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9年至2022年,科研人员在重庆三峡地区发现一种植物新物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表并将其命名为———三峡白前。若想对其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进行检测,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不相同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颜色变化
C.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在高倍镜下能看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D.在检测脂肪制作装片时,利用苏丹Ⅲ染色后可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2.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引起。目前,猴痘疫情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性事件”,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猴痘病毒经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侵入人体细胞
B.人体被猴痘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C.效应T细胞可将侵入人体的猴痘病毒消灭殆尽
D.蓝藻和猴痘病毒一样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3.很久以前,亚洲和美洲连在一起,地球上只生活着一种熊。由于地壳运动亚洲和美洲分开,一部分熊被美洲大陆带走,另一部分熊则跟随着亚洲大陆一路漂流,最终两部分熊被大海隔开。这就是现在北美大灰熊和亚洲黑熊的来历,它们现在已经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熊的进化方向相同
B.两种熊产生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两种熊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
D.DNA检测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
4.囊性纤维化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种遗传病,该病患者体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3个碱基对后,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失了苯丙氨酸(转运苯丙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是AAA或AAG),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体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只存在于肺泡壁细胞中
B.从上述实例可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模板链中编码苯丙氨酸的3个碱基是AAA或AAG
D.患者与正常人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相同
5.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高山滑雪是在越野滑雪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下列对该项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赛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运动员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基本维持平衡
B.运动员触碰冰面产生的兴奋,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C.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一直保持活性
D.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有分级调控作用,对内脏器官活动无调控作用
6.2022年1月7日,医学专家首次将经基因改造的猪的心脏移植入一名心脏病人体内,尽管移植的心脏只在患者体内正常跳动了两个月,但这依然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移植的猪心脏被排斥说明该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B.移植的猪心脏主要受到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的攻击
C.对猪进行的基因改造可能是敲除了会引发人体免疫系统排斥的主要基因
D.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器官进行移植是解决免疫排斥反应的新思路
二、综合题
7.袁隆平院士曾说,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的目标是他的第三个梦想。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亩产量在300公斤以上的水稻品种。现有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若干,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0.3 g/mL的KNO3溶液分别处理两组水稻细胞,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A→C段,能观察到I组水稻细胞发生了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大小的变化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并未添加清水,Ⅱ组水稻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该兴趣小组继续探究了耐盐碱水稻的耐盐能力,实验结果如图2,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尝试写出他们的实验思路:_____。
(4)分析图2可知,该品系的耐盐碱水稻更适合种植在盐浓度低于_____的土壤中。
8.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某些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继而引起发热。某人因病毒感染体温上升至38.5℃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__________,使下丘脑的_______中枢兴奋,使调定点升高至38.5℃.调定点升高后,下丘脑产生兴奋传导至_______形成冷觉;同时,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激素,此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使产热增多。
(2)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机体散热___________。
(3)某人发烧体温上升至38.5℃期间,人体产热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持续发烧时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该刺激传至下丘脑,促进 _______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减少。
(4)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突破皮肤、黏膜,即突破保护人体的第_________道防线,进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对其进行攻击,上述免疫方式称为人体的_________。
9.为揭示茄子果皮色和果肉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用绿果皮植株和紫果皮植株杂交,F1均为紫果皮,F2中紫果皮株数为84,绿果皮株数为26,初步判断茄子果皮色中____________为显性,果皮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
(2)用白果皮植株和紫果皮植株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亲代组合 | F1 | F2 |
白果皮植株×紫果皮植株 | 均为紫果皮 | 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12∶3∶1 |
由表可知果皮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____________色果皮基因会阻碍____________色果皮基因发挥作用。
(3)用白色果肉植株和绿白色果肉植株杂交,F1的果肉均为____________色,且F2中绿白色果肉植株与白色果肉植株的比值约为3∶1,说明果肉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4)后续研究表明茄子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研究者用一株紫皮绿白肉植株(基因型为AAbbCC)和白皮白肉植株(基因型为aabbcc)杂交,F1均为紫皮绿白肉植株,F1自交得到F2中出现紫皮绿白肉、紫皮白肉、绿皮绿白肉、白皮白肉4种表型,比例约为____________。F2中未出现表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绿白色果肉基因抑制了__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使表皮呈现出果肉的颜色。
10.某林场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所示,其主要种植的树种为柳杉和杉木,为速生林;其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
(1)图1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 个营养级,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黑眉锦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和自然林相比,其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比较低,赤腹松鼠种群爆发,柳杉和杉木严重受损。为了降低经济树种的损失,可以利用捕食等种间关系进行________防治,防治害虫的关键是要__________其环境容纳量。
(3)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该营养级生物的___________,②部分代表用于该营养级生物_____________的能量。能量从该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农药D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在我国的使用范围广泛,但其残留能引起肝病和染色体畸变,对哺乳动物有毒害。某科研小组从长期受农药D污染的土壤中取样,进行了农药D降解菌的分离,分离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第二步”所用的培养基是以农药D为唯一碳源的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进行“第二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与“第二步”所用的培养基相比,培养基A中还需要加入的成分是________。涂布平板过程中进行无菌操作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对涂布的平板进行培养时,将接种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恒温箱中培养,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
(4)研究人员用0.1mL菌液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平板中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84,则每毫升菌液中的细菌数是________,使用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
12.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考古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就需要借助PCR技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PCR扩增的第一步是使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 DNA中G+C的含量越多,要求的变性温度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进行PCR时一般需要加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其作用是__________。
(2)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检测新冠病毒RNA(核酸检测)可以采取“荧光RT-PCR法”,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____。采集到的样本要迅速进行病毒灭活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扩增后的核酸通过荧光标记的基因探针进行检测,理论上,在检测过程中,有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出现,则说明检测结果呈____(填阴或阳)性,此时可进一步检测疑似患者血浆中的______进行确诊,原因是_______。
(4)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措施,分析利用PCR技术制备新冠病毒疫苗的主要思路:_________(答出1种情况即可)。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6.A
7.(1) 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 基本不变
(2)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或发生渗透吸水
(3)配置一系列浓度大于 0.3g/mL的KNO3溶液,分别将 II 组水稻细胞置于各组 KNO3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记录。
(4)0.4g/mL
8.(1) 致热性细胞因子 体温调节 大脑皮层 促甲状腺
(2) 毛细血管收缩 减少
(3) 大于 垂体
(4) 一 非特异免疫
9.(1) 紫果皮(或紫皮) 分离
(2) 紫 绿
(3)绿白
(4) 9∶3∶3∶1 白皮绿白肉 白色果皮
10.(1) 5 黑眉锦蛇、猫头鹰 捕食、竞争
(2) 抵抗力 生物 降低
(3) 同化量
未利用的植物、枯枝落叶
③÷(①+②+③+④)×100%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1.(1) 选择 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长 筛选并增加农药D降解菌的浓度
(2) 琼脂 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涂布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作为对照,检测培养基平板是否灭菌彻底(或是否被污染)
(4) 8.4×106 少
12.(1) DNA中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A和T之间只有两个氢键,G+C含量越多,其氢键越多,变性时所需温度越高 为反应提供原料和能量
(2) 逆转录酶、TaqDNA聚合酶 提高样本转运和检测阶段的安全性
(3) 阳 新冠病毒(IgM/IgG)抗体 病毒进入体内后可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最终由浆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
(4)利用RT-PCR技术大量扩增新冠病毒特定抗原基因生成cDNA,制备成DNA疫苗(或利用扩增后的cDNA大量转录生成抗原的RNA,制备RNA疫苗;或利用cDNA大量表达产生抗原蛋白,制备蛋白质疫苗)
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2,【生物——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