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完成1~2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东部沿海地带 D.东部季风区
2.近年来③地耕地不断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非农占耕 B.水蚀毁耕
C.生态退耕 D.沙暴吞耕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大局,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示意图”,完成3~4题。
3.我国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规模最大的省区,其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气候条件优越
B.地形平坦,无旱涝灾害
C.人少地多,机械化水平高
D.土地广阔,黑土肥沃
4.下列有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预期建成规模较大的省级行政区集中于东北地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合建设高标准农田
C.浙江多低山丘陵,应因地制宜修筑梯田
D.河南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应全面回填客土
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读“某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完成5~6题。
5.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
A.陕、黔、鄂 B.滇、渝、闽
C.黔、川、鄂 D.皖、赣、桂
6.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
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
C.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D.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水资源紧缺隶属度D表示水资源安全度,根据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65)、不安全(0.50≤D<0.65)、临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个级别。隶属度数值越高,说明该地区对水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越大。下面是中国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分级分布(综合指标)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按照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划分,合肥市水资源为( )
A.非常危险 B.不安全
C.临界安全 D.安全
8.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太阳辐射 D.海拔高低
9.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 ③减轻雾霾天气 ④节约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水分亏缺指数是表征作物亏缺程度的指标之一。下图为“昆明地区水稻生长周期内多年降水量、需水量平均值和水分亏缺指数关系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中分别表示降水量平均值、需水量平均值和水分亏缺指数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11.为解决该区域水稻生长周期内水量供需问题,相关农业部门最应在水稻( )
A.幼苗期调水 B.抽穗期调水
C.成熟期调水 D.生长期调水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中国各区粮食产量变化。
(1)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8分)
(2)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8分)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可对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采取哪些措施?(6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自南向北贯穿于田县,后消失在沙漠之中。为了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水资源,科学家们对该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该地区的天然降水对绿洲农业生产和绿洲边缘自然植被的形成几乎没有实际意义。水源来自河流、泉水与地下水,农业是用水支出大户。生态用水主要指下游“绿色走廊”天然荒漠林、草的需水。
材料二 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系统模拟流程图(图1)。
材料三 克里雅河水量供需平衡图(单位:万立方米)(图2)。
(1)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区的天然降水对绿洲农业生产和绿洲边缘自然植被的形成几乎没有实际意义”的原因。(2分)
(2)简述克里雅河的水资源供需状况。(6分)
(3)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有人提出扩大水库库容,但有人提出反对。分析在该流域扩大库容的利弊。(10分)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这些地区都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第2题,③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工业化、城镇化等非农占用耕地面积较大。
答案:1.D 2.A
3~4.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规模最大的省区是黑龙江省,其有利自然条件是土地广阔、黑土肥沃,D正确;黑龙江省纬度较高,热量不足,A错误;黑龙江省地形平坦,属于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B错误;人少地多、机械化水平高属于社会经济条件,C错误。第4题,预期建成规模较大的省级行政区有黑、豫、鲁,集中于东北、华北地区,A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也有建设高标准农田,只是规模较小,B错误;浙江多低山丘陵,应因地制宜修筑梯田,C正确;河南岩溶地貌发育并不广泛,D错误。
答案:3.D 4.C
5~6.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北京(京)、陕西(陕)、四川(川)、重庆(渝)、云南(滇)、贵州(黔)、浙江(浙)、福建(闽)、台湾(台),故B正确,A、C、D错误。第6题,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说明耕地的紧张程度较低,是因为新疆地广人稀,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故C正确;新疆荒漠广布,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小,新疆现有耕地的利用率较高,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与西部大开发无关,故A、B、D错误。
答案:5.B 6.C
7~9.解析:第7题,材料信息表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D表示水资源安全度,根据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65)、不安全(0.50≤D<0.65)、临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个级别。从图中可知,合肥市水资源紧缺隶属度为0.35~0.5,按其大小划分为临界安全,C符合题意,排除A、B、D。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由南向北增加。图中方框内所示地区属于季风气候,由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时间变短,雨季变短,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从而导致当地水资源由南向北减少,使得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由南向北增加,因此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量,A符合题意。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与蒸发量也有关,但南部的平均气温高于北部,蒸发量南部更大,因此蒸发量不是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排除B。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与太阳辐射、海拔高低关系不大,排除C、D。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水资源紧缺隶属度数值越高,水资源安全性越差,水资源供应越紧张。因此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的措施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分析。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是开源,节约用水是节流,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减轻雾霾天气对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影响不大,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答案:7.C 8.A 9.C
10~11.解析:第10题,水稻属于水田农业的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内对水的需求量均较大,故①为需水量平均值。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较大,秋冬季降水量较小,故②为降水量平均值。随着降水量的减小,在水稻需水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水分亏缺指数应越来越大,故③为水分亏缺指数。故选B。第1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降水8、9月份偏少,水分亏缺指数最大,故农业部门最应在水稻生长后期,即成熟期调水。故选C。
答案:10.B 11.C
12.解析:第(1)题,1985年后我国南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土地占用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国家实施生态退耕政策、南方水土流失、石漠化、南方酸雨、大型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等,使南方粮食供应不足,导致了我国“北粮南运”的出现。第(2)题,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变化(北移)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粮食生产的重心转移到北方对北方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方面进行分析。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必然会扩大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而导致破坏植被、加剧北方干旱、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等。第(3)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南方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保护耕地、减轻灾害、做好粮食储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答案:(1)北方耕地面积大(北方多平原),粮食播种面积大,产量大,商品率高;北方地区(黄淮区和东北区)粮食增产明显;南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南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扩大种植面积)造成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加剧区域土壤盐碱化;(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小)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3)加快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生产种植;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科技支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13.解析:第(1)题,气候角度主要包括了蒸发和降水。该地地处新疆,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天然降水对绿洲农业生产和绿洲边缘自然植被的形成几乎没有实际意义。第(2)题,由图2可以看出,该地夏季是水量最丰富的时期,盈余量最大,春季缺水量较大,但总体上供水大于需水。第(3)题,利的方面主要从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满足农业用水、改善区域小气候等方面分析;弊端主要从生态方面分析。
答案:(1)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或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2)总体而言,供水大于需水;夏季是水量最丰富的时期,盈余量最大;春季(3~6月)和9月份是主要的缺水期。
(3)利:扩大库容,更有效地调节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满足当地的农业用水的需求;改善库区的小气候。
弊:下游泄洪量减少,生态供水减少;不利于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库区周围耕地的盐碱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82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可知,我国农业用地,今后,我国农业土地的利用应该,山东省不同类型耕地的分布特点是,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内蒙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优秀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73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