户数(万) | 南方户数(万) | 南北对比(南方占%) |
汉(元始二年) | 965 | 111 | 10.3 |
唐(天宝元年) | 493 | 257 | 34.3 |
宋(元丰三年) | 459 | 830 | 64.4 |
A.国家疆域的开拓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治制度的沿革 D.社会控制的强化
35.唐代长安的东、西两市,日午时击鼓三百声,开启市门: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关闭市门。宋代汴京(开封),既有日市,也有早市和夜市。由此可见,宋代的商业活动
A.严格坊市界限 B.广泛使用白银
C.突破时间限制 D.出现商帮会馆
36.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A.制瓷技术先进 B.边界贸易兴旺
C.经济重心南移 D.海外贸易发达
37.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最终推动统一大业的完成。他就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骨打 D.元昊
38.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由此可见,元朝的行省制度
A.皇权逐渐被削弱 B.有利于地方与中央抗衡
C.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D.导致政府行政效率降低
39.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图中A处的名称应是
A.宣政院辖地 B.澎湖巡检司 C.新疆 D.吐蕃
40.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时间轴中②对应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
41.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开展项目式学习,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跨学科学习资料(部分)。
时期 | 语文 | 历史 | 地理 | 科技 |
北宋 | 《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进庄上,庄客拿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当时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礼可谓“重”矣,可是披枷带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 | 商业贸易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开始大幅增长。流通的货币以铜钱和铁钱为主,跨区域贸易需要远途运输和大量货币。 |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为主,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 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所生产的纸是印制纸币的上佳原料。 |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与日本货币的共同点,并分析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
问题二: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唐代到宋代的货币出现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演变”有何积极作用。(4分)
问题三:请根据材料三的学习资料,请从语文、历史、地理和科技四个角度分析北宋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4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终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
——《宋史》卷一六八
问题一:材料一的图1图2反映的事件分别有什么影响?材料二中辽宋议和签订盟约给双方带来什么积极影响?(4分)
问题二:有人认为,民族交融推动历史发展。对这一观点,你有何看法?结合所学,从材料中提取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结论正确。(8分)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历史科中期教学反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C | B | B | D | A | A | A | D | A | B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B | A | C | B | A | D | B | C | D | B |
38 | 39 | 40 |
|
|
|
|
|
|
|
C | A | C |
|
|
|
|
|
|
|
二、非选择题
41.
问题一
①共同点:形制都是圆形方孔形状,材质都是金属货币,文字都是汉字(3分)
②历史现象:日本学习唐朝文化(或中日文化交流)(1分)
问题二
①演变: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2分)
②作用:方便携带,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问题三
①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上升;
②金属货币过重,不便携带;
③四川交通不便不利于大宗金属货币的运输;
④四川印刷技术与造纸技术先进(一点1分,共4分)
42.
问题一
①图一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或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往来和民族交融)(1分)
②图二回族的形成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融(或促进了民族交融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分)
③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得辽宋保持了长期的和平(社会安定),促进了双方的经济贸易的交流和民族交融。(2分)
问题二
范例:
观点:民族交融推动历史发展。
论证:①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和亲,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体现民族和睦,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唐朝以来,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②辽宋夏金时期,辽宋爆发战争。之后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给辽宋带来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各族人民之间的交融,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奠定了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民族交融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了历史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
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答案pptx、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湾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湾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中期教学反馈试题docx、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中期教学反馈试题pdf、九年级历史答题卡模板-标准A32docx、初三历史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历史答题卡模板-标准A32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唐太宗曾对大臣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