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5【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甲卷)(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2976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卷05【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甲卷)(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2976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卷05【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甲卷)(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2976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卷05【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甲卷)(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卷05【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甲卷)(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甲卷)高三生物(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9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徜徉古诗意境,思考科学问题。“落红”是指落下的花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落红”是飘落的花,该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会减少B. 花开花落与细胞的分化、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C. “落红”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为植物开花提供有机物D. “落红”化作春泥中的离子,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植物吸收2、富硒绿茶是新一代健康茶饮。研究表明人体能直接吸收茶中的部分富硒茶蛋白,该物质具有提高心肌细胞中ATP合成酶活性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剧烈运动时心肌细胞中ATP含量会迅速降低B. 富硒茶蛋白进入细胞后需运输至线粒体才能发挥作用C. 温度、pH和ATP合成酶的数量都会影响ATP合成酶的活性D. 常饮富硒绿茶可增强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消耗更多的NADH3、褪黑素(MT)是动物体内含量极少的激素,具有调节昼夜节律、免疫、清除自由基而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功能。MT也存在于植物体内,为了解MT对Cd2+危害下植物根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了水稻幼根在不同浓度褪黑素和Cd2+处理下的总长度。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MT在动物体内是一种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B. MT能清除自由基,可推测MT能延缓动物衰老C. MT处理对水稻幼根的生长作用表现出了两重性D. 100umol/L和1000umol/L MT能够缓解Cd2+的危害4、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受抑制剂T的干扰,产生了不含染色体的雄性假配子,该配子与正常雌配子受精后可发育成单倍体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雄性假配子中没有DNAB. 抑制剂T可能是通过影响染色体移动而产生雄性假配子C. 该单倍体植株通常长得弱小且不能产生正常的可育配子D. 该单倍体植株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能形成可育植株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生物体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C含量总是最多的B. 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C.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和形成的RNA完全不同D. 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揭示了细胞癌变的两个可能原因6、研究发现,蝗虫聚群成灾的关键因素是蝗虫群聚的信息素4VA能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蝗虫体内的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性受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信息素4VA属于化学信息可调节蝗虫的种群密度B. 用人工合成4VA群聚蝗虫并将其诱杀,能降低其种群密度C. 4VA与嗅觉受体OR35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作用D. 敲除OR35基因的蝗虫突变体可能会对4VA响应行为消失二、非选择题:共54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大幅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该模式由若干生产单元构成,每个生产单元包含2~4行玉米带和2~6行大豆带(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捕获光能色素中,含量最高的色素主要吸收的光是_______,色素捕获的光能在类囊体膜上将转化为_______。(2)玉米和大豆具有不同的需肥特性,这与根细胞膜上的_______直接相关。研究发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玉米单作相比,氮肥施用量降低,氮元素进入玉米叶肉细胞后,能够用于合成_______(答出两种)等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3)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既能保证玉米产量,又能扩大大豆生产,为达成这一目的,常常选择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和耐阴的大豆品种,原因是_______。30、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某些人会出现发热、咳嗽等一系列症状。新冠病毒的防控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病毒检测、及时治疗等。(1)病毒检测有多种方法。下图是新冠病毒检测项目在不同感染病程中的应用示意图,其中IgM和IgG是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①核酸检测的原理是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DNA,再通过PCR技术扩增相应DNA片段的数量。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与抗原检测相比,核酸检测能更早检测出感染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②感染者体内抗体出现的时间比抗原的晚,原因是________,因此抗原检测比抗体检测能够更早发现感染者。(2)某些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高烧症状,随着病原体被免疫系统清除,患者的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散热量(填“>”“<”“=”)。患者康复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_调节实现的。31、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下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下表所示。取样深度(c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0-10常规农业151.06有机农业191.23无公害农业171.1010-20常规农业131.00有机农业181.11无公害农业16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___。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杂交实验研究果蝇的正常眼和粗糙眼(A/a),直刚毛和焦刚毛(B/b)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就眼型而言,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2)实验中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F1中雌雄个体比例不是1:1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3)现有F2中的一只正常眼直刚毛雌性个体,欲探究其基因型,将其和粗糙眼雄性个体交配,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写出预期结果并讨论。预期结果:_________(二)选考题:共15分。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一次性卫生筷中不得检测出大肠杆菌,但“卫生筷不卫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餐馆卫生筷做抽样检测,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步:从餐馆取回一双卫生筷,在实验室的超净工作台中撕去包装袋,称取筷子1g后用99mL无菌水浸泡,制得提取液;第二步:配置伊红美蓝培养基,倒平板;第三步:取10mL提取液进行梯度稀释,稀释倍数为101~105,每个浓度接种3个平板,每个平板接种稀释液0.1mL。另取两个平板,一个不进行接种(阴性对照),一个接种大肠杆菌(阳性对照)﹔第四步:在适宜温度下培养48h,统计菌落数目。实验过程中对大肠杆菌的培养符合相关操作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步中的称取过程应在______________旁进行,以避免来自环境的杂菌污染。(2)第二步中,应在调节pH、灭菌、冷却后,再向培养基中加入灭菌的乳糖、伊红水溶液和美蓝水溶液,摇匀后倒平板。该过程至少需制备_____________个平板。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____________。乳糖可作为培养基配方中的____________物质。对培养基灭菌后再加入乳糖,原因是_____________。(3)第三步的接种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4)培养结果均无黑色菌落,但不能说明该餐馆的卫生筷均合格,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5)若培养结果中除了黑色菌落,还有其他菌落存在,说明_____________。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传友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重基因编辑技术以红果番茄(双子叶植物)为材料,快速定向创制七种不同果色番茄材料的策略。该研究利用多重基因编辑系统靶向敲除了红果番茄中控制三类色素合成或代谢的关键基因。下图是科研人员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敲除目标基因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CRISPR-Cas9系统主要包含向导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其能精准识别相关基因,依据的原理是向导RNA与目标DNA发生__________;Cas9蛋白能使目标DNA中的__________(填化学键名称)断裂,从而实现对目标DNA的剪切。(2)研究人员将编辑好的基因导入番茄的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____________,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若要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从转基因的番茄细胞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__________进行抗原—抗体杂交。(3)含有编辑好的基因的番茄体细胞可利用___________技术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当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含量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含量时,主要诱导根原基的形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卷01【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甲卷)(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5【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甲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5【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乙卷)(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