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光现象》章末复习习题课ppt课件+教学设计+单元检测题(含参考答案)
展开第4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5所示就是其中的一些。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填代号)
2、景德镇在创文明城活动中,风景越来越优美,“莲花塘”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其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 __传播形成的,“倒影如镜”则是由光的____________所形成的。
3、如图,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是 光线,OB是 光线,OC是 光线,∠N′0C是 角.
4、某同学离平面镜4米,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当他以1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时,那么像的移动速度是________,这时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而他看到的像大小是________。
5、一束光从某透明物质射到空气,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50°,反射角为_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6、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 (选填数字号码)。
①立竿见影;②镜花水月;③坐井观天;④海市蜃楼;⑤凿壁偷光;⑥水中捞月;⑦夕阳如血;⑧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7、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
8、通过下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______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的热效应最大。
二、选择题
9、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0、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一光的折射现象
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12、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 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 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
13、在湖边看平静的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 “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14、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15、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16、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7、如图示,北京时间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出舱后翟志刚抬头仍然看到天上的一轮红日,但周围的其它景象应是 ( )
A.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且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星. D.一片天蓝色,能看见地球和星星.
18、下列连线哪一组是有错误的:
19、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20、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三、作图题
21、图中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2、画出下图中发生的所有反射和折射光线(注意标明法线):3’
23、某发光点发出许多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两条反射光线如图2-3-8所示,你能根据这两条反射光线找出发光点的位置吗?
图2-3-8
四、实验,探究题
24、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请你也做一做这个实验,并想一想:
(1)你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线向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2)小明用作图方法说明这个结论,下面四幅光路图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25、小鹏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图甲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 ▲ 入射角。
(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 ▲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 。
(3)小鹏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 ▲ 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请你写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 。
|
|
2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4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C,B,A
2、直线 反射
3、入射 反射 折射 折射
4、8米;1米/秒;不变;变大
5、30° 60°
6、①③⑤ ②⑥⑧ ④⑦
7、 0°90°60°
8、(1)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红
(2)将玻璃泡涂黑 红外线
二、选择题
9、A
10、C
11、C
12、D
13、平静的湖水是一个天然的平面镜,你所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形成的虚像;所以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B
14、C
15、D(点拨:光年是长度单位。)
16、A
17、A
18、A
19、C
20、A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
22、略
23、思路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入射光线。首先通过反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作出镜面的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就是发光点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4、 (1)远离,(2)B
25、
26、(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虚 (5)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