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夹江县2023届毕业会考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 23 Cl - 35.5 Cu -64 S-32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5分,共3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夏天空调不低于26℃ B.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 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D. 教科书循环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调温度低耗电,不低于26℃符合低碳生活,不符合题意;
B、一次性塑料增加材料的消耗,不符合低碳生活,符合题意;
C、节约用电符合低碳生活,不符合题意;
D、书本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生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水 B. 纯牛奶 C. 碳酸饮料 D. 石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纯牛奶是由蛋白质、无机盐和水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碳酸饮料是由糖、二氧化碳和水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用合金再纯金属上刻画
B. 对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C. 活性炭吸附毒性
D. 燃放礼花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的过程中只是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毒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燃放礼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4.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国民间有端午节用艾草辟邪的习俗中,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黄酮素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 B. 黄酮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C.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D. 黄酮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黄酮素化学式可知,一个黄酮素分子由15+10+2=27个原子构成,叙述正确;
B、黄酮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5):(16×2)=45:8,叙述错误;
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10+16×2=222,叙述正确;
D、黄酮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叙述正确 。
故选B。
5.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生活中的活动不正确的是
A.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B. 用聚乙烯保鲜膜塑料密封包裹吃剩下的饭菜,防止变质
C. 用点燃的蜡烛伸入山洞检验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
D. 用熟石灰与硫酸铵化肥混合施放,提高肥效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纯碱溶液能与油脂反应,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选项A说法正确;
B 、用聚乙烯保鲜膜塑料密封包裹吃剩下的饭菜,能隔绝氧气,防止变质,故选项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用点燃的蜡烛伸入山洞,根据蜡烛是否熄灭,检验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故选项C说法正确;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降低肥效,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6. 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B.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防止病虫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C. 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
D. 为了减少垃圾,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维生素,肉、蛋、奶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选项错误;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水和土壤被污染,选项错误;
C. 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因为蛋白质可与重金属盐反应,而使人体的蛋白质不参与反应,而不中毒,选项正确;
D. 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选项错误。
故选C。
7. 菠菜不宜和豆腐同煮,是因为菠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易与豆腐中的钙元素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草酸钙沉淀(CaC2O4),在草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草酸钙沉淀(CaC2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在草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选C。
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B. 反应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C. F2是氧化剂
D. 发生了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是氟气,乙是水,丙是氟化氢,丁是氧气,反应是氟气和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正确;
B、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错误;
C、氟气的化合价从0价到-1价,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正确;
D、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故选:B
9.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 S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 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 :“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A、2Na中“2”表示两个钠原子。A错。
B、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正确。
C、2OH-中的“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C正确。
D、中的“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0. 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据以上推断,此溶液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氯化钙溶液 D. 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②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钙离子。A. 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B. 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钙离子,符合题意;C. 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符合题意;D. 盐酸显酸性,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0℃—60℃之间,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丙
B. 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甲﹥乙﹥丙
C. 50℃时,将甲、乙、丙各20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都能成为饱和溶液
D.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温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从图中可知,变化幅度最小的是乙,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乙,错误;
B、图中可知,20℃下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选项中排序由大到小,错误;
C、图中可知,5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甲的溶解度大于40g,丙的溶解度小于40g,在50g水中,甲和乙可以全部溶解,丙无法全部溶解,乙和丙是饱和溶液,而甲是不饱和溶液,错误;
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升温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12. 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从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他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 X>Y>(H)>Z B. Y>X>(H)>Z C. X>Z>(H)>Y D. Y>(H)>X>Z
【答案】B
【解析】
【详解】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说明金属X、Y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H之前,金属Z处于H之后;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说明金属Y的活动性大于金属X。因此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H)>Z。
故选B。
13. 现有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沉淀,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A. Na+、OH-和 B. Cu2+、Na+和OH-
C. Cu2+、OH-和 D. Cu2+、Na+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80:160,题目中是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说明氢氧化钠过量;
A、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由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离子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正确;
B、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错误;
C、同B;
D、硫酸铜被完全反应,溶液中没有铜离子,错误。
故选:A。
14. 在CO、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为36%,将20g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的质量是
A. 26.4g B. 12g C. 13.2g D. 44 g
【答案】A
【解析】
【详解】C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2不和氧化铜反应,CO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反应后所得气体全部是CO2;
反应前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所得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也为7.2g,则CO2的质量为:;
故选择A。
二、填空题 (5个小题,共16分,每空1分)
15. 从Na、C、H、O、Ca、Cl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写出来:
(1)最轻的气体_______。
(2)可用做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
(4).常用作干燥剂 的一种氧化物_______。
【答案】(1)H2 (2)NaCl
(3)H2O (4)CaO
【解析】
【小问1详解】
最轻的气体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
【小问2详解】
氯化钠可用做厨房调味品,其化学式为:NaCl;
【小问3详解】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小问4详解】
.常用作干燥剂 的一种氧化物是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
16. 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钙”等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3)钙元素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4)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含钙化合物,请写出碳酸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答案】(1)20 (2)40.08 (3)金属 (4)作补钙剂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小问2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小问3详解】
由“金”字旁可知,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小问4详解】
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碳酸钙可作补钙剂。
17.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元素是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市场上有含少量铁粉的营养麦片,在人体胃液中与盐酸反应转化成可吸收的亚铁盐,从而达到补铁的目的,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病。
(2)家里的热水壶用久后,壶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请写出厨房中能洗涤除去水垢的物质名称_______。(答一种即可)
【答案】(1)贫血 (2)食醋
【解析】
【小问1详解】
缺铁会引起贫血,故填:贫血;
【小问2详解】
碳酸钙属于碳酸盐,氢氧化镁属于碱,均能与酸反应,可用厨房中的食醋除去水垢,故填:醋。
18. 如图为Fe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回答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物质A与稀硫酸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Fe2O3
(2)Fe+H2SO4=FeSO4 + H2↑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质B是铁+3价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Fe2O3;
【小问2详解】
物质A是单质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 + H2↑。
19. 五氧化二钒(V2O5)广泛用于化工行业。工业钒废催化剂中主要含硫酸氧钒(VOSO4)和少量K2SO4、SiO2等杂质,现要除去钒废催化剂中的杂质并得到五氧化二钒固体,其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废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
(2)步骤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答案】(1) ①. 过滤 ②. 二氧化硅##SiO2
(2)2NH4VO32NH3↑+H2O+V2O5
(3)氨气和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因此是过滤操作;工业上钒废催化剂主要含硫酸氧钒(VOSO4)和少量K2SO4、SiO2杂质,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废渣主要成分是SiO2;
【小问2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b的反应中反应物是NH4VO3,在煅烧条件下生成物是NH3、V2O5和H2O,方程式是:2NH4VO32NH3↑+H2O+V2O5;
【小问3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由于开始氨水为反应物,后来生成了氨气,所以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氨气和水。
三.实验与探究(11分,每空1分)
20. 实验室常用下列A、B、C装置制取气体,D、E装置收集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翻号,下同)。
(3)用锌粒和稀硫酸作原料制取氢气,为实现气体随开随用、随关随停,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
(4)实验室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作原料、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H4,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CaCO3 +2HCl=CaCl2+ CO2 ↑+ H2O ②. D
(3)BE##EB (4)CE##EC
【解析】
【小问1详解】
A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一般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小问3详解】
用锌粒和稀硫酸作原料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发生装置可用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B,在装置B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为实现气体随开随用、随关随停,选用的制取装置为BE;
【小问4详解】
根据“实验室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作原料、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H4”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小于29,其密度小于空气,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用的制取装置为CE;
21. 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稀盐酸、CaCO3粉末、Na2SO4溶液、BaC12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________。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2SO4;猜想三: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12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________不成立 |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三成立 |
【拓展】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答案】(1)稀盐酸和Na2SO4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2) ①. 白色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 ②.
(3) ①. NaCl、BaCl2 ②. 二 ③. a
【解析】
【小问1详解】
复分解反应需要物质交换成分后生成水、气体或沉淀,试管①中交换成分后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不能反应,故填:稀盐酸和Na2SO4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小问2详解】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会水、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泡,故填:白色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
氯化钡和硫酸钠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填:Na2SO4+BaCl2=BaSO4↓+2NaCl;
【小问3详解】
猜想假设:
试管③中可能是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或有一方反应物有剩余,猜想一是恰好完全反应,猜想二是硫酸钠过量,猜想三应该是氯化钡过量,故填:NaCl、BaCl2;
加入氯化钡没有现象,说明滤液中没有硫酸钠,猜想二错误,故填:二;
猜想三成立需要检验氯化钡,选择能与氯化钡反应的物质;
a、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钡反应,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不与氯化钡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填:a。
三、计算题
22. 夹江是千年纸乡,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要经过稀硫酸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2)现有5%的稀硫酸980kg,能处理含10%的氢氧化钠废水多少千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2 (2)解:设能处理含10%的氢氧化钠废水质量为x。
x=400kg。
答:能处理含10%的氢氧化钠废水质量为400kg。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酸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4)=1:2;
【小问2详解】
详见答案。
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普通用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普通用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 -64 S-32,5分,共35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35分, 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