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岳阳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岳阳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双选题,简答题,填空题,计算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岳阳六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42 分)
1、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化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本题就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过程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没有改变。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 下列所述情况: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任意排放,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水的三大污染源为: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和农药的不当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都能够引起水的污染,除此之外像海上油轮的石油泄漏也能引起水的污染,所以①②③④都可能引起水污染。
故选:A。
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可以据此答题.
知道了水污染的途径,就要了解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平时要做到不污染水源,并且节约用水,做一个节水爱水的好公民.
3、 下列实验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5.55mL的稀硫酸
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时不可浸入到待测液中,这样会污染试剂,故此选项错误;
B、量取液体应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否则测量的数据误差很大,故此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应放在烧杯中完成,故此选项错误;
D、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A、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时不可浸入到待测液中;
B、量取液体应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
C、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
D、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相关操作的注意事项.
4、 通常用的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化学式C2H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B.6g乙酸中含有2.4g碳元素
C.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而醋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错误;
B.6g乙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6g×12×212×2+1×4+16×2×100%=2.4g,故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存在分子,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非蓝紫色。错误;
B、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C、棉纤维中不含有蛋白质,燃烧时不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错误;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正确。
故选:D。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羊毛纤维中含有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该实验可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否则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A.+6
B.+4
C.+2
D.-2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1)×2+x+(-2)×3=0,x=+4;
故选: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8、 在2A+B=2C+4D的反应中,14gA与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6
B.72
C.18
D.64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D的质量为14g+48g-44g=18g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B=2C+4D
28×2 4x
14g 18g
28×24x=14g18g
x=18
故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算生成的D的质量,进而结合AD的质量以及化学方程式求算D的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9、 根据如图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①、③、④表示的是原子
D.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②、③的质子数相同,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所以A正确;
B、最外层的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的性质,④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知①、③、④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故C说法正确;
D、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②③化学性质不同,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A、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B、根据微粒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分析,最外层的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的性质;
C、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
D、根据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0、 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无色酚酞试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显碱性、碱性、酸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二氧化碳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分别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钡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1、 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降低,则溶液中会有溶质析出,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液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相应的减小。
故选: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具备四要素:①条件是温度一定;②标准是100克溶剂;③状态是饱和溶液;④单位是克。
12、 下列离子能在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 NO3- K+ H+
B.Na Cl- OH- Fe3+
C.Cl- NO3- K+ Na+
D.Ag+ Cl- CO32- K+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A、氢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A错误;
B、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氧根离子都不会反应,可以共存,故C正确;
D、Ag+与CO32-、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A、根据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根离子会与铁离子生成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各离子之间不会反应进行分析,
D、依据Ag+与CO32-、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离子存在的环境,然后分析各离子之间只要会生成沉淀、气体、水中的一种,就不能共存.
13、 向含有AgNO3、Fe(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Mg(NO3)2和Fe(NO3)2
B.滤液中不可能有AgNO3
C.滤渣中只有Fe
D.滤渣中一定有Ag、Fe、Zn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因为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银、铁粉或银、铁、锌,可能是Zn粉与全部AgNO3、Fe(NO3)2反应,溶液中只剩Mg(NO3)2和Zn(NO3)2,故错误;
B、因为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至少有铁粉,说明Zn粉与全部AgNO3反应,故正确;
C、锌粉会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铁发生反应,滤渣中一定有Ag,故错误;
D、因为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银、铁粉或银、铁、锌,故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锌>铁>银,向含有AgNO3、Fe(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粉会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铁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镁发生反应;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金属中含有银、铁或银、铁、锌.
此题考查的是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要能应用必须先把金属活动顺序表熟练的掌握住.属于基础题型.
14、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应该是横线,故A错误;
B、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原溶液中溶剂减少,会析出溶质,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少,故B错误;
C、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酸性越来越弱,PH越来越大,如果纯水PH为7,但酸不可能没了,所以无限制的接近于7,而不能到7,故C正确;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溶质变成了硫酸锌,溶液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就不变了,故D错误。
故选:C。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B、加入氧化钙固体与水发生反应来考虑;
C、根据酸性越弱PH越大;
D、根据反应后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来考虑。
通过做题可知催化剂具有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的特性,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减少,溶剂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了解酸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弱PH越大的特点。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 分)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采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NaCl(Na2CO3)
加入适量盐酸、蒸发、结晶
B.
KNO3溶液(CaCl2)
滴加K2C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C.
CO2(HCl)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
CuO(Cu)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A
B.B
C.C
D.D
【 答 案 】
AD
【 解析 】
解:A、Na2CO3能与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Cl2能与K2CO3溶液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足量氧气并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年的学习,我有了许多收获:
(1)我认识了许多化学之最(用化学用语回答)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______;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
(2)我知道了许多鉴别物质的方法。
①我会用______鉴别软水和硬水。;
②我会用______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③我会用______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制品和羊毛制品。
【 答 案 】
N2 CH4 Al 肥皂水 澄清的石灰水(或紫色的石蕊试液) 灼烧
【 解析 】
解:(1)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氮气,故填:N2;
②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故填:CH4;
③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前四位),可见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填:Al;
(2)①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如果水的硬度比较大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垢,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②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所以,方法一是:分别向盛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氧气。
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与水不反应,所以方法二是:分别将气体入紫色的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澄清的石灰水(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答案合理即可);
③灼烧时羊毛有焦羽毛味合成纤维没有,因此可通过灼烧的方式对其进行鉴别,故填:灼烧。
(1)根据题干信息先确定物质的名称,然后根据化学式以及元素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相应的鉴别方法。
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书写以及物质的鉴别,掌握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7、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t2℃,将30g物质a 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仍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4)在t2℃时,M点的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_____b(填“>”或“<”或“=”)
【 答 案 】
b>a=c 75 a、b =
【 解析 】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b>a=c;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5g;
(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不会,所以仍为饱和溶液的是a、b;
(4)在t2℃时,M点对于a是不饱和溶液,对于b是饱和溶液,所以M点的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
故答案为:(1)b>a=c;
(2)75;
(3)a、b;
(4)=.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
18、 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请填空:
(1)A______、B______、C______.(填写化学式)
(2)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D还可能含有溶质是______.
【 答 案 】
Na2CO3 CaO CaCO3 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2CO3或Ca(OH)2
【 解析 】
解:(1)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是关键,可得C为碳酸钙,再根据框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依次推出B为氧化钙和C为碳酸钠,故选A:Na2CO3;B:CaO;C:CaCO3
(2)因碱与盐反应生成碱与盐,再根据元素守恒,可知D为NaOH,故答案为:NaOH;Ca(OH)2+Na2CO3=CaCO3↓+2NaOH.
(3)因在反应时可能存在过量的问题,即反应可能Na2CO3或Ca(OH)2中的一种剩余,故答案为:Na2CO3或Ca(OH)2.
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根据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推测C可能为CaCO3,CaCO3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则B为CaO,A与B反应生成C和D,利用守恒可知A中含碳酸根,又知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则A为Na2CO3.
对于框图题的推断,应注意寻找题目中的“题眼”,抓住“题眼”来展开分析推导,如本题关键是推出C.
19、 化学课上,小亮与老师一起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铜加热时因生成了氧化铜而变黑,该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又变红了,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3)老师将加热变黑的铜丝b趁热迅速伸入试管内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也变红了,则试管内活性炭的质量一定会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 答 案 】
化学 CuO+H2SO4═CuSO4+H2O 复分解 减小
【 解析 】
解:(1)甲中钢丝受热时因生成了氧化铜而变黑,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又变红了,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3)老师将加热变黑的铜丝b趁热迅速伸入试管内的活性炭中,热的氧化铜能与碳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再取出时,铜丝表面也变红了,则试管内活性炭的质量一定会减小.
故答为:(1)化学;(2)CuO+H2SO4═CuSO4+H2O,复分解;(3)减小.
(1)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回答;
(2)根据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分析回答;
(3)根据热的氧化铜能与碳反应分析回答.
本题通过实验主要考查了铜、氧化铜的性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20、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______g氧元素.
【 答 案 】
17:14:6 4.8
【 解析 】
解:(1)由黄曲霉素B2(C17H14O6)的化学式可知: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7:14:6;故填:17:14:6;
(2)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5.7g×16×612×17+1×14+16×6×100%=4.8g;故填:4.8.
(1)根据黄曲霉素的化学式分析该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2)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9 分)
21、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_。
(2)选用装置B和C可组成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写出能用此装置制备气体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3)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较纯净的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
【 答 案 】
气密性检查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等 BE
【 解析 】
解:(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2)在装置组合BC中没有酒精灯,适合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等;
(4)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不需要加热,可用选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要制取较纯净的气体最好 选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
(1)气密性检查;
(2);
(3)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等;
(4)BE。
(1)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步骤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进行分析;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22、 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将几滴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奇迹般地变红色.
【提出问题】在NaOH溶液中究竟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
【查阅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粒子有:H2O、Na+、OH-.
【小凯猜想】①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H2O;②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Na+;③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OH-.
【实验探究1】制三朵用酚酞试液染成无色的干燥纸花,按如图实验进行操作.
仔细观察上述实验,请回答:
(1)实验(Ⅰ)、(Ⅱ)证实______.
(2)猜想______成立(填序号).
【思考】做完探究实验后,小凯同学欣喜异常,马上联想到氨气和氨水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呢?
【查阅资料】实验室常采用加热固体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吸收700体积的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探究2】制取氨气
(1)请你从以上装置中选择适合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______(填字母);
(2)小凯同学又制两朵用酚酞试液染成无色的干燥纸花,按如图进行实验探究.
观察发现:(一)中纸花不变色,(二)中纸花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3)通过(一)、(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探究3】小凯同学探究欲望持续上升,于是设计了以下装置: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你认为甲装置中滴管和烧瓶所取的试剂是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乙胶头滴管中吸入的是水,则乙烧瓶中应充入的气体是______.
【 答 案 】
H2O、Na+均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或猜想①②不成立) ③ A C 氨气溶于水生成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碱--氨水 稀盐酸和铁 Fe+2HCl═FeCl2+H2↑ 氨气(或NH3)
【 解析 】
解:【实验探究1】(1)向用酚酞试液染成无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变色,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色,喷氯化钠溶液也不变色,说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变色;
(2)根据(1)的分析可以得出是氢氧根离子使酚酞变色的;
【实验探究2】(1)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该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即C装置;
(3)同通过对比实验可以得出氨气不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气溶于水生成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碱--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实验探究3】(1)根据气球膨胀,说明反应生成了气体,所以可以判断甲装置中滴加的是酸而烧瓶中可能是碳酸盐或是活泼金属,滴管也可能是过氧化氢而烧瓶中是二氧化锰,故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来熟悉出化学方程式;
(2)如果乙装置中滴加的是水,则烧瓶装的应该是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1】
(1)H2O、Na+均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或猜想①②不成立 );
(2)③;
【实验探究2】
(1)A;C;
(3)氨气溶于水生成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碱--氨水;
【实验探究3】(任选其一填空即可)
(1)①稀盐酸和铁;Fe+2HCl═FeCl2+H2↑;
②稀硫酸和铁; Fe+H2SO4═FeSO4+H2↑…稀酸和活泼金属均可;
③稀盐酸和碳酸钙;CaCO3+2HCl═CaCl2+H2O+CO2↑;
④稀硫酸和碳酸钠;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⑤稀盐酸和碳酸氢钠;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碳酸盐类和酸均可.
⑥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
(2)氨气(或NH3)(其余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探究1】(1)根据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作出判断;继而完成(2)的解答;
【实验探究2】(1)根据制取氨气的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根据氨气的密度和水溶性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3)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来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3】(1)根据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来判断所加入的试剂,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乙中所产生的现象来解答.
本题通过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反思评价等环节,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题型也是近几年的中考热点之一,解答这类题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23、 刘彬同学父亲得知某地盛产石灰石,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 案 】
(1)2.2
(2)解:设要想生成2.2g二氧化碳,需要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2.2g
10044=X2.2g,解得X=5g
7344=Y2.2g,解得Y=3.65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g6g×100%=83.3%
答:样品中碳酸钙de的质量分数约为83.3%;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5g19g×100%=19.2%。
答: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2%。
【 解析 】
解:(1)依据质量守恒可知,之所以残留物的质量减轻,是由于产生了气体,因此减轻的质量就是CO2的质量:M(CO2)=(6+19-22.8)g=2.2g;
(2)设要想生成2.2g二氧化碳,需要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Y;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碳酸钙质量和氯化氢质量,再根据混合物中纯净物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即可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由(2)计算可知,19g稀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3.65g,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即可得出结果。
【分析】
(1)依据质量守恒可知,之所以残留物的质量减轻,是由于产生了气体,因此减轻的质量就是CO2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再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6g乘以百分之百算出;
(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再用氯化氢的质量除以19g乘以百分之百算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质量的减少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算出,参加反应碳酸钙和氯化氢的质量,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用氯化氢的质量除以稀盐酸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