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讲 人口迁移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7讲 城乡空间结构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9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0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1讲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第28讲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
展开积 累 必备知识——基础落实 赢得良好开端
一、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而城乡建设反过来又影响并 了地域文化。
eq \a\vs4\al\c1(2.地域文化在城乡, 景观上的体现) eq \b\lc\{(\a\vs4\al\c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河流对乡村景观影响更为明显,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乡村景观各不相同。如我国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景观,另外我国南北方的民居也各具特色。
二、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1.城镇化
(1)表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持续上升, 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2)动力: 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 ,反之就越低。
2.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城镇化进程
(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eq \b\lc\{(\a\vs4\al\c1(①城镇化水平高,②由于过度扩张,出现了郊, 区化和 现象))
【特别提醒】 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新商业区和基础设施完善,为居住在中小城镇和乡村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eq \a\vs4\al\c1((3)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eq \b\lc\{(\a\vs4\al\c1(城镇化水平还比较 ,但近, 半个多世纪以来上升迅速,城镇化水平 ))
问题表现:
(4)我国的城镇化
①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显著拉动了城镇化进程。
②表现:城镇人口 增长,城镇 不断增加,城镇化 持续提高。
③意义: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 ,创造了大量的 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 、休闲娱乐的中心。
(2)不利影响
①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 造成较大破坏,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②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给城市 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引发了诸多问题。
③措施:人们提出建设 、田园城市、 的目标,走健康、持续、 、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提 升 关键能力——能力突破 掌握解题技法
关键能力一 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典题精研】
[典例1] [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
据图片信息概括,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图解思路]
[答案]
【考点精析】
1.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
2.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上的体现
【题组精练】
[天津卷]读图文资料,回答1~2题。
表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
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
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
[2022·沈阳市模拟]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低矮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该房屋墙壁上有很多预留的小孔。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生存智慧的结晶,更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完成3~4题。
3.石头厝的特点与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 )
A.石材建筑——防台风
B.窗子小——便于保温
C.墙壁多孔——便于采光
D.屋顶缓——防暴雨
4.下列地区的传统民居中,石头房屋相对较多的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草原
C.云贵高原 D.三江平原
关键能力二 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典题精研】
[典例2] [2019·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图解思路]
[答案] (1) (2) (3)
[感悟核心素养]
【考点精析】
1.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动力及意义
2.城镇化进程及差异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特别提醒】
(1)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2)郊区城镇化与逆城市化的辨析
①从城镇化进程来看,郊区城镇化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②从距离上看,郊区城镇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
③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镇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题组精练】
[2020·海南卷,1~3]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 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 )
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
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
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
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
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
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
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
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
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伦敦城市化进程依次经历了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阶段。集中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再城市化指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中1、2、3分别表示中心城区、城区外围(近郊)、农村,箭头表示人口流动方向。据此完成4~5题。
4.伦敦的城市化进程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5.近些年,我国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迫“逃离北上广”,转而选择到离家乡更近的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生态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关键能力三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典题精研】
[典例3] [2019·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解思路]
[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
【考点精析】
1.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2)有利影响
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
2.城镇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2)有利影响
【题组精练】
1.[2021·浙江1月选考,21]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示意图。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 )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 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 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如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2~4题。
2.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A.雏形阶段 B.加速阶段
C.调整阶段 D.成熟阶段
3.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
B.城市商业中心外移
C.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
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 )
A.形成了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以核心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间差距拉大
D.已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关键能力四 城镇化进程图的判读(18类基础图像专项突破 eq \(○,\s\up1(16)) )
【典题精研】
[典例4] [2020·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图解思路]
[答案] (1) (2)
【考点精析】
1.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第一步,读数值,可判断城镇化水平高低。例如上图,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高,在70%以上。
第二步,读曲线斜率,可推断速度快慢。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中期阶段后期斜率变小,城镇化速度逐渐减慢。
第三步,从上图中发现,有两个转折点,可将城镇化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第四步,观察整条曲线,可分析趋势。城镇化水平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城镇化水平有逐步提高的趋势,但后期将在高位趋于平缓。
2.城区面积变化图的判读
第一步,读数量变化。比较乙图和丙图,可发现丙发展阶段城镇数量较多,增加了两个新的城镇。
第二步,读形态变化。对比丙图和丁图,可发现从丙阶段到丁阶段,城镇占地面积扩大,逐渐发展成团状。
第三步,读图例及其他信息,推测城镇人口的变化。对比甲、乙、丙、丁四个阶段,可推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发展形成城市群;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3.城区人口密度变化图的判读
第一步,根据横纵坐标类型,可确定变量。例如上图,横坐标表示与市中心距离,纵坐标表示人口密度。曲线反映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第二步,比较曲线形态变化,可推断城镇化发展阶段。例如,b图和a图相比,b图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距离市中心8 km处人口密度增加,反映b时期,该城镇进入郊区化阶段。
第三步,比较市中心数值变化,可推断城镇化水平高低。例如,比较a图和c图,前者市中心人口密度在120千人/km2以上,而后者在120千人/km2以下,表示从a图发展阶段到c图发展阶段,市中心人口逐渐下降,人口逐渐向郊区迁移。
【题组精练】
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相继进入我国。下图为2000~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2000~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的特点是( )
①空间差异扩大
②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迁移
③大分散,小集中
④从城市核心区向远郊扩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6年,影响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地价 ②劳动力 ③集聚 ④市场规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城市扩散度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向周边传递资本、知识、技术、制度、观念和信息的程度,其数值越大,说明城市对周边地区影响越强烈。读大连市核心区2000~2009年城市扩散度统计图(如图),完成3~4题。
3.大连市核心区城市扩散度升高带来的影响有( )
A.拉大城市核心区与郊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B.人口空间布局趋向市中心
C.带动郊区经济发展
D.逆城市化进程延缓
4.图示期间大连市核心区城市扩散度出现两个升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②大型交通设施建设完工
③政府政策干预
④郊区农业发展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28讲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
必备知识
一、
1.提升
二、
1.(1)比重 劳动力 (2)经济发展 高
2.(1)缓慢 加快 (2)逆城市化 (3)低 很不平衡 超过 落后 (4)快速 数量 水平 消费 就业
3.(1)生活 (2)地理环境 就业 生态城市 智慧城市 绿色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一
[典题精研]
[典例1] 答案: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类型多样) 河海交汇(沿河靠海)
[题组精练]
1~2.解析:第1题,东京星级餐厅多只能说明到东京旅游观光、就餐的人数多,星级餐厅并不是其地域文化的主体,A错;电影院屏幕属于文化设施,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不属于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B错;剧院也属于文化设施,纽约剧院多反映了当地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对;外籍学生多,是文化交流形成的,不属于伦敦地域文化特色,D错。第2题,由表可知,东京和纽约经济总量都比较大,说明其经济功能较伦敦、巴黎更为突出。伦敦、巴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由图中可知两城市中图书馆、文化遗产等建筑较多,反映城市文化功能较突出。
答案:1.C 2.A
3~4.解析:第3题,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岛屿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石材建筑比较坚固,可以防御台风。就地取材,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太阳光照充足,不用加强保温和采光;屋顶缓不利于防暴雨。第4题,由材料“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低矮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可以得出石头房屋主要取决于石头建材,四个地区只有云贵高原多石头建材。
答案:3.A 4.C
关键能力二
[典题精研]
[典例2] 答案:(1)D (2)B (3)A
[题组精练]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人口大于1 000万的城市始终只有一个(注意图例信息的获取),符合“一极”;而500~1 000万的大城市在2015年出现了两个,符合“多核”,其他中小城市明显增多,所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B正确,A、D错;相比而言,中小城市扩张速度更为明显,“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描述不当,C错。故选B。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所以大中小城市数量分布合理,城镇建设更加有序,而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中,广州、深圳规模过大,不符合中心地理论,所以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更加有序,A正确;与地域文化特色关系不大,B错;珠三角地区对外开发程度也高,C错;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不是很高,D错。故选A。第3题,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属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并不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①错;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有利于促进进城农民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可以为更多农民进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②③⑤正确;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④错。故选C。
答案:1.B 2.A 3.C
4~5.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④过程表现为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为集中城市化;②过程表现为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向郊区发展,为郊区城市化;③过程表现为城市的人口向郊区迁移,为逆城市化;①过程表现为人口再次向城市中心迁移,为再城市化。故选C。第5题,我国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迫“逃离北上广”,主要是因为“北上广”房价太高,经济压力太大,转而选择到离家乡更近的、房价较低的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B正确。
答案:4.C 5.B
关键能力三
[典题精研]
[典例3] 答案:(1)B (2)C
[题组精练]
1.解析:本题考查水污染的防治。雨污分流收排系统主要位于地下,没有改变河网,①错误。污水管进行了污水处理,改善了水质,雨水管的水可以用于绿地生态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②正确。雨水管系统设置了透水地面,有利于下渗,减少了城市内涝,③正确。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④错误。故选B。
答案:B
2~4.解析:第2题,从图中看,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应是雏形阶段。第3题,加速阶段城镇化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加速阶段有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不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和都市圈圈层萎缩问题;城市商业中心外移不属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4题,由图可知,成熟阶段形成了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以外围地区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间差距缩小;是否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从图中无法看出。
答案:2.A 3.D 4.A
关键能力四
[典题精研]
[典例4] 图解思路:空间格局 高速公路 交通运输方式 D 老城区 传统地域文化 C
答案:(1)D (2)C
[题组精练]
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00年外资研发中心集中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和近郊区,远郊很少,空间差异很大,到了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核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都大量分布,呈现从城市核心区向远郊扩散的趋势,2016年分布较2000年更均衡,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①错误、③④正确;2000~2016年城市核心区外资研发中心数量也在明显增加,无法说明外资研发中心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迁移,②错误。第2题,上海市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地价要比核心区低,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近郊区和远郊区大量布局,地价应是外资研发中心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①正确;外资研发中心需要高端人才,对劳动力数量需求较少,②错误;外资研发中心在小范围内相对集聚,便于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协作交流,③正确;外资研发中心并不直接生产产品,市场规模对其布局的影响较小,④错误。故选A。
答案:1.D 2.A
3~4.解析:第3题,由题干可知,城市扩散度数值越大,说明城市对周边地区影响越强烈。大连市核心区城市扩散度升高,城市发展过程中向周边传递资本、知识、技术、制度、观念和信息的程度增大,从而带动郊区经济发展,C项正确。在此期间城市核心区与郊区的差距缩小,A项错误;人口空间布局也趋向郊区,B项错误;我国目前还未进入逆城市化阶段,D项错误。第4题,由图可知,大连市核心区城市扩散度两个升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分别为2005年和2009年,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型交通设施建设完工,郊区的交通通达度提高,以及政府政策干预,使得城市对周边地区影响力加大,故D项正确。
答案:3.C 4.D
核心素养解读
知识体系导学
1.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的城镇化差异及原因。
2.综合思维:结合城镇化图文材料,分析城镇化的进程、特点及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认识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城镇健康发展。
城镇化问题
表现
举例
虚假城镇化
过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 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落后
拉丁美洲国家
滞后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显著 于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
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
景观
地域文化体现
举例
农业生
产景观
农业结构、耕作方式、农田景观、生产流程与场景
东北黑土地的商品粮基地、云南哈尼族梯田、内蒙古草原牧业、新疆山地牧场等
乡村聚
落景观
人口、聚落分布、房屋建筑与布局
东北黑土地的屯子、云南傣族竹楼,黄土高原窑洞、北方的四合院、内蒙古的蒙古包等
景观
地域文化体现
举例
建筑格局(布局)
庄严雄伟、整齐对称;曲折变化,灵活多样;“山水城市”
杭州、济南等“山水城市”;北京的中轴线对称;美国的市中心摩天大楼与周围的建筑物错落有致
建筑物风貌
建筑物外观、结构,体现的不同的建筑风格
我国古代的宫殿建筑、南方私家园林建筑、国外的哥特、巴洛克等建筑风格
城乡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
古代建筑遗址、有代表性的文化古城与街区
广州、厦门、海口等城市的骑楼老街;凤凰古城、平遥古城、北京故宫
文化艺术
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
哈尔滨冰雪节、北京天坛、曲阜孔子文化艺术节、广州五羊雕塑
城市名称
人口数量
(万人)
城市面积
(平方千米)
经济总量
(万亿美元)
东京
1 351
2 155
0.95
巴黎
1 060
2 845
0.74
纽约
833
798
0.90
伦敦
978
1 738
0.52
区域认知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体现了区域认知;明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四类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及位置特征,同样需要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
根据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并从时间上分析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大多数与上海相比的特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时间
早晚
早
晚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原因
城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镇人口比重
大小
大
较小
原因
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一般较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城镇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镇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
域
人口、产业向郊区迁移
人口、产业由市中心区迁往周边的乡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
的生存环境
市中心区的
开发,高科
技产业、第
三产业的发
展
区域认知
图示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在区域认知基础上分析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的特点
综合思维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城市不透水面增加对水循环各环节、地表温度及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不利影响
人地
协调观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人地协调观上找出应对措施
要素
成因
应对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
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
水资源
短缺
产业和人口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生活、工业、交通等燃烧煤、石油,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源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要素
影响
人口
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
结构
①城镇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②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镇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
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
交流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8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8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复习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