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⑦(模拟题选编)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⑦(模拟题选编)第1页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⑦(模拟题选编)第2页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⑦(模拟题选编)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⑦(模拟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⑦(模拟题选编),共29页。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⑦(模拟题选编)
    【试题目录】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共1小题) 2
    二.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共1小题) 2
    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共1小题) 2
    四.非金属性强弱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共1小题) 2
    五.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共1小题) 3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共3小题) 3
    七.反应热和焓变(共1小题) 4
    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共2小题) 4
    九.工业制氨气(共1小题) 5
    一十.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共1小题) 6
    一十一.硅的性质及用途(共1小题) 6
    一十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共1小题) 7
    一十三.铜盐(共1小题) 7
    一十四.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共2小题) 7
    一十五.甲烷的结构与性质(共1小题) 8
    一十六.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共1小题) 8
    一十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共1小题) 9
    一十八.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共1小题) 9
    一十九.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共1小题) 9
    二十.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共1小题) 9
    二十一.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共1小题) 10
    二十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11
    【答案目录】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共1小题) 12
    二.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共1小题) 12
    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共1小题) 13
    四.非金属性强弱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共1小题) 13
    五.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共1小题) 14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共3小题) 14
    七.反应热和焓变(共1小题) 16
    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共2小题) 17
    九.工业制氨气(共1小题) 18
    一十.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共1小题) 20
    一十一.硅的性质及用途(共1小题) 20
    一十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共1小题) 21
    一十三.铜盐(共1小题) 22
    一十四.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共2小题) 22
    一十五.甲烷的结构与性质(共1小题) 23
    一十六.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共1小题) 24
    一十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共1小题) 25
    一十八.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共1小题) 25
    一十九.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共1小题) 25
    二十.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共1小题) 26
    二十一.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共1小题) 27
    二十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29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共1小题)
    1.(2021•丰台区一模)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胆矾炼铜 B.火药使用
    C.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粮食酿醋
    二.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共1小题)
    2.(2021•房山区一模)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HClO的结构式:H﹣Cl﹣O B.乙烯的球棍模型:
    C.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溴乙烷的官能团:﹣Br
    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共1小题)
    3.(2021•石景山区一模)实验室配制25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四.非金属性强弱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共1小题)
    4.(2021•丰台区二模)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五.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共1小题)
    5.(2023•东城区二模)Ga(镓)的稳定同位素Ga和Ga是显示地表风化过程的一种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a和Ga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B.可用质谱法区分Ga和Ga
    C.G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ⅢA族
    D.G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K的第一电离能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共3小题)
    6.(2021•房山区一模)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A.A B.B C.C D.D
    7.(2021•朝阳区二模)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的是(  )
    A
    B
    C
    D




    用铁粉作脱氧保鲜剂
    用白醋去除水垢
    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用明矾净水
    A.A B.B C.C D.D
    8.(2021•西城区二模)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双氧水作消毒剂 B.生石灰作干燥剂
    C.碳酸氢钠作膨松剂 D.氧化铁作红色颜料
    七.反应热和焓变(共1小题)
    9.(2021•通州区一模)CO与N2O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如下两步反应,其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第一步:Fe*+N2O═FeO*+N2
    第二步:FeO*+CO═Fe*+CO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是反应的催化剂
    B.两步反应的△H均小于0
    C.第一步反应比第二步反应快
    D.总反应为CO+N2ON2+CO2
    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共2小题)
    10.(2021•西城区一模)下列关于室温下1L 0.1mol•L﹣1 NH3•H2O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
    B.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n(NH4+)增大
    D.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
    11.(2021•房山区一模)HA 为一元弱酸。已知溶液中HA、A﹣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向10 mL0.1mol/LH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x m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pH=9时,c(A﹣)=c(HA)
    B.x=0时,1<pH<7
    C.x=5时,C(A﹣)=c(HA)
    D.x=10时,c(A﹣)+c(HA)=c(Na+)=0.05mol/L
    九.工业制氨气(共1小题)
    12.(2021•延庆区一模)合成氨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1)传统工业合成法:反应为N2(g)+3H2(g)⇌2NH3(g)△H科学家研究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反应步骤与能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微粒用*标注,省略了反应过程中部分微粒)。

    ①N2的电子式是    。
    ②写出步骤b的化学方程式    。
    ③由图像可知合成氨反应的△H    0(填“>”、“<”或“=”)。
    ④工业生产中,除了温度采用400℃﹣500℃外,促进该反应正向进行的措施是(至少两点)    。
    (2)电化学制备方法:目前科学家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研究室温下合成氨并取得初步成果,示意图如图2:
    ①氢化酶区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以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极a是燃料电池的负极
    C.该方法相较于传统工业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一十.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共1小题)
    13.(2021•延庆区一模)双碱法脱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过程Ⅱ中,1mol O2可氧化2molNa2SO3
    C.双碱法脱硫过程中,NaOH起的是催化作用
    D.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
    一十一.硅的性质及用途(共1小题)
    14.(2021•东城区一模)根据下列反应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
    结论
    A
    SiO2+2CSi+2CO↑
    非金属性:C>Si
    B
    Br2+2I﹣═2Br﹣+I2
    非金属性:Br>I
    C
    KCl+Na K↑+NaCl
    金属性:Na>K
    D
    Cu+2Fe3+═2Fe2++Cu2+
    金属性:Fe>Cu
    A.A B.B C.C D.D
    一十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共1小题)
    15.(2021•昌平区二模)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工程使用的部分材料如表所示,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B
    C
    D




    天问一号探测器
    超大型天线反射面
    舱室密封材料
    完成万米深潜的“奋斗者号”潜水器中的固体浮力材料
    大国重器C919大型客机机身蒙皮
    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独立展示”的国旗
    硅橡胶
    高强空心玻璃微球
    第三代铝锂合金
    国产复合纤维
    A.A B.B C.C D.D
    一十三.铜盐(共1小题)
    16.(2021•顺义区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所示物质间转化合理的是(  )
    A.Mg(OH)2MgCl2(aq)Mg
    B.CuCuSO4Cu(NO3)2
    C.浓盐酸Cl2漂白粉
    D.FeOFeCl3(aq)无水FeCl3
    一十四.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共2小题)
    17.(2021•东城区二模)下列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属于合金制品的是(  )
    A.青铜人面具 B.椭圆形玉器
    C.陶三足炊器 D.带孔海贝壳
    18.(2021•门头沟区一模)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下列关于“嫦娥五号”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

    A.探测器上天线接收器外壳材料﹣﹣镁合金防腐镀层
    B.发动机使用的包覆材料﹣﹣碳纤维
    C.光学望远镜使用的材料之一﹣﹣碳化硅
    D.在月球展示的国旗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
    一十五.甲烷的结构与性质(共1小题)
    19.(2021•北京模拟)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存在如下反应历程(“•”表示电子):
    ①Cl22Cl•(慢反应)
    ②CH4+Cl•→•CH3+HCl(快反应)
    ③•CH3+Cl2→CH3Cl+Cl•(快反应)
    ④•CH3+Cl•→CH3Cl(快反应)
    已知在一个分步反应中,较慢的一步反应控制总反应的速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B.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反应①的进行从而使总反应速率加快
    C.反应②~④都是由微粒通过碰撞而发生的反应
    D.反应①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一十六.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共1小题)
    20.(2021•通州区一模)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其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关于传统文房四宝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制笔用的狼毫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墨汁是一种水溶液
    宣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砚石的成分与水晶相同
    A.A B.B C.C D.D
    一十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共1小题)
    21.(2021•海淀区模拟)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是(  )
    A.植物油 B.丝织品 C.聚乙烯 D.人造毛
    一十八.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共1小题)
    22.(2021•北京模拟)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煤油储存少量金属钠
    B.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C.用托盘天平直接称量氢氧化钠
    D.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
    一十九.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共1小题)
    23.(2021•东城区一模)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H2S
    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
    C.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
    D.用盐酸鉴别Na2CO3固体和NaOH固体
    二十.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共1小题)
    24.(2023•西城区二模)实验定制备下列气体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制备试剂和除杂试剂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试剂
    除杂试剂
    A
    NH3
    a
    NH4Cl固体+Ca(OH)2固体
    碱石灰
    B
    Cl2
    c
    MnO2+浓盐酸
    NaOH溶液+浓硫酸
    G
    CO2
    b
    大理石+稀硫酸
    浓硫酸
    D
    C2H4
    c
    无水乙醇+浓硫酸
    NaOH溶液
    A.A B.B C.C D.D
    二十一.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共1小题)
    25.(2021•门头沟区一模)在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钒,就能使钢的硬度、耐腐蚀性大增。工业上以富钒炉渣(主要成分为V2O5、Fe2O3和SiO2等)为原料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如图。

    (1)在第一步操作焙烧过程中V2O5转化为可溶性NaV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焙烧炉中可用Na2CO3代替NaCl与富钒炉渣焙烧制得偏钒酸钠。用Na2CO3代替NaCl的优点是    。
    (3)以上流程中应用过滤操作的有    ,在第三步操作后加入氯化铵得到偏钒酸铵(NH4VO3),为使钒元素的沉降率达到98%,要加入较多的NH4Cl,从平衡角度分析原因    。
    (4)产品纯度测定:将mg产品溶于足量稀硫酸配成100mL(VO2)2SO4溶液。取20.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amol•L﹣1H2C2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经过三次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资料:钒的盐类的颜色五光十色,有绿的、红的、黑的、黄的,绿的碧如翡翠,黑的犹如浓墨。这些色彩缤纷的钒的化合物,常被制成鲜艳的颜料。如:VO2+溶液为黄色,VO2+溶液为蓝色,而五氧化二钒则是红色的。
    ①完成下列滴定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VO2++H2C2O4+   =   VO2++   CO2+   。
    ②该滴定实验不需要另外加入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③产品的纯度为    。(用质量分数表示)已知相对分子质量:V2O5182;H2C2O490。
    二十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26.(2021•北京模拟)N2可以与O2化合生成NO,是自然界固氮的重要方式之一。如图所示是以1mol N2和1mol O2作为反应物的相应能量变化。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
    B.完全断开1mol NO中的化学键需吸收1264kJ能量
    C.该反应中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D.NO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N2(g)+O2(g)△H=﹣180kJ•mol﹣1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⑦(模拟题选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共1小题)
    1.(2021•丰台区一模)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胆矾炼铜 B.火药使用
    C.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粮食酿醋
    【解答】解:A.五水硫酸铜俗名胆矾,胆矾冶炼铜过程中有单质铜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不选;
    B.黑火药的成分有硝酸钾、硫磺和木炭,使用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不选;
    C.磁石具有磁性,可用于制造指南针,但制造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磁石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
    D.粮食酿醋过程中,淀粉转化为醋酸,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二.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共1小题)
    2.(2021•房山区一模)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HClO的结构式:H﹣Cl﹣O B.乙烯的球棍模型:
    C.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溴乙烷的官能团:﹣Br
    【解答】解:A.HClO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1个O﹣H键和1个Cl﹣O键,中心原子为O,其结构式为H﹣O﹣Cl,故A错误;
    B.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形式存在,球棍模型:,故B正确;
    C.Cl的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7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卤代烃的官能团为卤素原子﹣X,即溴乙烷的官能团为溴原子﹣Br,故D正确;
    故选:A。
    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共1小题)
    3.(2021•石景山区一模)实验室配制25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解答】解:实验室配制250mL 0.1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因此不需要用到圆底烧瓶,故A正确,
    故选:A。
    四.非金属性强弱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共1小题)
    4.(2021•丰台区二模)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解答】解:A.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选;
    B.单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B选;
    C.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不选;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不选。
    故选:B。
    五.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共1小题)
    5.(2023•东城区二模)Ga(镓)的稳定同位素Ga和Ga是显示地表风化过程的一种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a和Ga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B.可用质谱法区分Ga和Ga
    C.G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ⅢA族
    D.G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K的第一电离能
    【解答】解:A.Ga和Ga均为镓元素,其化学性质相同,故A错误;
    B.用质谱法可测定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Ga和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可用质谱法区分Ga和Ga,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G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ⅢA族,故C正确;
    D.钾为活泼金属,其价电子排布式为4s1,其失去电子的能力比Ga强,因此G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K的第一电离能,故D正确;
    故选:A。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共3小题)
    6.(2021•房山区一模)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A.A B.B C.C D.D
    【解答】解:A.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为Fe(OH)2,随后后变为红褐色,生成Fe(OH)3,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变红与盐酸有关,后褪色与HClO的漂白性有关,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由AgCl生成Ag2S沉淀,属于沉淀的转化,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涉及NO转化为NO2,N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7.(2021•朝阳区二模)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的是(  )
    A
    B
    C
    D




    用铁粉作脱氧保鲜剂
    用白醋去除水垢
    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用明矾净水
    A.A B.B C.C D.D
    【解答】解: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作脱氧保鲜剂,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A选;
    B.用白醋去除水垢,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B不选;
    C.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发生水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C不选;
    D.用明矾净水,发生水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D不选;
    故选:A。
    8.(2021•西城区二模)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双氧水作消毒剂 B.生石灰作干燥剂
    C.碳酸氢钠作膨松剂 D.氧化铁作红色颜料
    【解答】解:A.双氧水作消毒剂,利用双氧水的强氧化性,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生石灰作干燥剂,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发生的反应中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碳酸氢钠作膨松剂,利用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氧化铁作红色颜料,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七.反应热和焓变(共1小题)
    9.(2021•通州区一模)CO与N2O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如下两步反应,其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第一步:Fe*+N2O═FeO*+N2
    第二步:FeO*+CO═Fe*+CO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是反应的催化剂
    B.两步反应的△H均小于0
    C.第一步反应比第二步反应快
    D.总反应为CO+N2ON2+CO2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第一步Fe*被消耗,第二步Fe*又生成,说明Fe*是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
    B.根据反应历程图,可知两步反应的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则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H均小于0,故B正确;
    C.根据反应历程图,第一步活化能高于第二步活化能,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则第一步反应比第二步反应慢,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总反应,则总反应为CO+N2O═N2+CO2,故D正确,
    故选:C。
    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共2小题)
    10.(2021•西城区一模)下列关于室温下1L 0.1mol•L﹣1 NH3•H2O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
    B.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n(NH4+)增大
    D.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
    【解答】解:A.NH3•H2O属于一元弱碱,部分电离,用可逆符号表示,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A错误;
    B.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c(NH4+)增大,平衡左移,c(OH﹣)减小,c(H+)增大,pH减小,故B错误;
    C.滴加稀盐酸H+中和OH﹣,使平衡NH3•H2O⇌NH4++OH﹣正向移动,n(NH4+)增大,故C正确;
    D.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所以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故D错误。
    故选:C。
    11.(2021•房山区一模)HA 为一元弱酸。已知溶液中HA、A﹣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向10 mL0.1mol/LH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x m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pH=9时,c(A﹣)=c(HA)
    B.x=0时,1<pH<7
    C.x=5时,C(A﹣)=c(HA)
    D.x=10时,c(A﹣)+c(HA)=c(Na+)=0.05mol/L
    【解答】解:A.根据图象,溶液pH=9时,溶液中,则溶液中c(HA)=c(A﹣),故A正确;
    B.溶液中c(HA)=c(A﹣)时,溶液的pH=9,则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A)==10﹣9mol/L,则x=0时,即溶液中未滴加NaOH溶液时,此时溶液中只有0.1mol/L的HA溶液,但由于HA为弱酸,所以溶液中c(H+)必然小于0.1mol/L,则溶液1<pH<7,故B正确;
    C.x=5时,此时溶液中恰好产生初始时的等量的NaA和HA,而A﹣会水解,HA会电离,所以二者平衡时不一定存在c(A﹣)=c(HA),故C错误;
    D.x=10时,溶液中恰好完全产生NaA,根据物料守恒:c(Na+)=c(HA)+c(A﹣),而c(Na+)=mol/L=0.05mol/L,故D正确,
    故选:C。
    九.工业制氨气(共1小题)
    12.(2021•延庆区一模)合成氨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1)传统工业合成法:反应为N2(g)+3H2(g)⇌2NH3(g)△H科学家研究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反应步骤与能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微粒用*标注,省略了反应过程中部分微粒)。

    ①N2的电子式是   。
    ②写出步骤b的化学方程式  2*NN+H2=2*NNH(或*NN+H2=*NNH+H) 。
    ③由图像可知合成氨反应的△H  < 0(填“>”、“<”或“=”)。
    ④工业生产中,除了温度采用400℃﹣500℃外,促进该反应正向进行的措施是(至少两点)  增大压强,增大氢气或者氮气的浓度(或增大压强,移走氨气或增大氢气或者氮气的浓度,移走氨气) 。
    (2)电化学制备方法:目前科学家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研究室温下合成氨并取得初步成果,示意图如图2:
    ①氢化酶区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H2+2MV2+=2H++2MV+ 。
    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是  向右  (填“向左”或“向右”)。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该装置可以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极a是燃料电池的负极
    C.该方法相较于传统工业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解答】解:(1)①N2的电子式是,
    故答案为:;
    ②步骤b的化学方程式为2*NN+H2=2*NNH (或*NN+H2=*NNH+H),
    故答案为:2*NN+H2=2*NNH (或*NN+H2=*NNH+H);
    ③由分析可知,合成氨反应的△H<0,
    故答案为:<;
    ④工业生产中,除了温度采用400℃﹣500℃外,促进该反应正向进行的措施是增大压强,增大氢气或者氮气的浓度,移走氨气,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增大氢气或者氮气的浓度(或增大压强,移走氨气或增大氢气或者氮气的浓度,移走氨气);
    (2)①由图可知,氢化酶区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2MV2+=2H++2MV+,
    故答案为:H2+2MV2+=2H++2MV+;
    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是向右,
    故答案为:向右;
    ③A.该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电极a是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一极,是燃料电池的负极,故B正确;
    C.该方法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相较于传统工业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一十.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共1小题)
    13.(2021•延庆区一模)双碱法脱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过程Ⅱ中,1mol O2可氧化2molNa2SO3
    C.双碱法脱硫过程中,NaOH起的是催化作用
    D.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
    【解答】解:A.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即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
    B.过程Ⅱ中,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则O2作氧化剂,每1molO2可得到4mol电子,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则每1molNa2SO3被氧化时,失去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1mol O2可氧化2molNa2SO3,故B正确;
    C.双碱法脱硫过程中,过程Ⅰ消耗NaOH,过程Ⅱ会生成NaOH,NaOH参与了反应,可循环利用,NaOH起的不是催化作用,故C错误;
    D.总反应的反应物为Ca(OH)2、SO2和O2,生成物为CaSO4,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可知,O2和SO2的系数比为1:2,若O2的系数比为1,则SO2的系数为2,依次根据硫原子、钙原子守恒可知,CaSO4的系数为2,Ca(OH)2的系数为2,最后根据氢原子和氧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还有H2O,系数为2,所以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故D正确;
    故选:C。
    一十一.硅的性质及用途(共1小题)
    14.(2021•东城区一模)根据下列反应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
    结论
    A
    SiO2+2CSi+2CO↑
    非金属性:C>Si
    B
    Br2+2I﹣═2Br﹣+I2
    非金属性:Br>I
    C
    KCl+Na K↑+NaCl
    金属性:Na>K
    D
    Cu+2Fe3+═2Fe2++Cu2+
    金属性:Fe>Cu
    A.A B.B C.C D.D
    【解答】解:A.SiO2+2CSi+2CO↑反应中,C是还原剂,表现还原性,不能根据该反应来推测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Br2+2I﹣═2Br﹣+I2反应中,氧化性:Br2>I2,所以非金属性:Br>I,故B正确;
    C.KCl+Na K↑+NaCl反应中,K易挥发,减少K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不是利用金属的活泼性,所以不能根据该反应来推测金属性强弱,故C错误;
    D.Cu+2Fe3+═2Fe2++Cu2+反应中,还原性:Cu>Fe2+,不能比较Cu与Fe的还原性,所以不能根据该反应来推测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一十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共1小题)
    15.(2021•昌平区二模)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工程使用的部分材料如表所示,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B
    C
    D




    天问一号探测器
    超大型天线反射面
    舱室密封材料
    完成万米深潜的“奋斗者号”潜水器中的固体浮力材料
    大国重器C919大型客机机身蒙皮
    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独立展示”的国旗
    硅橡胶
    高强空心玻璃微球
    第三代铝锂合金
    国产复合纤维
    A.A B.B C.C D.D
    【解答】解:A.硅橡胶属于有机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A不选;
    B.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故B不选;
    C.铝锂合金是金属铝与金属锂熔合而成的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故C选;
    D.复合纤维织物属于有机物,不属于金属材料,故D不选;
    故选:C。
    一十三.铜盐(共1小题)
    16.(2021•顺义区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所示物质间转化合理的是(  )
    A.Mg(OH)2MgCl2(aq)Mg
    B.CuCuSO4Cu(NO3)2
    C.浓盐酸Cl2漂白粉
    D.FeOFeCl3(aq)无水FeCl3
    【解答】解:A.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镁,得不到镁,故A错误;
    B.Cu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生成CuSO4,故B错误;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漂白粉,物质间转化合理,故C正确;
    D.FeO与HCl反应生成FeCl2溶液,不能生成FeCl3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一十四.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共2小题)
    17.(2021•东城区二模)下列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属于合金制品的是(  )
    A.青铜人面具 B.椭圆形玉器
    C.陶三足炊器 D.带孔海贝壳
    【解答】解:A.青青铜人面具是铜与锌等物质熔合而成,属于合金,故A选;
    B.椭圆形玉器是由硅酸盐所形成的硅酸盐物品,不是合金,故B不选;
    C.陶三足炊器是由硅酸盐所形成的硅酸盐物品,不是合金,故C不选;
    D.带孔海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部署合金,故D不选;
    故选:A。
    18.(2021•门头沟区一模)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下列关于“嫦娥五号”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

    A.探测器上天线接收器外壳材料﹣﹣镁合金防腐镀层
    B.发动机使用的包覆材料﹣﹣碳纤维
    C.光学望远镜使用的材料之一﹣﹣碳化硅
    D.在月球展示的国旗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
    【解答】解:A.探测器上天线接收器外壳材料﹣﹣镁合金,镁合金密度小、硬度大,镁合金是良好的轻型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航天材料的部件,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碳纤维为碳单质,故B错误;
    C.碳化硅属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芳轮纤维全称“芳香聚酰胺纤维”),属于有机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一十五.甲烷的结构与性质(共1小题)
    19.(2021•北京模拟)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存在如下反应历程(“•”表示电子):
    ①Cl22Cl•(慢反应)
    ②CH4+Cl•→•CH3+HCl(快反应)
    ③•CH3+Cl2→CH3Cl+Cl•(快反应)
    ④•CH3+Cl•→CH3Cl(快反应)
    已知在一个分步反应中,较慢的一步反应控制总反应的速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B.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反应①的进行从而使总反应速率加快
    C.反应②~④都是由微粒通过碰撞而发生的反应
    D.反应①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解答】解:A.反应历程中,Cl•、•CH3均为中间产物,此反应的反应物为Cl2、CH4,产物为CH3Cl+HCl,故总反应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故A正确;
    B.反应①Cl22Cl•的条件为光照,光照能加快反应速率,促进此反应的进行,故B正确;
    C.不同的微粒之间的反应必须碰撞在一起才能进行,故反应②~④都是由微粒通过碰撞而发生的反应,故C正确;
    D.反应①是化学键的断裂,化学键的断裂是吸热的,故D错误;
    故选:D。
    一十六.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共1小题)
    20.(2021•通州区一模)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其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关于传统文房四宝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制笔用的狼毫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墨汁是一种水溶液
    宣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砚石的成分与水晶相同
    A.A B.B C.C D.D
    【解答】解:A.制笔用的狼毫属于动物的毛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正确;
    B.墨汁属于胶体。不是水溶液,故B错误;
    C.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的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砚石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二者成分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一十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共1小题)
    21.(2021•海淀区模拟)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是(  )
    A.植物油 B.丝织品 C.聚乙烯 D.人造毛
    【解答】解: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选;
    B.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选;
    C.聚乙烯由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为高分子化合物,故C不选;
    D.人造毛的主要成分为纤维,为高分子化合物,故D不选。
    故选:A。
    一十八.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共1小题)
    22.(2021•北京模拟)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煤油储存少量金属钠
    B.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C.用托盘天平直接称量氢氧化钠
    D.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
    【解答】解:A.金属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少量钠沉在煤油底部,能够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A正确;
    B.氯化钙可以与氨气反应生成CaCl2•8NH3,不能用于干燥氨气,方程式为:CaCl2+8NH3=CaCl2•8NH3,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吸水性,应放在小烧杯中进行称量,故C错误;
    D.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D错误。
    故选:A。
    一十九.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共1小题)
    23.(2021•东城区一模)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H2S
    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
    C.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
    D.用盐酸鉴别Na2CO3固体和NaOH固体
    【解答】解:A.用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H2S,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S元素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
    C.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用盐酸鉴别Na2CO3固体和NaOH固体,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二十.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共1小题)
    24.(2023•西城区二模)实验定制备下列气体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制备试剂和除杂试剂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试剂
    除杂试剂
    A
    NH3
    a
    NH4Cl固体+Ca(OH)2固体
    碱石灰
    B
    Cl2
    c
    MnO2+浓盐酸
    NaOH溶液+浓硫酸
    G
    CO2
    b
    大理石+稀硫酸
    浓硫酸
    D
    C2H4
    c
    无水乙醇+浓硫酸
    NaOH溶液
    A.A B.B C.C D.D
    【解答】解:A.加热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氨气,选择固固加热的装置,因此选择装置a,生成的氨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故A正确;
    B.利用MnO2和浓盐酸来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型,选择装置c,生成的氯气不可用NaOH除杂,应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杂,故B错误;
    C.应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备二氧化碳,故C错误;
    D.可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加热至170℃来制备乙烯,装置c中无温度计,因此不可选用装置c,制得的乙烯中含有少量的乙醇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入到NaOH溶液中除去乙醇,再通入浓硫酸中干燥,故D错误;
    故选:A。
    二十一.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共1小题)
    25.(2021•门头沟区一模)在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钒,就能使钢的硬度、耐腐蚀性大增。工业上以富钒炉渣(主要成分为V2O5、Fe2O3和SiO2等)为原料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如图。

    (1)在第一步操作焙烧过程中V2O5转化为可溶性NaV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V2O5+O2+4NaCl4NaVO3+2Cl2 。
    (2)焙烧炉中可用Na2CO3代替NaCl与富钒炉渣焙烧制得偏钒酸钠。用Na2CO3代替NaCl的优点是  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氯气 。
    (3)以上流程中应用过滤操作的有  ③和④ ,在第三步操作后加入氯化铵得到偏钒酸铵(NH4VO3),为使钒元素的沉降率达到98%,要加入较多的NH4Cl,从平衡角度分析原因  铵根和偏钒酸跟水解方程式为 NH4++H2ONH3•H2O+H+、VO3﹣+H2O⇌HVO3+OH﹣,增加铵根的浓度促进偏钒酸根水解 。
    (4)产品纯度测定:将mg产品溶于足量稀硫酸配成100mL(VO2)2SO4溶液。取20.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amol•L﹣1H2C2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经过三次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资料:钒的盐类的颜色五光十色,有绿的、红的、黑的、黄的,绿的碧如翡翠,黑的犹如浓墨。这些色彩缤纷的钒的化合物,常被制成鲜艳的颜料。如:VO2+溶液为黄色,VO2+溶液为蓝色,而五氧化二钒则是红色的。
    ①完成下列滴定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2 VO2++H2C2O4+ 2H+ = 2 VO2++ 2 CO2+ 2H2O 。
    ②该滴定实验不需要另外加入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
    ③产品的纯度为   。(用质量分数表示)已知相对分子质量:V2O5182;H2C2O490。
    【解答】解:(1)第一步焙烧的将五氧化二钒转化为偏钒酸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得反应为2V2O5+O2+4NaCl4NaVO3+2Cl2,
    故答案为:2V2O5+O2+4NaCl4NaVO3+2Cl2;
    (2)用碳酸钠代替氯化钠时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氯气,
    故答案为: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氯气;
    (3)根据流程可知,水浸后偏钒酸钠溶于水,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需过滤除去;在滤液中加入氯化铵和硫酸后有偏钒酸铵析出,需过滤得到偏钒酸铵;铵根和偏钒酸跟水解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VO3﹣+H2O⇌HVO3+OH﹣,增加铵根的浓度促进偏钒酸根水解,
    故答案为:③和④;铵根和偏钒酸跟水解方程式为 NH4++H2ONH3•H2O+H+、VO3﹣+H2O⇌HVO3+OH﹣,增加铵根的浓度促进偏钒酸根水解;
    (4)①有CO2气体生成,则反应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规律、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2VO2++H2C2O4+2H+=2VO2++2CO2↑+2H2O,
    故答案为:2;2H+;2;2;2H2O;
    ②VO2+溶液为黄色,VO2+溶液为蓝色,所以终点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③根据反应可得关系式2VO2+~~~H2C2O4,可得c(VO2+)=,带入数据可得c(VO2+)=2amol/L,n(VO2+)=c×V=2amol/L×0.1L=0.2a mol,又2VO2+~~~V2O5,故n(V2O5)==0.1a mol,m(V2O5)=n×M=0.1amol×182g/mol=18.2a g,样品的纯度为=,
    故答案为:。
    二十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26.(2021•北京模拟)N2可以与O2化合生成NO,是自然界固氮的重要方式之一。如图所示是以1mol N2和1mol O2作为反应物的相应能量变化。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
    B.完全断开1mol NO中的化学键需吸收1264kJ能量
    C.该反应中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D.NO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N2(g)+O2(g)△H=﹣180kJ•mol﹣1
    【解答】解:A.图示为1mol N2和1mol O2反应,但元素升高2价,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故A错误;
    B.图示为形成2molNO时放出1264kJ能量,反之完全断开1mol NO中的化学键需吸收632kJ能量,故B正确;
    C.反应吸收热量为(946kJ+498kJ)=1444kJ,放出热量为1264kJ,反应共吸热180kJ,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
    D.N2(g)+O2(g)=2NO(g)△H=180kJ•mol﹣1为吸热反应,2NO(g)═N2(g)+O2(g)△H=﹣180kJ•mol﹣1,故D错误。
    故选:B。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④(真题选编):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④(真题选编),共33页。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③(真题选编):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③(真题选编),共21页。

    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②(真题选编):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送分题训练②(真题选编),共1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