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各地区版】
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山东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山东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全析全解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学家用离心技术分离得到了有核糖体结合的微粒体,即膜结合核糖体,其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研究发现,SRP与SP结合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的前提,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均不含SP,此时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微粒体中的膜是高尔基体膜结构的一部分B.细胞中每个基因都有控制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SP合成缺陷的浆细胞中,抗体会在内质网腔中聚集D.内质网腔中含有能够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酶2.某些细胞表面有气味受体OR5,该蛋白质由四个亚基构成。一般情况下,四个亚基间的缝隙中为468号氨基酸残基(R基为非极性)。OR5的另外一侧与气味分子(如丁香酚)结合,结合后局部结构发生旋转,468号氨基酸残基发生了移动,使467号氨基酸残基(R基为极性)转到了缝隙中。此时OR5的结构恰好允许阳离子顺浓度通过。OR5离子通道关闭(左)、打开(右)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提高OR5的运输效率B.形成肽链时467、468号氨基酸的R基间并未发生脱水缩合C.缝隙中R基极性的改变是OR5允许离子通过的原因之一D.该离子通道的开闭是由丁香酚或其他类似气味分子的结合控制的3.下图展示了生物体内与ATP有关的部分反应,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②⑥为ATP的水解,通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B.叶肉细胞内③的速率大于④的速率时,植物体的干重不一定增加C.过程③的产物为糖类,可在细胞内转化为氨基酸、脂肪等其它有机物D.一片处于稳定状态的森林中,过程①同化的能量与过程⑥释放的能量基本相等4.在饥饿状态下,酵母菌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会产生膜泡包围细胞内容物形成自噬体,自噬体进入富含水解酶的液泡内,以保证营养供给。科学家发现,在饥饿状态下某突变型酵母菌的自噬体会在液泡内大量堆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噬体具备单层膜,其形成与线粒体无关B.营养充足时,自噬体通过胞吞进入液泡C.突变型可能因基因突变导致水解酶缺乏D.在自噬过程中,液泡的作用类似高尔基体5.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微小RNA.该RNA的前体经剪接加工最终与其他蛋白质形成沉默复合物,该复合物可通过与靶基因的mRNA结合来介导mRNA的降解,从而调控生物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iRNA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原核细胞不存在RNA剪接过程,因而不存在RNA-蛋白质复合物C.miRNA含有的碱基越多,其沉默复合物作用的靶基因的种类越少D.沉默复合物将基因沉默的原理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抑制靶基因的转录6.研究发现,某种植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存在性反转现象,基因a纯合时可使雌株发生性反转成为雄株,而雄株不会发生性反转;基因A无此现象。让纯合雄株与杂合雌株杂交,F1中雌株:雄株=1:3。不考虑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F1中雌株的基因型与亲本雌株的基因型均相同B.F1中由性反转产生的雄株占F1雄株的比例为1/3C.若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则F1雄株的基因型有3种D.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雄株中的纯合子占1/27.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在杂合二倍体中,等位基因有相同的概率遗传到下一代,而某类基因(又称“配子杀手”)可以改变这一比例关系,通过三种模型增加自身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模型一通过影响染色体的分配,使配子杀手进入卵细胞,而不进入极体;模型二为杀手-目标模型,配子杀手表达产物会杀伤带有目标基因的配子;模型三为毒药与解药模型,配子杀手产生毒药和解药两种产物,毒药在所有配子中均发挥作用,解药在携带配子杀手的配子中起作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模型一的实现可能依赖于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的不对称分裂B.模型二中配子杀手和目标基因需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模型三中在减数分裂完成之前可能已经开始进行毒药的合成D.配子杀手可在没有任何环境选择压力的情况下推动生物进化8.辅助性T细胞(Th) 表面具有接受调控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分子,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Th细胞膜的必要组分,如CD28分子,主要为Th识别抗原后的活化提供必需的第二信号,以完成Th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第二类只在活化后的Th细胞表面表达,如CTLA-4和PD-1,通过与相应信号分子结合向Th发出抑制信号,阻断活化Th的增殖、分化及发挥免疫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PC 摄取处理病原体,将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并传递给Th使其活化B.CD28分子等第二信号缺失或功能障碍,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C.CD28、CTLA-4分子在细胞表面出现时间有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癌细胞可通过PD-1抑制Th活化,降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而形成肿瘤9.用离体枪乌贼巨大神经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如下曲线图,图1表示神经元的某一位点在不同时刻的电位变化,图2表示不同位点同一时刻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图3 表示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流入细胞引起膜内电位升高的离子电流;外向电流指阳离子流出或阴离子流入引起膜内电位降低的离子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右到左B.图3中的外向电流是由Na+外流引起的C.Na+通道将关闭的点是图1的c、图2的③,图3的BD.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是图1的ce、图2的①③、图3的DE10.植物通过分蘖芽发育成新的地上部分,分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产量。为研究赤霉素GA3对绿化草坪植物高羊茅分蘖的影响,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高羊茅,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赤霉素对高羊茅分蘖具有低浓度促进发芽,高浓度抑制发芽的作用B.细胞分裂素促进腋芽的生长,对高羊茅分蘖发挥正调节作用C.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人工草坪快速茂密生长D.内源赤霉素与生长素、内源赤霉素与独角金内酯对分蘖的调控效果都是相互拮抗11.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B.图乙中的a时间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②区C.图乙中的d时间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③区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正反馈调节12.在鱼塘适量种植莲藕,能达到水净、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莲藕和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鱼与莲藕的种间关系为共生关系B.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荷叶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C.莲藕直接吸收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是水体不容易被污染的主要原因D.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13.某学者利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涂布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步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A.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B.7中观察到的菌落数一定等于初始时接种到该培养基上的菌体数C.4号与8号培养液中,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D.在一定时间内4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14.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B.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C.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D.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经抗体检测筛选后才可用于生产15.RNA干扰技术是指小分子双链RNA(dsRNA)可以特异性地降解或抑制同源mRNA表达,从而抑制或关闭特定基因表达的现象,下图是其作用机制,其中Dicer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RISC是一种复合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siRNA和dsRNA分子中的嘧啶数量等于嘌呤数量B.siRNA和RISC断裂的化学键相同,都是磷酸二酯键C.RISC能够将mRNA剪切,最可能依赖于RISC中的蛋白质D.RNA干扰技术是指在转录水平上对特定基因表达的抑制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的0分。16.植物细胞内10%~25%的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PH、CO2和多种中间产物,该过程称为磷酸戊糖途径。该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进一步生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有氧呼吸相比,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能量多B.正常生理条件下,利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可追踪磷酸戊糖途径中各产物的生成C.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与有氧呼吸产生的还原型辅酶不同D.受伤组织修复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可由该途径的中间产物转化生成17.科学家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揭示了AC—DN1P—PI神经介导的高温促进夜间觉醒的调控过程,如图所示。高温使阳离子通道蛋白TrpA1被激活,AC神经元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最终抑制PI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夜间觉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高温引起夜间觉醒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神经递质CNMa与其受体结合不会使PI神经元发生电位变化C.干扰AC神经元中TrpA1的合成会使高温促进夜晚觉醒的作用减弱D.用药物抑制CNMa的合成和释放,可降低高温环境中的睡眠质量18.图1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用某种限制酶对图1中部分个体的甲病相关基因切割后电泳,甲病相关基因的酶切位点及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的乙病基因来自于3号和4号B.甲病致病基因的产生,可能是正常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或缺失C.8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D.控制甲病性状的致病基因能被限制酶切割成3种长度的片段19.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调查分析某河口底栖硅藻群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相对数量占比>5%)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不同条纹代表不同优势种:空白代表除优势种外的其他底栖硅藻;不同条纹柱高代表每个优势种的相对数量占比A.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B.影响优势种①从3月到9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含捕食和竞争C.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D.底栖硅藻固定的能量是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0.细菌X合成的tcel蛋白和tcil蛋白使其在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优势,其中tcel蛋白是一种有毒性的分泌蛋白。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细菌X及其不同突变体进行了实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放置一张能隔离细菌的滤膜,将一种菌(下层菌)滴加在滤膜上后再放置第二张滤膜,滴加等量的另一种菌(上层菌),共同培养后,对上、下层菌计数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培养皿、固体培养基和滤膜均需要进行灭菌处理B.对上、下层菌计数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能用显微镜直接计数C.由甲、乙、丙三组结果可推测 tcil蛋白能够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D.野生型细菌X在与tcel-tcil双突变体和tcel突变体的竞争中均占优势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气孔有利于二氧化碳流入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时也是蒸腾作用丧失水分的门户。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在拟南芥气孔的保卫细胞中表达了一种K+载体蛋白(BLINK1),如下图1所示。该载体蛋白能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而野生拟南芥无BLINK1,气孔开闭较慢。下图2表示拟南芥在一天中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强光和弱光交替光照)下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据图1分析,转基因拟南芥保卫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____________,其气孔能够快速开启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为确定拟南芥叶片光合产物的去向,可采用____________法。由图2可知,间隔光照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每升水可产生植物茎的干重大于野生植株,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3)下图为两种拟南芥在同一试验田中氧气释放速率变化图。 当光照强度为m时,植株A的光合速率与植株B光合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当光照强度为n时,测得植株A的R酶(R酶是催化五碳化合物和CO2生成三碳化合物反应的酶)的活性比植株B的高,据此推测植株A的光合放氧速率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22.“恐惧生态学”认为恐惧能影响猎物的取食行为,即使大型肉食动物没有捕杀猎物,它们的叫声、气味也会使猎物不安甚至逃离。莫桑比克内战导致该国某国家公园内植食性动物林羚的天敌—大型肉食动物儿近灭绝,使一直生活在密林地带躲捕食的林玲敢于冒险进入无树的平原地带。(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划分,林羚属于_____。大型肉食动物的叫声和气味使林羚不安甚至逃离,这一过程涉及的信息类型有_____,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为探究大型肉食动物的消失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生态学家们分别在密林地带和平原地带播放捕食者的叫声,随后测定实验前后林铃与声源间的距离变化,并分析了林羚的食物组成,结果如下:表1 离声源的距离变化(m)平原密林实验组76.473对照组-5.1-7.6表2 平原密林食物中的比例番荔枝科00.08沟繁缕科0.10豆科0.80.25食物中可消化的能量(KJ/g)14.112.7食物中可消化的蛋白质(%1811.5①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由表1可知大型食肉动物能够影响林羚的分布,理由是_____。②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莫桑比克内战使林羚的天敌几近灭绝后,国家公园内林羚的生态位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变化。③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林羚从密林迁移到平原的原因有_____(答出两点)。(3)林羚迁入平原地带后,某杂食性动物的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由2:1调整为5:1,理论上讲,该生态系统供养的该杂食性动物的数量约为原来的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算)。23.蜂毒肽又称蜂毒溶血肽,是蜂毒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抗菌、消炎、抗肿瘤乃至肌肉再生等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蜂毒前溶血肱原是 prepromelittin基因(以下简称PL基因)的表达产物,在蜜蜂体内合成后首先加工成蜂毒溶血肽原(蜂毒肽前体蛋白),其可被进一步水解而形成蜂毒肽。与蜂毒肽相比,蜂毒前溶血肽原具有较大的溶解度,且对细胞的破坏能力小,可以考虑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合成蜂毒肽的前体产物。(1)生产蜂毒肽常选用微生物做受体细胞,优点是___________;通过原核细胞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获得蜂毒肽吗,原因是___________。(2)为了解决(1)中的问题,对蜂毒前溶血肽原基因进行改造(如图1),以便于后期用羟胺(一种能专一性裂解特定两个氨基酸之间肽键的化合物)对生产出的蜂毒前溶血肽原进行裂解获得蜂毒肽。观察图1可知,改造后的DNA序列长度为___________bp,根据改造前后氨基酸序列的变化推测羟胺的识别位点是___________,获得该位点操作是___________。除此之外,与原DNA序列相比,改造后的序列中删除了Gly的对应序列___________,推测删除的理由是___________。注;图中所示的“原DNA序列”为蜂毒前溶血肽原的编码区序列的编码链,即转录时所用模板链的互补链。①甲硫氨酸,缩写为M,由起始密码子AUG编码;②丙氨酸(Asn),缩写为N;③甘氨酸(Gly),缩写为G,由密码子GGU、GGC、GGA、GGG编码。(3)根据改造后的基因序列,利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进行全基因合成,设计并合成引物对合成基因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和pGEX-4T-1载体利用___________酶进行基因表示载体的构建,获得蜂毒前溶血肽原与GST(一种标签蛋白)融合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PPMel(见图2)。已知扩增PL基因时设计的一条引物的序列是:引物M1:5'-GACACGAATTC -3',已知EcoRI的识别序列是GAATTC,请续写出该引物的后8个碱基___________。注:promoter为启动子;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图2 pGEX-4T-1/PPMel 重组质粒图谱 四、实验题24.某XY型雌雄异体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红色和蓝色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同时出现时表现为紫色花,两种色素均不出现时表现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不考虑突变及染色体交换。为确定两对基因是否为伴性遗传,现用两株植物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并将F1进行随机授粉,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P♂红♀蓝F1的表现型及比例♂紫♂红♀紫♀红1111F2的表现型及比例♂紫♂红♂蓝♂白♀紫♀红♀蓝♀白6182615953(1)上述实验过程中不需对植株进行去雄处理,原因是_______。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2)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3)某同学认为利用本杂交实验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难以判断Y染色体上是否存在B/b基因,推测其依据是______。现有纯合的红花和蓝花群体,请以这两个群体做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判断Y染色体上是否存在B/b基因(要求:①只杂交一次;②仅根据子代雄株表型预期结果;③不根据子代性状的比例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4)已知b基因是B基因中的一个C-G碱基对被A-T碱基对替换形成的。利用四引物扩增技术可对B/b基因进行检测,其原理是将四种引物同时加入DNA样品中进行PCR扩增,当引物3'末端碱基与模板链不能配对时,PCR的延伸过程难以发生。下图是该技术中B/b基因与四种引物位置关系的模式图(图中仅标出了与突变位点相关的碱基)。F1中红色雄性个体的DNA样本经四引物扩增后可得______种长度不同的大量DNA片段;若F2中紫色雄性个体的DNA样本经四引物扩增后可得______种长度不同的大量DNA片段,则说明B/b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上。25.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组别TSH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9乙12(1)据表推测乙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能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实验发现,给健康鼠注射ACTH,会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ACT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ACTH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为了探究上述观点是否正确,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第一步: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分别测定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对A、B两组小鼠做表中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二者的CRH分泌量。组别切除部位注射物质A组垂体?_________B组?_________ACTH①若观点1正确,预测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结果为A、B两组CRH的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给健康鼠注射ACTH,CRH分泌减少的原因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辽宁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辽宁卷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辽宁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辽宁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辽宁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浙江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江苏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江苏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江苏卷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江苏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江苏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