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
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02化 学(江苏南京专用)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4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中考重庆市B卷)“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A.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B. 大肆开采矿物资源C. 生活废水处理排放 D. 长江流域十年禁渔2.(2022年中考云南省卷)“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攀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镇浆制泥 B. 拉坯造型C. 高温烧制 D. 磨光上釉3.(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 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4.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卷)“关爱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铁元素B. 为节约粮食,蒸煮霉变大米后食用C. 为预防可燃性气体爆炸,加油站严禁烟火D. 为减少热量散失,冬季室内烧炭取暖时门窗紧闭5. (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量取 B. 稀释C. 产生H2 D. 收集H26.(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两个碳原子C2 B. 氯离子C1-1 C. 三个氧分子3O2 D. 氧化镁Mg2O7. (2022年中考重庆市B卷)古藉《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黄涂木片项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松木含有有机物 B. 松木发火说明其具有可燃性C. “发烛”发火会放出热量 D. “发烛”发火只生成CO28. (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转化①是化合反应B. 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三种C. 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D. 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9. (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 CaC2O4固体不溶于水,用如图装置研究CaC2O4受热分解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时,先加热CaC2O4,后加热CuOB. 装置②中黑色固体变红,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C. 装置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2D. 冷却后,取装置①中少量残留固体加入水,无气泡,放热,证明有CaO生成10.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卷)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一温度降低,分子变小B 气体容易被压缩一一气体分子间隔较大C.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一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D. 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一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11. (2022年云南省卷)云南文山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 田七氨酸中含N2O5分子C. 田七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12.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卷)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确的是A. 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 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13.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卷)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 用方案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C. 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 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14.(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卷)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足量水、搅拌、过滤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D鉴别化肥KCl和NH4Cl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A. A B. B C. C D. D15. (2022年中考云南省卷)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①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④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4分)16. (13分)(2022年天津市卷改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加入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实验室要制取3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写出详细解答过程)。(5)现有一新制的碳酸钙产品,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测定反应生成的BaCO3的质量来确定该产品中CaCO3的含量(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①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③实验时,称取的碳酸钙产品的质量为m1g,反应后得到BaCO3的质量为m2g,则该产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17.(6分) (辽宁省沈阳市)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宏观辨识(1)通过科学探究可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用,再次称量,观家到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微观探析(2)下图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过程I表示分子分解成______的过程。符号表征(3)氢化镁(MgH2)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贮氢材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 Mg(OH)2+ ↑。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补全依据。依据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______不变。依据二:______。18. (8分)(2022年云南省卷)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下列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铜具有___________性: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4)某同学对含Cu(NO3)2、AgNO3、M(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流程如下(M表示一种金属元素):根据实验探究流程,回答下列问题:①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②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③滤液D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____种情况。19.(10分) (2022年天津市卷改编)水和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 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C. 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2)试管______(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A. 植物油 B. 面粉 C. 白糖(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②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③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5)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①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A.abcd B.bcad C.bacd②该实验中需要称量氯化钠______g。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7分)(2021年江苏省南京卷)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Al、S、Cl、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只有D和E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两元素的粒子个数比均为1:1;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氧化;C的溶液呈蓝色;I俗称苛性钠;B、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I ,H ,F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9分)(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卷)松花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圆梦”学习小组进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项目研究,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任务一】品松花蛋,初识松花蛋的酸碱性同学们品尝松花蛋时,发现松花蛋略有涩味,加入食醋涩味减轻,他联想到碱性物质通常有涩味,推测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任务二】浸松花蛋粉,寻找涩味缘由取适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12,证明滤液中含有碱性物质。【提出问题】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查阅资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盐、纯碱等。【分析推理】松花蛋粉加水调和时发生如下反应:CaO+H2O=Ca(OH)2,______(写化学方程式)。甲同学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除氢氧化钠外,还可能含有______(填化学式)或氢氧化钙。【实验探究】操作现象结论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______无明显现象滤液中不含______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碳酸钾溶液______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找到了松花蛋粉加水后滤液显碱性的原因,寻到了涩味的缘由。【反思总结】判断化学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______。【任务三】腌松花蛋,制作传统美食同学们戴上手套。将松花蛋粉加入容器中,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到松花蛋泥,将松花蛋泥均匀裹到新鲜鸭蛋上密封。从安全的角度说明“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项目拓展】为了使松花蛋产生美丽的松花,传统工艺中加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目前密陀僧已逐渐被硫酸锌取代,制得无铅松花蛋。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这一工艺改进的原因是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苏州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苏州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苏州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4——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4-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4-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