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3年中考物理精选真题重组卷01
物 理(福建专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利用磁性材料特性的是( )
A.指南针 B. 火药
C. 造纸术 D.印刷术
【答案】A
【解析】指南针的本质是小磁针,能够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示南北方向,利用的是磁性材料特性。而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与磁现象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D.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则音叉发声时同时也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音调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频率越低,则音调越低,故B错误;
C.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白兔是通过音色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故C错误;
D.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传递信息,从而可以确定鱼群的位置,不是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最接近( )
A.5cm B.15cm C.30cm D.40cm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按摩仪的长度和手掌的长度大致相等,所以它的长度最接近15cm。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小强开启饮料时,瓶起子可视为一个杠杆,如图所示。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用瓶起子开瓶盖时,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支点在一端,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2·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水平桌面上的深桶容器中装有水,小明在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将其置于水中某一深度处,恰好悬浮,如图所示现沿桶壁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在水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玻璃瓶保持静止 B.玻璃瓶下沉至容器底
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D.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增大
【答案】A
【解析】AB.由题意可知,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悬浮在水中时,竖直方向受浮力和重力且这两个是一对平衡力,当向试管中加入水时,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增加,压强增加,会向里凹陷,排开水的液体变小,浮力变小,重力不变,所以空玻璃会下沉到容器底部。故A错误,A符合题意,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加入水时,水的深度增加,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桌面对容器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容器自身重力和容器中水的重力之和,向试管中加入水,水的重力增大,所以桌面对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增大,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各种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分布不同。下图中( )是水蒸气的分子分布示意图。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组成固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很强,分子排列整齐,分子间距离较小;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组成液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强,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在一定范围内运动;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组成气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很弱,分子间距离很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
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B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不仅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还使球发生的形变,故AB错误,C正确;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8.(20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将铜片和锌片放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就成了一个自制电池,用导线将电压表与铜片、锌片相连,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电池的正极 B.这个电池的电压为6V
C.这个电池的电压为3V D.这个电池的电压为0.6V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铜片连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所以铜片是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
BCD.由图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故电压表示数为0.6V,即这个电池的电压为0.6V,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从载人飞船进入核心舱。2022年3月23日,他们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所示是空间站的结构及航天员授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完成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B.航天员与学生互动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从地面带到空间站的实验器材质量变为零
【答案】B
【解析】A.完成对接后,核心舱和宇宙飞船合二为一,所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静止的的,故A错误;
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航天员与学生互动只能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B正确;
C.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时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没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0.(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雨水,冰雪消融
B.立夏,雾绕山峦
C.霜降,霜满枝头
D.大寒,滴水成冰
【答案】C
【解析】A.冰雪消融,水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小液滴,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的雾,属于液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冰晶,属于凝华,故C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倍受川渝人民的喜爱。在吃鸳鸯火锅时,一般会发现油腻的红锅比清淡的白锅先开;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方“白雾缭绕”;吃完后衣物上有火锅的香味关于吃火锅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锅先开说明油的沸点比水低
B.白锅因液面缺少油膜阻碍,汤液蒸发带走热量较多而升温较慢
C.“白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衣物上残留的香味,说明香料分子在做机械运动
【答案】B
【解析】A.食用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红汤先沸腾是因为食用油覆盖在水的上面,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红汤先沸腾,故A错误;
B.白锅和红锅相比,白锅液面缺少油膜阻碍,汤液表面积较大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升温较慢,故B正确;
C.“白雾”是高温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而不是凝华,故C错误;
D.衣物上残留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扩散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是机械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2.(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答案】A
【解析】AC.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该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大于10cm,故A正确,C错误;
B.远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
D.白墙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线照射到白墙后会发生的是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13.(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早在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磬氏》中就有“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的制磬技术的记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利用这种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答案】B
【解析】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特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题意可知,“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所以这种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声音的音调,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阻R1=2Ω,R3是0~1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恒为6V。已知滑片每滑动1cm时,R3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1Ω,滑片距离a端的长度设为x;闭合开关,R3的滑片滑动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U与x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2=12Ω
B.当x=2cm时,电阻R1的功率为0.5W
C.当x=10cm时,电压表V2的读数为5.4V
D.移动滑片的过程中,电阻R2功率的最大值为0.72W
【答案】B
【解析】A.由乙图可知,当x=0时,R3=0,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4.8V,电源电压为6V,所以R1两端电压为
U1=U-U2=6V-4.8V=1.2V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
所以R2的阻值为
故A错误;
B.当x=2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所以电阻R1的功率为
故B正确;
C.当x=10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即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
故C错误;
D.当R3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电阻R2的电功率最大,由A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4.8V,所以电阻R2功率的最大值为
P2=U2I=4.8V×0.6A=2.88W
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张家口举行。如图所示,在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冰壶由于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此时水平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答案】 惯性 不做功
【解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兼作惯性,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冰壶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2]冰壶运动过程中,水平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冰壶在水平面上运动,冰壶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因此支持力不做功。
16.(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多个用电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 ______过大,此时______(填“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 电流##总电流 空气开关
【解析】解[1]将多个用电器插在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根据P=UI可知,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
[2]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会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家庭电路的作用。
17.(2022·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满不同液体的甲乙相同烧杯中,稳定后如图所示,甲中小球漂浮,乙中小球沉底,甲烧杯溢出的液体质量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烧杯溢出的液体质量,此时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较大。
【答案】 大于 甲
【解析】[1]甲乙中小球相同重力,甲中小球漂浮,浮力F1等于重力,乙中小球沉底,浮力F2小于重力,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液体重力,则
[2]甲中小球漂浮,则
乙中小球沉底,则
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
18.(2022·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___________。
【答案】 照相机 减小
【解析】[1]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说明数字“9”通过胶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积木放在了胶囊的二倍焦距以外,像成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照相机。
[2]若想让“6”变大一些,即像变大一些,则像距必须变大,根据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减小。
19.(2022·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答案】 振动 音调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2]绳子转动越快,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则声音的音调越高。
20.(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路中,由于接线柱接触不良导致电路发生了断路故障。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现通过接入一个电表来判断故障。
① 应选择如下方案_______________;
A.将一个电流表串联在 Q 点
B.将一个电压表并联在 Q、M 点之间
C.将一个电压表并联在 M、N 两点之间
② 请写出选择方案后,闭合开关 S 后的操作、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及其对应的故障:_____________。
【答案】 A
见解析
【解析】[1][2]A.电路中R1、R2并联,各支路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将电流表串联接入 Q 点,Q点在干路上,闭合开关后,向左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若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则 R2 断路;若电流表示数变大,则 R1 断路。故A符合题意;
B.将电压表并联在 Q、M 点之间,电压表被电路中的导线短路,开关闭合后电压表始终没有示数,因此无法判定故障位置。故B不符合题意;
C.电路中R1、R2并联,将电压表并联在M、N 两点之间,即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可知,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始终不变,因此无法判定故障位置。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小丽站在落地镜前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她的眼睛E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P点像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过物点P作垂直于镜面的直线(虚线)PQ(Q点为垂足),延长PQ到点P′,使
此时P′即是P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连接P′E,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PO,即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2.(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人民为了抵御入侵,常在城池周围建造护城河,通过吊桥升降控制人员进出。如图是吊桥被拉起时的模型图,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
【答案】
【解析】由题知,杠杆的支点在O处,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力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动力臂,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23.(2022·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下落(如图所示)。接近地面时反推发动机点火,最终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内实现软着陆。
(1)返回舱刚进入大气层下落时,机械能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2)反推发动机属于喷气式发动机,反推发动机是否属于热机?
【答案】(1)见解析(2)是
【解析】(1)机械能减小。原因是返回舱刚进入大气层后,降落伞相继打开,临近地面时,反推发动机启动向下喷气,给气体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给返回舱一个向上的力,迫使返回舱减速“刹车”,由于速度减小,故动能减小;返回舱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由于返回舱与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机械能减小。
(2)热机的种类很多,例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式发动机都属于热机。
五、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24.(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小华用电源(3V)、电流表(0~0.6A 0~3A)、刻度尺、鳄鱼夹等器材,探究粗细均匀电阻丝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测得数据如下表:
序号
长度L/cm
电流I/A
1
30.0
0.20
2
20.0
0.30
3
10.0
0.60
(1)根据实验数据,可求得1cm该电阻丝的电阻为___________Ω;
(2)小明在小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该电阻丝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约10Ω)
①按图甲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在电阻丝上移动鳄鱼夹M,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50A;
②保持M位置不变,把RX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图乙的电路图___________,并求出此时RX的电阻为___________Ω;
③小明实验时电源的实际电压比3V略低,则他测算出的电阻值_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④为了消除因电源电压降低对电阻测量结果的影响,小明用原实验电路,改变测量方法就可以消除影响。其做法是:
i、连接图甲电路,闭合开关,移动M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记下M的位置A;
ii、把Rx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M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_A,记下M的位置B;
iii、用刻度尺量出AB间距离为Lcm,则RX=___________。
【答案】 0.5 9 偏大 0.20 0.5L
【解析】(1)[1]电源电压为3V,当长度为30cm时,电流的大小为0.2A,则接入的电阻为
1cm该电阻丝的电阻为
(2)②[2][3]根据实物图,依次画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并用导线依次连接,故如图所示:
当闭合开关,在电阻丝上移动鳄鱼夹M,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50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保持M位置不变,把RX接入电路,此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总电阻为
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③[4]这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0,电源电压为U,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之比为
则待测电阻为
电源电压变小,故待测电阻偏大。
④[5][6]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测量电阻,连接图甲电路,闭合开关,移动M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记下M的位置A;把Rx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M使电流表示数为0.2A,记下M的位置B,电源电压一定,电流相同,故两次实验的总电阻相同,用刻度尺量出AB间距离为Lcm,则待测电阻的阻值即为AB间的电阻,每1cm,电阻为0.5Ω,故待测电阻的阻值为0.5L。
25.(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螺母向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第1、2次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已填入表。图是第3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此次杠杆右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 / 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5
0.2
2
0.25
2
2
0.15
1.5
0.2
3
1.5
0.1
①
②
(3)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
(4)某小组对实验过程交流、讨论后,按图所示又进行了实验。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指出,用弹簧测力计斜拉可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因为这样做改变了__________。在测量拉力F的力臂时,小组内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拉力的力臂应为___________(选填“OA”“OB”或“AB”)。
【答案】 右 1 0.15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拉力的方向 OB
【解析】(1)[1]由图知道,杠杆的右端上翘,为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即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2][3]第1、2和3次实验的数据知道,每次动力减小0.5N,由第1、2次的数据知道,每次阻力也是减小0.5N,所以,第3次的阻力应是1N;分析第1、2次的数据知道,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由此可知第3次的阻力臂应是0.15m。
(3)[4]由实验表格中数据知道,三次实验数据都满足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5]由图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同时改变了力臂的方向,由此得出的平衡条件更具普遍性。
[6]因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图知道,OB应为拉力的力臂。
26.(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小晨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如图甲所示)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吊坠的密度进行鉴定。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拨动___________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将解去挂绳的小吊坠放在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当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向右移动游码 B.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C.取出5g的砝码
(3)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小吊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先向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将重新系好挂绳的小吊坠轻放入量筒中,水面如图丙所示,则小吊坠的体积为___________ cm3;
(5)小晨将测得的密度和表格中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小吊坠可能是___________制作而成的,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测量过程发现,小吊坠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材质
翡翠
和田玉
玻璃
有机玻璃
密度/g•cm-3
约3.3~3.36
约2.95~3.17
2.5
1.18
【答案】 水平工作台 游码 右 C 24 8 和田玉 偏小
【解析】(1)[1][2]在使用天平前,应进行调零,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拨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
[3]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说明此时天平左端重,右端轻,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4]当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此时5g的砝码质量过大,故应将5g的砝码取下,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平衡,故下一步的操作是取出5g的砝码,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5]由图乙可知,小吊坠的质量为
m=20g+4g=24g
(4)[6]由图丙可知,此时水与小吊坠的总体积为V总=38mL,故小吊坠的体积为
V=V总-V0=38mL-30mL=8mL=8cm3
(5)[7]由可得,小吊坠的密度为
故由表中数据可知,小吊坠可能是和田玉制作而成的。
[8]在测量小吊坠体积时,绳子未解下,则由排水法测小吊坠体积时,会使得小吊坠的体积测量值偏大,故由可知,会使得小吊坠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27.(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___________(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通过对比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图实验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改变木块的速度,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运动速度(m/s)
0.2
0.3
0.4
0.5
测力计的示数(N)
1.2
1.2
1.2
1.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伟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等于 甲、丙 无关 不需要
【解析】(1)[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3)[2]要得到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需要控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4)[3]由表中数据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速度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5)[4]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8.(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器材选用薄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原因是 _____;
(2)实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与纸面 _____;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变换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_____相等;
(4)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理?_____,原因是 _____。
【答案】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垂直 距离 合理 见解析
【解析】(1)[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所以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2]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所以实验中玻璃板应始终保持与纸面垂直。
(3)[3]重复3次实验,每次试验A、B到玻璃板的距离都相同,可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4][5]合理;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是一个普遍规律,需要多次测量,小明将每次实验对应的A和B的位置在白纸上连线后,发现这些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在综合上述实验的所有结果,总结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9.(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共建卫生城市,构建美好家园”,如图所示是“雾炮车”喷洒水雾以减少扬尘的情段。某次喷酒完后,该车在的牵引力作用下,匀速通过200m的平直道路用时20s。求:
(1)此过程中该车的速度;
(2)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的功率。
【答案】(1)10m/s;(2)4×104W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根据公式可得此过程车的速度为
(2)根据公式P=Fv可得,该车牵引力的功率为
P=Fv=4×103N×10m/s=4×104W
答(1)此过程中该车的速度为10m/s;
(2)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的功率为4×104W。
30.(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40,小灯泡L标有“5V 2.5W”的字样,将滑片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A,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将滑片移到某位置,电压表示数为10V,滑动变阻器电阻丝1min内产生的热量。
【答案】(1)10;(2)15V;(3)300J
【解析】解:(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将滑片移到最右端,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
(3)将滑片移到某位置,电压表示数为10V,此时小灯泡的电压为
通过小灯泡的实际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电阻丝1min内产生的热量
答:(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0Ω;
(2)电源电压为15V;
(3)将滑片移到某位置,电压表示数为10V,滑动变阻器电阻丝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300J。
31.(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款可设定温度的电热水杯,能将杯中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其铭牌如下表所示。电热水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将0.3L的水从25℃加热到55℃,用时2min20s。求:
产品名称
电热水杯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300W
额定容量
0.3L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热水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电热水杯的热效率是多少?
【答案】(1);(2);(3)
【解析】解:(1)根据得水的质量
根据可得水吸收的热量是
(2)根据得电热水杯消耗的电能
(3)根据可得电热水杯的热效率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3.78104J;
(2)电热水杯消耗的电能是4.2104J;
(3)电热水杯的热效率是9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4——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4-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4-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