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 认识区域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水循环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试卷 0 次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十)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展开一、选择题
“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地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如图为巨人之路的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1~2 题。
1.组成“巨人之路”石柱的岩石属于上图中的( )
A.A B.B C.C D.D
2.推测“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
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结晶—风力侵蚀
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
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结晶—海水侵蚀
甲图所示的“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用翡翠雕刻而成。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的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乙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字母表示物质类型,其中D中含有化石。读图完成3~4题。
3.翡翠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4.在乙图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作用形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甲为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神钟山”景观,“神钟山”是经过长期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的高达数百米的巨型花岗岩。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5~6题。
5.图乙各数字中,能代表“神钟山”岩石类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神钟山”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C.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岩浆喷出—风化、侵蚀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9题。
7.图中铁路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沿山脊分布 B.沿河谷分布
C.沿等高线分布 D.沿纬线分布
8.图中东段铁路由原来的南线改为现在的北线,其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
A.裁弯取直,提高车速
B.经过河流少,减少投资
C.靠近河流,可水陆联运
D.减小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9.从图中居民点分布特点推测,该地易发( )
A.洪水 B.地震 C.干旱 D.风暴
下图为华北某地区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表示冲积扇地貌的数字代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①附近的聚落选址依据是( )
A.河边且地势较高 B.山前且地势较低
C.平原且土壤肥沃 D.向阳坡且植被好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金钉子”是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探索地球历史上同步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而寻找的一些特别的地层剖面和地质点,以此作为划分全球各时代地层的统一标准。一些化石物种生活在特定的地质时期,且又广泛分布,它便可以作为特定地层的标志。于是,地质学家能在标准地质剖面上寻找到一个特征明显、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物种首次出现的位置,将此点位作为划分地层界线的“金钉子”。201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外宣布,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正式在我国浙江江山确立。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江山“金钉子”是浙江省第十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江山市已投入1 000多万元完成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该项目内停车场、科考游步道、永久标志碑、科普长廊、解说标识牌等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视性、知识性,已成为江山市市民游玩的又一新去处。
(1)判断构成江山“金钉子”地层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
(2)阐述江山“金钉子”地层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3)简析能够成为“金钉子”的理想地层的要求。(5分)
13.读我国广西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图示地区村落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2)简述地表形态对图示公路选线的影响。(4分)
(3)图中①②③④附近公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哪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试分析原因。(6分)
课时跟踪检测(十)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1~2.解析:第1题,石柱是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图中A是侵入岩,B是喷出岩,C是沉积岩,D是变质岩。第2题,北爱尔兰地处大西洋中部,处在早期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带,地下岩浆形成的火山不断喷发,后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玄武岩,再经海水侵蚀形成巨型石柱群。
答案:1.B 2.D
3~4.解析:第3题,由题意可知,翡翠形成于低温、极高压条件下,且岩石进行重新结晶,成分发生改变,属于变质岩。第4题,由图中各物质的相互关系可知,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C为岩浆,D为沉积岩,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熔融,④为冷却凝固。翡翠的形成需要经过②变质作用。
答案:3.D 4.B
5~6.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神钟山”是由巨型花岗岩组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结合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①为岩浆岩,②③为沉积岩或变质岩,④为岩浆,故选A。第6题,由材料可知,“神钟山”是经过长期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的高达数百米的巨型花岗岩,所以该景观为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然后随着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在外力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神钟山”景观,故选A。
答案:5.A 6.A
7~9.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铁路和河流基本平行且距离很近,河流只可能在谷地而不可能在山脊,A错误、B正确;河流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也不会是沿等高线分布,C错误;纬度不影响铁路线的走向,D错误。故选B。第8题,据图可知,东段铁路的南线经过的居民点多,过境道路会对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由原来的南线改为现在的北线。故选D。第9题,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且地势较高的地方,说明该地易发生洪水灾害。故选A。
答案:7.B 8.D 9.A
10~11.解析:第10题,图中①处位于山麓地带,地势较缓且呈扇形,因而为冲积扇地貌。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附近靠近河流,引水方便;且①处的地势较高,不会遭受洪水的威胁,因而适合聚落的选址。
答案:10.A 11.A
12.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金钉子”是一些化石物种生活在特定地层的标志,说明该岩石有化石和明显的层理结构,是沉积岩的基本特征,故为沉积岩。第(2)题,由材料可知,寒武纪地层中可见三叶虫,而三叶虫生活环境为远古海洋,可推测寒武纪时,该地区为远古海洋,不断接受沉积,形成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沉积岩;后经内力作用,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在外力作用下,经历侵蚀,岩层裸露,形成图示地层景观。第(3)题,由材料可知,“金钉子”是各时代地层的统一标准,故每层沉积有足够的沉积厚度,以便于清晰观察;需要接受连续沉积,保证各时代地层均有;具备丰富多样、保存完好的化石,以便于研究;无构造扰动和变质作用等干扰;社会经济条件为交通相对便利,便于学者和游客对地层的研究和观赏。
答案:(1)沉积岩。理由: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岩层中含有化石。
(2)寒武纪时,该地区为远古海洋,海洋接受沉积,形成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沉积岩;后经地壳抬升成为高地(山地丘陵);在外力作用下,岩层裸露,形成图示地层景观。
(3)有足够的沉积厚度;连续沉积;具备丰富多样、保存完好的化石;无构造扰动和变质作用;交通相对便利,易于学者对地层的研究。
13.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是图示区域为山区,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取水、运输便利,有利于生产、生活和对外联系。第(2)题,图示公路沿河谷平原修建,避免跨越河流、开凿山脉,减少桥梁修建、隧道开凿,有利于降低建设难度和投资,减少工程量。第(3)题,图中①②③④附近公路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是④附近路段。原因是该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
答案:(1)特点: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图示区域为山区,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生产、生活和对外联系。
(2)公路沿河谷平原修建,避免跨越河流,降低建设难度和投资,减少工程量。
(3)④附近路段。原因:该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后练习题,共11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