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期末真题精选)11-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展开(期末真题精选)11-综合计算100题(提高)
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试卷说明:本试卷试题精选自浙江省各地市2020-2022近三年的六年级期末真题试卷,难易度均衡,适合浙江省各地市和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六年级学生小升初复习备考使用!
一、口算
1.直接写得数。
①7×0.9= ② ③2.8÷0.01= ④
⑤4.2÷6= ⑥1.5÷15= ⑦4÷5= ⑧0.12×500=
⑨6.4×( )=6.4÷0.1
2.直接写出得数
÷3=________ 5%×4=________ ×0=________ 24× =________
8÷0.8=________ ×=________ 2+22%=________ ×3%=________
3.直接写出得数.
= =
=
4.直接写得数。
5.口算。
7.5×0.8= 2.6×30= 2.2×80=
3.6×0.5= 1.3×0.5= 4.5×1.5=
0.7×0.9= 1.2×0.8= 24×1.04=
6.5×2.2= 2.5×2.5= 120×0.6=
6.口算我最棒。
5.5+0.45= 6.4×2= 0.8×0.05= 2.5×4.97×4=
1.6÷8= 0.32÷1.6= 2.4-0.4÷2= 19÷1.25÷0.8=
7.直接写出得数。
8.直接写得数。
12.21÷3= 12.5×0.8= 0.75×4= 1.32÷0.4=
0.95+1.9= 0.23×0.3= 4.2÷3= 0.32=
9.直接写出得数。
2.05×4= 0.14÷0.2= 0.52=
10.直接写出得数.
2.4×5=
0.25×4=
7﹣3.58=
12.75﹣2.5=
14÷0.5=
2.7×30=
14.5﹣2.9=
10x+11x=
0÷0.479=
5a﹣a=
二、竖式计算
11.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98÷2.8= 5.1÷0.25= ※2.736÷0.48=
12.用竖式计算。
7.38-2.4= 1.05×3.2=
13.列竖式计算。
0.263×6.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7.37÷9=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14.列竖式计算。
2.96+3.04= 4.8-1.75= 1.36×0.8=
15.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26÷2.4≈ 26.3÷1.7≈ 42.3÷12≈
2.46÷0.32≈ 32÷2.4≈ 52.4÷0.61≈
16.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82÷1.25= 4.26×2.5= 28.65÷1.5= 2.4×1.06=
17.用竖式计算
14.8+0.65 7.4﹣3.68
5.3×0.26 7.05÷47
18.列竖式计算.
4.85×6.4= 25.84÷1.7= 5.78÷3.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9.竖式计算(第③小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①35.1÷27= ②8.4÷0.56= ③45.8÷1.2≈
20.用竖式计算,第二小题要验算。
3.2×2.7= 10.8÷4.5= 验算:
21.用竖式计算。
7.25×0.58= 3.05×270=
15.4+2.97= 100-8.96=
2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带※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①1.06×2.5= ※②11.9÷0.72≈
23.笔算下面各题。(请将竖式计算过程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积保留一位小数)
(商保留两位小数)
24.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带※号的保留一位小数。)
※ ★
25.用竖式计算。
6.4×0.32= 7.65÷0.85= 5.63÷6.1≈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6.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带△的保留两位小数)
8.36×0.25= ★1.89÷5.4= △5.63÷6.1≈
27.列竖式计算。
3.08×4.2≈ 44.8÷8=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验算:
2.65÷3.4≈ 70.7÷33=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28.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270.6÷1.5= 3.45×0.36=
91.2÷57= 1.5÷0.45=(用循环小数表示)
29.用竖式计算
(1)3.16×73
(2)7.04×25
(3)4.36×8
(4)0.62×16
30.列竖式计算。
0.87×1.9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126×0.024 (验算)
三、脱式计算
3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0%×2.5××64 0.65×101-65% (1-75%)÷(1+)
3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 (15+)× (-)÷(+)
33.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简便计算。
9.9×9+9.9 12.5×32×2.5
0.8×0.6×1.25 3.14×7.2+3.14×3.8-3.14
3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 ②-(+) ③2--
④++- ⑤1-- ⑥-+
3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9.8×101 50.4×1.9-1.8×50.4 4.75×99+4.75
1.25×32×2.5 7.8×6.9+1.2×6.9+6.9 1.84÷0.23÷0.5
37.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5×4.8×0.8 1.2÷0.75+7.2÷2.4 99×0.95+0.95
(5+1÷2.5)×0.15 5.5×13.3+6.7×5.5 5.6÷2.5÷0.4
38.脱式计算.
39.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算。
(1) (2)
(3) (4)
(5) (6)
40.能简算的要简算。
4×0.8×2.5×12.5 5.2-1.65+4.8-3.35
×85+×15 (3.75+4.25)×20%
4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2.脱式计算。
++ -(-) 1--
4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4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写出必要的简算过程)
45.用简便方法计算
1、××16 2、+×0.3
4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3÷0.4÷2.5 4044×0.6-2022×0.2
86.9×10.1 9÷[(38.02+1.98)×0.5]
1.25×32×0.25 2.08×(9.6÷2.4)÷0.8
47.用简便算法计算下列各题。
48.怎样简便怎样算。
×÷ (+-)÷
÷21+ ÷(1+÷)
49.递等式计算(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
(1) (2) (3)
(4) (5) (6)
50.能简便计算的简便计算。
四、解方程或比例
51.解比例
∶=∶x
40∶x=2.5∶15 0.5∶x=
52.解方程。
53.解下列方程.
①x÷5= ②x+0.2= ③x-x=4.2
54.解方程。
x-= 13+4x=51 9.5x-4.5x=18.5
55.解方程。
4(x-2.6)=8 6.3÷x=7 (5x-12)×8=24
56.解下列方程. ①5x+5.5=7
②7(ⅹ﹣1.2)=2.1
③2ⅹ÷2.3=4.56
④5.9x﹣2.4x=7.
57.解方程。
x∶=12
58.解方程。
5.8x-0.4=17 6.8×3-7x=5.7 0.6(x+1.5)=4.2
59.解方程。
60.解方程。
61.求未知数。
62.解方程。
63.解方程。
64.求未知数x。
2x-= x-x=
65.解下列方程。
3.6x=4.32(检验) 5x-1.4=54 8x+7x=45(检验) (x+8)÷1.2=16
66.解方程.
x-6.4=80 2.7÷x=3 2.5x+6=18.5
x-0.85x=3 15x-5×12=0 (5+x)×4=32
67.解方程。
÷=12 (-0.3)=1.2 ∶=
68.解方程。
3x-1.5x=6 0.24x-7.8=4.2
69.解方程。
70.解方程.
x÷3/7=20×1/4 7x×5/6=4/21 x-0.6x=2/3
五、化简比和求比值
71.化简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0.9m︰3dm
72.化简下面的比.
1: 6千米:300米.
73.化简比。
27∶54 ∶ 0.9∶0.7
74.化简并求出比值
∶0.4 0.4∶8
∶ 小时∶45分 36∶24
75.化简比
0.4∶0.12 ∶0.8 ∶
76.求比值.
3千克︰800克 400cm︰6m
77.化简或求比值。
∶(求比值) 200千克∶吨(化简)
78.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0.25吨:100千克 : 1:0.25
79.化简比。
150∶360 0.4∶0.25 0.3吨∶400千克 小时∶25分钟
80.求比值。
5∶20= 0.15∶0.3= ∶=
4∶18= 0.2∶0.25= ∶=
8∶26= 1∶1.08= ∶=
六、看图列式
81.看图列式计算。
82.看图列式计算。
83.只列式,不计算。
84.看图列式计算。
85.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86.看图列式计算。
87.看图列式计算
88.看图列式并计算。
89.根据线段图列式计算。
90.看图列式解答。
七、图形计算
9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92.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93.计算阴影部分面积。
94.已知下图三角形的面积是,求涂色部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95.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1) (2)
96.计算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97.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98.求下面圆锥的体积。(单位:米)
99.求出下面正方体的体积。
10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
参考答案:
1.①6.3;②0.16;③280;④6.8b
⑤0.7;⑥0.1;⑦0.8;⑧60
⑨10
2.;0.2;;18;10;; 2.22;0.01
【详解】根据小数乘法、除法、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及百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
3. 1.8 1 0.2 30 (或0.6)
4.3.82;1;0;
0.025;110;1;12
5.6;78;176
1.8;0.65;6.75
0.63;0.96;24.96
14.3;6.25;72
6.5.95;12.8;0.04;49.7;
0.2;0.2;2.2;19
7.;10;0.64;2
6.3;1;0.86;48a2
8.4.07;10;3;3.3;
2.85;0.069;1.4;0.09
9.8.2;0.7;0.25;
;20;
10.
2.4×5=12
0.25×4=1
7﹣3.58=6.42
12.75﹣2.5=10.25
14÷0.5=28
2.7×30=81
14.5﹣2.9=11.6
10x+11x=21x
0÷0.479=0
5a﹣a=4a
【详解】根据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11.35;20.4;5.7
【分析】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列竖式计算得解。
【详解】(1)98÷2.8=35 (2)5.1÷0.25=20.4
(3)2.736÷0.48=5.7
验算:
12.4.98;3.36
【分析】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小数之间的乘法计算时,列竖式时将它们的尾数对齐,然后再进行计算(忽略小数点,同整数乘法一样),最后将积点上相对应的小数点即可(2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点几位)。
【详解】7.38-2.4=4.98 1.05×3.2=3.36
13.1.63,(竖式略)
14.6;3.05;1.088
【分析】小数乘法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2.96+3.04=6 4.8-1.75=3.05 1.36×0.8=1.088
本题考查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仔细解答即可。
15.0.53;15.47;3.53;
7.69;13.33;85.90
【分析】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直接列竖式计算即可。计算时要注意,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第三位小数即可。
【详解】1.26÷2.4≈0.53; 26.3÷1.7≈15.47; 42.3÷12≈3.53
2.46÷0.32≈7.69; 32÷2.4≈13.33; 52.4÷0.61≈85.90
16.6.256;10.65;
19.1;2.544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计算。
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算。
【详解】7.82÷1.25=6.256 4.26×2.5=10.65
验算: 验算:
28.65÷1.5=19.1 2.4×1.06=2.544
验算: 验算:
17.15.45;3.72
1.378;0.15
【详解】(1)14.8+0.65=15.45
(2)7.4﹣3.68=3.72
(3)5.3×0.26=1.378
(4)7.05÷47=0.15
18.31.04 15.2 1.86
19.①1.3;②15;③38.17
【分析】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再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据此解答。
【详解】①35.1÷27=1.3 ②8.4÷0.56=15 ③45.8÷1.2≈38.17
20.8.64;2.4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根据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进行验算,把除数和商相乘,如果乘得的积与被除数相同,那么原计算正确。
【详解】3.2×2.7=8.64 10.8÷4.5=2.4
验算:
21.4.205;823.5;
18.37;91.04;
【分析】小数之间的乘法计算时,列竖式时将它们的尾数对齐,然后再进行计算(忽略小数点,同整数乘法一样),最后将积点上相对应的小数点即可(2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点几位)。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7.25×0.58=4.205 3.05×270=823.5
15.4+2.97=18.37 100-8.96=91.04
22.①2.65;②16.53
【分析】①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②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再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据此解答。
【详解】①1.06×2.5=2.65 ※②11.9÷0.72≈16.53
验算:
23.2.808;1.7;
5.6;2.08
【分析】(1)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再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详解】2.808 1.7(积保留一位小数)
5.6 2.08(商保留两位小数)
24.6.08;10.3;2.3;3.6
【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其结果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即可,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详解】0.38×16=6.08 2.9×3.54≈10.3
7.82÷3.4=2.3 64.8÷18=3.6
验算:
25.2.048;9;0.92
【分析】(1)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2)计算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再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详解】6.4×0.32=2.048 7.65÷0.85=9 5.63÷6.1≈0.9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6.2.09;0.35;0.92
【分析】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除不尽时,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要除到它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小数。
【详解】8.36×0.25=2.09 ★1.89÷5.4=0.35
验算:
△5.63÷6.1≈0.92
27.12.94;5.6
0.78;
【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运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利用“商×除数=被除数”验算即可。据此解答。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上的数字是否满5,然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即可。
【详解】3.08×4.2≈12.9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4.8÷8=5.6
验算:
2.65÷3.4≈0.7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70.7÷33=(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28.180.4;1.242;
1.6;
【分析】根据小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题目的答题要求,带※的题要验算。
【详解】※270.6÷1.5=180.4 3.45×0.36=1.242
验算:
91.2÷57=1.6 1.5÷0.45=
29.(1)230.68;(2)176;(3)34.88;(4)9.92
【详解】根据小数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1)3.16×73=230.68
(2)7.04×25=176
(3)4.36×8=34.88
(4)0.62×16=9.92
30.1.65;0.003024
【分析】(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得“1653”,再看因数中一共有3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3位,点上小数点。积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再看保留小数位数的下一位是“3”,直接舍去,用约等号连接1.65。
(2)此题考查的是当积的位数不够时,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0.126×0.024先接照126×24算出积是3024,因数中共有6位小数,积的位数不够,要在3024的前面添上两个0,再点上小数点。
【详解】0.87×1.9≈1.65
0.126×0.024=0.003024
验算:
考查了小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31.10 65 0.2
32.2;7;
【分析】“×10÷”先将除以写成乘,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将和先乘,再乘10即可;
“(15+)×”利用乘法分配律先展开,后计算;
“(-)÷(+)”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减法,再计算除法即可。
【详解】×10÷
=×10×
=××10
=×10
=2;
(15+)×
=15×+×
=7+
=7;
(-)÷(+)
=÷
=
33.99;1000;0.6;31.4
【分析】①小题可逆用乘法分配律,把9.9看作9.9×1,这样就可以把相同的部分9.9提取出来,再将剩下的部分相加,最后用9.9乘这个和,就是结果了;
②因为数字125遇8可凑整为1000、25遇4可凑整为100,所以先将32拆成8×4,再把算式调整为,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③可利用结合律,先把第一个数与第三个数相乘,再乘第二个数,积不变,但计算过程简便了;
④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把公共部分3.14提取出来,再乘剩下的数相加的和,这样能使零散的加数凑成一个整数,方便计算。
【详解】9.9×9+9.9
12.5×32×2.5
0.8×0.6×1.25
3.14×7.2+3.14×3.8-3.14
34.7900;4;;
;4;1
【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乘法;
,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利用交换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79×99+79
=79×(99+1)
=79×100
=7900
6.4×+×3.6
=×(6.4+3.6)
=×10
=4
[1-()]×
=[1-()]×
=[1-]×
=×
=
()÷
=()÷
=×
=
()×54
=×54-×54
=9-5
=4
=()+()
=
=1
35.①1;②;③1;
④1;⑤;⑥
【分析】①根据加法交换律计算;
②先去括号,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③根据减法的性质计算;
④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⑤根据减法的性质计算;
⑥先计算减法,再计算加法。
【详解】①++
=++
=1+
=1
②-(+)
=--
=-
=
③2--
=2-(+)
=2-1
=1
④++-
=(+)+(-)
=1+
=1
⑤1--
=1-(+)
=1-
=
⑥-+
=+
=
36.989.8;5.04;475;
100;69;16
【分析】9.8×101,先把101拆分成(100+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9.8×100+9.8×1进行简算即可;
50.4×1.9-1.8×50.4,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50.4×(1.9-1.8)进行简算即可;
4.75×99+4.75,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4.75×(99+1)进行简算即可;
1.25×32×2.5,先将32拆分乘(8×4),然后根据乘法结合律,将算式变为(1.25×8)×(4×2.5)进行简算即可;
7.8×6.9+1.2×6.9+6.9,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7.8+1.2+1)×6.9进行简算即可;
1.84÷0.23÷0.5,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即可。
【详解】9.8×101
=9.8×(100+1)
=9.8×100+9.8×1
=980+9.8
=989.8
50.4×1.9-1.8×50.4
=50.4×(1.9-1.8)
=50.4×0.1
=5.04
4.75×99+4.75
=4.75×(99+1)
=4.75×100
=475
1.25×32×2.5
=(1.25×8)×(4×2.5)
=10×10
=100
7.8×6.9+1.2×6.9+6.9
=(7.8+1.2+1)×6.9
=10×6.9
=69
1.84÷0.23÷0.5
=8÷0.5
=16
37.48;4.6;95
0.81;110;5.6
【分析】(1)利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2)(4)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计算;
(3)(5)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6)利用除法性质简便计算。
【详解】(1)12.5×4.8×0.8
=4.8×(12.5×0.8)
=4.8×10
=48
(2)1.2÷0.75+7.2÷2.4
=1.6+3
=4.6
(3)99×0.95+0.95
=(99+1)×0.95
=100×0.95
=95
(4)(5+1÷2.5)×0.15
=(5+0.4)×0.15
=5.4×0.15
=0.81
(5)5.5×13.3+6.7×5.5
=(13.3+6.7)×5.5
=20×5.5
=110
(6)5.6÷2.5÷0.4
=5.6÷(2.5×0.4)
=5.6÷1
=5.6
38.
39.(1)6.08;(2)4.46;
(3)0.28;(4)0.45;
(5)12.4;(6)2100
【分析】(1)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2)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
(3)根据乘法结合律,把式子转化为(0.25×0.4)×2.8进行简算;
(4)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4.52和乘法,再计算减法;
(5)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最后计算加法;
(6)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式子转化为(0.8×12.5+16×12.5)÷0.1进行简算。
【详解】(1)
=6.5-0.42
=6.08
(2)
=1.38+3.08
=4.46
(3)
=(0.25×0.4)×2.8
=0.1×2.8
=0.28
(4)
=20.25-19.8
=0.45
(5)
=30.4-24+6
=6.4+6
=12.4
(6)
=(0.8×12.5+16×12.5)÷0.1
=(10+200)÷0.1
=210÷0.1
=2100
40.100;5
40;1.6
【分析】(1)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
【详解】4×0.8×2.5×12.5
=(4×2.5)×(0.8×12.5)
=10×10
=100
5.2-1.65+4.8-3.35
=(5.2+4.8)-(1.65+3.35)
=10-5
=5
×85+×15
=×(85+15)
=×100
=40
(3.75+4.25)×20%
=8×20%
=1.6
简便运算时,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进行简便计算,不能简便的,要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41.(1)6;(2);(3)
【分析】(1)根据加法结合律,把式子转化为进行简算即可;
(2)先去括号,再根据加法交换律,把式子转化为进行简算即可;
(3)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把式子转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1)
=
=
=
(2)
=
=
=
(3)
=
=
=
=
42.;;0
【分析】“++”依次计算分数加法即可;
“-(-)”先去括号,再计算;
“1--”依据减法的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
=+
=;
-(-)
=-+
=+
=;
1--
=1-(+)
=1-1
=0
43.;;6
【分析】+(-),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加法;
×,先约分,再计算乘法;
÷,根据分数除法的法则,原式化为:×,约分,再进行计算。
【详解】+(-)
=+(-)
=+
=+
=
×
=×
=
÷
=×
=2×3
=6
44.;0;
49;2.6
【分析】第一题将算式转化为,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第二题先计算除法,再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第三题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第四题将算式转化为,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
=
=
=;
=
=
=0;
=
=25+24
=49;
=
=
=2.6
45.1、 2、1
46.13;2022;
877.69;0.45;
10;10.4
【分析】(1)利用除法性质简便计算;
(2)先把4044化为(2022×2),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3)先把10.1化为(10+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4)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数加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乘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小数除法;
(5)先把32化为(8×4),再利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6)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小数除法,再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详解】(1)13÷0.4÷2.5
=13÷(0.4×2.5)
=13÷1
=13
(2)4044×0.6-2022×0.2
=2022×2×0.6-2022×0.2
=2022×(2×0.6-0.2)
=2022×(1.2-0.2)
=2022×1
=2022
(3)86.9×10.1
=86.9×(10+0.1)
=86.9×10+86.9×0.1
=869+8.69
=877.69
(4)9÷[(38.02+1.98)×0.5]
=9÷[40×0.5]
=9÷20
=0.45
(5)1.25×32×0.25
=1.25×(8×4)×0.25
=1.25×8×4×0.25
=(1.25×8)×(4×0.25)
=10×1
=10
(6)2.08×(9.6÷2.4)÷0.8
=2.08×4÷0.8
=8.32÷0.8
=10.4
47.618.3;3350
【分析】,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
=1.25×8×61.83
=10×61.83
=618.3
=33.5×(46.7+53.5)
=33.5×100
=3350
48.;14
;
【分析】(1)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2)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a×c+b×c=(a+b)×c进行简算;
(3)先算除法,把分解成42+,同时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最后算加法;
(4)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
=××
=×(×)
=×
=
(2)(+-)÷
=(+-)×48
=×48+×48-×48
=8+36-30
=14
(3)÷21+
=(42+)÷21+
=(42+)×+
=42×+×+
=2++
=
(4)÷(1+÷)
=÷(1+×)
=÷(1+)
=÷
=×
=
49.(1);(2)1.75(3)
(4)26;(5) (6)
【分析】(1)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3)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时计算后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4)题小括号的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5)、(6)含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中,再按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1)
=
=
(2)
=
=(2+0.8)×
=2.8×
=2.8×0.625
=1.75
(3)
=
=
=
=
(4)
=
=
=12+8+6
=20+6
=26
(5)
=
=
=
=
=
(6)
=
=
=
=
=
50.1.25;
【分析】(1)先把分数和百分数统一转化为小数,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先把每项依次拆成两个数相减的形式:;;;;;;,再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
51.x=24;x=;
x=240;x=0.9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解出方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2.5,解出方程。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5,解出方程。
【详解】
解:3x=8×9
3x=72
x=72÷3
x=24
∶=∶x
解:x=
x=
x=
x=
x=
40∶x=2.5∶15
解:2.5x=40×15
2.5x=600
x=600÷2.5
x=240
0.5∶x=
解:5x=0.5×9
5x=4.5
x=4.5÷5
x=0.9
52.;;;
【分析】,方程两边同时-58即可;
,方程两边同时÷0.6即可;
,方程两边同时×8即可;
,先将方程左边进行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详解】
解:
解:
解:
解:
53.①x= ②x= ③x=9
54.x=;x=;x=3.7
【分析】(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13,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4即可;
(3)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5x,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5即可。
【详解】(1)x-=
解:x-+=+
x=
(2)13+4x=51
解:13+4x-13=51-13
4x=38
4x÷4=38÷4
x=
(3)9.5x-4.5x=18.5
解:5x=18.5
5x÷5=18.5÷5
x=3.7
55.x=4.6;x=0.9;x=3
【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直接解方程即可。
【详解】4(x-2.6)=8
解:x-2.6=8÷4
x-2.6=2
x=2+2.6
x=4.6;
6.3÷x=7
解:x=6.3÷7
x=0.9;
(5x-12)×8=24
解:5x-12=24÷8
5x-12=3
5x=3+12
5x=15
x=15÷5
x=3
56.解:①5x+5.5=7 5x+5.5﹣5.5=7﹣5.5
5x=1.5
5x÷5=1.5÷5
x=0.3
②7(ⅹ﹣1.2)=2.1
7(ⅹ﹣1.2)÷7=2.1÷7
x﹣1.2=0.3
x﹣1.2+1.2=0.3+1.2
x=1.5
③2ⅹ÷2.3=4.56
2ⅹ÷2.3×2.3=4.56×2.3
2x=10.488
2x÷2=10.488÷2
x=5.244
④5.9x﹣2.4x=7
3.5x=7
3.5x÷3.5=7÷3.5
x=2
【详解】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5,再同时除以5求解; ②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再同时加1.2求解; ③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2.3,再同时除以2求解; ④首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5求解.
57.;;x=11
【分析】,将25%化为,然后将左边合并为,最后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
,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再同时除以即可;
x∶=12,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将x∶变为x÷,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再同时除以即可。
【详解】
解:
解:
x∶=12
解:x÷=12
x÷×=12×
x=9
x÷=9÷
x=11
58.x=3;x=2.1;x=5.5
【分析】“5.8x-0.4=17”利用等式的性质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0.4,再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5.8,解出x;
“6.8×3-7x=5.7”先计算出6.8×3的值,再根据减法中各数的关系,将7x的值先求出来,最后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7,解出x;
“0.6(x+1.5)=4.2”先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6,求出x+1.5的值,再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5,解出x。
【详解】5.8x-0.4=17
解:5.8x=17+0.4
5.8x=17.4
x=17.4÷5.8
x=3;
6.8×3-7x=5.7
解:6.8×3-7x=5.7
20.4-7x=5.7
7x=20.4-5.7
7x=14.7
x=14.7÷7
x=2.1;
0.6(x+1.5)=4.2
解:x+1.5=4.2÷0.6
x+1.5=7
x=7-1.5
x=5.5
59.;
【分析】(1)合并左边共同带有x的算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2)先计算右边的分数乘法,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详解】
解:
解:
60.x=3.5;x=7.5;x=0.05
【分析】(10+x)÷5.4=2.5,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5.4,再同时-10即可;
12x-35.4=54.6,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35.4,再同时÷2即可;
4.3x-2.5x=0.09,先将左边进行合并,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详解】(10+x)÷5.4=2.5
解:(10+x)÷5.4×5.4=2.5×5.4
10+x-10=13.5-10
x=3.5
12x-35.4=54.6
解:12x-35.4+35.4=54.6+35.4
12x÷12=90÷12
x=7.5
4.3x-2.5x=0.09
解:1.8x÷1.8=0.09÷1.8
x=0.05
61.;;
【分析】(1)先计算方程左边的乘法算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减去36,再同时除以4,解出方程;
(2)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减去,再合并方程右边含共同未知数的算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3,解出方程。
【详解】
解:
解:
解:
62.;;
【分析】第一小题,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先同时加上2.8,再同时除以2,解方程即可。
第二小题,先化简方程为:,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先同时减去0.25,再同时除以0.5,解方程即可。
第三小题,先化简方程为:,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6,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
解:
解:
63.;;
【分析】(1)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字母的式子,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2)先求出方程左边括号里面分数减法的差,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3)先求出方程左边小数乘法的积,再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方程两边再同时减去3,最后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64.x=; x=
【分析】2x-=,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再同时×即可;
x-x=,先将左边进行合并,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详解】2x-=
解:2x-+=+
2x×=×
x=
x-x=
解:x=
x×=×
x=
65.x=1.2;x=11.08
x=3;x=11.2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中含有括号时,把括号看作一个整体,据此解方程即可。
【详解】(1)3.6x=4.32
解:x=4.32÷3.6
x=1.2
检验:方程左边=3.6x
=3.6×1.2
=4.32
=方程右边
所以,x=1.2是方程3.6x=4.32的解。
(2)5x-1.4=54
解:5x=54+1.4
5x=55.4
x=55.4÷5
x=11.08
(3)8x+7x=45
解:15x=45
x=45÷15
x=3
检验:方程左边=8x+7x
=8×3+7×3
=24+21
=45
=方程右边
所以,x=3是方程8x+7x=45的解。
(4)(x+8)÷1.2=16
解:x+8=16×1.2
x+8=19.2
x=19.2-8
x=11.2
66.x=86.4;x=0.9;x=5
x=20;x=4;x=3
67.;36;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方程两边先同时乘,再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2)先计算方程左边的(-0.3),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3)先把比号转化成除号,把方程转化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乘,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12
解:÷×=12×
=3
÷=3÷
=3×
=
(2)(-0.3)=1.2
解:(-)=
(-)=
=
÷=÷
=×30
=36
(3)∶=
解:÷=
÷×=×
=
68.x=4;x=50
【分析】3x-1.5x=6,先将左边进行合并,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0.24x-7.8=4.2,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7.8,再同时÷0.24即可。
【详解】3x-1.5x=6
解:1.5x÷1.5=6÷1.5
x=4
0.24x-7.8=4.2
解:0.24x-7.8+7.8=4.2+7.8
0.24x÷0.24=12÷0.24
x=50
69.;
【分析】(1)先计算方程左边的乘法算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减去6,再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2)先计算方程右边的乘法算式,再合并方程左边含共同未知数的算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详解】
解:
解:
70.x=15/7;x=8/245;x=5/3
71.27︰10 3︰1 3 4︰1 4 1︰4
72.85:12 20:1
【详解】1:
=
=85:12
6千米:300米
=6000:300
=60:3
=20:1
73.1∶2;2∶3;9∶7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27∶54
=(27÷27)∶(54÷27)
=1∶2
∶
=(×10)∶(×10)
=6∶9
=(6÷3)∶(9÷3)
=2∶3
0.9∶0.7
=(0.9×10)∶(0.7×10)
=9∶7
74.化简:1:25;15:8;1:20;8:3;2:1;3:2
比值:;;;;2;
【详解】=1:25=
∶0.4=15:8=
0.4∶8=1:20=
∶=8:3=
小时∶45分=90分:45分=2:1=2
36∶24=3:2=
75.10:3;5:6;48:35
【分析】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详解】0.4∶0.12
=40∶12
=10∶3
∶0.8
=∶
=10∶12
=5∶6
∶
=×
=48∶35
此题考查化简比的方法,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76. 15
77.2;1∶2
【分析】①可把比号换成除号,运用分数除法求得比值;
②可先把吨化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数,再按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来化简这个比。
【详解】∶=÷=2
200千克∶吨=200千克∶(×1000千克)=200千克∶400千克=(200÷200)∶(400÷200)=1∶2
78.5:2 1:2 4:1
79.5∶12;8∶5;
3∶4;3∶5
【分析】“150∶360”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30,求出最简整数比;
“0.4∶0.25”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0,求出最简整数比;
“0.3吨∶400千克”先将0.3吨换算为300千克,再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100,求出最简整数比;
“小时∶25分钟”先将小时单位换算为15分钟,再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5,求出最简整数比。
【详解】150∶360=(150÷30)∶(360÷30)=5∶12;
0.4∶0.25=(0.4×20)∶(0.25×20)=8∶5;
0.3吨∶4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300÷100)∶(400÷100)=3∶4;
小时∶25分钟=15分钟∶25分钟=(15÷5)∶(25÷5)=3∶5
80.;;;
;;
;;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求出比值。
【详解】5∶20
=5÷20
=
0.15∶0.3
=0.15÷0.3
=
∶
=÷
=×9
=
4∶18
=4÷18
=
0.2∶0.25
=0.2÷0.25
=
∶
=÷
=×
=
8∶26
=8÷26
=
1∶1.08
=1÷1.08
=
∶
=÷
=×4
=
81.kg
【分析】总重量是kg,把整个重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要求的部分占2份,用分数表示,意味着要求的部分占总重量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重量乘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分析得,×=(kg)
82.160棵
83.5y=750
84.150个
【分析】篮球比足球多足球的20%,所以篮球是足球的(1+20%),用125×(1+20%)即可求解。
【详解】125×(1+20%)
=125×1.2
=150(个)
85.x=15
【分析】女生有x人,男生是女生的3倍就有3x人,男、女生人数相加等于60人,据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x+3x=60
解:4x=60
4x÷4=60÷4
x=15
86.150本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故事书的本数×(1+)=科技书的本数”,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20×(1+)
=120×
=150(本)
87.800×(1+25%)=1000(米)
88.kg
【分析】看图可知,从1千克中减去已知部分=未知部分,据此列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详解】
(kg)
89.420棵
【分析】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则桃树棵数占梨树的(1-),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求出梨树的棵数,据此解答。
【详解】360÷(1-)
=360÷
=420(棵)
所以,梨树是420棵。
90.15棵
【分析】根据线段图可知,梨树的棵数占桃树的(1-),“桃树的棵数×(1-)=梨树的棵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8×(1-)
=18×
=15(棵)
91.533.8cm2;665.68cm3
【分析】组合体的表面积=完整的大圆柱表面积+小圆柱侧面积,圆柱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组合体的体积=大圆柱体积+小圆柱体积,圆柱体积=底面积×高,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3.14×(14÷2)2×2+3.14×14×4+3.14×4×4
=3.14×72×2+175.84+50.24
=3.14×49×2+175.84+50.24
=3.14×49×2+175.84+50.24
=307.72+175.84+50.24
=533.8(cm2)
3.14×(14÷2)2×4+3.14×(4÷2)2×4
=3.14×72×4+3.14×22×4
=3.14×49×4+3.14×4×4
=3.14×49×4+3.14×4×4
=615.44+50.24
=665.68(cm3)
92.32.5 cm²
【分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8×5-3×5÷2
=40-7.5
=32.5(cm²)
93.104平方厘米
【分析】阴影部分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空白部分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16×16+12×12-16×16÷2-(16+12)×12÷2
=16×16+12×12-16×16÷2-28×12÷2
=256+144-128-168
=104(平方厘米)
94.(cm²)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三角形的底与高分别相等,根据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13×2=26(cm²)
答:涂色部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6cm²
95.(1)300cm2;(2)176dm2
【分析】(1)图1中的图形是一个上底为35cm,下底为25cm,高为10cm的梯形,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梯形的面积。
(2)图2中的图形可看作是一个底为16dm,高为8dm的平行四边形和一个底为16dm,高为6dm的三角形组合而成,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再相加,即可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详解】(1)(35+25)×10÷2
=60×10÷2
=300cm2
即图形的面积是300cm2
(2)16×8+16×6÷2
=128+48
=176dm2
即图形的面积是176dm2
96.7.7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图形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半径为4的圆的面积﹣内部空白部分1的面积;由此只要求得空白部分1的面积即可解决问题;在长方形内:空白部分1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半径为2的圆的面积,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空白部分1的面积为:
4×2﹣3.14×22×,
=8﹣3.14,
=4.86,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3.14×﹣4.86,
=12.56﹣4.86,
=7.7,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7.
点评:此题关键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图形中的长方形和两个圆的面积关系,将阴影部分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转化到图形中规则图形中进行解答.
97.4.56平方厘米
【详解】试题分析: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用半圆面积减去里面的空白面积,求空白面积可用三角形面积减去扇形面积,
解: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为r,
=8,r2=16;
扇形ABD的面积:=2π=6.28(平方厘米),
空白面积BCD的面积:8﹣6.28=1.72(平方厘米),
半圆面积:πr2×=×3.14×16=6.28(平方厘米),
阴影面积:6.28﹣1.72=4.56(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面积是4.56平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按一般思路去解答,就是用半圆面积减去里面的空白面积,而空白面积可用三角形面积减去扇形面积.
98.28.26立方米
【分析】圆锥的底面半径等于(6÷2)米,高为3米,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圆锥的体积。
【详解】
=
=
=(立方米)
99.729cm3
【分析】根据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代入数据求解即可。
【详解】9×9×9=729(cm3)
所以,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729cm3。
100.12平方米
【分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是一个梯形,梯形的上底和高是小正方形的边长,梯形的下底是大正方形的边长,由此计算梯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3+5)×3÷2
=8×3÷2
=24÷2
=12(平方米)
所以,阴影部分面积是12平方米。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7-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7-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6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图形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9-图形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9-图形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5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形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6-脱式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6-脱式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9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脱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