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与人类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人口迁移 试卷 0 次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
一、选择题
[2022·山东济宁市期初]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并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一般不超过50户,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下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 )
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
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2.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城市景观,这反映了( )
A.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B.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
C.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
D.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
[2022·河北衡水模拟]下图反映了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差不大
B.目前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依然很快
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镇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
D.目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4.由图可知( )
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下降
B.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
C.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读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示意图,回答5~6题。
5.沈阳目前处于城镇化的(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郊区化阶段
6.沈阳城市的发展给当地的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区蒸发量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大
D.郊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2022·滨州市模拟]三元里村临近广州火车站,地理位置优越。村内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改革开放后,村民们自建了很多楼房。2002年,三元里村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城中村改造试点,之后的十几年,三元里村改造的方式基本都是朝着全面改造的方向进行,但是进度缓慢。直到2019年,三元里村的改造模式选择了新方向——“微改造”,即通过对建筑进行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对城中村及旧城街区进行改造(如下图)。据此完成7~8题。
7.三元里村村民们自建楼房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自家居住面积
B.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C.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D.保持村落景观统一
8.三元里村采用“微改造”的方式进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 )
A.增加土地面积 B.缓解人口老龄化
C.保护文化资源 D.减少地表水下渗
[2022·山东省联考]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目前该城市群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有1 138.4万,城镇化率达69.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图为呼包鄂榆城市群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9.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产业比重大 B.城市生态环境优良
C.农业基础条件好 D.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10.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会( )
A.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威胁
B.使城市功能区数量减少
C.促使城市数量显著增加
D.利于加强产业分工合作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位于浙江金华兰溪市西部的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图1)。诸葛村地貌以丘陵和山谷盆地为主,村落地势较高,村外有溪流。居住区顺应地形建在山坡上,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居住片区之间隔着农田和水塘(图2)。
图1
图2
(1)诸葛村外侧有溪流,村内却人工开挖了许多水塘和井,试分析原因。(4分)
(2)说明诸葛村居住片区分散建在山坡上的益处。(4分)
(3)古村落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诸葛村旅游业发展迅速。请围绕乡村旅游为诸葛村经济发展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4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20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
图1 北京城市空间变化图
图2 北京人口数量变化图
(1)依据图1,分别说出第Ⅱ、Ⅲ阶段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最快的方向。(4分)
(2)简述图1、图2中能直接反映出的北京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3)说明北京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8分)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化
1~2.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规模”要求在山地、丘陵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严格控制人均用地,体现了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第2题,农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答案:1.B 2.A
3~4.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目前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超过8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还不到60%。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故D项正确。1950~1965年期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约6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约20%,两类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故A项错误。目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仍然在增长,但是进程缓慢,故B项错误。读图可知,预计至2025年时,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接近9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接近60%,城镇化水平差异依然较大,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4题,读图可知,全世界城市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的比例增加迅速,而居住在发达地区的比例在迅速下降,所以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故B项正确。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仍然在缓慢增长,而不是下降,故A项错误。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仍然在缓慢增长,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缓慢增加,故C项错误。目前世界城市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的比例超过居住在发达地区的比例,所以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少于欠发达地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3.D 4.B
5~6.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沈阳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可以判断其城镇化处于中期阶段。第6题,城镇化的发展使地表硬化面积增大,会导致城区蒸发量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城市发展使得郊区花卉、蔬菜等种植面积增大,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答案:5.B 6.C
7~8.解析:第7题,据材料可知三元里地理位置优越,外来人口众多,因此村民自建很多楼房,主要目的是为了出租房屋以增加居民收入,B正确。增加自家居住面积与吸引外来人口定居,并非自建楼房主要目的,A、C错误。村民自建楼房无法保持村落景观的统一,D错误。第8题,据材料可知微改造即是对建筑进行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修缮保留,主要目的是为了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城中村和旧街区。进行微改造无法增加三元里村的土地面积,A错误。对于该地的改造并不涉及人口的迁移和引入,因此无法缓解其人口老龄化问题,B错误。三元里村内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其通过微改造可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C正确。地表水下渗与其微改造之间无直接联系,D错误。
答案:7.B 8.C
9~10.解析:第9题,呼包鄂榆城市群所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推动地区城镇化,使得该地区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A正确;第二产业比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相对严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般,B错;该区域气候较干旱(注意图中多沙漠),农业基础条件差,C错;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相比于工业发展而言,交通条件不是该地区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D错。第10题,区域城市群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有利于区内各城市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内各城市的产业分工与协作,D正确;该区域生态环境较脆弱,气候偏干旱,城市群的建设可能会加大土地荒漠化的威胁,A错;城市群的建设使得城市功能区趋于完善,城市功能区数量并不会减少,B错;城市群的建设可能会促进各城市规模扩大,使得区内城市逐渐连片,但城市数量并不会显著增加,C错。
答案:9.A 10.D
11.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诸葛村地貌以丘陵和山谷盆地为主,村落地势较高,村外有溪流”可知,村落地势较高,使得村外溪流难以汇入,而村内的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用水,因此人工开挖水塘和井,保证村民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并且,水塘和井属于人工湿地,能调节小气候,改善居住环境。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居住区顺应地形建在山坡上,围绕众多祠堂形成居住片区,居住片区之间隔着农田和水塘。因此,居住片区分散布局在山坡上,能够减少农田和水塘的占用,当地位于浙江省,夏季高温多雨,水塘属于人工湿地,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减少了农田和水塘的占用,可以减少涝灾对居住区的影响;其次,居住片区分散布局,各片区之间留有通风廊道,有利于促进空气流通,且居住区布局较分散,有利于居住区采光。第(3)题,注意关键信息“围绕乡村旅游”。首先,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规范旅游管理,加强对文物保护;其次,该地为村落,服务设施有限,应加强和完善景区服务设施的建设;最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要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评价区域旅游承载力,控制游客规模。
答案:(1)村落地势较高,村外溪流难以汇入;人工开挖水塘和井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消防用水,且能调节小气候。
(2)居住片区建在山坡上,少占农田和水塘,并且能减少涝灾;居住片区分散布局,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3)加强文物保护;规范旅游管理;完善景区服务设施;保护古村落生态环境。
12.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图例分析: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为第Ⅱ阶段:向北,第Ⅲ阶段:向东。第(2)题,本题考查城镇化的标志。城镇化标志有:城市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指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图中反映北京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第(3)题,本题考查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从社会利弊影响看,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城镇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但城镇化易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高犯罪率),道德风气日下,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对经济的影响看,作为区域发展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又促进城市发展;促使生产方式、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变化;城镇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镇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弊端:城镇化容易导致城市的地价上涨,成本上升。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我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
答案:(1)第Ⅱ阶段:向北(或西北)。第Ⅲ阶段:向东。
(2)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利: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
不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高犯罪率),社会保障压力,地价上涨,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环境污染加剧。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8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8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8讲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 这是一份第28讲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共20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8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8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