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54化学与STSE(4)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54化学与STSE(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54化学与STSE(4)
一、单选题
1.(2022·上海·模拟预测)下列工业产品,一般不是以石油为原料制备的是
A.乙烯 B.汽油 C.液化石油气 D.煤焦油
2.(2022·上海闵行·统考模拟预测)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不包括
A.灼烧 B.溶解 C.氧化 D.升华
3.(2022·上海青浦·一模)工业上大量获得乙烯的方法是
A.石油裂解 B.乙醇脱水 C.石油分馏 D.煤干馏
4.(2022·上海嘉定·统考一模)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较丰富的
A.碘元素 B.铁元素 C.钾元素 D.锌元素
5.(2022·上海·模拟预测)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6.(2022·上海青浦·统考一模)属于石油分馏产品的是
A.焦炉气 B.汽油 C.丙烯 D.乙醇
7.(2022·上海黄浦·统考二模)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
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
8.(2022·上海·模拟预测)将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木焦油和木炭等,这种加工方法化工生产中称为
A.分馏 B.裂化 C.裂解 D.干馏
9.(2022·上海青浦·统考一模)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原理为CO2 + NH3 + NaCl + H2O → NaHCO3↓ + NH4Cl
B.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CO2,再通入足量的NH3
C.反应Ⅰ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煅烧可得到纯碱
D.往母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使氯化铵析出
10.(2021·上海虹口·统考一模)从石油原料到口罩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
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
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
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发生反应消毒
A
B
C
D
A.A B.B C.C D.D
11.(2021·上海·统考一模)下列变化理论上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分馏 B.风化 C.干馏 D.钝化
12.(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的青铜器(主要成分为铜、锡、铅等)上。下列有关青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冶炼技术早于炼铁 B.具有导电性 C.熔点高于纯铜 D.硬度大于纯铅
13.(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关于化工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循环使用使得原料的总转化率较高
B.硫酸工业中,大块黄铁矿石不能煅烧,因此必须将其粉碎
C.石油分馏得到乙烯
D.氯碱工业生产纯碱
14.(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关于氯、溴、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形成价离子 B.都只能从海洋中提取
C.单质熔沸点依次上升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
15.(2021·上海徐汇·统考二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风化 B.升华 C.干馏 D.裂化
16.(2021·上海徐汇·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通过蒸氨实现氨气循环使用
B.工业合成氨使用铁触媒提高氢气的平衡转化率
C.海带提碘通入过量的氯气将I-完全氧化
D.工业制硫酸使用热交换器提高能量利用率
17.(2021·上海嘉定·统考二模)2021年3月1日,东方航空公司与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了C919购机合同。东航将成为全球首家运营C919大型客机的航空公司。大飞机 C919其主结构材料大量使用了铝锂合金,铝锂合金的优点是
A.高强度、导热性 B.低密度、高强度 C.低密度、导电性 D.导热性、导电性
18.(2021·上海长宁·统考二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19.(2021·上海虹口·统考二模)下列物质转化路线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
B.淀粉
C.
D.饱和NaCl溶液NaHCO3晶体
20.(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铝锂合金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型材料,下列性质与其应用无关的是( )
A.导电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大 D.熔点比铝低
21.(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不能用来作为新冠病毒的消毒剂是
A.84消毒液 B.漂粉精 C.75%酒精 D.明矾
22.(2021·上海静安·统考二模)习近平同志在上海考查时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回收厨余垃圾,提取食用油 B.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废弃物产生
C.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D.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23.(2021·上海崇明·统考二模)在合成氨、硫酸、纯碱的工业生产流程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A.原料气循环使用 B.使用热交换器 C.原料气净化 D.加热
24.(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下列工业生产采取的措施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化学工业
措施
目的
A
合成氨
500℃左右
防止催化剂中毒
B
石油化工
裂化
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C
工业制硫酸
V2O5催化
提高SO2的转化率
D
侯氏制碱
先通CO2
有利于CO2充分吸收
A.A B.B C.C D.D
25.(2021·上海松江·统考二模)石油裂化能得到的物质是
A.汽油 B.乙烯 C.1,3-丁二烯 D.乙炔
26.(2021·上海松江·统考二模)镁铝合金可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拦等。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A.不易生锈 B.强度高 C.密度小 D.导电性好
27.(2021·上海黄浦·统考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盐酸清洗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 B.石油经裂化获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C.用明矾对饮用水消毒 D.联合制碱法制烧碱
28.(2021·上海·统考二模)下列物质受热后能生成金属单质的是
A.碳酸钙 B.氯化铝 C.硫酸铜 D.氧化汞
二、工业流程题
29.(2022·上海·模拟预测)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工厂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检验氯气生成的方法是_________。
(2)液氯储存在钢瓶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_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自燃品 b.爆炸品 c.有毒品 d.易燃品
(3)Mg(OH)2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操作③ 是从MgCl2溶液中获得MgCl2×6H2O晶体,此处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是加热MgCl2×6H2O获得MgCl2,简述其实验操作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⑤是向溶液中鼓入__________,即可将溴单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此方法的成功应用是基于溴单质有____________性。
(6)粗溴的精制过程是先将粗溴用SO2水溶液吸收,将其转变成Br¯,再通Cl2,最后蒸馏得到高纯溴。用SO2水溶液吸收Br2的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0.(2021·上海·统考二模)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试剂级NaCl可用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图: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
(1)欲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Fe3+、,在提供的试剂中,选出m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_______、NaOH、_______(只填化学式);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在提供的试剂中,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
(2)操作X为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mL 4.00mol/L NaCl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填仪器名称)
(3)用如图所示装置,以焙炒后的海盐为原料制备HCl气体,并通入NaCl饱和溶液中使NaCl结晶析出。
①用浓硫酸和海盐混合加热制取氯化氢利用了浓硫酸的性质是_______(填编号),相比分液漏斗,选用仪器a的优点是_______。
a.高沸点 b.强酸性 c.强氧化性
②对比实验发现,将烧瓶中的海盐磨细可加快NaCl晶体的析出,其原因是_______。
(4)设计实验测定NaCl产品中SO的含量,填写表格。
操作
目的/结论
①
称取样品,加水溶解,加盐酸调至弱酸性,滴加过量c1mol/LBaCl2溶液V1mL
目的:_______。
②
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为m2g
结论:样品中S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列算式)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乙烯是以石油为原料制备的,故A错误;
B.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汽油,汽油是以石油为原料获得的,故B错误;
C.石油分馏过程中得到C原子数小于4的气体,经过压缩得到液化石油气。故C错误;
D.煤焦油是煤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煤焦油是以煤为原料制备的,不是以石油为原料,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D
【详解】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为:海带灼烧成灰,浸泡溶解得到海带灰悬浊液(或直接浸干海带),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含碘离子的滤液,向所得滤液中加入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出碘单质,再通过蒸馏提取出碘单质,整个过程涉及了灼烧、溶解、氧化、萃取和蒸馏,不包括升华,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海海带提碘,侧重考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考查,知道常见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及选取方法,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
3.A
【详解】A、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故A正确;
B、乙醇脱水可以生成乙烯,但不适用工业上大量获得乙烯,故B错误;
C、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故C错误;
D、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故D错误;
4.A
【分析】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及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详解】人体摄入的碘主要是来自海产品和碘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而海带中含丰富的碘元素,故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应多吃海带。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5.D
【详解】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6.B
【详解】属于石油分馏产品的是汽油,焦炉气是煤干馏的产品,丙烯是裂化或裂解的产品,乙醇是含氧衍生物,不属于石油分馏产品,答案选B。
7.B
【详解】A. 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烃;
B. 甘油为丙三醇,属于多元醇类,不是烃;
C. 煤油的主要成分是烃;
D. 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烃。
答案选B。
8.D
【详解】将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木焦油和木炭等,这种加工方法化工生产中称为干馏。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和裂解是石油工业上的生产方法,答案选D。
9.B
【详解】A、在氨气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即CO2 + NH3+ NaCl + H2O = NaHCO3↓ + NH4Cl,A正确;
B、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所以要先通入氨气,后通入CO2,B错误;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C正确;
D、根据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入的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析出氯化铵,D正确。
答案选B。
10.C
【详解】A.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
D.利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发生烷基化反应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A.分馏是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物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中国在夏代已经冶炼青铜,而春秋战国时才出现炼铁技术,A项正确;
B.青铜为金属,具有导电性,B项正确;
C.青铜是合金,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故熔点低于纯铜,C项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中任意一种金属的硬度都大,故硬度大于纯铅,D项正确;
答案选C。
13.A
【详解】A.合成氨工业中,、循环使用,使其多次转化为NH3然后及时分离出NH3,故使得原料的总转化率较高,A正确;
B.硫酸工业中,大块黄铁矿石不是不能煅烧,将其粉碎仅仅是让其与氧气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错误;
C.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故石油分馏得不到乙烯,需经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才能制得乙烯,C错误;
D.氯碱工业是指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故生产烧碱而不是纯碱,D错误;
故答案为:A。
14.B
【详解】A.氯、溴、碘都位于第VIIA族,具有氧化性都会形成-1价离子,故A正确;
B.除了海洋中提取氯、溴、碘,还有其他途径获取,如以含碘磷矿石为原料提取碘,故B错误;
C.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沸点逐渐增大,所以单质Cl2、Br2、I2熔沸点依次上升,故C正确;
D.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弱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弱,所以HF、HCl、HBr、HI稳定性逐渐减弱,故D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A.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如Na2CO3·10H2O风化变为Na2CO3,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风化不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
B.升华指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正确;
C.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
D.裂化是石油馏分在高温下由长链大分子变为短链小分子的过程,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B。
16.D
【详解】A.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H3+H2O+CO2=NH4HCO3,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发生反应:NH4HCO3+NaCl=NH4Cl+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受热容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得到纯碱,循环使用的是二氧化碳而非氨气,故A错误;
B.工业合成氨中使用铁触媒起到催化的作用,不能提高氢气的平衡转化率,故B错误;
C.将I-全部氧化成I2用的是双氧水,其中用硫酸提供酸性环境,而不能用氯水,会引入杂质,故C错误;
D.工业制硫酸使用热交换器提高能量利用率,故D正确;
故选D。
17.B
【详解】制造飞机材料要求密度低,强度高,铝和锂都是轻金属,所以制成的铝锂合金密度低,强度高,适合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与其导电和导热性无关。
故选B。
18.B
【详解】A.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A错误;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可以含有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14C与12C都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D.硫酸钡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但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剧毒的氯化钡溶液,则碳酸钡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D错误;
故选:B。
19.D
【详解】A.S和O2点燃生成SO2,不能生成SO3,A不符合题意;
B.工业上用石油的裂化和裂解产生乙烯,不用乙醇生产乙烯,B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氨发生催化氧化产生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产硝酸,C不符合题意;
D.纯碱制备工业中先往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制造碱性环境,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固体,再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得到纯碱,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0.A
【详解】铝锂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熔点比铝低的性质,是航空飞行器较理想的结构材料之一,易导电的性质与此应用无关,故答案为A。
21.D
【详解】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钠,可以用于消毒杀菌,故可作为新冠病毒的消毒剂,故A不选;
B.漂粉精又名高效漂白粉,主要成分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钙,可以用于消毒杀菌,故可作为新冠病毒的消毒剂,故B不选;
C.75%酒精课时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细菌病毒失去活性,所以可以用于消毒杀菌,故可作为新冠病毒的消毒剂,故C不选;
D.明矾为十二水硫酸铝钾,明矾可用于净水,但不能用于消毒,故选D;
答案选D
22.B
【详解】A.厨余垃圾提取的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不能用于食用,A做法错误;
B.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废弃物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B做法正确;
C.电子垃圾中含有重金属,填埋能引起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C做法错误;
D.焚烧废旧塑料,会产生污染性气体,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D做法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3.D
【详解】A.工业制备硫酸中通过量的空气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原料气不循环使用,合成氨中原料气氮气和氢气循环使用,纯碱工业中二氧化碳循环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合成氨、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中都用热交换器进行加热,而工业制备纯碱不使用热交换器,故B不符合题意;
C.合成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催化剂,为防止催化剂中毒,原料气需要净化,纯碱的工业生产流程中不需要原料气净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合成氨需要加热,硫酸的工业生产中煅烧黄铁矿和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都需要加热,纯碱的工业生产流程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需要加热,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4.B
【详解】A.500℃左右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大,而不是防止催化剂中毒,故A错;
B.石油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即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故选B;
C.催化剂只能提高化学反应式速率,即只能缩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提高转化率,故C错;
D.侯氏制碱先通入氨气时溶液呈碱性,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故D错;
答案选B
25.A
【详解】石油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得到的主要是汽油。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答案选A。
26.D
【详解】镁铝合金不易生锈、强度高且密度小,所以可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拦等。这与镁铝合金的导电性好没有关系。
答案选D。
27.A
【详解】A.次氯酸钙与潮湿的空气反应生成碳酸钙,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内有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而除去,A正确;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裂解才能得到乙烯等化工原料,B错误;
C.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而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毒,C错误;
D.联合制碱法制得的是纯碱,即碳酸钠,烧碱是NaOH,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8.D
【详解】A. 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错误;
B. 氯化铝受热难以分解,故B错误;
C. 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SO3、SO2和O2,故C错误;
D.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和氧气,故D正确;
故选D。
29.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 C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边加热边通入干燥的HCl气体,防止MgCl2水解,同时带走水蒸气 热空气或水蒸气 挥发性 SO2+Br2+2H2O=4H++2Br-+SO42- 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问题
【分析】海水晒盐后过滤分离出滤液和粗盐,①为过滤,粗盐经精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电解饱和食盐水可用于制备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滤液加入石灰乳沉淀镁离子后操作②为过滤,在滤液中通入Cl2是将滤液中的Br-氧化为Br2,再利用热的空气将Br2吹出,操作⑤中利用SO2吸收发生SO2+Br2+2H2O=4H++2Br-+SO42-;再通入Cl2将Br-氧化为Br2,两次Br-→Br2转化的目的是对溴元素进行富集;操作③是氢氧化镁加入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氯化镁溶液中得到氯化镁晶体,操作④为加热六水合氯化镁得到干燥的氯化镁,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氯气生成的方法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
故答案为:;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
(2)液氯有毒,储存在钢瓶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c,
故答案为:c;
(3)Mg(OH)2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操作③是从MgCl2溶液中获得MgCl2•6H2O晶体,此处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操作④是加热MgCl2•6H2O获得MgCl2,简述其实验操作及其原因为边加热边通入干燥的HCl气体,防止MgCl2水解,同时带走水蒸气,
故答案为:边加热边通入干燥的HCl气体,防止MgCl2水解,同时带走水蒸气;
(5)操作⑤是向溶液中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即可将溴单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此方法的成功应用是基于溴单质有挥发性,
故答案为:热空气或水蒸气;挥发;
(6)粗溴的精制过程是先将粗溴用SO2水溶液吸收,将其转变成Br-,再通Cl2,最后蒸馏得到高纯溴,用SO2水溶液吸收Br2的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42-,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问题,
故答案为:SO2+Br2+2H2O=4H++2Br-+SO42-;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问题。
【点睛】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30. BaCl2 Na2CO3 75%乙醇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a 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 增大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使产生HCl气体的速率加快 使SO完全沉淀 ×100%
【分析】将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焙炒,除去海藻等有机杂质,并使其颗粒变小,然后加水溶解,再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SO、过量NaOH溶液除去Mg2+和Fe3+、过量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和钙离子,最后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饱和溶液,再通入HCl气体酸化并结晶,洗涤除去K+,烘干得到NaCl。
【详解】(1)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除去硫酸根应使用氯化钡溶液、除去Mg2+、Fe3+用NaOH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用Na2CO3溶液,且Na2CO3溶液需加在氯化钡之后,所以滴加顺序为BaCl2、NaOH、Na2CO3;为了降低NaCl的溶解度,同时使微量的KCl溶解,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应选用75%乙醇;
(2)配制500mL 4.00mol/L NaCl溶液,需要在烧杯溶解NaCl固体,溶解时需要玻璃棒搅拌,之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进行定容,移液时需要玻璃棒引流,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滴加水,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①氯化氢沸点低易挥发,而硫酸为高沸点酸不易挥发,所以将浓硫酸和NaCl混合加热可以挥发出HCl气体,故选a;仪器a侧面导管可以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
②将烧瓶海盐磨细可以增大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使产生HCl气体的速率加快,从而加快NaCl晶体的析出;
(4)步骤①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能使溶液中SO完全沉淀,得到的沉淀为BaSO4,质量为m2g,则沉淀中SO的质量为,所以样品中硫酸根的质量分数为×100%=×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57化学与STSE(7),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51化学与STSE(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52化学与STSE(2),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