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天津卷)(考试版)A3
展开保密★启用前
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天津卷】
化 学
(本卷共28小题,满分8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19 S-32 Cu-64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Earth for All”。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使用天然纤维,拒绝化学纤维 B.发展生态农业,全面禁用农药
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塑料包装 D.推广电动汽车,电池集中填埋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金属铜 B.氯化钠
C.金刚石 D.蒸馏水
3.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的水稻专用肥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4.“共享单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夏季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C.分子质量变大 D.分子间空隙变大
5.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干冰:CO2 B.碳酸氢铵:NH4HCO3
C.胆矾:CuSO4·5H2O D.生石灰:Ca(OH)2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B.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防锈油漆
C.氢氧化铁具有碱性,可用于除去水中悬浮物
D.硫酸亚铁晶体为浅绿色,可用作人体补血剂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B.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烟
D.二氧化硫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8.中国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汞漆属于合金 B.鎏金时金发生了化学反应
C.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还原性 D.金汞漆加入盐酸中会产生大量气泡
9.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uBr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溴(Br)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7 B.溴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5
C.溴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D.化学反应中溴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Br-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气密性
11.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铁锈、盐酸、石油——混合物 B.石墨、苏打、石灰石——化合物
C.金刚石、焊锡、汞——金属材料 D.棉花、尼龙、聚乙烯——合成材料
12.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搅拌或加水的方法能增大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
B.40°C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KNO363.9g
C.t°C时,将KNO3溶液和NaCl溶液各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的品种比金属自身种类多
B.NaCl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有的NaCl多
C.称为糖类的有机物都有甜味
D.汽油洗涤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
14.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我国科学家在寻找新的点击反应砌块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安全高效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SO2N3,下列有关FSO2N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3
C.由四种非金属组成 D.每个分子由7个原子构成
15.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有固体铜生成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丁装置能起到收集尾气一氧化碳的作用
16.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醋酸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18.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剂或方法 |
A |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
B | 鉴别CuSO4、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 水 |
C |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
D | 鉴别铜片和黄铜片 | 相互刻画 |
19.下列各项化学实验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验证氧气化学性质 | 探究铁闸的腐蚀条件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检验制备的CO2 | |
异常 | 未看到火星四射 | 腐蚀最严重不是B区 | 测定结果偏小 | 石灰水未变浑浊 |
解释 | 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 可能是C区O2浓度大 | 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 可能是CO2中混有HCl气体 |
20.5.00g胆矾(化学式CuSO4∙5H2O)晶体样品受热失去水,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热过程中晶体样品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蓝色
B.受热过程中固体物质里Cu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C.固体物质在102℃和113℃时失去水的质量比为2:1
D.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1.(3分)“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
(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
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制取成本高 b.产物无污染 c.燃烧热值高
(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脱水米饭 b.鱼香肉丝 c.冻干水果
②在航天食品中添加C12H22O14Ca补钙,钙在人体内属于_____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2.(4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1)3000多年前,我国已能用孔雀石炼铜。西汉的《淮南万毕术》载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又叫朴青(《石药尔雅》)或层青(《造化指南》),是天然的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化学原理______。
(2)中国丝绸,以其柔美的质地、绚丽的色彩、飘逸的风格和精美的纹饰,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优雅和精致。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检验丝绸中含有蛋白质的简易方法是______。
(3)“秦砖汉瓦”常指秦代各种画像砖和汉代各种纹饰的瓦当,它们代表了秦汉时期建筑用陶的高度发展水平。传统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A12O3·2SiO2·H2O)、石英(SiO2)和长石。请计算出黏土(A12O3·2SiO2·H2O)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3.(4分)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三星堆遗址发据现场出土了华丽的鸟型金饰片,金能被加工成超薄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同时出土的铜头像、青铜神树等表面有锈迹,铜生锈的主要原理是:,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名称)
24.(6分)碳循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物质有利于达成“碳中和”。工业上设计如图所示方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尿素[CO(NH2)2](部分反应条件和物质未标出)。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步骤中采用喷淋方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优点是______。
(2)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溶液A的成分为______(写化学式)。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水以外还有______(写化学式)。
25.(7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制取装置需铁架台、水槽________(填序号)。
(2)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蒸发时需铁架台和___________(填序号),当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26.(10分)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现象产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
(1)活动一: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果哪个更好?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 | 催化剂 |
实验1 | 5mL4% | 粉末状MnO20.2g |
实验2 | 5mL4% | 粉末状CuO0.2g |
①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________。
②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U形管外侧液面上升,原因是________。
③结论: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得出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
(2)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水垢
【假设与猜想】①猜想Ⅰ:CaCO3
猜想Ⅱ:Mg(OH)2
猜想Ⅲ: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②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I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 ______ | 猜想Ⅰ成立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Ⅲ成立 |
③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
【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变化来判别。
【学科渗透】①按如左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______。
②据此,小明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
【再次实验】③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______(填“Ⅰ”“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
27.(6分)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
氯气消毒的原理是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导致细胞中的酶被氧化并且蛋白质被阻止合成而死亡,从而实现了自来水的消毒。
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1.0 mg/L氯气与0.5mg/L 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某研究小组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40℃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上述实验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配制硝酸银溶液,不能使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的原因是______。
(2)写出二氧化氯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
(3)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______。
(4)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5NaClO2+4______=4ClO2+5NaCl+2H2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浓度相同时,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
B.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C.40℃时 4.0 mg/L 的氯气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D.40℃时0.8 mg/L的二氧化氯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6)对比图1和图2,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______。
28.(10分)碳酸亚铁(FeCO3)能用于制备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制备和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Ⅰ.pH大于8.8时,Fe2+会全转化为Fe(OH)2沉淀。
Ⅱ.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置于潮湿空气中易变质生成Fe(OH)3,Fe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出现血红色絮状物;而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会出现血红色絮状物。
I:探究新鲜FeCO3的制备
(1)该兴趣小组用pH=11.9的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在烧杯中制备FeCO3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_______(填字母)。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
B.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
C.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
(2)制备Fe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II:探究久置于空气中FeCO3的性质
【提出问题】久置于空气中的FeCO3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1:只有 FeCO3; 猜想2:FeCO3和Fe(OH)3; 猜想3:________。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 | ______不成立 |
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 | _______ | 猜想2成立 |
【定量研究】该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确定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固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3)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0.44g,则固体中FeCO3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5)关于上述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装置A中加入的稀硫酸可用盐酸代替 B.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C.如果去掉装置D,会使实验结果偏大 D.反应开始前,也要通入一段时间N2
化学(重庆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3: 这是一份化学(重庆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3,共4页。
化学(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3: 这是一份化学(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3,共5页。
化学(武汉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3: 这是一份化学(武汉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3,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