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风向卷(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风向卷(二)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简答题组,选择 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风向卷(二)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文人画的长处就在于不单纯追求表面的形似,而重于表现作者对自然的主观情感和印象,借以抒发作者的心灵和情趣。苏轼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艺术主张。在强大的文化影响下,文人把绘画变成文化的载体,要见才情、见学问、见人格、见风度。与此互为因果的便是越来越成熟地追求诗、书、画、印在画面上的有机构成。几种艺术样式融为一体,互相辉映,不仅能增加画面形式的美感,而且能使画面的内涵容量无限增加,具有补充和阐发画面内容的作用。
这种美的法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是随着中国画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走上画坛并且逐渐替代职业画家居主流地位而产生的。苏东坡评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
诗与画结合有两层意思,即画上无题诗、书款,而有诗意,可谓诗、画意境的结合;画上有题诗、书款,诗画相配,相得益彰,使有限的画面包含无限的寓意。画与诗尽管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从创作过程来看,在选材、艺术构思、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相似、相通之处。画中有诗,其内在意蕴和抒情色彩就能丰富并提高画的意境。从元代开始,画必题诗、书款,至明清更甚。王冕所绘《墨梅图》中梅枝遒劲盘郁,冷傲孤高而生机盎然,其题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经此诗一点,作者傲兀脱俗的气质以及生活理想和高尚情操跃然纸上,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美学境界。
文人画的书画结合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文人画家兼擅书法,追求以书入画;二是诗文题跋要与构图密切配合,以求书画结合的形式美。书、画本不同体,但是在中国传统文人的手中却同出一法。
随着书法艺术的全面繁荣,文人作画自觉不自觉地以书入画。文人画家极力张扬自身优势,大力提倡以书法入画法,在强调文人意趣时削弱了绘画艺匠中“绘”和“画”的成分,突出地表现了绘画作品的文化品性和精神气质,而淡化了其世俗的装饰性功能。
文人画借书入画的用笔多以书法化线条的形式描写对象。文人画家借书入画,从根本上以书法的形式美法则充分体现画的表现性、抒情性、写意性。文人画是文人画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而书法是线的艺术,文人画家借节奏感和韵律感极强的书法艺术,使线成为抒发胸臆的最佳载体。所以以书入画成为中国文人画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同时,书法还是画面布局上的有机构成,并成为文人画形式美的重要元素。此外,书法中字体的位置、长短、大小都随着作品的不同题材和画面而被安排,以达到相映成趣的效果,并且与画面紧密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如石涛的《蔬果册》之《荸荠图》,左下角画几个荸荠,用墨之浓淡干湿变化极其高妙,右上角则以同样的墨色和用笔书诗句数行。左下角的荸荠与右上角的书法形成呼应,从而使画面更加完整、平衡,更加丰富、耐看。
从“重色”向“重墨”转变,是以抒写性灵怀抱为最高目标的文人画的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那大小不同、朱红古艳的印章也不只是信物标记,而对浓淡干湿的墨色组成的画面起着衬托和提醒的作用,成为画面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朱、墨两色搭配是我国最古老、最完美的配色方式。作为文人画重要审美元素的印章,虽然面积小,但同样是创作者抒发胸臆,甚至寄托人生和政治理想的重要载体。文人画家往往自己制印,并赋予印文本身以含义。如,赵孟常常在画作上压的“赵氏子孙”印,应当是作者作为前朝皇族后人在异族统治下的一声苦闷的低吟。
中国典型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炉,极大地增加了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含量,其诸多艺术元素互相生发、相互辉映,形成了民族审美习惯的一大特色,并以此在世界美术之林中熠熠生辉。
(摘编自潘克强《浅谈文人画诗书画印结合的美学特征》)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人画家都是通过画作表现其对自然的主观情感和印象,借助画作抒发性情,而不是追求表面形似。
B.诗与画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画上有题画诗,一种是画上无题画诗而有诗意。
C.由于画、诗和书是三种不同艺术形式,各有各的特征,文人画家在创作时都独具匠心。
D.书法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文人画家借鉴了书法作为线的艺术的特征,于画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苏轼的艺术主张,意在表明这种美的法则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产物。
B.文章第3段以王冕为《墨梅图》题诗为例,论证了诗与画作的结合会拓展作品的美学境界。
C.文章第6段以石涛的《蔬果册》为例,论述文人画借书入画的用笔多以书法化线条为主。
D.文章第7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还运用了比喻论证来论述从“重色”到“重墨”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人画中诗、书、画、印的有机构成,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而且丰富了画作的内容表现。
B.《墨梅图》题诗表现了作者的气质、理想和情操,若无题诗则无法拓展作品的美学境界。
C.赵孟頫常常在自己的画作上印“赵氏子孙”之章,可见印章是画家抒发胸臆的重要载体。
D.文人画家把抒写自己的性灵怀抱作为画作的最高目标,这使得画作从“重色”向“重墨”转变。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气候“灰犀牛”正加速向人类走来,极端高温、极端干旱、极端低温、强降雨、冰雹、台风等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冲击脆弱的全球粮食体系。气候变化是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的根本原因。面对气候危机的挑战,世界各国需要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落实。应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迈向全球生态文明新时代。
面对全球性粮食危机的挑战,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要摒弃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思想,释放自身出口潜力,减少贸易和技术壁垒,控制粮食能源化利用,纾解市场供给紧张局面。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及各国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减少高新科技交流限制。一些粮食不安全国家要尽可能立足自身,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发达国家应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生产、收储、减损的能力和韧性。目前,全球每年损失的粮食相当于12.6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世界各国应该充分落实去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上达成的共识,采取实际有效行动避免粮食损失,这对于缓解世界粮食危机意义重大。
(摘编自刘慧《警惕高温干旱冲击全球粮市》)
材料二:
不论是科学家还是其他方面专家,在气候问题上最后都归结于呼吁全球快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政府部门还应该同等地强调适应气候变化,这意味着亟需制定向前看的政策来保护人类、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与社会。片面强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却忽视适应气候变化是一种误导,不管未来30年间减排进行得如何,全球还是会越来越热。海洋几十年间吸收的热量会反过来加热地球。大气层中不断积累的温室气体会对气候产生滞后效应。虽然全世界似乎有能力实现巴黎协议设定的目标,但如果巴黎气候目标不能实现,气候变化将制造出更多的气候极端事件,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以极高的代价进行适应或者在管理上集体遭遇失败。但哪怕是实现了巴黎气候目标,也不代表就拿到了不用适应气候变化的通行证。巴黎气候目标的实现,会给全球争取到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间,然而后续的升温还是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沿着全世界海岸线的大片范围内,洪灾出现的频率将上升100倍。
(摘编自迈克尔·奥本海默《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则》)
材料三:
材料四:
8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她分析称,预计至少到2040年,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全球高温热浪将趋于常态。人们在应对上,既需要有短期、应急措施,更要有长期的规划。
《21世纪》: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风险增加。面对这一新挑战,气象部门如何应对?
巢清尘:气象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目前已经建成了由近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24部雷达、6颗在轨业务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立了以自主知识产权数值预报模式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建成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由“十二五”年均约1300人下降到目前800人以下,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6%下降到0.3%。我们正在朝着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的目标迈进,目前正在建设多尺度天气气候一体化数值预报模式,建立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防灾减灾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摘编自《专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预计全球气候变暖至少持续到2040年,需积极应对极端气候事件》)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端气候下,面对全球粮食安全风险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才能从全球性粮食危机的泥沼中脱身。
B.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造成地球温度升高,大量地表水蒸发,这直接导致了地球干旱面积持续增加,引发一系列的荒漠化及生态退化等生态问题。
C.在科学家迈克尔·奥本海默看来,不管未来30年间减排进行得如何,都无法阻止地球变得越来越热,这是人类目前无法改变的未来现实。
D.在极端气候风险不断增加的局面下,中国气象部门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积极研发建立各项系统,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并已取得相应成效。
6.为更好地应对世界气候危机及粮食危机问题,世界、国家以及个人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会烧尽吗
甫跃辉
春末或深秋,一个人到野外去,漫步或站立,看“野旷天低树”,看四周的苍翠山峦稳坐,收获之后的大地袒露一颗赤裸的黑暗的心……这是我到上海后,于清醒和睡眠的罅隙,时常默想的场景……我的四周是孤静的,甚而有些压抑,沉闷如缺氧的海底。抬头看天,天上一棱一棱铺展开鱼鳞状的云,正随了太阳的坠落,无声地变幻着颜色,浅红,绯红,暗红,绛紫……恰如一张浓墨重彩着喜怒哀乐的京剧脸谱。而它俯瞰着的大地呢?所有肆意泼洒的色泽早已收割殆尽,偶然遗落的种子如黄金,也已经被几场风雨消磨得乌暗。
而有一束火冒出来了,似发自大地的心脏。
牛血样的暗红的火苗,慢腾腾地跃动着,慢腾腾地裹挟了尚未干透的麦秸、油菜秆或稻草,哔哔啵啵的声音,轻轻地敲击着耳鼓。慢腾腾的,那火苗盛大了,舞蹈着,蔓延着。沉睡已久的大地,苏醒过来,发出呜呜咽咽的似哭似笑的、非哭非笑的、持续的声响。如果没有风,会看到沉重的烟柱曲扭着,抛下重负,努力上升,当抵达云边时,获得了云一般轻盈的质地,静穆地四散开,混同于云朵了。
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我确乎真正地置身于这样的野外……
那年,家里在滚石山脚下种了一亩多油菜。油菜刚钻出土,招展着绿而厚的小手掌,我便时常背了竹篓到田里。杂草隐蔽在油菜底下,丰茂鲜嫩,伸手去薅,断了的草茎散发出青的浓郁气息,汁液沾手上,绿绿的一层。
那是冬日正午,太阳高悬头顶,影子匍匐在脚底。四面空旷的田地里,绿色紧连着绿色,绿色一直延续到东边山脚,那便是滚石山。山上最惹人注目的,是遍布了几百座坟头。其中一座坟头朝向西南边,正和我默默相对,坟里埋的是爷爷。爷爷是在我六岁那年过世的,和他相关的记忆,已然残存不多。每年去上坟,我站在坟边,望向低处被四面高山围住的绿意荡漾的田地。心想,爷爷看得到这些么?如果看得到,哪怕是一动也不能动,那“死”还不算一桩太坏的事;如果什么也看不到,那“死”是真有些糟糕了。一次又一次,我去给爷爷上坟,思想里总跳出这问题,然而始终没有结论。
油菜一日一日长高,绿色的血液在枝干和叶片间奔突,发出寂静的呼喊。蹲下拔草时,头发不会露出来了;再过些时日,油菜终于开花。黄灿灿的,一整块一整块,如同刚刚用刀齐齐切下的蜜饼,明艳,清亮,香气四溢。
蜜蜂嗡嗡着,蝴蝶翩跹着,它们自有忙活的事务,并不理会我的存在。我钻在油菜花底下,如大鱼潜入深水,倾听着来自水面的讯息。我知道,就在头顶,阳光底下,无数细弱的生命在辛劳奔波着,一幕幕生命的悲喜剧上演着。油菜花粉扑扑落在头发上脸上,也落在手上,凉冰冰的,透着清香。抬起头看,蝴蝶的翅膀,蜜蜂的翅膀,便在眼帘上投下淡漠的影子。越过它们,再往上看,山影淡淡,白云悠悠,青天汗漫。寂静,温暖,接近于无限透明。这一切是那么让年幼的我感动。
冬天过去,春天汹汹而至。油菜籽收回家,堆积于幽暗的耳房,油菜秆仍留在田里,日复一日,被太阳收尽了水分。我随父母来到田里时,天色已近黄昏。晚霞映照大地,地上遍布奇异的影子。我们搬了些油菜秆到推车上,决定把剩下的几堆油菜秆烧了,据说这样可以肥田。
是父亲先点燃了第一堆。
那让我后来在上海常常默想的场景出现了:先是浓黑的烟冒出,再后是牛血似的火苗蹿出,缓缓蚕食,吞噬,蔓延,最后,火光熊熊,黑烟腾腾。
从火堆里,我抽了一根燃烧着的油菜秆,跑到这边又跑到那边,点燃了第二堆第三堆。我们守在油菜田的四角,看火越来越炽烈,连成澎湃汹涌的一大片。哔哔啵啵的声响,衬托得黄昏愈发寂静。在不远处,也有别人家点燃了油菜秆;更远处也有。忽然,我为一个大隐患忧惧起来了:如此这般任由大火泛滥,难道大地不会烧尽了吗?
然而,还没得出结论,我又有了新的忧惧——
焰火之中,虫蚁纷乱地翻飞,它们的翅膀,很快就要烧尽了,正发出一股股古怪的气味儿。这些微介的生命,是逃不脱这一场大劫难了。它们会呼喊吗?我是听不见的。它们有名姓吗?我是记不住的。但这一幕是那么深切地撼动了一个少年的心。
火光照得四围的沟渠、土石、树木和草窠纤毫毕现。滚石山上爷爷的坟头也凸显在这大光明里。就连我自己,也异常孤立地凸显于这大光明里了。大光明里,我站立着,正和爷爷的坟头遥遥相对。
许多年后,读到萨缪尔·贝克特薄薄的《终局》,克劳夫声音含糊地说:“我打开了我那单人牢房的门,我走了。我的背驼得这样厉害,我见到的只是自己的脚。要是我睁开眼睛,在我的双腿之间只有一点儿浅灰黑色的灰尘。我对自己说,这大地熄灭了,尽管我从未见到它发过光。就这样孤零零地走着。当我摔倒时,我将因幸福而流泪。”
恍若被一束闪电击中了。我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少年来了,暮色沉沉,少年擎着火奔跑,身后是一堆一堆新生的火。终了,他气喘吁吁地站在大火边,大火在他脸上镀上了一层酡红,他兴奋又忧惧,如痴又如醉。那个看似稚嫩的问题再次跳出来:大地会烧尽吗?虽然从未发生过,但谁又能为未来担保呢?
反复读了好多遍,我确定,那“单人牢房”是无所不在的。生命、亲朋、语言、生活、记忆、审美、躯体、种族等等,乃至最后必将到来的死亡,无一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单人牢房。我们被不知不觉地拘禁住了,找不到也常常忘记了去找那扇门。
我没忘记那次阅读,我想,这大地熄灭了,但我是见过它燃烧的,且相信大地是不会烧尽的,“浅灰黑色的灰尘”,正作了大地的营养。几场雨过后,灰烬融入泥土,土里长满水稻的新苗,水稻成熟、收获,稻草晒干,又会生出新的火苗。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运用排比,罗列“我”在野外看到的情景,“收获之后的大地袒露一颗赤裸的黑暗的心”引出下文烧火的野外。
B.“大光明里,我站立着,正和爷爷的坟头遥遥相对”,暗示着在熊熊的大火中,蕴含着生与死从未割裂的奥秘。
C.第3段运用长短错落的句式,生动形象地描摹了火苗燃烧田野时的景象以及大地被燃烧后给人带来的感受。
D.本文内容在故乡童年的记忆与上海的城市生活之间转换,时空跨度很大,看似散漫,实则主题突出、意蕴丰富。
8.请结合全文试析本文标题“大地会烧尽吗”的丰富内涵。
9.本文多采用前后照应体现思想的连续与深刻,请指出两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注】过颍阳,祭遵以县吏数进见,上爱其容仪,署为门下吏。从征河北为军市令上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上怒命收遵时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行也上乃贷之,以为刺奸将军。语诸将曰:“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令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祭遵为征虏将军,将兵北入箕关,与弘农、厌新、柏华聚、蛮中贼合战,中弩矢,入口洞出,举袖掩口,血流袖中。众见遵伤,却退。遵呵吏士,吏士进战,皆一击十,大破之。祭遵遣护军王忠皆持卤刀斧伐树开道。至略阳,袭隗嚣。隗嚣破,上从长安东归过汧,幸祭遵营,劳之。时遵有疾,诏赐重茵,覆以御盖。公孙述遣兵救隗嚣,吴汉、耿弇等悉奔还,遵独留屯汧。诏书曰:“将军连年距难,众兵即却,复独按部,功劳烂然。兵退无宿戒,粮食不豫具,今乃调度,恐力不堪。国家知将军不易,亦不遗力。今送缣千匹,以赐吏士。”祭遵奉公,赏赐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布衣韦袴,卧布被终身,夫人裳不加彩,士以此重之。祭遵病薨,丧至河南,诏遣百官皆诣丧所。上车驾素服往吊,望城门举音,遂哭而至哀恸。复幸城门,阅过丧车,瞻望涕泣。上亲临祠以太牢,仪如孝宣帝临霍将军故事。博士范升上疏曰:“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娱乐,必雅歌投壶。又建为孔子立后,奏置五经大夫。虽在军旅,心存王室,可谓守死善道者也。”乃赠将军,给侯印绶,遣校尉发骑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兵车军阵送葬。祭遵死后,每至朝会,上常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
(节选自《东观汉记·祭遵传》)
【注】上:帝王。这里指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征河北/为军市令上/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上怒/命收遵/时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行也/
B.从征河北/为军市令上/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上怒/命收/遵时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行也/
C.从征河北/为军市令/上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上怒/命收/遵时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行也/
D.从征河北/为军市令/上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上怒/命收遵/时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不私诸卿也”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私”含义相同。
B.“公孙述遣兵救隗嚣”与“朝夕遣人候问武”(《苏武传》)两句中的“遣”含义相同。
C.“亦不遗力”与“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两句中的“遗”含义不同。
D.“每至朝会”与“朝避猛虎”(《蜀道难》)两句中的“朝”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遵容仪端整,受到光武帝的任用,担任门下吏,后来又被提拔为刺奸将军。光武帝还告诫众将恪守法令,否则祭遵不会徇私枉法。
B.在与弘农等地的贼寇交战时,祭遵被箭射穿嘴部,鲜血直流,部属因此纷纷后退。祭遵呵斥将士,他们返回再战,都勇猛异常,最后大败敌军。
C.光武帝到祭遵营地慰劳将士,对病中的祭遵极为优待。公孙述派兵救援隗嚣,吴汉等将见敌人势大,不战而还,唯独祭遵留驻汧县。
D.祭遵身后备极哀荣,光武帝追赠他为将军,给予侯爵印信。在朝会上,光武帝还多次感叹,再也难找到像祭遵那样忧国奉公的臣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连年距难,众兵即却,复独按部,功劳烂然。
(2)上车驾素服往吊,望城门举音,遂哭而至哀恸。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方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交代时节地点,用浅净的语言交代了苕溪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绿意渐浓的特征。
B.诗人虽羁旅他乡,然而并未见悲苦之情,以诗书自娱,陶然于自然风光,闲适平淡。
C.诗人身体多病且仕途不顺,沉沦下僚,因此羁旅漂泊之感溢于言表,怀乡之思油然而生。
D.诗歌的语言清丽,于平淡中寓雕琢,颔联尤为精妙;诗歌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密合无间。
15.本诗的题目是“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但诗歌并未提及见到友人后的情形,这样写是否偏题?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行人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山峦地势的险峻。
(2)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杜甫《春望》一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议论、对比手法表现自己对初春的赞美和喜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 ① 、博大精深,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蕴含着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等鲜明特质,在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
城市空间追求的是合理的布局与功能、美丽且富有内涵的环境与风貌,历史上有许多经典的城市空间构造案例,成为城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然而,在新城建设或旧城更新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方面,直接套用传统文化符号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实用的“假大空”式景观、滥建的山寨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一些建设过分强调现代需求与先进技术,反而造成风格同质、“千城一面”等问题。
文化传承,不等于符号复制或形态模仿。城市文明有自己的基因,文化不是简单的形式和表征,更不是局部的符号或标志。面对未来的城市建设,简单粗暴地把建筑等城市文化遗产当文物保护起来 ② ,或者简单复制传统文化符号和样式,都不能真正做好文化传承。
我曾经在北方参观一个大院子,房屋整体很漂亮,却设计了徽派建筑特有的马头墙,给人一种 ③ 的感觉。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不仅要看形态,还要看整体样式是否融合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是否真正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神韵。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比喻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使文章生动形象。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比喻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八、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哪儿?答案是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量小, ① ,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 ② 。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 ③ 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也就是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来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下列句子中的“哪儿”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哪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他哪儿都不想去。 B.这话你是从哪儿听来的?
C.哪儿有任务,就向哪儿进发! D.我到哪儿都不会忘记你的。
九、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逸品”是古人对画家绘画水平的一种评价,不同的评论家对此有不同的评价。
现代学者廖雨天、廖天叶认为,逸品是笔墨技法达到极致而产生的无法之法,即“画到生时是熟时”的一种境界,是“奇思异想”加上“妙手偶得”的结果,逸品是无法使人楷模的。
吴冠中先生认为,“逸品中的‘逸’放逸也。其含义当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迁就世俗,一味强调个性,强调自我情感的抒发”“逸品,必须摆脱一切客观利害的约束才能产生,这正吻合了艺术诞生的科学规律”。
吴冠中先生还认为:技法功力有志者都能达到,继承传统,将逸品列于首位,并欢呼逸品的诞生,无论具象、抽象、工笔、写意、超现实追求……各种各样表现手法的逸品!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B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不是追求表面形似”曲解文意。原文第1段说的是“我国文人画的长处就在于不单纯追求表面的形似,而重于表现作者对自然的主观情感和印象”,并未完全否认对表面形似的追求;且原文说“我国文人画的长处就在于……重于表现……”,不能等同于“文人画家都是……”。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意在表明这种美的法则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产物”错误。根据原文第1段可知,引用苏轼的艺术主张是为了证明我国文人画的长处在于不单纯追求表面的形似。
C.“论述文人画借书入画的用笔多以书法化线条为主”错误。根据原文第6段“此外……从而使画面更加完整、平衡,更加丰富、耐看”可知,文章分析的应是“书法还是画面布局上的有机构成”“书法中字体的位置、长短、大小都随着作品的不同题材和画面而被安排”。
D.“还运用了比喻论证”无中生有,原文第7段并没有运用比喻论证。有举例论证,如赵孟常常在画作上压的“赵氏子孙”印,应当是作者作为前朝皇族后人在异族统治下的一声苦闷的低吟。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若无题诗则无法拓展作品的美学境界”错误。原文第3段指出了题诗对于王冕《墨梅图》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说明如果没有题诗就无法拓展作品的美学境界。
故选B。
4.B 5.B 6.①世界各国: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为世界粮食安全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②国家:结合国情,制定科学政策措施,并严格落实;推动科技发展;在倡导节能减排时,不断增强本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③个人:树立环保理念,主动学习相应的灾难自救知识,增强突发灾害应对能力。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一第2段“发达国家应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生产、收储、减损的能力和韧性”可知,这些并不是主要粮食生产与出口国应对全球性粮食危机的措施,而是发达国家的应对措施。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材料三图表可知,干旱面积增加的原因共两个:温度升高+降水波动。荒漠化及生态退化等生态问题的原因共两个:干旱面积增加+人类活动。
B.在表述时都只表述了其中一个原因,无法构成正确的因果关系。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面对气候危机的挑战,世界各国需要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迈向全球生态文明新时代”“世界各国应该充分落实去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上达成的共识,采取实际有效行动避免粮食损失,这对于缓解世界粮食危机意义重大”可概括出世界层面的应对措施: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为世界粮食安全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根据材料二“政府部门还应该同等地强调适应气候变化,这意味着亟需制定向前看的政策来保护人类、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与社会”及材料四“既需要有短期、应急措施,更要有长期的规划”“建立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防灾减灾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可概括出国家层面的应对措施:结合国情,制定科学政策措施,并严格落实;推动科技发展;在倡导节能减排时,不断增强本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可概括出个人层面日常生活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树立环保理念,主动学习相应的灾难自救知识,增强突发灾害应对能力。
7.A 8.本文以大火燃烧大地为喻,由自然界毁灭新生的规律联想到人类,人类世界也有消亡,但消亡之后会迎来新生,消亡的旧事物会成为新生事物成长发展的营养。人类社会必将一代代生生不息,不断繁衍发展。 9.①前文大篇幅描写“烧油菜秆”,与后文“二十年前那个少年”“擎着火奔跑”形成照应,表现人生命题的沉重,以及二十年来作者思考的连续性。②“我”在上海默想的场景两次出现,相互照应,那“牛血样的暗红的火苗”虚虚实实,从故乡到异乡,象征着萦绕在作者脑海中的思索从未消失。③文章第9段提到“把剩下的几堆油菜秆烧了”可以肥田,对应文末“‘浅灰黑色的灰尘’,正作了大地的营养”,由实入虚,解释了消亡与新生的矛盾统一。④爷爷的坟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启发“我”思考生与死的关系。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首段运用排比”错误。排比手法至少要由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三个短语或句子连缀在一起。文章首段写在野外看到的情景时没有运用排比。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本文以大火燃烧大地贯串全文,从“烧油菜秆”为下一季的庄稼肥田,再到萨缪尔的《终局》里提到的“这大地熄灭了”,非常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至人类社会。
文章结尾,作者说“这大地熄灭了,但我是见过它燃烧的,且相信大地是不会烧尽的,‘浅灰黑色的灰尘’,正作了大地的营养。几场雨过后,灰烬融入泥土,土里长满水稻的新苗,水稻成熟、收获,稻草晒干,又会生出新的火苗”,作者用此标题意在表明,消亡的旧事物会成为新生事物成长发展的营养,正如被烧掉了的油菜秆将使土地更加肥沃。大地是烧不尽的,人类社会也必将一代代生生不息,不断繁衍发展。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构思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文看似文笔流动随意,实则主题突出,文中多处前后照应。
从燃烧场景来看,前文大篇幅描写“烧油菜秆”,与后文“二十年前那个少年”“擎着火奔跑”的场景形成照应,表现二十年来“少年”虽已变成“中年”,但对于宏大人生命题的思考从未间断,一直深深刻在脑海里。
“我”在上海默想的场景两次出现,从故乡到异乡,那“牛血样的暗红的火苗”跨越千里,象征着萦绕在作者脑海中的思索从未消失。
从燃烧结果来看,文章第9段提到“把剩下的几堆油菜秆烧了”可以肥田,对应文末“‘浅灰黑色的灰尘’,正作了大地的营养”,由实入虚,解释了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严格遵循着消亡与新生的矛盾统一。
此外,爷爷的坟多次出现,“坟”作为死亡的象征,每次出现也都会启发“我”思考生与死的关系。
10.D 11.A 12.C 13.(1)将军接连多年抵抗敌军,虽然众军退却,又独率部属(御敌),功勋卓著。
(2)光武帝乘坐车驾、身穿丧服前往吊唁,远望城门放声哀哭,于是哭得非常悲痛。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祭遵)跟随(光武帝)征讨河北,担任军市令。光武帝的亲随触犯法律,祭遵按照法律将他斩首。光武帝发怒,命令逮捕祭遵。当时主簿陈副进谏说:“英明的君主常常希望众军队军纪优良,如今祭遵执法不阿不避忌,这说明您的教令已经大行于军中了。”
“军市令”为官名,做“为”的宾语,所以应在“令”后面断开;“上舍中儿”做“犯法”的主语,“上”前断开;排除AB;
“收”的宾语为“遵”,所以应在“遵”后面断开,排除C。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动词,徇私/动词,偏爱、喜爱”;句意:(他)一定不会对诸位徇私的/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是偏爱我。
B.正确。均为“派”;句意:公孙述派兵援救隗嚣/早晚派人问候苏武。
C.正确。“保留/余音”;句意:并且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D.正确。“朝见/在早上”句意:每到诸侯、臣属朝见君主之时/在早上躲避猛虎。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吴汉等将见敌人势大,不战而还”错误,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公孙述遣兵救隗嚣,吴汉、耿弇等悉奔还”,并未细说吴汉等回来的原因。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距难”,抵抗敌军;“却”,退却,后退。“烂然”,显明、耀眼的样子,可意译为“卓著”。
(2)“素”,白色,此处指丧服;“举音”,放声哀哭;“恸”,极度悲哀。
参考译文:
光武帝经过颍阳,祭遵凭借县吏身份多次进见,光武帝喜爱他的容貌仪表,让他暂代门下吏。(祭遵)跟随(光武帝)征讨河北,担任军市令。光武帝的亲随触犯法律,祭遵按照法律将他斩首。光武帝发怒,命令逮捕祭遵。当时主簿陈副进谏说:“英明的君主常常希望众军队军纪优良,如今祭遵执法不阿不避忌,这说明您的教令已经大行于军中了。”光武帝于是赦免了他,并任命他为刺奸将军。(光武帝)告诫众将说:“对祭遵要多加小心,我的亲随犯法尚且被杀,(他)一定不会对诸位徇私的。”祭遵担任征虏将军,率兵向北进入箕关,与弘农、厌新、柏华聚、蛮中贼寇交战,被箭矢射中,(箭)从嘴部穿过,(他)举起袖子遮住嘴巴,鲜血流到袖中。众人见祭遵受伤,纷纷后退。祭遵呵斥将士,将士(继续)进军作战,都以一当十,(于是)大破敌军。祭遵派遣护军王忠都拿着刀斧砍伐树木开辟道路。(进军)到略阳,袭击隗嚣。隗嚣被击败后,光武帝从长安东归经过汧县,亲临祭遵军营,慰劳将士。当时祭遵有病在身,(光武帝)下诏赐予双层坐卧垫褥,用黄罗伞盖给他遮阴。公孙述派兵援救隗嚣,吴汉、耿弇等人都逃奔而回,唯独祭遵留驻汧县。(光武帝)下诏说:“将军接连多年抵抗敌军,虽然众军退却,又独率部属(御敌),功勋卓著。兵退未曾事先警戒,粮食未曾预先备足,如今才安排调遣,恐怕力量不能承当。国家深知将军不易,并且不遗余力。现今送缣千匹,用来赏赐将士。”祭遵奉公守法,君主的赏赐都分给士卒,家中没有私人财物,(他)身穿布衣韦裤,终身只盖布被,夫人的衣裳不加纹彩,士人因此而看重他。祭遵因病去世,灵柩到达河南,(光武帝)下诏命百官都到治丧场所。光武帝乘坐车驾、身穿丧服前往吊唁,远望城门放声哀哭,于是哭得非常悲痛。回经城门,看见运载灵柩的车子,(又)远望哭泣。光武帝亲自来到,以太牢之礼祭祀(祭遵),仪式按照汉宣帝亲自祭祀霍光大将军的旧例。博士范升上奏章说:“祭遵身为将军,选用人才都用儒家之术,对酒设乐,一定吟唱雅诗、投壶游戏。又建议为孔子立后,上奏设置五经大夫。虽然身在军旅之中,不忘朝廷,可以说是以生命保全道的完善之人啊。”(光武帝)于是(下令)追赠(祭遵)为将军,给予侯爵印信,命校尉派遣骑兵四百人,身着铁甲,头戴兜鍪,乘坐兵车,排成军阵为祭遵送葬。祭遵死后,每到诸侯、臣属朝见君主之时,光武帝常常感叹道:“怎能再得到像祭征虏那样心忧国事、奉公守法的臣子啊!”
14.C 15.这样写并不偏题。
①首联和颔联交代了访友的内因:春天之美好想要与友人分享;自己的思念需要友人慰藉。
②颈联和尾联虚写访友:想象友人的现状并表现了要去寻友的愉悦心情。
③虽然全诗并未直接写到访友的情形,但与之紧密关联,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语言等的能力。
C.“诗人身体多病且仕途不顺,……因此羁旅漂泊之感溢于言表,怀乡之思油然而生”错误。诗歌的结构清晰严谨,前两联写己方之现状,因春起兴,写怀人之意;颈联设想叶天经和洪智长老的情况,所以“多病”和“固穷”并不是指作者现状,也未见“羁旅漂泊之感”“怀乡之思”。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这首诗的题目是“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按常理诗歌的内容应该围绕访友展开,或写访友时的自然环境,或记叙访友经过,或写访友后对好友的思念……此诗诗题虽有“访之”,全诗却并没有写见到友人后的情形,但句句未离访友。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首联和颔联写了春之生机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未写访友,但交代了访友的内在原因。
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颈联和尾联也没有直接写到访友之实,而是虚写二友之困顿,想象自己驾舟寻访二人的快意心情。
全诗虽然没有从正面直接描写访友的情形,但是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无穷,访友之趣自溢。
16.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扪、膺、抵、皇。
17.①源远流长 ②束之高阁 ③不伦不类 18.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等鲜明特质的城市空间,在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 19.该句子本体为“城市”,喻体为“有机的生命体”,说明城市的构建需要追求内外交融、整体和谐,城市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盲目开展将会破坏整体的美和神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专业深奥的建筑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易于理解。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由前后文“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人文”可知,此处需填一个与文明传承有关且与“博大精深”意义相近的成语,如“源远流长”等。“渊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②处,由“简单粗暴地把建筑等城市文化遗产当文物保护起来”及前文“文化不是简单的形式和表征”可知,此处是说不要只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做到表面,应填强调不加利用之意的成语,如“束之高阁”等。“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放在一旁,不去管它。
③处,前文“在北方参观一个大院子”“却设计了徽派建筑特有的马头墙”,是指建筑设计没有融入当地,让人感觉很不规范,故此处可填“不伦不类”等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的成语。“不伦不类”,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18.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根据语段的中心确定主要陈述对象,进而确定句子的主干。文中主要陈述对象为“城市空间”,应将其确定为句子的主语,并将“在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谓语,将“蕴含着……历史人文等鲜明特质”作为定语放在“城市空间”之前。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条件状语,是这个长单句的一个重要成分,而非一个分句。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简明、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深奥、陌生的事物。本题中“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采用暗喻手法,本体为“城市”,喻体为“有机的生命体”,将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引入专业晦涩的建筑领域中进行说理,使建筑知识更加亲切具体,从而说明城市的构建需要追求内外交融、整体和谐,城市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盲目开展将会破坏整体的美和神韵。
20.①蒸发量大 ②这就是“返盐”季节 ③所处的地形 21.B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后文可知,要填的内容和“降水量小”是导致“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的两个原因,同时根据下文中提及的“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和“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可知,主要因素是降水和蒸发,故此处应填“蒸发量大”之类的语句。
②处,根据前文“这就是‘脱盐’季节”和其后的分号可知,两句是并列关系,故此处应填“这就是‘返盐’季节”之类的语句。
③处,根据后文的主要内容可知,要填的内容即影响盐碱上形成的因素与地形有关,故可填“所处的地形”之类的语句。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含义的能力。
“哪儿”是疑问代词,可以表示在几个人或事物中确定的一部分;也可以任指,表示任何一个。
原文和B项中的“哪儿”,表示“问什么处所”。
A、C、D项中的“哪儿”则是任指。
故选B。
2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中国古典文艺中评画术语——逸品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从材料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廖雨天、廖天叶的观点,他们认为逸品是无法使人楷模的,是“奇思异想”加上“妙手偶得”的结果,此种观点着眼于逸品的技巧层面;二是吴冠中的观点,他认为“逸”含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迁就世俗”的特点,逸品应该摆脱客观利害的约束,以澄澈之心去创作,此种观点着眼于逸品的思想层面;三同样是吴冠中的观点,他认为逸品可以追求各种表现形式,此种观点着眼于逸品技巧对作品内容的补充。材料内容虽然以绘画品评中“逸品”的评价为主,但是写作范畴要宽得多。
写作时,可先归纳“逸品”的特点,比较三种观点的异同与内在联系,确定写作方向,并将其与文化发展或社会现实相关联。具体论述过程中,首先必须将“逸品”精神关联社会人生,其次必须找到材料中对“逸品”评价的辩证关系,并将之结合起来加以思考。比如,可从第一层技巧层面和第二层思想层面的辩证关系,去论述我们为人处世时关注形式还是思想的问题;也可着重针对第二层去强调,说明我们在人生之路上,要想达到“逸品”之层次,就应该忽略外在的客观厉害,以一颗“无我之心”去探索去奋斗。
立意:
1.看淡名利,精益求精。
2.思想与形式并进,推动文艺发展。
3.笃定心志,精雕细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天津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Ⅲ)(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