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信息卷(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信息卷(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信息卷(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信息卷(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信息卷(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信息卷(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岳阳市2023届高三语文信息卷(二)
    本套试卷共22小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对于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学界争论颇多。达尔文曾这样解释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科学的本质取决于研究方法。判断经济学是科学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在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首先,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证方法,超脱了价值判断,以客观态度研究经济现象。在十九世纪之前,经济学是以道德学说的面目出现的。十九世纪中期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等努力使经济学摆脱价值判断,成为一门实证科学,走上了科学化之路。现在,实证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其次,经济学成功的运用了教学工具以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经济学家把经济现象作为若干经济变量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运行规律。最后,经济学在某种假设之下分析社会现象并得出结论,再用事实来检验结论,上述方法与自然科学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③现代经济学的历史仅二百余年,与典型的自然科学相比,它还是年轻而不成熟的,但他发现的许多规律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对经济学的科学化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尽管那些落后的社会科学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伽利略,而经济学却已经历过自己的牛顿革命。”
    ④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经济学经常做出错误预测,这能是科学吗?确实经济学的预测经常失误,然而气象学作出的错误预测恐怕比经济学多得多,又有谁否认气象学是科学呢?
    材料二:
    ①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是一致的,因此经济学是科学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同心理学、历史学一样,经济学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其实,判断经济学是否属于科学,先要弄清科学的特征。一般而言,科学至少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研究对象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二是研究态度力求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摆脱价值判断的干扰,三是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和逻辑推理。
    ②如果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和典型的科学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虽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采用实证、逻辑推理等方法,有着向典型的科学靠拢的倾向,但是在研究对象上,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无感情、无意志的物质世界,而经济学研究的是有感情、有意志的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前者的研究对象具有机械性,只要某一条件发生变化,就会相应出现可预见的结果。但人的活动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律相比,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因此,相较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要更为多元。在研究态度上,经济学家的研究不可能不指向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可能不存在着相当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研究方法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学也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必须找到适合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田野调查法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学永远无法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③那么,抛弃了科学主义以后,经济学还剩下些什么呢?我认为经济学家们要努力调整心态,要意识到经济学适合历史学相似的学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都是对人类活动的研究,研究者都会秉持一定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也都很难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而这正是社会科学的价值所在。
    1. 根据材料二,以下研究课题最适合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的一项是( )
    A. 土壤酸碱环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B. 全球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状态
    C. 多巴胺分泌对人情绪波动的影响
    D.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情况
    2. 材料二的作者想找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以下最有可能引用的一项是( )
    A. 经济学是价值的侍从和实践的仆人
    B. 经济学以求得人类快乐为最终目的
    C. 经济学现象的研究只需要保持立场中立,而不必宣称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D. 科学思考的艺术就是做出假设,从而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解释起来更容易
    3.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 依据材料一,经济学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对经济现象做变量分析
    B. 依据材料一,在波普尔看来部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尚未完成
    C. 依据材料二,数学研究比经济学研究更复杂更机械化
    D. 依据材料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结论都不具有客观性
    4. 材料一第④段运用气象学的事例进行反驳,试图通过推翻他人质疑的隐含前提______________来反驳“经济学不是科学”。
    5. 针对“经济学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两则材料持不同观点进行论证,你认为哪个论证更有说服力?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1. D 2. A 3. B
    4. 科学是不允许经常做出错误预测的
    5. (1)相对材料一,材料二更全面,从研究对象、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三方面明确科学的特征,并以此作为判定标准,全方位考察经济学的科学性。
    (2)论证过程更注重分析说理,抓住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一关键,辨析了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3)论证更完善,在否定经济学是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学的社会科学属性,指出其独特价值。
    (4)并且语言表达更为严谨,因此材料二论证更有说服力。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含义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
    “田野调查法”属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经济学研究的是有感情、有意志的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

    A.“土壤酸碱环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
    B.“土壤酸碱环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
    C.“土壤酸碱环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
    D.“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情况”属于经济学。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是“经济学永远无法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经济学家们要努力调整心态,要意识到经济学适合历史学相似的学问”“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都是对人类活动的研究,研究者都会并持一定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也都很难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而这正是社会科学的价值所在”。
    A.“经济学是价值的侍从和实践的仆人”谈到了“价值”这个关键词。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并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A.“经济学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对经济现象做变量分析”错,原文信息是“经济学家把经济现象作为若干经济变量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运行规律”,可见选项表述无中生有,“主要”一词未体现,难以推断。
    B.“在波普尔看来部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尚未完成”错,原文信息是“现代经济学的历史仅二百余年,与典型的自然科学相比,它还是年轻而不成熟的,但他发现的许多规律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对经济学的科学化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尽管那些落后的社会科学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伽利略,而经济学却已经历过自己的牛顿革命’”“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经济学经常做出错误预测,这能是科学吗?”可见选项表述正确。
    C.“数学研究比经济学研究更复杂”错,材料二信息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无感情、无意志的物质世界,而经济学研究的是有感情、有意志的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前者的研究对象具有机械性,只要某一条件发生变化,就会相应出现可预见的结果。但人的活动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律相比,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因此,相较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要更为多元”,可见经济学研究更复杂难以推断。
    D.“就是做出假设,从而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解释起来更容易”错,原文信息是“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律相比,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因此,相较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要更为多元”“最后,经济学在某种假设之下分析社会现象并得出结论,再用事实来检验结论”,可见选项表述于文无据。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由第③段“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对经济学的科学化作出高度评价”,第④段“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经济学经常做出错误预测,这能是科学吗?确实经济学的预测经常失误,然而气象学作出的错误预测恐怕比经济学多得多,又有谁否认气象学是科学呢?”可知此段内容意在说明经济学作出错误的预测是在所难免无可厚非的,因为作为科学的气象学也会出现错误预测。据此推断这个隐含前提为:科学是不允许经常做出错误预测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作出个性化解读创新性思考的能力。
    首先明确立场,比如,认为材料二论证更有说服力。
    然后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第一段总领下文第二段的内容,“判断经济学是科学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在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论证视角为研究方法,第二段具体说明经济学的论证方法,从“首先……其次……最后……”三个层面说明“上述方法与自然科学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材料一第三、四段说明经济学“发现的许多规律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科学性。材料二第一、二段,从科学特征的三个方面(对象、态度、方法)说明经济学不属于科学,“如果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和典型的科学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第三段,总结上文,明确经济学研究的立场态度,“我认为经济学家们要努力调整心态,要意识到经济学适合历史学相似的学问……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都是对人类活动的研究,研究者都会并持一定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也都很难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而这正是社会科学的价值所在”。由以上分析可知,相对材料一,材料二更全面,从研究对象、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三方面明确科学的特征,并以此作为判定标准,全方位考察经济学的科学性。
    由“但是在研究对象上,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无感情、无意志的物质世界,而经济学研究的是有感情、有意志的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前者的研究对象具有机械性,只要某一条件发生变化,就会相应出现可预见的结果。但人的活动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律相比,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因此,相较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要更为多元”可知,论证过程更注重分析说理,抓住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一关键,辨析了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由“那么,抛弃了科学主义以后,经济学还剩下些什么呢?我认为经济学家们要努力调整心态,要意识到经济学适合历史学相似的学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都是对人类活动的研究,研究者都会并持一定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也都很难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而这正是社会科学的价值所在”可知,论证更完善,在否定经济学是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学的社会科学属性,指出其独特价值。
    由“如果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较大的距离。……很大程度上……完全不同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我认为经济学家们要……要……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都是……都会……一定的价值观,……也都很难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而这正是……所在”可知,语言表达更为严谨
    因此材料二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邢兰①
    孙犁
    去年冬天,我随了一个机关住在鲜姜台。我住着一个高坡上一间向西开门的房子。这房子房基很高,那简直是在一个小山顶上。看西面,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到下午,太阳慢慢地垂下去……
    其实,刚住下来,我是没心情去看太阳的,那几天正冷得怪。雷,还没有融化,整天阴霾着的天,刮西北风。我躲在屋里,把门紧紧闭住,风还是找地方吹进来,从门上面的空隙,从窗子的漏洞,从椽子的缝口。我堵一堵这里,糊一糊那里,简直手忙脚乱。
    这时,邢兰推门进来了。我以为他是这村里的一个普通老乡,来这里转转。我就请他坐坐,不过,我紧接着说:
    “冷得怪呢,这房子!”
    “是,同志,这房子在坡上,门又冲着西,风从山上滚下来,是很硬的。这房子,在过去没住过人,只是盛些家具。”
    这个人说话很慢,没平常老乡那些啰唆,但有些气喘,脸上表情很淡,简直看不出来。
    “唔,这是你的房子?”我觉得主人到了,就更应该招呼得亲热一些。
    “是咱家的,不过没住过人,现在也是坚壁②着东西。”他说着就走到南墙边,用脚轻轻地在地上点着,地下便发出空洞的嗵嗵的声响。
    “呵,埋着东西在下面?”我听见这个人随便就对人讲他家藏着东西,并没有一丝猜疑、欺诈,便顺口问了这句话。他却回答说:
    “对,藏着一缸枣子,一小缸谷,一包袱单夹衣服。”
    他不把这对话拖延下去。他紧接着向我说,他知道我很冷,他想拿给我些柴禾,他是来问问我想烧炕呢,还是想屋里烧起一把劈柴。他问我怕烟不怕烟,因为柴禾湿。
    当我说怎样都行的时候,他便开门出去了。
    不多会儿,他便抱了五六块劈柴和一捆茅草进来,好像这些东西,早已在那里准备好。他把劈柴放在屋子中央,茅草放在一个角落里,然后拿一把茅草做引子,蹲下生起火来。
    他向我说:
    “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
    从此,我们便熟识起来。我每天做着工作,而他每天就拿些木柴茅草之类到房子里来替我生着,然后退出去。晚上,有时来帮我烧好炕,一同坐下来,谈谈闲话。
    有时,他拿些黄菜、干粮给我。但有时我让他吃我们一些米饭时,他总是赶紧离开。
    起初我想,也许邢兰还过得去,景况不错吧。终于有一天,我坐到了他家中,见着他的老婆和女儿。女儿还小,母亲抱在怀里,用袄襟裹着那双小腿。我看见那女孩子没有裤子穿……
    邢兰没表情地说:
    “穷的,孩子冬天也没有裤子穿。过去有个孩子,三岁了,没等到穿过裤子,便死掉了!”从这一天,我才知道了邢兰的详细。他从小就放牛,佃地种,干长工,直到现在,还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小时放牛,吃不饱饭,而且每天从早到晚在山坡上奔跑呼唤。……直到现在,个子没长高,气喘咳嗽……
    现在是春天,而鲜姜台一半以上的人吃着枣核和糠皮。
    但是,我从没有看见或是听见他愁眉不展或是唉声叹气过,这个人积极地参加着抗日工作,我想不出别的字眼来形容邢兰对于抗日工作的热心,我按照这两个字的最高度的意义来形容它。
    邢兰发动组织了村合作社,发动组织了村里的代耕团和互助团。代耕团是替抗日军人家属耕种的,互助团全是村里的人,无论在种子上,农具上,牲口、人力上,大家互相帮助,完成今年的春耕。
    而邢兰是两个团的团长。
    邢兰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按照他这样一个人,矮小、气弱、营养不良,有些工作他实在是勉强做去的。
    有一天,我看见他从坡下面一步一步挨上来,肩上扛着一条大树干,明显地他是那样吃力,但当我说要帮助他一下的时候,他却更挺直腰板,扛上去了。当他放下,转过身来,脸已经白得怕人。他告诉我,他要锯开来,给农具合作社做几架木犁。
    而竟在一天,我发现了这个家伙是个“怪物”了。他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修理枝丫,停下来,竟从怀里掏出一只耀眼的口琴吹奏了。他吹的调子不是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中国流行的曲调,而是他吹熟了的自成的曲调,紧张而轻快,像夏天森林里的群鸟喧叫……
    在晚上,我拿过他的口琴来,是一个“蝴蝶牌”的,他说已经买了二年,但外面还很新,他爱好这东西,他小心地藏在怀里,他说:“花的钱不少呢,一块七毛。”
    我粗略地记下这一些。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
    他曾对我说:“我知道冷是难受……”这句话在我心里存在着,它只是一句平常话,但当它是从这样一个人嘴里吐出来,它就在我心里引起了这种感觉:
    只有经受寒冷的人,才贪婪地追求一些温暖,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只有病弱不幸的人,才贪婪地拼着这个生命去追求健康、幸福……
    记到这里,我才觉得用不着我再写下去。而他自己,那个矮小的个子,那藏在胸膛里的一颗煮滚一样的心,会续写下去的。
    一九四O年三月二十三日夜记于阜平
    【注】①本文节选自孙犁同名小说,有删改。②坚壁:把物资转移走或埋藏起来,使不落到敌人的手里。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冷得怪呢,这房子!”第一次见到邢兰,“我”就忍不住发牢骚,表明“我”因住宿条件简陋 “没心情”,感到委屈。
    B. “我”是一名八路军干部,邢兰对“我”非常信任。“讲他家藏着东西,并没有一丝猜疑、欺诈”,表现了当时良好的干群关系。
    C. “不多会儿,他便抱了五六块劈柴和一捆茅草进来……”表明邢兰做事热心,考虑周到,早就为“我”做好了准备。
    D. 邢兰身世悲苦,家境贫寒,却“无条件”地“参与抗日工作”,有些工作可能力不从心,但他一直任劳任怨。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寒冷萧瑟的自然环境,为主大公的出场做好了铺垫,更衬托出邢兰的热情。
    B. 小说没有正面写惊心动魄的战斗,而是用粗犷简洁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C. 这篇小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平凡的小事来表现他不平凡的优秀品质。
    D. “那藏在胸膛里的一颗煮滚一样的心”,语言生动,形象地表明邢兰对革命工作的无私奉献会一直持续下去。
    8. 小说中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花“-块七毛”买-只口琴,对邢兰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小说中邢兰买口琴、吹奏口琴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孙犁说:“因为有时我们常常抽象地谈艺术的政治性或是文学的艺术性,反倒把生活性忘记了。没有丰富的切实的生活经历,政治性和艺术性都不能产生。”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孙犁所主张的生活性的。
    【答案】6. A 7. B
    8. ①丰富了小说情节。邢兰重金购入生活中并不必需的口琴,还熟稔地吹奏自成的曲调,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更丰富。
    ②丰满了人物形象。这些情节体现了邢兰的精神追求,让他摆脱了刻板生硬的先进农民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③突出了小说主题。通过邢兰对生活的热爱,积极投身抗战工作,突出了在敌后开展抗战工作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9. ①小说选材体现了生活性。小说以抗日根据地觉醒了的先进分子的平凡小事作为素材,源于生活本真。
    ②小说人物的细节描写体现了生活性。邢兰坚持每天抱着木柴茅草来为“我”生火取暖等细节,描绘了抗日根据地百姓的生活实际。
    ③小说的环境描写体现了生活性。“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等艰苦的自然环境,显示出抗日根据地鲜明的地理特色。
    ④小说语言体现了生活性。具有地域特色的对话正是抗日根据地日常生活的写照。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我'因简陋的住宿条件‘没心情’,感到委屈”理解错误。“我”“没心情”指的是没心情看太阳,因为要堵上房子无处不在的漏风的地方,让这小房子不至于那么寒冷,所以不是因为住宿条件简陋而“没心情”。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
    B.“粗犷简洁”错误,应为“细腻委婉的笔触”。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
    由“终于有一天,我坐到了他家中,见着他的老婆和女儿。女儿还小,母亲抱在怀里,用袄襟裹着那双小腿。我看见那女孩子没有裤子穿……”“他从小就放牛,佃地种,干长工,直到现在,还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小时放牛,吃不饱饭,而且每天从早到晚在山坡上奔跑呼唤。……直到现在,个子没长高,气喘咳嗽……”“现在是春天,而鲜姜台一半以上的人吃着枣核和糠皮”可知,虽然鲜姜台环境恶劣,邢兰家境贫寒,但是他依然爱好音乐,吹奏着自成的曲调也能自得其乐,享受生活,这些情节与前文邢兰贫寒的家境形成鲜明对比,使情节更丰富。
    邢兰一心支持抗战工作,他不善言辞、踏实肯干、思想觉悟高,这些是常见的先进农民形象;小说中邢兰买口琴、吹奏口琴的情节说明他还有艺术爱好,有不一样的精神生活,形象更为丰满。
    邢兰正是因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人民,所以才会满怀热忱地全力投入到抗战工作中,突出了文章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小说选材的生活性。在邢兰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通过琐碎的日常小事表现根据地人民对抗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展现了亲密淳朴的军民鱼水之情。
    小说人物的细节描写的生活性。邢兰坚持每天抱着木柴茅草来为“我”生火取暖,然后默默退出去。邢兰在屋中蹲着引火时,说着最朴实的乡里话:“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这些细节充满了真挚与恳切,让人感到融融暖意。
    小说环境的生活性。“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这些艰苦的自然环境具有鲜明的地理特色。
    小说语言的生活性。见面的寒暄,“冷得怪呢,这房子”等方言的使用,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兴平二年,公孙瓒既杀刘虞,尽有幽州之地,志气益盛,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或问其故,瓒曰:“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与为兄弟,或结婚姻,所在侵暴,百姓怨之。
    先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谓易地当之,遂徙镇易,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或问其故,瓒曰:“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橹数十重,积谷三百万斛,食尽此谷,足以待天下之事矣。”
    建安三年冬十二月,袁绍连年攻公孙瓒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瓒不答,而增修守备。先是,瓒别将有为敌所围者,瓒不救,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及绍来攻,瓒南界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或降或溃。绍军径至其门,瓒遣子续请救于黑山诸帅,而欲自将突骑出傍西山,拥黑山之众侵掠冀州,横断绍后。关靖谏曰:“今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居处老小,而恃将军为主故耳。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瓒乃止。绍渐相攻逼,瓒众日蹙。
    四年春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为地道,穿其楼下,便烧之,楼辄倾倒。瓒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关靖叹曰:“前若不止将军自行,未必不济。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策马赴绍军而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八·袁绍讨公孙瓒》,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坚A 守B 旷C 日D 或E 可F 使G 绍H 自I 退J 若K 舍L 之M 而N 出O 后P 无Q 镇R 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右,指“在……之上”。古人常以右为贵、为上,如右戚、右族、无出其右。
    B. 楼橹,古代供守兵瞭望敌军动静的无顶盖高台,用于侦查,亦可配合进攻。
    C. 蹙,指“窘迫”,与《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的“蹙”字意思不同。
    D. 赍,指“携带”,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字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孙瓒因听童谣说唯有易县可以避世,于是把军队迁到易县驻扎,挖掘壕沟,修建土丘、楼宇,以守代攻。
    B. 公孙瓒不去援救被敌人包围的别将,是因为他担心一旦援救,以后其他将领便都会依靠援救,消极怠战。
    C. 公孙瓒想亲率突骑出奔西山,集结黑山兵众攻冀州,切断袁绍后路,但关靖认为此时军心不稳,将军不宜离开易京。
    D. 公孙瓒与儿子的密信被袁绍的巡逻兵截获,导致计划失败,后虽回城继续坚守,终难逃身死兵败的结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
    (2)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
    14.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公孙瓒最终被袁绍攻克的原因。
    【答案】10. DJO 11. D 12. A
    13. (1)那些士大夫自以为身居要职就应当享受富贵,却不知道感谢别人对他的恩惠。
    (2)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一定要同他共患难,我怎么能够独自逃生呢!
    14. (1)军事策略上,固守防守策略,拒绝求和;(2)对人态度上,不体恤将士,人心离散;(3)具体作战中,密信被截,计划失败。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坚守一段时间,袁绍有可能自行撤退,如果舍弃大家出逃,后方没有人做主了。
    “坚守”作谓语,“旷日”作宾语,故应在“旷日”后,即D处停顿;
    “或可使绍自退”是兼语句,故应在“退”后,即J处停顿;
    “后”作主语,“无镇重”作谓语,故应在“后无镇重”前停顿,即在O处停顿。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正确。“瓒众日蹙”,句意:公孙的兵众处境日益窘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蹙,皱眉。句意:眉毛仿佛笼着又仿佛舒展着,眼睛好像透着欢喜又透着哀愁,仿佛带着烟雾一样叫人看不清楚。
    D.“赍,指‘携带’”错误,两个“赍”字意思相同,都是“赠送、送给”的意思。句意:公孙瓒秘密派使者给公孙续送信。/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A.“唯有易县可以避世”错,原文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谓易地当之……”。可见,童谣是说燕国南疆,赵国北界,中间合不住,大小如砺石,只有这里可以避世”,并没有点明“唯有易县”可以避世,是公孙自认为是易县。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衣冠”,士大夫;“以”,认为;“当贵”,应当享受富贵;“谢”,感谢。
    (2)“陷”,使……陷入危难;“同其难”,与……共同患难;“岂……乎”,怎么……呢;“独生”,独自逃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根据“袁绍连年攻公孙瓒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瓒不答,而增修守备”概括:军事策略上,固守防守策略,拒绝求和;
    (2)根据“瓒别将有为敌所围者,瓒不救,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及绍来攻,瓒南界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或降或溃”“”概括:对人态度上,不体恤将士,人心离散;
    (3)根据“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概括:具体作战中,密信被截,计划失败。
    参考译文: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公孙杀了刘虞之后,完全占有了幽州,势力更加强盛,他依仗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不体恤百姓,只记别人的过失,不记别人的善行,连一丁点怨恨也要报复。对于有声望的士大夫,名望在他之上的,一定会用律法陷害,对有才能的人,也一定设法压制使其处于困窘的环境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公孙瓒说:“那些士大夫自以为身居要职就应当享受富贵,却不知道感谢别人对他的恩惠。”因此他所宠爱的,大多是商贩和才能低下的人,还和他们结拜为兄弟,有的还结为姻亲,这些人仗势侵夺百姓,百姓都很怨恨他们。
    在这之前,有童谣说:“燕国南疆,赵国北界,中间合不住,大小如砺石,只有这里可以避世。”公孙自认为易县正是童谣所说的位置,于是就把军队迁居到易县驻扎,还环城挖掘十多道壕沟,在沟里修建高大土丘,每个土丘都有五六,丈高,再在土丘上建上木楼。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公孙瓒说:“兵法上说:百尺高楼,不可进攻。现在我的军队各营壕沟、箭楼几十重,积累存粮三百万斛,吃光这些粮食,足以等到天下大势的变化了。”
    东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冬季十二月,袁绍连年攻击公孙瓒不能取胜,就写信给公孙瓒,想解除怨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理睬,反而增修防御工事。在这之前,公孙瓒的别将有被敌人包围了的,公孙瓒都不去援救,还说:“如果救了这一个人,以后其他将领便都会依靠援救,不肯努力奋战了。”等到袁绍大军攻来,公孙瓒南境的一些别营,自己估计坚守不住,又知道一定没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的军队一路直抵易县城门,公孙瓒派他的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各位首领求援,并想亲自率领突骑出奔西山,集结黑山的兵众侵掠冀州,切断袁绍的后路。关靖劝谏说:“现在您的将士,没有不怀离散之心的,之所以还能固守,是因为顾念家中老幼都住在这里,而且依靠将军在此主持大局的缘故。如果坚守一段时间,袁绍有可能自行撤退,但如果舍弃大家出逃,后方没有人做主了,易京的陷落,便随即到来了。”公孙瓒这才停止了行动。袁绍大军逐渐加强攻击,公孙瓒的兵众处境日益窘迫。
    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春季三月,黑山首领张燕和公孙续率领十万兵众分三路援救易京,军队还未到,公孙瓒秘密派使者给公孙续送信,告诉他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埋伏在北郊低洼之地,约定举火为号以便内应,公孙瓒想亲自率军出城夹击。袁绍的巡逻兵截获了这封书信,袁绍便派兵按约定时间举火。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便出城交战,袁绍埋伏的军队突然袭击他,公孙瓒大败,又回到城中继续坚守。袁绍便让士卒挖地道,一直凿到公孙瓒所住的楼下,点火烧木柱,城楼就倒塌了。公孙瓒自知必定不能幸免了,便勒死姊妹妻子儿女,然后纵火自焚。关靖叹息说:“我先前如果不阻止将军出城突围,未必不能成功。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一定要同他共患难,我怎么能够独自逃生呢!”于是骑马冲入袁绍军中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引水①
    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②酤水奴仆悲,鱼复③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注】①引水:夔俗无井,以竹引山泉而饮,蟠窟山腹间,有至数百丈者。②云安:地名,杜甫曾在此养病。③鱼复:地名,属于夔州。杨齐贤有注:“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形象地展现出月峡、瞿塘峡地势之高、乱石林立而无井,与诗题相照应。
    B. “奴仆悲”与“心力省”形成鲜明的对比,明确地表现了云安酤水远胜于夔州引水。
    C. “人生留滞生理难”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都体现了诗人客游的悲凉和生计的艰难。
    D. 尾句“斗水”“百忧”写诗人虽在夔州能得到水,但这并不能解除个人和家国烦忧。
    16. 诗歌中间四句包含多重因果关系,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云安酤水奴仆悲”和“鱼复移居”构成因果。正因为在云安取水困难,所以才移居到鱼复。
    ②“白帝城西万竹蟠”和“心力省”构成因果。正因为万竹盘架,引水工程浩大,才使得人们省心省力。
    ③“白帝城西万竹蟠”和“喉不干”构成因果。正因为有“万竹蟠”的引水工程,才使得百姓们拥有了丰富的水源,喉咙不再干涩。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云安酤水远胜于夔州引水”错,依据“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可知,应该是夔州引水远胜于云安酤水。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云安酤水奴仆悲”和“鱼复移居”构成因果。明月峡、瞿塘峡高耸入云,山势峥嵘没有水井。云安的百姓为了吃水问题发愁,怎么买水奴仆悲伤,鱼复等地的百姓为了省心干脆移居他地。正因为在云安取水困难,所以才移居到鱼复。
    “白帝城西万竹蟠”和“心力省”构成因果。白帝城西边有大片的竹林,用竹筒引来清水,喝水再不发愁。正因为万竹盘架,引水工程浩大,才使得人们省心省力。
    “白帝城西万竹蟠”和“喉不干”构成因果。夔州没有水井,白帝城西边有大片的竹林,当地人伐竹引水。正因为有“万竹蟠”的引水工程,才使得百姓们拥有了丰富的水源,喉咙不再干涩。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处处洋溢着苏轼的率真襟怀。对郦道元说的可“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况石乎!”的假设予以反诘。
    (2)姚鼐《登泰山记》中,表现因气候恶劣而难以攀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和《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答案】 ①. 今以钟磬置水中 ②.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③. 道中迷雾冰滑 ④. 磴几不可登 ⑤. 老鱼跳波瘦蛟舞 ⑥. 舞幽壑之潜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磬、磴、登、蛟、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6年10月,字体设计师尚巍发布了融合创意和传统书法,笔画张扬而极具个性的“汉仪尚巍手书”字体包。一般来说,一套汉字字库的手稿制作,至少需要三四个月,但尚巍仅用28天就完成了。在这28天里,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写完后右肩膀全部肿起。“汉仪尚巍手书”热销,尚巍也火了。随后,张扬的字体结构被延续下来,他又将苍劲、童真等不同的表现力融入其中,“汉仪尚巍清茶体”“汉仪尚巍少年体”等被创作出来。《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的片名、《王牌对王牌》等综艺的名称,用的都是尚巍的手写字。
    ①不少人站在传统书法的角度表示反对与抵制,他的字被说成江湖体——污染审美,贻害无穷。尚巍索性带来新字体“汉仪尚巍江湖体”。②他说:“江湖不是贬义词。江湖中之少有温饱和怜悯,只有不断磨砺出的强大。我挺享受这种概念的。”
    ③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里,尚巍说:“作为一名手写字体设计师、他坚持用手写延续书法的温度。”④他虽然于2021年7月11且离去了,但是手写的温度一直都在,因为“手写是诗,是纯粹,是自由,是荒野”。
    18. 材料中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请将材料中画横线的长句改为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适当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C 19. ①2016年10月,字体设计师尚巍发布了“汉仪尚巍手书”字体包,②这款手写字体融合了创意和传统书法,③笔画张扬而极具个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引号和顿号运用错误。由“他”可知这里不直接引语,所以要去掉引号;顿号改为逗号。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提取长句的句子主干,本句话中主语为“字体设计师尚巍”,谓语为“发布了”,宾语为“‘汉仪尚巍手书’字体包”,所以主干句为:2016年10月,字体设计师尚巍发布了“汉仪尚巍手书”字体包。
    然后将定语“融合创意和传统书法,笔画张扬而极具个性”变成独立的句子,即“这款手写字体融合了创意和传统书法”,“笔画张扬而极具个性”。
    20. 临沂市拟邀请50名市民参加“城市管理大家谈”论坛。请根据以下信息,各写则启事,通过不同媒介发布。
    ①主办方:临沂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②举办时间:2020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9时一11时
    ③举办地点:临沂市传媒大楼演播厅
    ④论坛内容:介绍本市城市管理的现状,讨论公众应如何参与城管工作,介绍城市管理取得的成就,分析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⑤报名时间:即目起到后天(2020年5月15日)
    ⑥报名及咨询电话:88118118
    (1)在报刊上发布:
    (2)在广播中发布:
    【答案】示例:
    (1)
    启事
    “城市管理大家谈”论坛将于本月20日(星期日)9时-11时在临沂市传媒大楼演播厅举行。论坛将着重讨论公众如何参与城管工作等城市管理问题。现邀请50位热心市民参加,报名截至本月15日,查询详情及报名请致电88118118
    临沂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2020年5月13日
    (2)听众朋友们,下面播放一则启事。“城市管理大家谈”论坛将于本月20日,也就是星期日的9时到11时在临沂市传媒大楼演播厅举行。论坛将着重讨论公众如何参与城管工作等城市管理问题。现邀请50位热心市民参加,报名截至本月15日,查询详情及报名请致电88118118。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1)题,在报刊上发布的应是启事,启事的写作要注意格式。
    标题“启事”居中,正文在标题之下空一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启事”的具体内容,署名(临沂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日期(2020年5月13日)。正文结束后,空二至三行写在右下角。正文内容要写清“城市管理大家谈”论坛举行时间:本月20日(星期日)上午9时一11时;举办地点:临沂市传媒大楼演播厅;论坛内容:着重讨论公众应如何参与城管工作等存在的问题;其它事宜:邀请50名市民参加;报名时间:即日起到后天(2020年5月15日,即报名截至本月15日;最后写清查询详情及报名及咨询电话:88118118。
    第(2)题,在广播中发布的应是广播稿,语言要俗化、口语化、要顺口、适合播送。
    广播稿首先要有称呼语(听众朋友们),接着说(下面播放一则启事)。正文要写清“城市管理大家谈”论坛举行时间:本月20日,也就是星期日的9时到11时;举办地点:临沂市传媒大楼演播厅;论坛内容:着重讨论公众如何参与城管工作等城市管理问题;其它事宜:邀请50名市民参加;报名时间:截至本月15日;最后写清查询详情及报名及咨询电话:88118118。
    21. 阅读下面节选自《楚辞》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面对屈原的清高,渔父劝说他。渔父的话实际上包含了一段逻辑推理,请根据其语言写出他的推理过程。
    【答案】这里大的前提是“圣人不死板,不机械地对待事物,而是随着世道一起变化”,小前提是如今的实际情况:天下都是浑浊不堪,世人都迷醉了。所以面对“世人皆浊,众人皆醉”的现实,应该像圣人一样“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即“能与世推移”,应该随着世道一起变化,随波逐流,保全自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首先考生应理解渔父所说话的意思: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何为圣人?即大的前提圣人应该“不死板,不机械地对待事物,而是随着世道一起变化”;另一个是时代背景,即如今的实际情况:天下都是浑浊不堪,世人都迷醉了。结合这两个背景,即面对“世人皆浊,众人皆醉”的现实,圣人首先应该保全自身,也应该与世俯仰,即“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其糟而歠其醨”,能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实现乱世保全自我的最根本的目的。
    四、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谚语终觉浅,求索要躬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我们早早地遗忘了晦涩的“屠龙术”,口口相传的正是接地气的谚语。
    谚语大都经历了时间的验证。留存下来的谚语,往往都能反映一些现实现象或者生活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古人在田间垄上发现的遗传学道理;“蜻蜓低飞要下雨”则是古人由物象变化中归纳出的气象法则;“退一步海阔天空”,更是古人于人情世故中领悟到的处世哲学。我们不难发现,谚语中蕴含的道理其实都经历过一代代人的检验。《乡土中国》中曾言:“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谚语则是文化的通俗注脚,传递着朴实的经验,具有历史学上的意义。
    时间变化同时,时俗也在更迭,所以千百年前的谚语不能很好地契合如今的环境,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这些相关的谚语可能都得改弦更张。这也启示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条件使用相应的谚语。
    仅仅站在字面意思角度,认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相互矛盾,是混淆了这两条谚语的使用条件,同时并没有深入了解谚语的真正含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内核其实点明了不能合理规划、通力合作的恶果,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则证明了齐心协力的益处。当我们仔细权衡两者,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条谚语并不矛盾,反而站在不同角度诠释了合作的重要性,是彼此的进守辩证。
    新的时代也会有新的谚语,而我们也需要检验这些谚语的“科学性”。各领域的年度“十大热词”就是谚语的一种变体,反映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反思。从某种意义上,热词与谚语并无二致,都在口口相传中彰显了某种道理,更重要的是,热词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的是离我们更近的社会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旧谚语,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来将热词转化为谚语,在互联网社会的大浪淘沙中,甄选出属于新时代的谚语。
    谚语,本质上是一种经验,自然也时常会出错,我们不能武断地奉谚语为圭臬。不过,我们仍会记住谚语,因为这背后隐藏的是先辈上下求索的身影,回荡的是一声声质朴的肯定,我们能从中汲取到前人对知识、对真理的渴望,从而使自身拥有追求新知的勇气与决心。
    我们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思考,更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心怀,要理性地看待谚语,走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此题的审题关键句: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是指代前文“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因而行文不宜全篇局限于材料列举的两组谚语,还应结合更多生活经验,联想类似情形,深化认知,以提炼概括观点,予以解读剖析。
    材料关键词:矛盾与情境(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这类谚语体现出内在“矛盾”,而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二者隐含了不同的情境(前提、条件),明确了这一点,其对立统一关系就不难说清。
    首先要读懂谚语的具体含义:
    “退一步海阔天空”代表退让和宽容,是建议在面对争执或冲突时采取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以达到和谐与平衡;“不蒸馒头争口气”代表进取和硬气,表达了“争”并不是为了一点小利益而是有更重要的价值,因此需要有“争”的态度。两个谚语的表述内容虽然指向不同,意思看起来是相反的,矛盾的,实际上有相似之处,是两种生活的态度,即要以更高的目标为导向,处理好个人和外界的关系。有时对立,有时又可共存,要看具体情境。两个谚语之间的所谓“矛盾”,从表面上看,好像存在着个人思维品质的不同或认识能力的不同,但实际反映的是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和经验。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强调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三个和尚没水吃”警示的是互相的推诿和集体中的内耗。认真分析这种“看似矛盾”的实质,考生可以探究矛盾背后的对立统一性,也可以跳开去阐发此类现象体现的传统思维方式,还可以探讨谚语所代表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相对性。
    实际上,这种“看似矛盾性”在生活中很常见。写作中考生需要充分调动生活经验,联想与此类似的情形,才能深化认知。“如何看待”就是要给出判断,亮明观点,阐述审辨思考后得出这一观点的理由。
    很明显,这道作文题的文体适合议论文,亮出观点,阐明理由,得出结论。论证过程既要扣住谚语本身的含义加以辩证分析,更要结合生活的实际进行阐述,使说理深刻,体现思辨性。首先由这些耳熟能详的谚语带入生活现象的分析;其次,从材料表面矛盾的说法构成思考的起点,审辨这些说法各自成立的条件;最后借此举一反三,理解到我们日常审辨时其实有很多默认的前提没有说出来,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默认前提是这“三个臭皮匠”是合作的,是向着同一个方向想的,从而突出人多想法多的优势,“三个和尚没水吃”指的是互相推诿的“和尚”,相互掣肘造成窝工的后果。如果能达到这个审辨力层次的考生,其作文的深刻性就很好了。
    立意:
    1.看似矛盾相悖,实则对立统一。
    2.借我一双慧眼,看穿矛盾,转换运用。
    3.谚语终觉浅,求索要躬行。




    相关试卷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人评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信息卷(二)语文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信息卷(二)语文试题(PDF版),共13页。

    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信息卷(二)语文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信息卷(二)语文试题(PDF版),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