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内蒙古包头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展开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内蒙古包头卷】
生物·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D | B | A | D | A | D | B | C | B |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
【分析】(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精子或卵细胞只获得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受精卵中的基因又恢复成成对存在。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A.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中受精,受精卵形成后就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A错误。
B.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44条常染色体+XX或44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精子或卵细胞只获得成对染色体中的一个。所以,男、女两性的生殖细胞中都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B正确。
C.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所以 ,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父亲与母亲,C错误。
D.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食物链的起点应是绿色植物,而此链条不是,A错误。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含的食物链是树(或植物)→蝉→螳螂→黄雀。此食物链中起点是生产者树(或植物),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消费者消费者黄雀;蝉是植食性动物,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螳螂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错误。
C、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上述反映食物链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黄雀。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消费者数量越少,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动物和人是消费者。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是逐次递减的。因此,黄雀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所以,桃花是桃树的生殖器官。A错误。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鸭子和蒌蒿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细胞。B正确。
C、桃树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河豚属于动物,都是高等生物,河豚比桃树多了系统。所以,桃树与河豚都是高等生物,但体内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C错误。
D、植物体内的导管、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动物体内的血管属于循环器官层次。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分析】(1)大脑能控制记忆、思维、感觉等,大脑皮层为最高级神经中枢。小脑可以控制身体协调性,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2)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3)运动的完成,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而还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详解】A.大脑有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小脑可以控制身体协调性,两者可以使跳台滑雪运动员保持身体平衡,A正确。
B.花样滑冰运动员完成准确、优美的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B错误。
C.晶状体曲度的调节能使运动员看清滑道中远近不同的运动员,瞳孔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强弱,C错误。
D.运动的完成,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而还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5.【答案】D
【分析】(1)图中甲是肾小囊、乙是肾小管,A表示原尿、B表示尿液。(2)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
【详解】A.血液流进肾小球,再进入甲形成A原尿,所以,甲是肾小囊。A原尿经过乙形成B尿液,所以,乙是肾小管,A正确。
B.血液流经肾脏后,组织细胞消耗了氧气,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肾脏,形成了尿液,部分尿素被排出,因此尿素减少,B正确。
C.由分析“尿液的形成”可知:A、B表示的液体分别是原尿和尿液,C正确。
D.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若乙处(肾小管)发生病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B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详解】AB.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与另一种 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因此利用羊的乳汁生产人凝血因子和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都是利 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B错误。
C.蜜枣是通过用大量的糖渗透出枣里的水分制成的,水分的缺乏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食品保存 的目的,该方法也叫渗透保存法,错误。
D.泡菜的制作是利用乳酸菌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发酵制作的,没有利用酵母菌,错误。
故选A。
7.【答案】D
【解析】A、自花传粉是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而图片中是两朵花之间的传粉。故A错误。
B、③果实是由②雌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胚珠发育为种子,故B错误。
C、⑤幼苗中的茎是由④种子中的胚芽发育而来的,因为种子的胚芽发育为茎和叶,故C错误。
D,⑤植株是由④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来的,因为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体,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分析】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详解】A.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题干中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种类的地雀,它们的食物不同,喙形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定向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A不符合题意。
B.b雀喙形状——适于取食昆虫,该形状的喙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则不利于b雀取食,对生存不利,故属于不利变异,B符合题意。
C.喙长而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啄破树皮,找到昆虫,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
D.达尔文认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在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就必然存在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适应环境的变异逐代遗传下去并得到积累和加强,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了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的地雀种群,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性别决定。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狗和东北虎属于哺乳动物,大脑发达,属于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选项A表述正确;狗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狗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76条+XX或76条+XY,选项B表述正确;雌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为XX,雌性东北虎的卵细胞内性染色体为X,选项C表述错误;东北虎属于哺乳动物,后代中雌雄比例理论上为1:1,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及其功能。免疫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异物会发生过敏反应,选项A表述正确;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从免疫角度看,引起过敏的花粉是抗原,选项B表述错误;鼻炎或哮喘能影响人正常的呼吸,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选项C表述正确;若出现过敏反应,最好办法是去医院查找过敏原,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11.(10分)
【答案】(1)多个胚珠 子叶
(2)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呼吸作用
(3)导管 植物根中有根瘤菌
(4)靠近正面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多 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效率 丙组长期处于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而降低了酶的活性,当恢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后,已降低的酶活性未能恢复,从而失去了高浓度二氧化碳的优势
【解析】(1)植物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花生果实中通常有2~4粒种子,是因为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许多个胚珠。花生种子的子叶有两片,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因此我们吃的花生油主要来自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
(2)花生进行泡种可以保证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当浅播可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浸泡后种子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是由于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造成的。
(3)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供植株利用。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4)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多数植物叶片正面颜色比背面深些,原因是靠近正面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通风能使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5)甲组与乙组对照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花生的光合作用速率增大,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能促进光合作用的效率;花生长期处于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而降低了酶的活性,当恢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后,已降低的酶活性未能恢复,从而失去了高浓度二氧化碳的优势。
12.(10分)
【答案】(1)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
(2)胰岛素 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3)抗体1 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突起
(5)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
(6)视网膜 视神经(或视觉神经) 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适应复杂变化的生存环境
【详解】(1)根据图示分析,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胰岛B细胞,丙分泌的A(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3)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抗体1引起的。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所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如果是肾有问题,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但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正常人吃糖过多后,尿液中也会出现葡萄糖。
(4)细胞的数目增多以及细胞的形态改变,是分裂和分化过程,由于细胞分化,神经元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功能存在差异。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突起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运动员高度兴奋时,神经系统会支配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多,表现出反应灵敏、呼吸心跳加快,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6)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曈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非条件反射是的指在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而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它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滑雪时遇到障碍物能及时避开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扩大了机体的反应范围,当生活环境改变时条件反射也跟着改变。因此,条件反射较非条件反射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适应复杂变化的生存环境。
13.(10分)
【答案】(1)①残翅 1、3 甲 ②50%
(2)雄性 丙 4 3条+Y
(3)全为残翅果蝇 全为长翅果蝇
【解析】
【分析】(1)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小问1详解】
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果蝇个体既有长翅的又有残翅的”。表中第3组中果蝇的亲代没有残翅,而后代中却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体现了亲自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可知隐性性状是残翅,表中第1组,亲代有残翅,子代却没有,也可以说明残翅是隐性基因,残翅的基因组成可以用可用图一中的甲表示为aa。②表中第1组子代全部是长翅,亲代为残翅×长翅,可以推断处子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Aa,第2组子代残翅的基因组成为aa,如果Aa×aa,则后代的基因组成形式有Aa和aa两种,而且出现的几率各为50%。
【小问2详解】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由X、Y染色体决定,雄性果蝇为XY,雌性为XX。据图可知,果蝇乙的性染色体为XY,性别为雄性,雄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XY,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成单存在,即组成是3+X或3+Y,共计4条;图中丙一定为它的生殖细胞。
【小问3详解】
图二是亲本选取纯种长翅果蝇与纯种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子代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翅型果蝇的实验。现在选取亲本为图一中的甲和乙果蝇进行交配。由图二可知,如果将子代幼虫置于35℃条件下培养,子代全部为全为残翅果蝇,如果将子代幼虫置于25℃条件下培养,子代全部为全为长翅果蝇。
生物(内蒙古呼和浩特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内蒙古呼和浩特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生物内蒙古呼和浩特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docx、生物内蒙古呼和浩特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4docx、生物内蒙古呼和浩特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辽宁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辽宁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生物辽宁卷全解全析docx、生物辽宁卷考试版docx、生物辽宁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江西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江西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生物江西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4docx、生物江西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docx、生物江西卷-试题猜想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