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广东专用)
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广东专用)
展开这是一份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广东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3
化 学(广东专用)
本试卷共21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2023年广东省卷中考化学基本不变。试题整体特点:1.2022年选择题,与2020年、2021 年相比,在难度、考查内容、素材量现、设问角度上基本一致,但减少了除杂题,增加了铁生锈的实验探究题。2.关注传统工艺、科技前沿。通过引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引导考生探究古代字画蕴含的化学知识。既考察了学生的化学素养,也弘扬了传统文化,实现了“以题育人”的教育功能。3.试题注重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解决真实化学问题,发展科学思维。4.体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5.渗透美育、劳育及绿色发展理念。
广东中考化学试卷基本上由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计算题五种题型构成,试卷结构整体保持稳定,近三年题量都稳定在21小题,故预测题型题量基本会保持一致。
通过对考试信息的梳理,预测:第2、4、7、8、10、11、14题会侧重将热点信息、生活实际与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第13题溶解度侧重考查多图多物质。非选择题会紧扣新情境,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化学知识联系,更注重各种题型的融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谷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3.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H-1 C-12 N-14 0-16 S-32 Fe-56 Cu-64 Zn-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吸水 B.纯碱蒸馒头
C.灯泡通电发光 D.盐酸挥发
【答案】B
【解析】解:A、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纯碱蒸馒头,是利用碳酸钠和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灯泡通电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盐酸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冬季天干物燥,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起火灾,进而导致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下列标识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A、该图为禁止烟火标志,故A错误;
B、该图为禁止燃烧鞭炮标志,故B正确;
D、该图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C错误;
C、该图是禁止吸烟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3.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铁矿石 C.干冰 D.井水
【答案】C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铁矿石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干冰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D、井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C。
4.宇航员穿的宇航服由羊毛、丝绵、尼龙膜、镀铝织物等材料组成,其中羊毛属于( )
A.无机材料 B.复合材料 C.天然纤维 D.合成纤维
【答案】C
【解析】解: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故选:C。
5.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2Fe3+:两个铁离子
【答案】D
【解析】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B、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所以N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D、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2Fe3+表示两个铁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D。
6.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答案】D
【解析】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错误。
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说法错误。
D、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隧铳机诸药者”。这里的“焰硝”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还可作为复合肥料,它是( )
A.NaNO3 B.Ca3(PO4)2 C.KCl D.KNO3
【答案】D
【解析】解:A、NaNO3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KCl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D、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外交的新名片,高铁车身主要采用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制成。图为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4
C.铬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
D.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4,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溶液 B.量取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解:A、蒸发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图示操作错误;
B、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图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示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壁,应竖直、悬空滴加,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0.脆皮乳鸽是广东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乳鸽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答案】A
【解析】解:肉制品中富含蛋白质,乳鸽肉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A。
11.布洛芬缓释胶囊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头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等,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布洛芬的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洛芬属于氧化物
B.布洛芬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布洛芬中氢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大
D.布洛芬分子是保持布洛芬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答案】D
【解析】解:A、布洛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
B、布洛芬由布洛芬分子构成,一个布洛芬分子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C、布洛芬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78:9:16,由此可见布洛芬中碳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布洛芬由布洛芬分子构成,故布洛芬分子是保持布洛芬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
故选:D。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碘水检验食物中的淀粉
B.用铝锅长时间盛放酸性食物
C.为防止火腿肠变质,加入大量工业盐亚硝酸钠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大量食盐水解毒
【答案】A
【解析】解:A、碘遇淀粉变蓝,则可用碘水检验食物中的淀粉,故A正确;
B、铝锅表面有氧化铝薄膜,但酸能与铝或氧化铝反应,则不能用铝锅长时间盛放酸性食物,故B不正确;
C、亚硝酸钠有毒,大量食用会损害人体健康,应按规定质量使用,不能大量使用,故C不正确;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应服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解毒,故D不正确。
故选:A。
13.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是65.6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饱和的
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会有晶体析出
【答案】D
【解析】解:A、溶解度的单位为“g”,即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是65.6g,故A不正确;
B、P点在曲线下面,表示醋酸钠的不饱和溶液,故B不正确;
C、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是65.6g,则该温度下的醋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不正确;
D、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则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会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14.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 | K2CO3属于复合肥料 |
B |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
C | 鉴别衣料是否含羊毛纤维 | 羊毛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
D |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 食醋的pH>7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解:A、复合肥料是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肥,K2CO3中只含营养元素钾,属于钾肥,该选项不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不正确。
C、羊毛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该选项正确。
D、食醋中含醋酸,食醋的pH<7,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5.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 ,加热时蘸酒精的棉花燃烧了,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甲实验,加热较长时间后蘸水的棉花燃烧了,因为水蒸发后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C.乙实验,①中的铁钉生锈了,②中铁钉没有生锈;证明铁和水、氧气反应而锈蚀
D.丙实验,烧杯中的蜡烛熄灭了,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
【答案】C
【解析】解:A、加热时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可燃物,该选项正确。
B、加热较长时间后,蘸水的棉花燃烧了,说明蘸水的棉花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以上,该选项正确。
C、①中铁钉与水、氧气共同接触,生锈,而②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时需与水接触,该选项不正确。
D、烧杯中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该选项正确。
故选: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采矿(图1)“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 (选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
(2)冶炼(图2)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
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 。
②炼锡的反应是2C+SnO22CO↑+Sn,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 。
(3)使用
①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硬度。
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 。
【答案】(1)小于;
(2)①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②SnO2;
(3)①增大;
②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
【解析】解:(1)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小于锡砂颗粒大小。
(2)①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②炼锡的反应是2C+SnO22CO↑+Sn,该反应中SnO2提供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3)①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增大硬度;
②锡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
故答案为:(1)小于;
(2)①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②SnO2;
(3)①增大;
②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
17.《天工开物•作咸》详细记载火井制盐过程:“西川有火井……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回答问题:
(1)“井火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大量天然气泄漏 (填“会”或“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合缝漆布”:目的是确保 良好,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利用天然气的物理性质是 。
(3)“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曲竹没有半点烧焦,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 。
(4)我国科学家研制了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
该反应涉及 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不可再生;会;
(2)气密性;密度比空气小;
(3)没有与氧气接触;
(4)一(或1);CO2+2H2OCH4+2O2。
【解析】解:(1)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大量天然气泄漏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答案为:不可再生;会;
(2)“合缝漆布”是在竹子外包漆布,确保气密性良好;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利用天然气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气密性;密度比空气小;
(3)天然气是一种可燃物,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故答案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4)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生成了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H2OCH4+2O2。该反应中只有氧气是一种单质;故答案为:一(或1);CO2+2H2OCH4+2O2。
18.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小明和小华完成以下两个实验,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Ⅰ组:O2和H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H2,应选用发生装置 和收集装置 (在AE中选,填字母)。其中,制取较纯净H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华选用F装置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若测定出来的气体体积明显小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有 (填字母)。
a.反应一开始产生气体就通入F中
b.等气体平稳产生时才通入F中
c.装置漏气
d.收集气体前F装置中植物油上方原本有空气
Ⅱ组: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
(4)为了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简便的物理操作是 。
(5)小华分别取铁钉和铜片于试管中,加入5mL的稀硫酸,能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现象是 。
(6)小明取铁钉于试管中,加入 ,也能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
【答案】(1)酒精灯;
(2)B;E;Zn+H2SO4=ZnSO4+H2↑;
(3)bc;
(4)打磨;
(5)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
(6)硫酸铜溶液等。
【解析】解:(1)a是酒精灯;
(2)氧气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常温制取,氢气能用锌和稀硫酸常温制取,所以发生装置都能选择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都能用E排水法收集。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a.反应一开始产生气体就通入F中,虽然F中收集到开始排出的空气,但氧气占据了原空气的体积,不影响结果;
b.等气体平稳产生时才通入F中,开始排出的空气未被收集,部分氧气留在集气瓶中,体积未被测量,结果偏小;
c.装置漏气会导致一部分气体逸出,收集气体变少,结果偏小;
d.收集气体前F装置中植物油上方原本有空气不会影响氧气体积的测量,不影响结果;
故选bc。
(4)物理操作不能产生新的物质,则可用打磨的方法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5)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活动性比氢弱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说明活动性Fe>H,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说明活动性H>Cu,所以可以说明活动性Fe>Cu。则能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现象是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
(6)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所以取铁钉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等铜盐溶液,看到铁钉表面析出红色固体,可说明活动性Fe>Cu。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B;E;Zn+H2SO4=ZnSO4+H2↑;
(3)bc;
(4)打磨;
(5)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
(6)硫酸铜溶液等。
19.市场上的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只需向发热包中倒入凉水,就能给食物加热,享用美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发热包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
Ⅱ.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兴趣小组的同学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发热包中的物质是 (写名称)能与水反应产生该现象;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猜想发热包内的物质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其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上述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体产生,于是对产生的气体成分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气体是CO;猜想二: ;猜想三:CO2和H2的混合气体。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与分析】
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猜想 (填“一”或“二”或“三”)不成立;还观察到丁装置中的固体粉末 ,且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猜想 (填“一”或“二”或“三”)成立。若装置甲与装置乙位置互换,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请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
【总结与反思】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严禁与火源接触;使用后应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答案】探究一:生石灰(或氧化钙);Ca(OH)2+Na2CO3=CaCO3↓+2NaOH;
探究二:【猜想与假设】CO2;
【实验验证与分析】一;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三;不合理,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且没有明显现象,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故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
【解析】解:探究一: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属于复分解反应。
探究二:【猜想与假设】发热包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
【实验验证与分析】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所以猜想一不成立;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丁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且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含有氢气,说明证明猜想三成立。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且没有明显现象,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故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
故答案为:
探究一:生石灰(或氧化钙);Ca(OH)2+Na2CO3=CaCO3↓+2NaOH;
探究二:【猜想与假设】CO2;
【实验验证与分析】一;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三;不合理,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且没有明显现象,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故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
20.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
(1)古代造纸工艺的其中两步为“浸灰水”和“抄纸”。“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制“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抄纸”一步如图1所示,目的是除去纸浆中的泥沙及粗纤维等杂质,“抄纸”一步相当于 (填实验室常用操作名称)。
(2)现代造纸过程中,常加入过氧化氢作为漂白剂。已知过氧化氢中氢元素为+1价。如图2为氧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过氧化氢转化为氧气对应图中的 (填序号)。
(3)壁纸、包装用纸板等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能,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至220℃开始生成氧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反应过程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同时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纸张表面,起到 作用。
(4)珠海是沿海城市,有人建议未来可以利用废弃贝壳溶入少量树脂来制石头纸,与传统纸相比,石头纸的优点为 (答1点即可)。
【答案】(1)CaO+H2O=Ca(OH)2;过滤;
(2)③;
(3)2Al(OH)3Al2O3+3H2O;分解;吸收;隔绝氧气;
(4)节约成本。
【解析】解:(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抄纸”能除去纸浆中的泥沙及粗纤维等杂质,其操作相当于过滤。
(2)过氧化氢(H2O2)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又由于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则该反应中氧元素由﹣1价变为0价,则对应图中的③。
(3)氢氧化铝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氢氧化铝为常见的阻燃剂,说明该反应吸热,能降低可燃物温度,同时生成的氧化铝固体能覆盖在纸张表面,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4)石头纸是利用废弃贝壳溶入少量树脂制成的,能节约成本,且能节省树木资源,还能减少造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减少污染。
故答案为:(1)CaO+H2O=Ca(OH)2;过滤;
(2)③;
(3)2Al(OH)3Al2O3+3H2O;分解;吸收;隔绝氧气;
(4)节约成本。
21.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填“碳酸氢钠”“硫酸”“硼酸”之一)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2)工业上常以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钠,转化流程示意图如图:
①写出上述转化流程步骤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步骤③中用熟石灰和水配制石灰水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量筒和 。
(3)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某种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50g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中,慢慢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加入NaOH溶液4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当加入NaOH溶液2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1%)
【答案】(1)硼酸;
(2)①CaO+H2O=Ca(OH)2;②玻璃棒;
(3)①Na+;②8%。
【解析】解:(1)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防灼伤皮肤,故答案为:硼酸;
(2)①步骤②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CaO+H2O=Ca(OH)2;
②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量筒和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
(3)①当加入NaOH溶液40g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钠,故含有的阳离子是Na+,故答案为:Na+;
②设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2NaOH+CuSO4=Cu(OH)2↓+Na2SO4
80 160
20g×10% 50g×x
x=8%
答: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陕西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陕西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陕西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深圳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深圳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深圳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