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上海市黄埔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上海市黄埔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第1页
    2022年上海市黄埔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第2页
    2022年上海市黄埔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上海市黄埔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黄埔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上海市黄埔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对抗疫情离不开化学。下列抗疫物资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医用酒精 B. 塑料护目镜
    C. 漂粉精 D. 医用橡胶手套
    2.(2分)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
    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
    3.(2分)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离子又含有氯分子的是(  )
    A.氯水 B.液氯 C.次氯酸 D.氯化钠
    4.(2分)已知某水稻田的土壤带负电,使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
    A.(NH4)2SO4 B.NH4NO3
    C.(NH4)2CO3 D.CO(NH2)2(尿素)
    5.(2分)用图装置吸收中学常见的某种气体,上层溶液变红。有关该气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刺激性气味 B.可用作制冷剂
    C.属于碱 D.含有极性键
    6.(2分)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化学试剂
    制备气体
    A.
    Ca(OH)2+NH4Cl
    NH3
    B.
    MnO2+HCl(浓)
    Cl2
    C.
    MnO2+KClO3
    O2
    D.
    NaCl+H2SO4(浓)
    HCl

    A.A B.B C.C D.D
    7.(2分)中科院科学家发现,在水滑石(LDH)表面可发生:2N2(g)+6H2O(g) 4NH3(g)+3O2(g)﹣Q(Q>0)。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固氮过程
    B.化学能一部分转化成了热能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证明氮的非金属性大于氧
    8.(2分)四氯乙烯是一种衣物干洗剂,以下不是它的性质(  )
    A.易挥发 B.所有原子共平面
    C.易溶于水 D.能发生加成反应
    9.(2分)医疗上用作 X 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钡餐”的物质是(  )
    A.BaCO3 B.Ba(OH)2 C.BaCl2 D.BaSO4
    10.(2分)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用氢气为燃料,耐高温碳纤维材料为外壳,铝合金为点火段材料,辅以可调节火焰颜色的“配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作燃料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B.碳纤维不属于有机材料
    C.铝合金密度小、易燃
    D.含钠元素的“配方”可使火焰呈黄色
    11.(2分)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H2O发生了反应
    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
    C.取出试管中溶液,立即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
    12.(2分)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
    A. B. C. D.
    13.(2分)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等物质的量的强酸和强碱反应得到的溶液
    C.[H+]=[OH﹣]的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溶液
    14.(2分)84消毒液(含NaClO)与洁厕灵(含浓盐酸)不能混用,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气体,该反应中(  )
    A.NaClO为还原剂
    B.HCl仅体现酸性
    C.Cl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D.H2O是还原产物
    15.(2分)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大理石受热分解 B.食物腐败
    C.铝热反应 D.浓硫酸稀释
    16.(2分)用洗涤剂洗涤容器内附着的物质,合理的是(  )

    A
    B
    C
    D
    附着物质
    银镜
    石蜡
    食盐
    硫磺
    洗涤剂
    氨水
    蒸馏水
    酒精
    二硫化碳
    A.A B.B C.C D.D
    17.(2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U形管为耐压试管),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的腐蚀速率:a<b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a管溶液的pH增大,b管溶液的pH减小
    D.a、b两管中发生相同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18.(2分)工业制硫酸的适宜条件不包括(  )
    A.矿石粉碎成粉末可加快反应速率
    B.原料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净化处理
    C.SO2转化为SO3时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19.(2分)为检验某久置过氧化钠样品的成分,学习小组依次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过氧化钠样品完全溶于水,产生气泡:Na2O2+H2O═2Na++2OH﹣+O2↑
    B.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O32﹣+Ba2+═BaCO3↓
    C.向沉淀中滴加稀醋酸,产生气体:BaCO3+2H+═Ba2++CO2↑+H2O
    D.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CO2+Ca2++OH﹣═CaCO3↓+H2O
    20.(2分)常温下,用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向25mL0.3mol•L﹣1Na2CO3溶液和25mL0.3mol•L﹣1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
    0.3mol•L﹣1的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曲线为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线
    B.b点溶液的pH大于c点溶液的pH
    C.c点的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
    D.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d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5分)氮化镓(GaN)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充电器中使用的一种半导体材料,可通过单质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镓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1)配平反应:   Ga+   NH3   GaN+   H2。其中氧化剂的电子式    。
    (2)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Ga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    个。
    (3)氢化物的热稳定性:NH3   PH3(填“>”、“<”或“=”)。
    (4)Ga 分别与N、P、As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熔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
    GaN
    GaP
    GaAs
    熔点/℃
    1700
    x
    1238
    GaN 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推测GaP的熔点范围    ,理由是    。

    22.(13分)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图乙是在拉伸或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且整个操作过程物质均为气态)。(已知:2NO2(g)⇌N2O4(g)+Q)

    (1)对注射器的移动轨迹判断正确的是    。
    A.N→M→N
    B.N→M→P
    C.N→P→N
    D.N→P→M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画“×”或“√”)
    A.d点:v正<v逆。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若注射器隔热,没有能量损失,会导致反应温度发生变化,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    
    D.若在注射器中对反应H2(g)+I2(g)⇌2HI(g)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最后能得到相似的透光率变化趋势图象。    
    (3)在100℃时,将0.40mol的NO2气体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n(NO2)/mol
    0.40
    n1
    0.26
    n3
    n4
    n5
    n(N2O4)/mol
    0.00
    0.05
    n2
    0.08
    0.08
    0.08
    ①比较n3、n4的大小    。
    ②20~40s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③100℃时,容器中NO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80℃时NO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

    23.(16分)以芳香族化合物A和有机物D为原料,制备有机物M和高聚物N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Ⅰ.A→B符合原子经济学原理
    Ⅱ.(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D的官能团名称    。
    (2)A→B的反应类型    ,生成M的反应条件    。
    (3)E的结构简式为    。
    (4)H生成N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苯环上连有三个取代基
    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两种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丙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    。
    24.(16分)利用氯碱工业中的固体废物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BaSO4,还含有少量NaCl、Al(OH)3、Fe(OH)3、Fe(OH)2等]与废酸反应制备MgSO4•7H2O,既处理了三废,又有经济效益。其主要流程如图:

    (1)实验室模拟该流程,不会涉及的操作    。

    加入NaClO可调节pH,且一种离子会被NaClO氧化。充分反应后再趁热过滤。
    (2)以上操作利用了NaClO的    性和    性,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   、   。
    (3)检验滤液B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    。
    (4)从沉淀B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沉淀B中加入足量    (填化学式);②   、   ;④过滤、洗涤得产品。
    (5)若测定MgSO4•7H2O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需要的定量仪器有    。

    2022年上海市黄埔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对抗疫情离不开化学。下列抗疫物资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医用酒精 B. 塑料护目镜
    C. 漂粉精 D. 医用橡胶手套
    【分析】A.CH3CH2OH属于有机物;
    B.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有机物;
    C.NaClO属于无机物;
    D.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有机物。
    【解答】解:A.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为CH3CH2OH,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塑料护目镜中含有有机合成材料,含有有机物,故B错误;
    C.漂粉精主要为NaClO的水溶液,成分均为无机物,故C正确;
    D.医用橡胶手套含有有机合成材料,含有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基本概念,难度不大,熟悉常见的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即可解答,注意日常学习中的积累。
    2.(2分)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
    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
    【分析】烃只含有C、H元素,汽油、煤油、柴油为烃类混合物,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甘油为丙三醇,是醇类,不是烃,汽油、煤油、柴油为碳原子数在不同范围内的烃类混合物,多为烷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分类,注意把握常见烃以及烃的衍生物的种类,题目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
    3.(2分)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离子又含有氯分子的是(  )
    A.氯水 B.液氯 C.次氯酸 D.氯化钠
    【分析】氯气溶于水,发生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盐酸完全电离,次氯酸部分电离,另氯水长期放置,次氯酸分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无氯气分子、无次氯酸分子,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A.氯水中发生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Cl2分子没有完全反应,HCl电离出氯离子,溶液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故A正确;
    B.液氯中只含有氯气分子,为纯净物,故B错误;
    C.次氯酸为纯净物,不含氯分子和氯离子,故C错误;
    D.氯化钠溶液主要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无氯气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成分的区别,同时考查液氯的成分,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4.(2分)已知某水稻田的土壤带负电,使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
    A.(NH4)2SO4 B.NH4NO3
    C.(NH4)2CO3 D.CO(NH2)2(尿素)
    【分析】土壤胶粒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吸附的应是铵根离子,氮肥的肥效必须是氮元素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才能起到效果。
    【解答】解:选项中的铵盐中有铵根离子的盐可以被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而尿素不能被土壤胶粒吸附,因此在含氮元素相同条件下施用效果最差的是尿素;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题干中信息的分析和利用。
    5.(2分)用图装置吸收中学常见的某种气体,上层溶液变红。有关该气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刺激性气味 B.可用作制冷剂
    C.属于碱 D.含有极性键
    【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使用了防倒吸装置,说明该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显碱性,故该气体为氨气,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氨气有刺激性味道,故A正确;
    B.氨气易液化,且气化放热,故可做制冷剂,故B正确;
    C.氨气是碱性气体,不属于碱,故C错误;
    D.氨气中N﹣H键是极性键,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主要考查氨气的性质及用途,题目基础,适合平时训练。
    6.(2分)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化学试剂
    制备气体
    A.
    Ca(OH)2+NH4Cl
    NH3
    B.
    MnO2+HCl(浓)
    Cl2
    C.
    MnO2+KClO3
    O2
    D.
    NaCl+H2SO4(浓)
    HCl

    A.A B.B C.C D.D
    【分析】结合图示发生装置特点可知,制取的气体需要加热,且反应物的状态必须为固体,不能为浓盐酸或浓硫酸;气体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说明制备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Ca(OH)2和NH4Cl加热反应能够生成NH3,但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示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
    B.HCl(浓)不能盛放在图示试管中,无法用图示装置制取Cl2,故B错误;
    C.KClO3在MnO2做催化剂时加热分解生成O2,O2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示装置合理,故C正确;
    D.H2SO4(浓)不能盛放在图示试管中,应盛放在分液漏斗中,无法用图示装置制取HC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收集方法,为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题,把握图示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特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制备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7.(2分)中科院科学家发现,在水滑石(LDH)表面可发生:2N2(g)+6H2O(g) 4NH3(g)+3O2(g)﹣Q(Q>0)。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固氮过程
    B.化学能一部分转化成了热能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证明氮的非金属性大于氧
    【分析】A.把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称作固氮;;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
    D.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
    【解答】解:A.固氮的概念:把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称作固氮,该过程为氮单质生成了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氮的非金属性小于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难度不大,理解反应原理,反应过程的能量转化过程为解答的关键。
    8.(2分)四氯乙烯是一种衣物干洗剂,以下不是它的性质(  )
    A.易挥发 B.所有原子共平面
    C.易溶于水 D.能发生加成反应
    【分析】四氯乙烯的分子式为C2Cl4,结构式为,属于卤代烃,结构中含碳碳双键,C原子均为sp2杂化,据此分析。
    【解答】解:A.四氯乙烯是一种衣物干洗剂,说明其易挥发,故A正确;
    B.四氯乙烯中碳原子均为sp2杂化,所有原子均共平面,故B正确;
    C.四氯乙烯为卤代烃,难溶于水,故C错误;
    D.四氯乙烯中含碳碳双键,故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
    9.(2分)医疗上用作 X 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钡餐”的物质是(  )
    A.BaCO3 B.Ba(OH)2 C.BaCl2 D.BaSO4
    【分析】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易被X射线穿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药剂,其俗称“钡餐”,因此“钡餐”为BaSO4。
    【解答】解: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易被X射线穿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药剂,其俗称“钡餐”,因此“钡餐”为BaSO4,而碳酸、氢氧化钡能够与胃酸反应,氯化钡易溶于水,均产生含有钡离子的溶液,钡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因此A、B、C三种物质不能做“钡餐”,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钡餐”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的性质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
    10.(2分)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用氢气为燃料,耐高温碳纤维材料为外壳,铝合金为点火段材料,辅以可调节火焰颜色的“配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作燃料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B.碳纤维不属于有机材料
    C.铝合金密度小、易燃
    D.含钠元素的“配方”可使火焰呈黄色
    【分析】A.氢气作燃料,热值高,且燃烧产物为水;
    B.碳纤维属于碳的单质;
    C.铝合金密度小,质量轻,不易燃烧;
    D.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
    【解答】解:A.氢气作燃料,热值高,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故A正确;
    B.碳纤维属于碳的单质,是一种无机材料,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铝合金密度小,质量轻,表面覆盖氧化膜,不易燃,故C错误;
    D.含钠元素的“配方“可使火焰呈黄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体现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难度不大,需要细心。
    11.(2分)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H2O发生了反应
    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
    C.取出试管中溶液,立即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
    【分析】A.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其先溶于水;
    B.二氧化硫中可能含有其他杂质,导致水不能充满试管;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亚硫酸为弱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处氢离子;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硫酸为强酸,酸性增强。
    【解答】解:A.由信息可知,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故A错误;
    B.如果全部为二氧化硫,水充满试管,可能是含有其他杂质,导致水不能充满,故B错误;
    C.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分步电离出氢离子,故C正确;
    D.亚硫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硫酸,弱酸变强酸,也能使pH下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发生反应的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12.(2分)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
    A. B. C. D.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中和滴定用到的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锥形瓶,据此解答。
    【解答】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中和滴定用到的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锥形瓶,所以该实验用不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仪器的使用,明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和滴定操作步骤,依据操作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3.(2分)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等物质的量的强酸和强碱反应得到的溶液
    C.[H+]=[OH﹣]的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溶液
    【分析】由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若二者浓度相等,溶液为中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温度未知,如100℃时pH=7的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
    B.等物质的量的强酸和强碱反应得到的溶液,可能显酸性,如硫酸与NaOH反应生成硫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
    C.[H+]=[OH﹣]的溶液,显中性,故C正确;
    D.石蕊的变色范围为5~8,则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为高频考点,把握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14.(2分)84消毒液(含NaClO)与洁厕灵(含浓盐酸)不能混用,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气体,该反应中(  )
    A.NaClO为还原剂
    B.HCl仅体现酸性
    C.Cl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D.H2O是还原产物
    【分析】84消毒液(含NaClO)与洁厕灵(含浓盐酸)不能混用,会发生反应2HCl+NaClO═Cl2↑+NaCl+H2O反应中,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据此分析。
    【解答】解:A.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为氧化剂,故A错误;
    B.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则HCl失电子是还原剂,故B错误;
    C.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则Cl2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故C正确;
    D.2HCl+NaClO═Cl2↑+NaCl+H2O中H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H2O既不是还原产物又不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5.(2分)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大理石受热分解 B.食物腐败
    C.铝热反应 D.浓硫酸稀释
    【分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电离、水解都是吸热过程;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大理石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A正确;
    B.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过程放热,故B错误;
    C.铝热反应属于放热热过程,故C错误;
    D.浓硫酸稀释是放热过程,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中吸热或放热问题,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双基,熟记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难度不大。
    16.(2分)用洗涤剂洗涤容器内附着的物质,合理的是(  )

    A
    B
    C
    D
    附着物质
    银镜
    石蜡
    食盐
    硫磺
    洗涤剂
    氨水
    蒸馏水
    酒精
    二硫化碳
    A.A B.B C.C D.D
    【分析】A.银不溶于氨水;
    B.石蜡不溶于水;
    C.食盐不溶于酒精;
    D.硫磺易溶于二硫化碳。
    【解答】解:A.银不溶于氨水,不能用氨水洗涤,通常用稀硝酸洗涤,故A错误;
    B.石蜡不溶于水,不能用蒸馏水洗涤,故B错误;
    C.食盐不溶于酒精,易溶于水,通常用水洗涤,故C错误;
    D.硫磺易溶于二硫化碳,通常可用二硫化碳洗涤硫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仪器的洗涤,明确相关化学试剂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7.(2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U形管为耐压试管),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的腐蚀速率:a<b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a管溶液的pH增大,b管溶液的pH减小
    D.a、b两管中发生相同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分析】A.生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
    B.根据U型管两边气体压强的变化判断液面的变化;
    C.根据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时溶液中溶质判断溶液pH值的变化,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是pH值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的pH值增大;
    D.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解:A.U型管左边装置是中性溶液,所以a发生吸氧腐蚀,右边b装置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析氢反应速率大于吸氧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左边装置发生吸氧腐蚀时,氧气和水反应导致气体压强减小,右边装置发生析氢腐蚀,生成氢气导致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右边的液体向左边移动,所以一段时间后,左边液面高于右边液面,故B正确;
    C.a处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所以a处pH不变;b处溶液变成硫酸亚铁溶液,溶液的pH值变大,故C错误;
    D.a、b两处构成的原电池中,铁都作负极,所以负极上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时两极发生的反应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18.(2分)工业制硫酸的适宜条件不包括(  )
    A.矿石粉碎成粉末可加快反应速率
    B.原料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净化处理
    C.SO2转化为SO3时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分析】A.矿石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B.原料气进入接触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杂质气体会导致催化剂中毒;
    C.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的催化剂为五氧化二钒;
    D.若用水或稀硫酸吸收,易形成酸雾,且吸收速度慢,
    【解答】解:A.矿石粉碎成粉末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接触室内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为防止催化剂中毒需要原料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净化处理,故B正确;
    C.SO2转化为SO3时用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铁触媒作合成氨的催化剂,故C错误;
    D.在吸收塔中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但水直接吸收三氧化硫会形成酸雾,使三氧化硫的吸收率降低,生产实践中用98.3%的浓H2SO4吸收三氧化硫,可以防止形成酸雾,使SO3吸收完全,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工业制硫酸的设备,注意接触室中热交换器的作用以及三氧化硫的吸收方法,要求学生重视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题目较简单。
    19.(2分)为检验某久置过氧化钠样品的成分,学习小组依次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过氧化钠样品完全溶于水,产生气泡:Na2O2+H2O═2Na++2OH﹣+O2↑
    B.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O32﹣+Ba2+═BaCO3↓
    C.向沉淀中滴加稀醋酸,产生气体:BaCO3+2H+═Ba2++CO2↑+H2O
    D.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CO2+Ca2++OH﹣═CaCO3↓+H2O
    【分析】过氧化钠久置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A.原子个数不守恒;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
    C.醋酸为弱酸,应保留化学式;
    D.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解答】解:A.将过氧化钠样品完全溶于水,产生气泡,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CO32﹣+Ba2+═BaCO3↓,故B正确;
    C.向沉淀中滴加稀醋酸,产生气体,离子方程式:BaCO3+2CH3COOH═Ba2++CO2↑+H2O+2CH3COO﹣,故C错误;
    D.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出现浑浊现象:CO2+Ca2++2OH﹣═CaCO3↓+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过氧化钠性质,熟悉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0.(2分)常温下,用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向25mL0.3mol•L﹣1Na2CO3溶液和25mL0.3mol•L﹣1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
    0.3mol•L﹣1的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曲线为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线
    B.b点溶液的pH大于c点溶液的pH
    C.c点的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
    D.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d
    【分析】由图示可知,X曲线滴加盐酸不久压强即大幅增大,说明有CO2生成,而Y曲线在滴定过半时才开始有CO2生成,并且消耗的盐酸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2,证明X是NaHCO3溶液的滴定曲线,Y是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线;a点部分碳酸钠参与反应,b点碳酸氢钠完全反应,c点碳酸钠恰好转化为碳酸氢钠,d点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结合分析可知,X是NaHCO3溶液的滴定曲线,故A错误;
    B.b点与c点分别为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滴定点,b点主要成分是NaCl,因溶有CO2,显酸性,c点主要成分是NaCl和NaHCO3,显弱碱性,则溶液的pH:b<c,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c点约滴加盐酸25mL,而起始Na2CO3溶液的体积为25mL,说明有25mLNa2CO3溶液溶液转化为NaHCO3,还剩余0mLNa2CO3溶液没有反应,水解大于电离,则c点c(HCO3﹣)>c(H2CO3)>c(CO32﹣),故C错误;
    D.d点Na2CO3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Cl,a点Na2CO3部分与HCl反应,反应后溶质NaHCO3、Na2CO3,由于a、d点压强不同,说明a、d点溶液中均有溶解的二氧化碳,NaHCO3、Na2CO3呈碱性,抑制了水的电离,a点碱性强于b点,水的电离程度:a>d,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的电离及其影响等知识,为高频考点,明确图示曲线变化的意义及各点溶质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5分)氮化镓(GaN)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充电器中使用的一种半导体材料,可通过单质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镓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1)配平反应: 1 Ga+ 2 NH3 1 GaN+ 3 H2。其中氧化剂的电子式   。
    (2)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3 。Ga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  1 个。
    (3)氢化物的热稳定性:NH3 > PH3(填“>”、“<”或“=”)。
    (4)Ga 分别与N、P、As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熔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
    GaN
    GaP
    GaAs
    熔点/℃
    1700
    x
    1238
    GaN 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共价键 。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推测GaP的熔点范围  1700>x>1238 ,理由是  GaN、GaP、GaAs均为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Ga﹣N、Ga﹣P、Ga﹣As键长依次递增,键能依次减小,所以熔沸点依次降低 。

    【分析】(1)Ga由0价升高为+3价,H由+1价降低为0价结合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氨气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氨气为氧化剂;
    (2)N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Ga与Al同主族,价电子为4s24p1,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3)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依次减弱,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Ga分别与N、P、As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所以均为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
    【解答】解:(1)根据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可得到,化学方程式为:Ga+2NH3GaN+3H2;氨气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氨气为氧化剂,故氧化剂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1;2;1;3;;
    (2)N核外有7个电子,所以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Ga与Al同主族,价电子为4s24p1,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故答案为:1s22s22p3;1;
    (3)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依次减弱,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如图,N和P位于同一主族,所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NH3>PH3,、
    故答案为:>;
    (4)Ga分别与N、P、As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所以均为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Ga﹣N、Ga﹣P、Ga﹣As键长依次递增,键能依次减小,所以熔沸点依次降低。所以为共价键;1700>x>1238;GaN、GaP、GaAs均为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Ga﹣N、Ga﹣P、Ga﹣As键长依次递增,键能依次减小,所以熔沸点依次降低,
    故答案为:共价键;1700>x>1238;GaN、GaP、GaAs均为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Ga﹣N、Ga﹣P、Ga﹣As键长依次递增,键能依次减小,所以熔沸点依次降低。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难度不大,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解答的关键。
    22.(13分)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图乙是在拉伸或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且整个操作过程物质均为气态)。(已知:2NO2(g)⇌N2O4(g)+Q)

    (1)对注射器的移动轨迹判断正确的是  A 。
    A.N→M→N
    B.N→M→P
    C.N→P→N
    D.N→P→M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画“×”或“√”)
    A.d点:v正<v逆。 √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 
    C.若注射器隔热,没有能量损失,会导致反应温度发生变化,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  × 
    D.若在注射器中对反应H2(g)+I2(g)⇌2HI(g)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最后能得到相似的透光率变化趋势图象。  × 
    (3)在100℃时,将0.40mol的NO2气体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n(NO2)/mol
    0.40
    n1
    0.26
    n3
    n4
    n5
    n(N2O4)/mol
    0.00
    0.05
    n2
    0.08
    0.08
    0.08
    ①比较n3、n4的大小  n3=n4 。
    ②20~40s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1mol/(L•s) 。
    ③100℃时,容器中NO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80℃时NO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

    【分析】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虽然正向移动,但是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但是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所以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深,透光率变小,c点后的拐点是拉伸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浅,透光率增大;
    (1)从图乙可知气体的透光度先下降后上升,说明NO2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故注射器先压缩后拉伸,最后达到初始水平;
    (2)A.c点后的拐点是拉伸注射器的过程,d点是平衡逆向移动;
    B.c点是压缩注射器的情况,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浓度都增大;
    C.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放热,导致T(b)<T(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反应为等体积反应,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
    (3)①60s和80s时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②2根据方程式0﹣20s内,由三段式可知,
    N2O4⇌2NO2
    起始浓度(mol•L﹣1) 0.4 0
    转化浓度(mol•L﹣1) 0.1 0.05
    平衡浓度(mol•L﹣1) 0.3 0.05
    可得,20s时二氧化氮有0.3mol,则20﹣40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v=;
    ③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NO2物质的量较100℃时要小。
    【解答】解:(1)从图乙可知气体的透光度先下降后上升,说明NO2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故注射器先压缩后拉伸,最后达到初始水平,说明拉伸位置回到N,故移动轨迹为N→M→N,
    故答案为:A;
    (2)A.c点后的拐点是拉伸注射器的过程,d点是平衡逆向移动,v逆>v正,故A正确;
    B.c点是压缩注射器的情况,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浓度都增大,B错误;
    C.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放热,导致T(b)<T(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所以Kb>Kc,故C错误;
    D.反应为等体积反应,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不会发生相似的透光率,故D错误;
    故答案为:√;×;×;×;
    (3)①60s和80s时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n3=n4,
    故答案为:n3=n4;
    ②根据方程式0﹣20s内,由三段式可知,
    N2O4⇌2NO2
    起始浓度(mol•L﹣1) 0.4 0
    转化浓度(mol•L﹣1) 0.1 0.05
    平衡浓度(mol•L﹣1) 0.3 0.05
    可得,20s时二氧化氮有0.3mol,则20﹣40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v===0.001mol/(L•s),
    故答案为:0.001mol/(L•s);
    ③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NO2物质的量较100℃时要小,所以图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平衡移动与图象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对图像的分析和理解。
    23.(16分)以芳香族化合物A和有机物D为原料,制备有机物M和高聚物N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Ⅰ.A→B符合原子经济学原理
    Ⅱ.(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D的官能团名称  醛基 。
    (2)A→B的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 ,生成M的反应条件  浓硫酸、加热 。
    (3)E的结构简式为  (CH3)2CHCH(OH)COOH 。
    (4)H生成N的化学方程式为  n(CH3)2C=CHCOOCH3 。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苯环上连有三个取代基
    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两种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丙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   。
    【分析】A→B符合原子经济学原理,说明A和丙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根据B的结构简式知,A为;由G、M的结构简式知,C和G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C为,B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D与HCN发生信息II中反应生成E为(CH3)2CHCH(OH)COOH,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为(CH3)2C=CHCOOH,F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F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为(CH3)2C=CHCOOCH3,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N;
    (6)由HOC(CH3)2COOH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目标物,由丙酮与HCN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HOC(CH3)2COOH,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丙醇,2﹣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丙酮。
    【解答】解:(1)D的官能团名称醛基,
    故答案为:醛基;
    (2)A→B的反应类型加成反应,生成M的反应为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浓硫酸、加热;
    (3)E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OH)COOH,
    故答案为:(CH3)2CHCH(OH)COOH;
    (4)H为(CH3)2C=CHCOOCH3,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H,H生成N的化学方程式为n(CH3)2C=CHCOOCH3,
    故答案为:n(CH3)2C=CHCOOCH3;
    (5)B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
    ②苯环上连有三个取代基;
    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两种,说明苯环上含有两种氢原子,则苯环上结构对称,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6)由HOC(CH3)2COOH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目标物,由丙酮与HCN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HOC(CH3)2COOH,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丙醇,2﹣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丙酮,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根据转化中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结合反应条件进行推断,需要学生对给予的信息进行利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难点是合成路线设计,题目难度中等。
    24.(16分)利用氯碱工业中的固体废物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BaSO4,还含有少量NaCl、Al(OH)3、Fe(OH)3、Fe(OH)2等]与废酸反应制备MgSO4•7H2O,既处理了三废,又有经济效益。其主要流程如图:

    (1)实验室模拟该流程,不会涉及的操作  B 。

    加入NaClO可调节pH,且一种离子会被NaClO氧化。充分反应后再趁热过滤。
    (2)以上操作利用了NaClO的  氧化 性和  弱碱 性,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减少产物结晶,提高产率 ;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BaSO4 、 Fe(OH)3 、 Al(OH)3 。
    (3)检验滤液B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含Fe3+,否则不含Fe3+ 。
    (4)从沉淀B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沉淀B中加入足量  稀硫酸 (填化学式);② 蒸发浓缩 、 冷却结晶 ;④过滤、洗涤得产品。
    (5)若测定MgSO4•7H2O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需要的定量仪器有  马弗炉 。
    【分析】固体废物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BaSO4,除此之外还有NaCl、Al(OH)3、Fe(OH)3、Mn(OH)2等]中加入硫酸调节溶液pH进行酸解,BaSO4不溶,向滤液A中加入NaClO,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并调节pH,此时Al3+、Fe3+水解生成Al(OH)3、Fe(OH)3,则过滤得到的A为BaSO4、Fe(OH)3、Al(OH)3沉淀,滤液B主要为硫酸钠、MgSO4;向滤液B中加入NaOH,过滤获得滤液C(主要为硫酸钠)和滤渣B[Mg(OH)2],再向B中加入硫酸将Mg(OH)2转化成硫酸镁,最后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④获得MgSO4•7H2O。
    【解答】解:(1)该过程涉及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不涉及蒸馏,
    故答案为:B;
    (2)液A中加入NaClO,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并调节pH,此时Al3+、Fe3+水解生成Al(OH)3、Fe(OH)3,以上操作利用了NaClO的氧化性和弱碱性,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趁热过滤的目的是减少产物结晶,提高产率;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BaSO4、Fe(OH)3、Al(OH)3,
    故答案为:氧化;弱碱;减少产物结晶,提高产率;BaSO4;Fe(OH)3;Al(OH)3;
    (3)检验滤液B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含Fe3+,否则不含Fe3+,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含Fe3+,否则不含Fe3+;
    (4)从沉淀B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④过滤、洗涤得产品,
    故答案为:稀硫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MgSO4•7H2O样品,放入已干燥至恒重的瓷坩埚,置于马弗炉中,在200℃脱水1小时.为准确确定脱水后的质量,还需要经过的操作有:冷却(干燥器中)至室温→称量后重复脱水→冷却→称量至恒重,
    故答案为:马弗炉。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等,明确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及基本操作方法、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仪器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8:54:15;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相关试卷

    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上海市黄埔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上海市黄埔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