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晶莹的露珠 B.林立的冰川 C.变小的干冰 D.洁白的雾凇2.如图是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日环食现象,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3.小明在七星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高楼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船儿 B.鱼儿 C.白云 D.高楼4.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5.下列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6.美国摇滚歌手杰米·温德拉在我国湖南岳阳君山岛大展“狮吼功”,他用高达100分贝以上的咏叹调连续震破三个高脚玻璃杯,并被主办方授予“世界吼王”的称号.下列有关他“吼”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递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7.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8.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 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9.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 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 minC.图乙:水的沸点为98 ℃ 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标准大气压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请你根据诗中的信息推测,轻舟的速度最接近于( )A.20 km/h B.45 km/h C.90 km/h D.180 km/h 11.如图所示,用图甲所示方法测凸透镜的焦距,用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 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2.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
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放,湖水中倒映出了“万点礼花”,湖中的“礼花”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14.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实验应选用________方案,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5 s时两车相距________.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16.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________(填“A”或“B”).(2)小球A和B在第1 s至第6 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________(填“>”“<”或“=”)vB. 17.如图所示是同学们上学时测量体温的情景,手持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出的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刚用酒精消毒纸巾擦拭双手,手上会有凉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吸热造成的.18.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___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________(填“f<u<2f”或“u>2f”). 三、解答题(19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49分)19.完成下列各图.(1)如图所示,MN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设水下装有一盏彩灯S,射出一条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沿BO方向射到分界面上的O点,再从O点射出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和光线射出水面后在空气中传播的大致方向.(2)请在图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凹透镜再折射的整个光路.20.小明从沪宁高速公路入口处的限速标志牌获悉:小汽车限速120 km/h,旅游大巴限速100 km/h.(1)若小明乘坐小汽车经沪宁高速从苏州到上海,已知苏州到上海的路程为84 k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这辆小汽车至少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2)若小明乘坐的是旅游大巴,这辆旅游大巴10:00从苏州进入高速公路,10:45到达上海,驶出高速公路.如果你是值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进行超速处罚?你的依据是什么? 21.下面是小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2)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倒立、等大的实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3)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小光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的合适位置,只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4)小光移开近视眼镜,只将蜡烛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2.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________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部位温度/℃甲乙丙丁额头36.637.036.836.8手腕36.436.436.236.3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实验数据如下:间距/cm123451015202530温度/℃36.536.536.536.436.336.135.735.134.734.1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__cm以内.(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______________中心位置.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成功用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入地球大气层以外的运行轨道.之后又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天宫二号”从事科研工作.(1)如图甲所示,火箭点燃后,尾部的高温火焰如果直接喷射到发射台,会将发射架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中,利用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至于太高.我们看到火箭升空瞬间,周围产生大量的“白气”,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2)如图乙是“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的模拟图,此时“神舟十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二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地球 C.“天宫二号” D.“神舟十一号”(3)假如“天宫二号”的所在轨道高度为360 km,那么“天宫二号”进入轨道后,若行动指令从地球发出,到达“天宫二号”至少需要________s.(已知指令传播速度为3×108 m/s)
答案一、1.C 2.D3.B 点拨:人们看到水中的鱼儿,是由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眼的.4.A5.B 点拨: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确.6.A 7.C 点拨: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在熔化时吸热,故A、B均错误;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C正确,D错误.8.D 点拨: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这样可以使烛蜡更容易熔化,故A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这样才可以测量烛蜡的温度,故B正确;采用“水浴法”加热烛蜡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故C正确;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非晶体,故D错误.9.C10.B 点拨:1千里为500 km,由“千里江陵一日还”可知,单程航行时间约12 h,其速度v== km/h≈41.7 km/h,接近于45 km/h.11.D 点拨:根据图甲可知f=10 cm,故A错误;根据图乙u>2f,应用该成像原理的是照相机,故B错误;挡住了凸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近视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光屏应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12.B二、13.反射;折射14.甲;使物质均匀受热;先升高,后不变,再升高15.0.2 m/s;0.5 m;西 点拨:如图根据公式v=可得v甲=0.2 m/s.v乙=0.1 m/s.两车同地同向行驶Δs=s甲-s乙=v甲t-v乙t=0.2 m/s×5 s-0.1 m/s×5 s=0.5 m,由于v甲>v乙,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西运动.16.(1)A (2)= 点拨:(1)由图知,小球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A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A.(2)小球A和B在第1 s至第6 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路程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即vA=vB.17.红外线;汽化18.凸透镜;实;f<u<2f 点拨:装水的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透过装水玻璃杯看到的像是左右颠倒、放大的像,因此是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三、19.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20.解:(1)这辆小汽车至少需要行驶的时间t1===0.7 h.(2)旅游大巴行驶时间t2=10:45-10:00=45 min=0.75 h,v2===112 km/h.由于112 km/h大于旅游大巴限速100 km/h,所以要对该车司机进行超速处罚.21.(1)同一高度 (2)10.0 (3)右(4)右;放大;投影仪22.(1)距离(2)测温的部位;无关;3(3)红外探测器;测量部位的不同点拨:(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测量的距离不变.(2)探究与测量距离关系时,必须控制测温部位不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刚开始的三次测量数据相同,说明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无关,有效距离必须在3 cm以内.(3)对照图,凸透镜前的红外线是平行的,会聚于焦点上,即集中在红外探测器上的中心位置.综合数据分析,距离的影响很小,主要是测温部位影响了测量结果.23.(1)汽化;吸收;水蒸气液化(2)D (3)1.2×10-3点拨:(2)根据题意航天员看到“天宫二号”纹丝不动,意味着“天宫二号”相对于“神舟十一号”是静止的. (3)指令到达“天宫二号”的时间t1===1.2×10-3 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二物理期末试卷有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题,探究与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 (1),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