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第2课时 课件+教案+课时测评+导学案设计
展开导学案设计
12 古诗三首
课题 | 古诗三首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示儿》。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多种方法探究诗句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寓意。 4.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怀,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 | ||||
教学重点 | 1.能够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 2.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怀。 | ||||
课前准备 | 1.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古诗,查找诗人及古诗的写作背景等资料。(学生)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 1.复习《示儿》,加深理解。 2.启发思考: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3.引发思考,引入新课: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南宋的军队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我们这就去古诗《题临安邸》中寻找答案吧。 | 1.集体背诵,回顾古诗的意思。 2.交流:南宋诗人陆游在临终的时候最盼望的是收复被金国占领的中原失地。 3.齐读课题。 | 通过复习,加深对古诗《示儿》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为学习《题临安 邸》做情感铺垫。 | ||
二、学习《题临安邸》(用时:20分钟) | 1.组织学生自学交流。 (1)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的意思。 (1)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巡视引导。 (2)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总结诗意。 3.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品悟诗情。 (1)从诗句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3)通过这个“醉”字,体会到了什么? 4.组织自由表达: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说些什么? | 1.(1)读通诗文,认识并学写“熏、杭”,交流明确书写“熏”字时要紧凑。 (2)交流资料,明确写作背景,解开诗题: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方大片土地被金人占领。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诗人林升看到这样的情景,愤怒之极,在临安客店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 2.交流明确诗句的意思。 (1)自主采用适当的方法自读自悟,理解古诗的意思。 (2)交流、总结诗意: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温暖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都陶醉了,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了。 3.交流总结品读后的感悟。 (1)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中看到: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南宋的权贵们整日游山玩水、饮酒作乐…… (2)从“几时休”中体会到诗人的愤怒。 (3)通过“醉”字,体会到权贵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情形。 4.自由选择,畅谈体会。 | 1.通过交流查找的资料,让学生明白“查找资料”是帮助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2.要注意给予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在引导与提升。
3.通过“醉”“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形成一个感情的冲击,使两种心态落差加大,突出矛盾,解决矛盾。
4.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 | ||
三、学习《己亥杂诗》(用时:10分钟) | 1.出示自学提示,组织自学。 (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 2.领会诗句含义。指一个小组回答,引导集体订正,并适时用课件展示。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九州生气恃风雷”。 4.引导学生探究“万马齐喑”。 5.引导再读品悟:龚自珍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6.讲解写作方法: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愿望。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修养。 |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重点读准“恃、擞”的音;明确“亥”在书写时要注意保持平衡,“恃”第三笔是“丨”。 2.先在小组内交流诗句含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第一、二句诗:只有风雷激荡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全国重现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第三、四句:我奉劝天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束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交流总结:诗人希望的“九州生气”是国泰民安、安居乐业;“风雷”是巨大的社会变革。 4.联系上文的“九州生气”,感知“万马齐喑”是指“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5.交流汇报: (1)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2)带着期盼,诵读古诗。 6.理解表达方法。 |
1.引导自学的时候,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指导,不在自学能学懂的地方花费时间,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整体把握古诗内容,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深入理解古诗的关键,教师要做好引导。
3.从词语的理解入手,诵读、理解、感悟、体会……进而把握古诗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联系上下文学习方法的训练。 | ||
四、感情朗读,熟读成诵(用时:7分钟) | 1.朗读古诗《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2.积累背诵。 | 1.自由读一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背诵。 | 教师可播放配音朗读或朗读动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力求在读中达到背诵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