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3048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3048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3048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18.0分)
萨瓦伊岛位于南太平洋,长约80千米,最宽处40千米,中部的毛加西利西利山海拔1858米为该岛最高峰,岛上多火山。如图为该岛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 该岛半球位置是(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南半球
④北半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萨瓦伊岛的形成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大陆岛 B. 珊瑚岛 C. 冲积岛 D. 火山岛
3. 该岛河流发源集中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因素 B. 四周环海 C. 沼泽密布 D. 冰川融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表为“二十四节气”中部分节气时间表,读表,完成各小题。
春季 | 日期 | 夏季 | 日期 | 秋季 | 日期 | 冬季 | 日期 |
春分 | 3月20~22日 | 夏至 | 6月20-22日 | 秋分 | 9月22~24日 | 冬至 | 12月22-23日 |
惊蛰 | 3月5~7日 | 小暑 | 7月6~8日 | 寒露 | 10月8~9日 | 小寒 | 1月5~9日 |
4.
春季 | 日期 | 夏季 | 日期 | 秋季 | 日期 | 冬季 | 日期 |
春分 | 3月20~22日 | 夏至 | 6月20-22日 | 秋分 | 9月22~24日 | 冬至 | 12月22-23日 |
惊蛰 | 3月5~7日 | 小暑 | 7月6~8日 | 寒露 | 10月8~9日 | 小寒 | 1月5~9日 |
表中节气可能是叙永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是( )
A. 小寒 B. 秋分 C. 夏至 D. 小暑
5.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春雷惊百虫”呈现的节气是( )
A. 惊蛰 B. 寒露 C. 冬至 D. 春分
6. 当我国大地秋高气爽时,南半球的国家可能正处于( )
A. 烈日炎炎的夏季 B. 寒冷料峭的冬季 C. 同时极昼极夜 D. 春暖花开的春季
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7. 图示区域主要地形可能是( )
A. 平原 B. 高原 C. 丘陵 D. 盆地
8. 甲、乙山峰的相对高差最大是( )
A. 50米 B. 100米 C. 150米 D. 200米
9. 王村相对李镇建度假村的优势是( )
A. 邻近断崖,攀岩竞技 B. 柑橘遍地,果香鱼肥
C. 地形平坦,公路便捷 D. 依山傍水,林美景幽
10. 如图是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地区图。读如图,回答12~14题。
图中属于岛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如图是初中生小刚通过手机查询到叙永县在2022年中某月一个周内的白天(上气温曲线及以上部分)和夜晚(下气温曲线及以下部分)天气信息截屏。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各小题。
11. 该时间段最可能是( )
A. 7月 B. 4月 C. 10月 D. 12月
12. 昼夜温差最大是( )
A. 周一 B. 周二 C. 周三 D. 周四
13. 在本周内适宜从事的活动是( )
A. 滑雪比赛 B. 周五爬山 C. 夜天观星 D. 围炉烤火
如图是“某些聚落或传统民居景观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4. 最可能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 与乙聚落比较,甲聚落( )
A. 可发展放牧 B. 经济更落后 C. 人口更密集 D. 交通更闭塞
16. 丙图中碉房常常会遭遇雨夹雪入侵,雨夹雪用符号表示为( )
A. B. C. D.
如图示意“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7. 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①自然条件优劣
②经济发达与否
③语言与人种好坏
④风俗习惯与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19. 阅读地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赤道线穿过的大陆名称。
(2)某经销商从a地运一批货物沿图示路线到b地,说出依次经过的大洋和运河的名称。
(3)根据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图,简要描述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
2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地和乙地分别为“世界上某些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地属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位置。
(2)指出乙地的气候类型及甲、乙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
(3)简要指出影响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
21. 实践探究:近年来,樱桃逐渐成为我国春节的“网红”水果。探索者对世界樱桃研究发现,樱桃适宜生长在酸碱中性的深厚土层、土质疏松,水分、光日充足的环境。如图示意世界樱桃主产区分布和上市时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樱桃主产区明显不同于其他主产区的地点字符。
(2)结合DF产区的气候资料,说出这两地中降水量少的地区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3)B处樱桃与C处樱桃品种相近,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其上市时间更早的产区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4)探究者考察发现我国春节期间市场上销售大量的反季节时鲜樱桃。请指出A、B、C、D、E产区中,我国樱桃可能来自的产区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B、D、A
【解析】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萨瓦伊岛被172.5°W和13.5°S穿过,判定该岛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故选:B。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 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半球划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根据材料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南太平洋中,距离大陆较远,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岛屿海拔较高,面积较大,整体大致呈圆形,地势呈阶梯状由中部向四周降低,为典型的火山岛。
故选:D。
题干中描述:萨瓦伊岛位于南太平洋,长约80千米,最宽处40千米,中部的毛加西利西利山海拔1858米为该岛最高峰,岛上多火山。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大洋洲的岛屿及类型,结合题干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示萨瓦伊岛地处南半球的低纬度,属于东南信风带,根据等高线数值可知,其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因此东南部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部位,该岛的东部和南部有多个山谷发育;所以萨瓦伊岛河流在东部和南部发源集中的主要因素是坡向(地形)和信风。
故选:A。
按岛屿的成因可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大陆岛是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面积较大地势较高。火山岛是因海底火山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而形成的,海拔较高地势险峻。珊瑚岛一般分布在热带或者亚热带海洋中,是由活着的或已死亡的珊瑚虫的礁体构成的一种岛,地势低平,面积较小,多呈环状。冲积岛是陆地的河流夹带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成的海上陆地,面积较大,地势低平。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发源的因素,理解回答即可。
4~6.【答案】C、A、D
【解析】解:叙永位于北半球,叙永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
故选:C。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春雷惊百虫”呈现的节气是惊蛰。
故选:A。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人们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律,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本题主要考查二十四节气概况,理解回答即可。
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国大地为秋高气爽时的秋季时,南半球的国家可能正处于春暖花开的春季。
故选:D。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 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理解回答即可。
7~9.【答案】C、A、D
【解析】解:读图可知,该地大多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故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丘陵。
故选:C。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不同陆地地形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甲山峰海拔400~450米,乙山峰海拔350~400米,甲、乙山峰的相对高差范围在400-400=0米至450-350=100米之间,故相对高差最大是小于100米。
故选:A。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的是海拔高度,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等高距。
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估算,读图分析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等高线重合的部位为陡崖,图中没有陡崖,A错误。图中柑橘集中分布在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靠近李镇,而王村附近没有柑橘分布,B错误。李镇海拔在100米以下,地形平坦开阔,邻近公路,交通便利,王村附近等高线密集,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C错误。王村附近有水库,阔叶林种植区,依山傍水、林美景幽,建度假村比李镇有优势,D正确。
故选: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分析理解即可解题。
10.【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得,甲是半岛,乙是岛屿,丙是大陆,丁是海峡,故B正确。
故选:B。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向海洋的部位叫半岛;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通道。
本题考查岛屿、海峡、半岛及大陆的概念,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甲、乙、丙、丁的位置特点解答,牢记即可。
11~13.【答案】D、C、D
【解析】解:叙永县隶属四川泸州市,地处亚热带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读图可知,该段时间的风向多为西北风,气温较低,所以此时为我国的冬季,时间是12月、1月、2月。
故选:D。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本题考查天气,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解:读表可知,周一昼夜温差为9-6=3℃;周二昼夜温差为8-2=6℃;昼夜温差最大的为周三,温差为10-2=8℃;周四昼夜温差为7-2=5℃。
故选:C。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本题考查本周的昼夜温差,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解:读表可知,这五天中都为阴雨天气,气温较低,适宜围炉烤火取暖,D正确;阴雨天,不适宜滑雪比赛和夜天观星,A、C错误;周五为大雨,路滑,不适于爬山,B错误。
故选:D。
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该题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天气符号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14~16.【答案】A、C、D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骑楼是城市临街建筑的一种,乙土楼主要位于福建农村,丙碉房主要位于西藏农村,丁海滨地区仅沿海平坦地区有聚落分布,故最可能属于城市聚落的是甲。
故选:A。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本题考查聚落的类型及差异,读图解答即可。
解:乙土楼主要位于福建农村,甲骑楼主要位于我国的海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适宜发展种植业,经济发达,人口更密集,交通便利。
故选:C。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A天气符号表示晴天,B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C天气符号表示台风,D天气符号表示雨夹雪。丙图中碉房常常会遭遇雨夹雪入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意义。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的认读,要牢记这些符号解答。
17~18.【答案】A、A
【解析】解:图中乙地为欧洲西部,人口稠密,排除C;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丁,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甲,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丙是世界人口稀疏区。再根据图中图例判断,甲地的人口密度最小。
故选:A。
世界人口稠密区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州的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人口稀疏区。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劣,经济发达与否等,所以①②正确。语言与人种好坏说法错误,风俗习惯与文化不是其原因,所以③④错误。
故选:A。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州的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区。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9.【答案】解:(1)读图可知,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亚洲和大洋洲被赤道穿过的是岛屿部位,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过的是大陆部位,即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
(2)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若某经销商从a地北美洲东部运送一批货物沿图示路线到B地亚洲,依次经过的大洋和运河是:大西洋一巴拿马运河一太平洋。
(3)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故答案为:
(1)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2)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
(3)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解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题以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大洲大洋的分布、海陆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20.【答案】解:(1)读图可得,甲乙两地最热月均温都出现在7月,所以两地位于北半球。
(2)图中甲地最冷月均温低于0℃,降水集中在夏季,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乙地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降水集中在夏季,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相同点是都是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
(3)图中甲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由于纬度比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高,所以最冷月气温比乙地低,降水也比乙地少,所以影响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1)北半球;(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全年温差较大;(3)纬度因素。
【解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气候类型图为材料,涉及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因素等,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21.【答案】解:(1)读图可知,图中世界樱桃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北半球),只有A地位于南温带(南半球)。
(2)读图可知,图中D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图中F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受来自大西洋西风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DF两地中D地降水量少,主要因为D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这里距海遥远,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读图可知,图中B地樱桃上市时间是5~8月,C地樱桃上市时间是7~10月,B地上市更早。与C地相比,B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樱桃成熟较早,所以上市也较早,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4)读图可知,樱桃主要在夏季大量上市。我国樱桃主产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春节期间为我国的冬季,不适合樱桃生长,此时南半球为夏季,图中A地樱桃主产区的樱桃上时间为12~2月。我国春节期间市场上销售的时鲜樱桃可能来自南半球的A地。BCDE产区都位于北半球,我国春节期间,BCDE产区都处于冬季,气温低,不适宜樱桃生长。
故答案为:(1)A;(2)D产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3)B产区;B处比C处纬度低,气温高光照足;(4)A产区;A产区位于南半球,与我国季节相反。
【解析】影响农业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等。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不同。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世界樱桃主产区分布和上市时间图为材料,涉及影响气候的因素、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阶梯交界处B. 青藏高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