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人口迁移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城乡空间结构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人口分布 人口容量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洋流 海—气相互作用 试卷 0 次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展开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位于长白山东麓,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约85%。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珲春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黑土深厚
B.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雪较少
C.季风气候显著,台风旱涝频繁
D.位于长白山上,海拔高,终年寒冷
2.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 )
A.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含沙量增大
C.凌汛发生的几率增大
D.结冰期变长
动物对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发挥着平衡功能。据此回答3~4题。
3.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最可能出现的景象是( )
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C.初期食草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D.草原退化、沙化
4.美国黄石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公园里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鹿的数量增长过快,那么他们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允许猎杀鹿,获取更多收入
B.将鹿驱赶到黄石公园以外
C.从非洲进口食肉动物狮子、猎豹
D.从加拿大引进灰狼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湟鱼),近年来其水位有所上升。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1000~2000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读图完成5~7题。
5.1400~1500年青海湖盐度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是( )
A.升高 湖面结冰期延长
B.降低 利于湖面结冰
C.升高 裸鲤数量减少
D.降低 水生浮游植物增加
6.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流域内降水量增加
B.流域内蒸发量减小
C.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
D.流域面积增加,入湖水量增多
7.青海湖进入结冰期后( )
①湖区水禽减少 ②水生生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③鱼类缺氧大量死亡 ④湖水变得混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黄山短尾猴以植物的树叶、果实为食,尤其喜食嫩芽、嫩叶。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人类开垦种植茶园、竹林及人工投食现象,使短尾猴的栖息地呈碎片化趋势。短尾猴生存能力减弱,婴猴死亡率逐渐升高。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a、b、c、d代表四季)。读图回答8~10题。
8.近年来,黄山短尾猴的生存能力减弱,婴猴死亡率逐渐升高的原因是( )
①生存空间限制 ②人为投食现象严重 ③人类活动增强,环境污染严重 ④种群间基因交流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图中季节d,黄山短尾猴栖息地范围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气候凉爽
B.植被结构单一
C.食物短缺
D.躲避人类活动的干扰
10.判断图中a所代表的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非选择题
11.[2022·鲁鄂新起点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美国西部的大盆地内多沙漠和盐湖。大盐湖是美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末次冰期时,它曾经是一个比现在大20倍的淡水湖。冰后期变成内陆湖,最后留下的形成了现在的大盐湖、犹他湖、塞维尔湖和拉什湖。下图示意大盐湖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
(1)从气候变化的角度,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化成内陆湖的过程。(4分)
(2)如果未来气候持续变暖,推测大盆地内盐湖的变化。(2分)
(3)分析大盐湖的演化对周围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
12.[2022·重庆预测卷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该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景观形成的原因。(6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R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3)分析图示地区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8分)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2.解析:第1题,珲春以山地为主,季风气候显著,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丰富,冬季处于背风地带,降雪较少;珲春位于中纬度,冬暖夏凉;这里纬度较高,一般不会有台风影响。据此选B。第2题,森林植被的恢复,影响到的一般是流量(水位)和含沙量,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选A。
答案:1.B 2.A
3~4.解析:第3题,狮子、猎豹等被大量捕杀后,虽然短时间内会使食草动物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但食草动物的增多又会因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减少,狮子、猎豹又会因猎物充足而数量大增,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第4题,A、B两项是“短期”行为,C项热带草原的食肉动物难以适应美国黄石公园的环境。
答案:3.C 4.D
5~7.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1400~1500年,青海湖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盐度总体呈上升趋势,B、D错误;盐度高的水域冰点低,湖面结冰期缩短,A错误;盐度升高,不利于裸鲤的生长,裸鲤的数量会减少,C正确。第6题,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降水、径流等。流域内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小、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都会使青海湖盐度减小;分水岭没有变化,一般流域面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故选D。第7题,青海湖进入结冰期后,水面没有浮游生物,且鱼类无法露出水面,水禽无法捕食,湖区水禽减少,①正确;湖面结冰,阻挡光线,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②正确;进入结冰期,只是湖面结冰,不是整体湖水冰冻,青海湖深且水量大,温度低时,鱼的呼吸及代谢都很缓慢,耗氧量较低,鱼类不会大量死亡,③错误;水面结冰,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活动相对缓慢或停止,有机物产生少,会使湖水变清,④错误。
答案:5.C 6.D 7.A
8~10.解析:第8题,因为人类开垦种植茶园、竹林及人工投食现象,使短尾猴的栖息地呈碎片化趋势,即导致生存空间限制,人为投食现象严重,栖息地呈碎片化导致种群间基因交流少,导致抗疾病压力小,所以B正确。第9题,d是春季,此时段食物短缺使得黄山短尾猴活动空间变大,冬季大量树木落叶,春季随着天气转暖,各种植物开始复苏发芽,为觅食所以短尾猴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所以C正确。第10题,a季节是冬季,短尾猴选择在海拔较低、植被茂密、食物更丰富、气温更适宜的地区活动,所以D正确。
答案:8.B 9.C 10.D
11.解析:第(1)题,注意“气候变化”的角度限定。根据材料从“末次冰期、冰后期”大盐湖气温导致的湖泊水量收支两方面分析。大盐湖湖水盐度变化最剧烈时期是在末次冰期前后,“曾经是一个比现在大20倍的淡水湖”,即淡水湖时期,说明末次冰期时,气温较低,周围高山冰川广布,夏季有大量冰川融水注入湖盆,补给量大于蒸发量,收入大于支出,湖水水量大,盐度低。冰后期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消退,夏季湖水补给减少,融化量少,气温较高,蒸发加剧,湖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盐度变大,外流通道被切断,大盐湖演化成内陆湖。第(2)题,抓住“变暖”执因索果依次推理即可,但要推断出盐湖演化的结果,即“盐沼、甚至干涸”。依据题意,未来气温持续升高,蒸发量继续加大,受地形及大气环流影响,降水少;冰川消融,补给量持续减少,导致大盆地内湖泊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泊水位继续降低,盐度会进一步升高,有的成为盐沼甚至消失。第(3)题,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以“大盐湖的演化”为“因”,以气候、植被、地貌、生物等要素为“果”建立前因后果的联系。
答案:(1)末次冰期时,气温较低,周围高山冰川广布,夏季有大量冰川融水注入湖盆。冰后期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消退,夏季湖水补给减少,加之蒸发加剧,湖水水位下降,外流通道被切断,大盐湖演化成内陆湖。
(2)气候持续变暖,蒸发加剧,湖泊蒸发量远大于补给量,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有些盐湖演化成盐沼,甚至完全干涸。
(3)湖面缩小导致周围地区更加干旱,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大风天数增多;湖床裸露,增加了新沙源,沙尘暴天气多发;周围区域温差增大等。
12.解析:第(1)题,沙漠景观主要从海陆位置分析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雪山景观主要从海拔高,气温低,有冰川分布分析;碧水景观主要从湖泊的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草原景观主要在水源丰富的地区有分布,结合区域特征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知,雪山的成因和气温低有关,如图是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区域中有海拔较高的祁连山,所以由于海拔高,有高山冰雪,形成雪山景观;而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受当地降水的影响,是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水汽受到重重山岭的阻挡难以到达,所以气候干旱,形成沙漠景观;而碧水形成要有水,当地地处西北内陆,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冰雪融水发育成河流湖泊景观,河流沿线由于有水源补给,有利于植被生长,形成绿洲(草原)。第(2)题,从对气候、对生物、对地表环境等方面分析水资源减少带来的影响。该地地处内陆地区,河流带来的水资源是当地植被生长的主要水源补给,上游河流来水减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风沙频繁;下渗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植被水源补给不足,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缺少植被的固沙作用,沙漠化面积扩大等。第(3)题,结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联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相互影响。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地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远,气温变化大,水汽难以到达,形成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注意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少,使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砾漠;由于降水少,水分不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水源补给量有限,地表径流很少,且冬季没有融水补给,冬季多断流,多季节性河流;缺少水源的补给,无法满足植被的生长需要,植被稀少,多耐旱植物,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答案:(1)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有众多海拔超过5 000 m的高山,夏季气温低于0 ℃,有冰川分布,形成雪山景观;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发育成河流湖泊,河流沿线绿洲(草原)广布。
(2)导致气候更加干旱,风沙危害频发;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漠化面积扩大。
(3)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远,形成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使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砾漠;由于水分不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地表径流很少,多季节性河流;植被稀少,多耐旱植物,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跟踪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跟踪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山顶的年降水量约为,缅甸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属于,与济南相比,烟台,推测东坡耕作区原生植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该示意图体现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