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东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展开2023年广东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化学·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C | A | A | B | C | A | A | D | B | A | A | B | B | B | D |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答案】C
【解析】解: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刻甲骨文占卜记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用粮食酿酒制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地动仪预报地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解: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运输浓硫酸运输车上应该张贴腐蚀品的标识。
A、图中标识为腐蚀品标识,故选项正确。
B、图中标识为自燃物品标识,故选项错误。
C、图中标识为回收标识,故选项错误。
D、图中标识为节水标识,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析】解:A、氧化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B、铜矿石中含有铜的化合物和杂质,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矿泉水是由水和矿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它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解析】解: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解:A、K2MnO4可表示锰酸钾,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可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Fe2+可表示1个亚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波义尔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正确。
C、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故选项说法正确。
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答案】A
【解析】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A。
8.【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V,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答案】B
【解析】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干中给的信息可知,醋拍黄瓜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维生素(黄瓜)、油脂(香油)、糖类(白糖)、水和无机盐(食盐),还缺少蛋白质,因此搭配的食物中应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A。
11.【答案】A
【解析】解:A、乳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乳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3)=1:8,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乳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B、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生活中可用明矾作净水的絮凝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氢氧化钙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室内发生火灾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解:A、将35g的固体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说明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35g﹣10g=25g,则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25g,故选项说法正确。
C、20℃时,溶液中溶质甲的质量分数为×100%=20%,故选项说法错误。
D、温度由50℃降低到20℃时,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解:A、打开可乐瓶盖,压强减小,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刷洗干净铝锅,会破坏氧化铝薄膜,做法错误,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水垢中的碳酸钙等难溶物与醋酸发生反应,可用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洗洁精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答案】D
【解析】解:A、对比①(气球变小很明显)②(气球变小较明显)可探究饱和NaOH溶液对CO2的吸收效果更好,该选项正确。
B、对比①(气球变小很明显)③(气球几乎不变)可探究:CO不与NaOH反应,该选项正确。
C、对比①(气球变小很明显)④(气球变小较明显)可探究:CO2能与NaOH反应,该选项正确。
D、对比②④不能探究:CO2能与水反应,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也能使气球变小,而氢氧化钙溶液浓度很小,吸收二氧化碳能力较差,气球变小不是很明显,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答案】(7分)
【答案】(1)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1分);Fe2O3+3CO2Fe+3CO2(1分);
(2)C2H5OH+3O22CO2+3H2O(1分);
(3)乳化(1分);洗净、擦干(合理即可)(1分);
(4)H2SO4(1分);
(5)微量(1分)。
【解析】解:(1)工业上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冶炼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Fe2O3+3CO2Fe+3CO2;
(2)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答案为:C2H5OH+3O22CO2+3H2O;
(3)清洗铁锅时,先用洗涤剂洗涤,是因为洗涤剂对油脂有乳化作用。洗净后,为防止铁锅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洗净、擦干;故答案为:乳化;洗净、擦干(合理即可);
(4)造纸厂、印刷厂有时会排放一些氢氧化钠等碱性废液,工业上通常使用稀硫酸进行中和处理;故答案为:H2SO4;
(5)学校食堂常使用加碘的食盐做调味品,其中碘属于微量元素;故答案为:微量。
17.【答案】(8分)
(1)氧气浓度不同(2分)。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氧气不足,白磷无法继续燃烧(1分);40(2分)
(3)(2分)。
【解析】解:(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中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造成现象不同;
故答案为:氧气浓度不同;
(2)①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发生燃烧,而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不燃烧,因此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而不断消耗氧气后,造成氧气不足,所以白磷不再燃烧;
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氧气不足,白磷无法继续燃烧。
②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W形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内部空气减少体积=,因此量筒减少的水为40mL;
故答案为:40。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中含N、H、O的个数分别是4、12、6,反应物中含N、H、O的个数分别是4、12、0,故反应物中还应含6个O,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故应补充3个氧分子,
故答案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 【答案】(10分)
(1)酒精灯(1分);集气瓶(1分)。
(2)①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②把燃烧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1分)。
(3)A(1分);密度比空气大(1分)。
(4)浓硝酸(1分);a(1分);H(1分)。
【解析】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
故答案为:酒精灯;集气瓶。
(2)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答案为:把燃烧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可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A,可用E装置收集O2,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A;密度比空气大。
(4)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NO2时,分液漏斗中所盛药品是浓硝酸;
若用D装置收集NO2,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a端通入,多余NO2需用碱液吸收,三个吸收装置中最合理的是H(能够防止液体倒吸)。
故答案为:浓硝酸;a;H。
19.【答案】(10分)
CaO+H2O=Ca(OH)2(1分);>(1分)。
【实验探究】(1)Na2CO3+Ca(OH)2=CaCO3↓+2NaOH(2分)。
(2)Ⅰ.Ca(OH)2(1分);Ⅱ.①产生白色沉淀(1分);Na2CO3+CaCl2=CaCO3↓+2NaCl (2分);②溶液变红色(1分);
【反思与拓展】检验并除去Na2CO3(1分)
【解析】解:将部分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发现烧杯外壁有热感,加水放热,是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
继续加入足量的水并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的pH时,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因此溶液pH>7,滤液呈碱性。
故填:CaO+H2O=Ca(OH)2;>。
【实验探究】
(1)甲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2)Ⅰ.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CO2,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有Ca(OH)2;
Ⅱ.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滤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后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Ⅰ.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 没有明显变化 | 滤液不含Ca(OH)2. |
Ⅱ.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后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①产生白色沉淀 | 滤液含有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
②溶液变红色 | 滤液含有NaOH. |
【反思与拓展】
实验操作步骤Ⅱ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Na2CO3。
故填:检验并除去Na2CO3。
四、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答案】(10分)
(1)缓慢氧化(1分);C2H5OH+3O22CO2+3H2O(2分);
(2)不可再生能源(1分);
(3)吸附(1分);分解反应(1分);吸热反应(1分);
(4)a(1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分);不变(1分)。
【解析】解:(1)根据淀粉类作物加入酒曲发酵酿酒的过程属于缓慢氧化。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C2H5OH)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答案为:缓慢氧化;C2H5OH+3O22CO2+3H2O;
(2)天然气不能够循环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不可再生能源;
(3)《燔石篇》中介绍了用明矾使河水变得清澈的技术,在明代时候亦有广泛应用。图1为我国明代净水池模拟图,其中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为了防止渗水,净水池四壁石头间缝隙用黄泥与蛎灰填抹,蛎灰是将牡蛎壳(含碳酸钙)煅烧、浇水、风化、碾压制作而成,其中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所以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还属于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附;分解反应;吸热反应;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中C的化合价是﹣4价,所以对应的可以是图中的a;木炭和金刚石、石墨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差异很大,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由d中的C元素的化合价与CaCO3的C化合价一样都是+4价,所以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答案为: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变。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答案】(10分)
(1)Ca(OH)2(1分);
(2)复分解(1分);
(3)A(1分);
(4)将MgCl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2(1分);
(5)①NaCl、HCl(1分);②88.3%。
②当滴入稀盐酸溶液10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7.3%=7.3g,(0.5分)
设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0.5分)
Na2CO3+2HCl═2NaCl+H2O+CO2↑(2分)
106 73
x 7.3g
(0.5分)
x=10.6g (0.5分)
则12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0.5分)
答:12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8.3%。 (0.5分)
【分析】(1)根据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来分析;
(2)根据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来分析;
(3)根据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来分析;
(4)根据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但是浓度太低来分析;
(5)①根据当滴入稀盐酸溶液150g时(即图中B点),稀盐酸过量,则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稀盐酸来分析;
②根据当滴入稀盐酸溶液10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由稀盐酸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解析】解:(1)在过程①中,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过程②所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符合双交换、价不变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
(3)过程③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则过程③中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A。
(4)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但是浓度太低,所以还需要过程①②的原因是:将MgCl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2。
(5)①当滴入稀盐酸溶液150g时(即图中B点),稀盐酸过量,则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稀盐酸,化学式为:NaCl、HCl。
②当滴入稀盐酸溶液10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7.3%=7.3g,
设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x 7.3g
x=10.6g
则12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12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8.3%。
故答案为:
(1)Ca(OH)2;
(2)复分解;
(3)A;
(4)将MgCl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2;
(5)①NaCl、HCl;②88.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陕西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这是一份化学(陕西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化学陕西卷考试版A4docx、化学陕西卷全解全析docx、化学陕西卷参考答案docx、化学陕西卷考试版A3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徐州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这是一份化学(徐州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化学徐州卷考试版A4docx、化学徐州卷全解全析docx、化学徐州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云南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这是一份化学(云南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化学云南卷考试版A4docx、化学云南卷全解全析docx、化学云南卷考试版A3docx、化学云南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