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第1页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第2页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第3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
    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试卷说明:本试卷试题精选自浙江省各地市2020-2022近三年的四年级期末真题试卷,难易度均衡,适合浙江省各地市和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四年级学生期末复习备考使用!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一)班数学平均成绩90分,那么这个班一定有学生成绩是90分。
    B.把57缩小到它的是0.57。
    C.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为5.72的最大的三位小数是5.719。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C.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3.最近一次数学测试,甲、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8分,甲、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0分,乙、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他们三人的平均成绩是(    )分。
    A.88 B.90 C.92 D.94
    4.下面各图,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5.用循环小数表示7.1÷11的商是(  )
    A.0.64 B.0.6 C. D.0.6454545
    6.减数是1.5,比差少0.32,被减数是( )。
    A.1.82 B.3.32 C.2.68
    7.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A.304009 B.40.005 C.440.05
    8.下面比较大小中正确的一个是(  )
    A.2元9分>2.09元 B.3.76>3.67 C.0.300>0.3
    9.已知△×□=○(△、□、○都不为0),那么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在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所有的高都相等。
    ②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这个角可能是顶角也有可能是底角。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用一根38厘米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边均为正整数,这个三角形的最长边可能是(    )厘米。
    A.20 B.19 C.18
    12.要使297□80≈29.8万,□里最大可以填(    )。
    A.0 B.4 C.5 D.9
    13.计算53.72-(20.72+12.9)的简便算法是(    )。
    A.53.72-20.72+12.9 B.53.72-20.72-12.9 C.53.72+20.72-12.9
    14.8.5小时就是8时(  )分.
    A.5 B.50 C.30
    15.=186下列验算不正确的是:(    )
    A.512 -186=326 B.186 +326=512 C.512+186=326
    16.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360° B.180° C.90° D.120°
    17.(  )具有稳定性.
    A.四边形 B.三角形 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
    18.下列每组中的三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
    A.25° 95° 60° B.110° 35° 35° C.80° 61° 49°
    19.下面三根小棒能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A.4 6 8 B.4 4 6 C.4 4 8 D.3 4 5
    20.按照体重从小到大给他们排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38.5kg  ②43.6kg  ③35.8kg  ④43.9kg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21.下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cm2,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cm2。

    A.8 B.12 C.16
    22.原计划1台拖拉机7小时耕地16800平方米,现在4小时耕地10400 平方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可比原计划多耕多少平方米地?正确的列式是(  ).
    A.10400÷4-16800÷7B.10400-16800÷7×4C.10400÷4×7-16800
    23.有2厘米、5厘米、9厘米的小棒各2根,选其中的3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其中周长最短的是(    )厘米。
    A.9 B.12 C.16 D.19
    24.(    )形的对称轴最少。
    A.等边三角形 B.半圆 C.正方形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5555是循环小数B.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C.1.2818181…是循环小数
    26.29×125×8(  )29×(125×8)
    A.> B.= C.<
    27.一个两位小数,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后是12.3,这个数最小是(    )。
    A.12.34 B.12.29 C.12.25
    28.小数“0.24”中的“2”表示多少?可以用下面的(    )图表示。
    A. B. C.
    29.下列小数中只能读出一个零的有(  )
    A.6.06 B.12.002 C.0.606 D.100.020
    30.65×101=65×100+65应用了(  )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31.把(  )放入公式计算神九飞船飞行的轨迹最合适.
    A.0.9 B.0.90 C.0.900
    32.大于0.7小于0.8的两位小数有(  ).
    A.19个 B.9个 C.20个 D.无数个
    33.如图,每条边上三个数之和相等。那么A处应该填(    )。

    A.0.2 B.6.2 C.6.4 D.1.6
    34.0.4与0.40比较,(  )
    A.大小相等,意义一样B.大小不相等,意义不一样C.大小相等,意义不一样
    35.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
    A.240÷(15÷3)=240÷15÷3
    B.38-53-47=38-(53+47)
    C.45×(8×4)=45×8+45×4
    36.从上面看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是下图中的( )。
    (1) (2) (3)
    A.(1) B.(2) C.(3) D.都不是
    37.下面图形不容易变形的是(     ).
    A. B. C.
    38.从8里面连续减去0.1,减(    )次,结果是0。
    A.80 B.8 C.800 D.0.8
    39.用简便方法计算:4.17-0.25-0.75=(    )。
    A.0.9 B.3.17 C.14.5
    40.在“鱼梁放歌”红歌演唱会上有九位评委给参赛队打分,下面的统计量中用(  )反映参赛队的演唱水平比较恰当.
    A.众数 B.平均数 C.中位数
    41.如图,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则∠DEC=(    )度。

    A.150 B.120 C.110 D.100
    42.74÷3=24……2正确验算方法是(    )。
    A.24×2+3 B.3×2+24 C.3×24+2
    43.甲、乙两人每天坚持晨跑。甲每天跑的路程相同,乙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跑,两人第三天跑的路程一样多。下面统计图中,最有可能表示甲、乙两人这三天跑步路程的是(    )。
    A. B.
    C. D.
    4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7厘米,另一条边不可能是(  )
    A.3厘米 B.2厘米 C.6厘米
    45.下面(  )组中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A. B.C.D.
    46.是由9个小正方体搭建的图形。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47.下面图形中,(    )能找到的对称轴最多。
    A. B. C.
    4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这个三角形还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9.8.705去掉小数点后,小数(    )。
    A.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B.缩小到原数的
    C.缩小到原数的 D.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50.将小数2.020化简后是(  )
    A.2.02 B.2.2 C.2.20 D.20.02
    51.已知,〇-△=□,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〇=△ B.△+□=〇
    C.△–□=〇 D.□-〇=△
    52.下列算式中,不能验算900-428=472的算式是(    )。
    A.900-472=428 B.472+428=900 C.472-428=44
    53.关于0.45的组成,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0.4和0.05组成的。 B.由4个0.1和5个0.01组成的。
    C.由45个十分之一组成的。 D.由4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54.下面算式中,与224÷28相等的是(  )。
    A.224÷4÷7 B.224÷4×7 C.224÷2×14
    5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结果是6.80,这个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A.6.840 B.6.804 C.6.795
    56..下面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角三角形只有1条高。
    B.把1.230末尾的0去掉后,所得的数缩小到原来的。
    C.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为5.21的最大的一位小数是5.209。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57.观察下图,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58.在乘法中,如果一个乘数乘10,要使积扩大100倍,另一个乘数要(    )。
    A.乘10 B.乘1000 C.乘100 D.不变
    59.乘法结合律是(  )
    A.(a×b)×c=a×(b×c) B.(a+b)+c=a+(b+c) C.a×(b+c)=a×b+a×c
    60.(     )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所看见的图形是    .
    A. B. C. D.
    6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80,其中甲数是200,乙数是( ).
    62.下图中(    )是从左边看到的图形。

    A. B. C. D.
    63.在数学竞赛中,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一题倒扣4分,共有15题。李晓得了108分,他做错了(    )题。
    A.4 B.12 C.3
    64.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    )。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不能确定
    65.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66.下面的算式中,先算乘法的是(    )。
    A.300÷2×20+10 B.300÷2×(20+10) C.300÷(2×20+10)
    67.(  )比250多50.(  )
    A.100 B.200 C.300
    68.运动会上,四(1)班3名运动员100米比赛用时如下:
    姓名
    军军
    明明
    华华
    时间(秒)
    8.69
    9.02
    8.74
    获得冠军的是(    )。
    A.军军 B.明明 C.华华
    69.右面的两组图形,从(    )处看,它的形状是相同的。

    A.上面 B.前面 C.侧面
    70.下面每组都有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
    A.3cm、4cm、8cm B.4cm、5cm、9cm C.5cm、5cm、7cm
    71.下面算式(   )的结果是0。
    A.(1+2+3+4+5)×0 B.1+2+3+4+5×0 C.1×2×3×4×5+0
    72.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一刀,把它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形状不可能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正方形 D.直角梯形
    73.学校羽毛球队10名运动员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王华的体重是40千克,他新加入羽毛球队后,羽毛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与原来比,(  )。
    A.比原来重 B.比原来轻 C.与原来同样重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74.等腰三角形顶角是30°,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75.下列问题中,能用算式“80-20×3”解决的是(    )。
    A.篮球每个80元,实心球每个20元,各买3个,篮球的总价比实心球贵多少钱?
    B.买一个篮球,原价80元,现降价20元,买了3个,一共花了多少元?
    C.有3张20元的人民币,买一个单价为80元的篮球,还差多少钱?
    D.一个篮球80元,买一个实心球比篮球便宜20元。买3个实心球多少钱?
    76.小红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88分,数学86分,英语91分,语文(    )分。
    A.85 B.87 C.88 D.90
    77.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9.0,那么这个数的最小值是(  )
    A.9.04 B.9.01 C.8.95 D.8.94
    78.不改变1.8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A.0.180 B.1.80 C.0.1800 D.1.800
    79.把3.567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是把原数(    )。
    A.扩大到它的10倍 B.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
    C.扩大到它的100倍 D.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
    80.如图是小明在镜子中看到的钟表的图象,他表示的真实时间是(  )

    A.4:40 B.4:20 C.7:20 D.7:40
    81.一个羽毛球的质量在“4.74克~5.5克”范围内属于合格产品,下面哪个羽毛球的质量是合格的?正确的选项是(   ).
    A.5.6克 B.5.3克 C.4.6克 D.0.76克
    82.在某市举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十一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下:9.8,9.7,9.7,9.6,9.6,9.6,9.6,9.5,9.4,9.4,9.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9.6和9.6 B.9.6和9.55 C.9.8和9.1
    83.在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A.12.00 B.2000 C.0.07
    84.在两江新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中,来自翠云街道的运动员排成4列纵队入场,个子矮的运动员站前面,个子高的运动员站后面。更接近翠云街道全体运动员平均身高的是(    )。
    A.第一排运动员的平均身高 B.第一列运动员的平均身高
    C.随机挑选1名运动员的身高 D.随机挑选10名运动员的平均身高
    85.五年级(1)班第三小组数学第五单元测试成绩是74分、98分、100分、82分、80分、86分。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82 B.86 C.84 D.85
    86.四(1)班有44名同学去划船,一共租了9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小船租了(    )条。
    A.4 B.5 C.6
    87.32×36+64×32=32×(36+64)是运用了(  )
    A.乘法结合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88.有10元人民币和5元人民币共16张,合计90元,其中人民币10元的有(  )。
    A.2张 B.14张 C.8张
    89.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10.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A.10.5 B.10.49 C.10.54
    90.+改写成小数是(    )。
    A.0.034+0.058 B.0.034+0.58 C.0.34+0.58
    9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    )。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 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92.平行四边形有(    )条高,三角形有(    )高。
    ①1               ②2            ③3          ④无数
    A.②③ B.①② C.④② D.④③
    93.下面正确的是(    )。
    A.0.001×1000=10 B.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1.806,这个数是0.1806
    C.把最大的两位数缩小到原来的是0.99 D.把24.7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24.70
    94.图中的展开图,能沿着虚线刚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图形是(  )。
    A.B.C.D.
    95.与125×88不相等的式子是(  )。
    A.125×8×11 B.125×80+125×8 C.125×8×11×125
    96.1里面连续减去(   )个0.01,结果是0。
    A.10 B.100 C.1000
    97.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    )的“0”可以去掉。
    A.30.6 B.3.06 C.3.60
    98.在0.4与0.5之间的小数有( )个.
    A.9 B.10 C.无数
    99.左图从正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从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
    A.;B.;
    C.;D.;
    100.四年级有96位男同学,平均身高是140cm;有90位女同学,平均身高是137cm。求四年级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正确的列式是(    )。
    A.(96×140+90×137)÷(96+90) B.(140+137)÷(96+90)
    C.(140+137)÷2

    参考答案:
    1.B
    【分析】先对每个选项中的说法进行分析并判断,然后选择正确的一项即可。
    A.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由此即可进行判断。
    B.把57缩小到它的,就用57除以100,依此计算并判断。
    C.保留两位小数时,就把百分位后面的数省略,当千分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5时,应向百分位上进1后再省略;因此最大数是通过“四舍”得到的,依此判断。
    【详解】A.四(一)班数学平均成绩90分,那么这个班不一定有学生成绩是90分,即原说法错误。
    B.57÷100=0.57,即把57缩小到它的是0.57,因此原说法正确;
    C.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为5.72的最大的三位小数是5.724,即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以及小数近似数的计算,应熟练掌握。
    2.B
    【详解】试题分析:(1)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直角时,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时,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判断即可.
    (2)等腰三角形是只要有两个边的长度相等就可以;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因此,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包含关系.
    (3)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是锐角,第三个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还有可能是钝角,即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而判断即可.
    (4)等腰三角形是指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根据定义可知: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由此进行判断.
    解:(1)据分析可知: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说法错误;
    (2)据分析可知: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是正确的;
    (3)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是锐角,第三个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还有可能是钝角,即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故说法错误;
    (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说法错误.
    点评:(1)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2)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此题应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结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进行解答.
    (4)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3.B
    【分析】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分别求出甲、乙的成绩和,甲、丙的成绩和,乙、丙的成绩和,把三个的数相加,就是三个人总分的2倍;然后再分别除以2和3就是他们三人的平均成绩。
    【详解】(88×2+90×2+92×2)÷2÷3
    =540÷(2×3)
    =540÷6
    =90(分)
    答:他们三人的平均成绩是90分。
    故答案为:B
    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4.C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此对每个选项的图形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此图不是轴对称图形;
    B.此图不是轴对称图形;
    C.此图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计算出7.1÷11的商,发现循环的数字,找出循环节,表示出来即可.
    解:7.1÷11=0.6,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如何用简便形式表示循环小数:找出循环的数字,上面点上圆点即可.
    6.B
    【分析】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先求差,再求被减数。
    【详解】1.5+0.32=1.82
    1.82+1.5=3.32
    故答案为:B
    7.B
    【分析】小数的读法是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整数部分,整数尾部的零不读。小数部分从左到右读数字,中间的零也要读,末尾的零也要读。依此读出每个选项的数即可。
    【详解】A.304009读作:三十万四千零九;
    B.40.005读作:四十点零零五;
    C.440.05读作:四百四十点零五;
    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整数和小数的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B
    【详解】试题分析:依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每个选项中的大小,即可进行判断.
    解:A,2元9分=2.09元,故错误;
    B,3.76>3.67,故正确;
    C,0.300=0.3,故错误;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D
    【分析】△×□=○,△和□是两个因数,○是积。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可知,○÷△=□,○÷□=△。 根据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则□×△=○。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算式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交换律,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这个关系也常用于乘法的验算。
    10.B
    【分析】分别对每个说法进行分析并判断,然后再选择;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其它两个角都是锐角;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钝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钝角,其它两个角都是锐角;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都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依此判断。
    【详解】①在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同一底边上所有的高都相等,即原说法错误。
    ②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即原说法正确。
    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即原说法正确。

    ④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8°,当98°为顶角时,底角的度数为:(180°-98°)÷2=82°÷2=41°;当98°为底角时,98°+98°=196°,196°>180°,即98°不能为底角;那么98°这个角只能是顶角,因此原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②、③。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的拼接,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应熟练掌握。
    11.C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三角形的最长一条边应小于三角形周长的一半,据此解答。
    【详解】38÷2=19(厘米)
    19-1=18(厘米)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边长取整厘米数时最长的一条边要小于19厘米,最长可能是18厘米。
    故答案为:C
    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D
    【分析】297□80≈29.8万,是五入法求得的近似数,所以□里的数大于等于5,最大可以填9。
    【详解】要使297□80≈29.8万,则□≥5,□里最大可以填9。
    故答案为:D。
    熟练掌握小数近似的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B
    【分析】减法的性质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依此将53.72-(20.72+12.9)的括号去掉再选择即可。
    【详解】53.72-(20.72+12.9)=53.72-20.72-12.9
    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减法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C
    【分析】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详解】此题也就是把0.5小时换算成分钟数,用0.5小时乘它们之间的进率60即可.
    0.5小时=0.5×60分=30(分),
    所以8.5小时就是8时30分;
    故选C.
    15.C
    【详解】减法的验算可以利用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不正确的就是C,所以单选题C.
    16.B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B
    【详解】试题分析: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四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应用.
    18.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A.25+95+60=180(度),正确;
    B、110+35+35=180(度),正确;
    C、80+61+49=190(度),错误;
    点评: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A、4+6>8,所以能围成三角形,但不是等腰三角形;
    B、4+4>6,能围成三角形,又因为有两条边相等,是等腰三角形;
    C、4+4=8,不能围成三角形;
    D、3+4>5,能围成三角形,但不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0.C
    【分析】单位相同,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次比较各位上的数,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由此求解。
    【详解】35.8<38.5<43.6<43.9
    所以按照体重从小到大给他们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简单,要熟练掌握。
    21.B
    【分析】通过图形的平移,把中间的空白部分“挤掉”,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就等于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即可。
    【详解】4×3=12(cm2)
    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12cm2。
    故答案为:B
    这种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的问题,常常通过割、补、平移、旋转,把面积相等的图形补到另一个图形上,使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的图形,以此来达到简算的目的。
    22.C
    【解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可求出现在一小时耕地多少平方米,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可求出现在7小时耕地多少平方米,进而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7小时可比原计划多耕:10400÷4×7-16800
    故答案为:C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23.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尽量选较短的小棒,符合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将三条边加起来即可。
    【详解】2+2<5,2+5>5,选取2厘米、5厘米、5厘米,2+5+5=12(厘米)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周长,关键是理解和明确选取的小棒要符合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4.B
    【分析】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
    【详解】A.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B.半圆有1条对称轴;
    C.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B
    要注意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25.C
    【详解】试题分析: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重复出现的一个或一节数字的无限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2.66…,4.2323…等;
    无限小数是指小数的位数是无限,包括循环小数和不循环的无限小数,由此求解.
    解:A、0.5555是4位小数,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
    B、无限小数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所以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如:π.
    C、1.2818181…中81不断循环出现,是以81为循环节的循环小数.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概念的理解,注意无限小数的范围大于循环小数的范围.
    26.B
    【详解】试题分析:在计算29×125×8,可运用乘法结合律写成29×(125×8),据此解答.
    解:因为29×125×8,可运用乘法结合律改写成29×(125×8);
    因此,29×125×8=29×(125×8);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27.C
    【分析】要考虑12.3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12.3最大是12.34,“五入”得到的12.3最小是12.2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一个两位小数,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后是12.3,这个数最小是(12.25)。
    故选:C。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28.B
    【分析】小数“0.24”中的“2”在十分位上,表示0.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 表示2;
    B. 表示0.2;
    C. 表示0.02;
    而小数“0.24”中的“2”表示0.2。
    故答案为:B。
    明确小数“0.24”中的“2”表示0.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9.A
    【详解】试题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先依次读出四个选项中的数,再进行选择.
    解:选项A:6.06读作:六点零六;
    选项B:12.002读作:十二点零零二;
    选项C:0.606读作:零点六零六;
    选项D:100.020读作:一百点零二零;
    所以,选项A中的数是只能读出一个零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读法.
    30.B
    【详解】试题分析:65×101把101分解成(10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65×101,
    =65×(100+1),
    =65×100+65×1,
    =65×100+65;
    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使用,是把接近整百的数分解成一个整百数与一个数的和,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1.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即可知答案.
    解:由小数的性质可知,
    把0.9放入公式计算神九飞船飞行的轨迹最合适.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2.B

    33.C
    【分析】用1.6+2.1+4.5求出边上三个数之和,即是每条边上的数字之和,用和减去4.5再减去3.5求出最底下那条边上最右边的数是多少,最后用和减去A边上的另两个数,差就是A。
    【详解】1.6+2.1+4.5
    =3.7+4.5
    =8.2
    8.2-4.5-3.5
    =3.7-3.5
    =0.2
    8.2-1.6-0.2
    =6.6-0.2
    =6.4
    故答案为:C
    准确求出最底下那条边上最右边的数是多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4.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和计算单位来进行解答.
    解:因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0.4和0.40的大小相等,0.4的计数单位是0.1.表示4个0.1,0.40的计数单位是0.01表示40个0.01,0.4和0.40表示的意义不同.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的性质和计数单位知识的掌握情况.
    35.B
    【分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
    减法的性质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依此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240÷(15×3)=240÷15÷3,因此原题错误;
    B.38-53-47=38-(53+47),原题正确;
    C.45×(8+4)=45×8+45×4,因此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了除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和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要熟练掌握。
    36.A
    【分析】(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层,上层有2个小正方形,下层有1个小正方形,如图:;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层,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如图:;
    (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一层,有3个小正方形,如图:,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从上面看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是。
    故答案为:A
    画出各个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7.B
    【分析】不容易变形是三角形的特性,由此找出图形中含有三角形的即可.
    【详解】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选项中只有B中含有三角形。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38.A
    【分析】8里面有几个0.1,则从8里面连续减去0.1,减几次,结果是0。
    【详解】10个0.1是1,即80个0.1是8,因此从8里面连续减去0.1,减80次,结果是0。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9.B
    【分析】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一块减,a-b-c=a-(b+c).
    【详解】4.17-0.25-0.75
    =4.17-(0.25+0.75)
    =4.17-1
    =3.17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减法的性质,整数的简便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数。
    40.B
    【详解】因为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所以此题中用平均数反映参赛队的演唱水平比较恰当.
    故选B.
    41.A
    【分析】正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都是90°;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内角也相等,每个角为:180°÷3=60°;1个周角=360°,依此对这个图形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所以AB=BC,∠ABC=∠BCD=90°,
    因为△ABE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AE=AB=BE,∠AEB=∠ABE=60°,
    所以∠EBC=90°-60°=30°,又因为BC=BE,
    所以∠BEC=∠ECB=(180°-30°)÷2=150°÷2=75°,
    同理,∠AED=75°
    所以∠DEC=360°-75°-75°-60°=150°。
    故答案为:A
    此题考查的是对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周角的认识,熟记直角、周角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2.C
    【分析】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4÷3=24……2正确验算方法是3×24+2。
    故答案为:C。
    除法验算方法是,没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43.C
    【分析】根据题中条件,甲每天跑的路程相同,那么在统计图中表示甲每天跑的路程的直条长度都一样,所以选项A、D错误;乙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跑100米,那么在统计图中表示乙每天跑的路程的直条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增加的长度应该一样多,所以选项B错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最有可能表示甲、乙两人这三天跑步路程的是选项C。
    故答案为:C。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用不同的条形表示2种以上的量。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4.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7﹣5<第三边<7+5,
    所以:2<第三边<12,即另一条边的长应在2~15厘米之间(不包括2厘米和15厘米);
    故选B.
    45.A

    46.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该图形由9个小正方体组成,其中一个小正方体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以看出其中有两排,一排并列有3个小正方形,其下面一排靠左有1个小正方形, 另一个的位置不确定,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选项B中的图形。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观察物体的角度,关键是要理解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物体的面是不同的,要发挥空间想象力,理解物体每个面各个角度的特点。
    47.C
    【分析】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最后一个两个圆的组合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据此解答。
    【详解】A.,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B.,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C.此图有无数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C
    掌握不同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8.B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以得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80°-45°×2=90°。从而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
    【详解】180°-45°×2
    =180°-90°
    =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应用。
    49.A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100、100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100、1000、……,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依此选择。
    【详解】8.705×1000=8705,即8.705去掉小数点后,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0.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解:2.020化简后是2.02.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的改写方法.
    51.B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即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依此选择。
    【详解】〇-△=□,则△+□=〇,〇-□=△。
    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2.C
    【分析】验算减法的方法有: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 =减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减法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进行验算。
    900-428=472
    验算:472+428=900或900-472=428
    不能验算900-428=472的算式是472-428=44。
    故答案为:C
    明确减法算式的验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3.C

    54.A
    【分析】根据除法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A.依据连除的性质可知,224÷28=224÷(4×7)=224÷4÷7,所以本选项正确。
    B.依据连除的性质可知,224÷28=224÷(4×7)=224÷4÷7≠224÷4×7,所以本选项错误。
    C.依据连除的性质可知,224÷28=224÷(2×14)=224÷2÷14≠224÷2×14,所以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此题主要考查除法的性质的运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55.BC
    【详解】试题分析:要考虑6.80是一个三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6.80最大是6.804,“五入”得到的6.80最小是6.7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五入”得到的6.80最小是6.795,因此这个数必须大于或等于6.975;
    “四舍”得到的6.80最大是6.804,因此这个数小于 6.804.
    故选B,C.
    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56.D
    【解析】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为5.2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是用四舍法得到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据此判断。
    【详解】选项A,直角三角形有3条高,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B,把1.230末尾的0去掉后,小数大小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C,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为5.2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是5.214,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D,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主要看取得结果的下一位数。
    57.A
    【分析】此图从前面看,可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2层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左齐,依此选择。
    【详解】A.此图为2层,第1层为3个小正方形,第2层为1个小正方形,左齐,这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因此满足;
    B.此图为2层,每层都为1个小正方形,这是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因此不满足;
    C.此图为1排,有3个小正方形,这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对三视图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8.A

    59.A
    【详解】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逐个分析,看看每题运用的运算定律,进而解决问题.
    解:A.(a×b)×c=a×(b×c),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B.(a+b)+c=a+(b+c),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C.a×(b+c)=a×b+a×c,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情况.
    60.B

    61.160

    62.D
    【分析】此图从左边看,可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2层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右齐;
    从前面看,可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2层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居中对齐;
    从右面看,可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2层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左齐;
    从上面看,可看到3排,第1排、第2排都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3排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居中对齐,依此根据对三视图的认识进行选择。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此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因此不满足;
    B.根据分析可知,此图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因此不满足;
    C.根据分析可知,此图是从右面看到的图形,因此不满足;
    D.根据分析可知,此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因此满足。
    故答案为:D
    熟练掌握对三视图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3.C
    【分析】假设都做对了,则共得分15×10.这样一定比108分多,是因为把做错的也当作做对的给分了,用一共多算的分数除以每题多算的(10+4)分即可求出做错的分数。
    【详解】假设15题全做对了,则做错的题数为:
    (15×10-108)÷(10+4)
    =(150-108)÷14
    =42÷14
    =3(题)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的是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来进行解决。
    64.C
    【分析】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没变,也就是它们的和没变,即周长没变,据此解答。
    【详解】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原长方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C
    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变化前后框架长度没有发生变化,即图形的周长没有变。
    65.D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66.C
    【分析】分别求出各个选项中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A. 300÷2×20+10,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B. 300÷2×(20+10),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C. 300÷(2×20+1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
    故答案为:C
    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67.C
    【详解】试题分析:求比250多50的数是多少,就是求250与50的和是多少.
    解:250+50=30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
    68.A
    【分析】相同路程,用时短的速度快。将3名运动员比赛用时比较大小,用时最短的那个人获得冠军。
    【详解】8.69<8.74<9.02,则军军获得冠军。
    故答案为:A。
    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9.C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左边是一行2个正方形,右边是一行3个正方形,不符合题意;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左边是两列,右边是三列,不符合题意,只有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是一列3个正方形,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从侧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一列3个正方形,是相同的。
    故选C。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70.C
    【解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去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A. 3cm、4cm、8cm,3cm+4cm<8cm,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B. 4cm、5cm、9cm,4cm+5cm=9cm,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C. 5cm、5cm、7cm,5cm+5cm>7cm,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组成三角形的关键。
    71.A

    72.B
    【分析】如图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一刀,把它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形状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直角梯形,不可能是等边三角形,据此分析。
    【详解】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一刀,把它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形状不可能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关键是熟悉平面图形的特点,可以画一画示意图。
    73.B
    【分析】因为王华的体重是40千克,小于学校羽毛球队10名运动员的平均体重45千克,所以现在羽毛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与原来比,比原来轻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学校羽毛球队10名运动员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王华的体重是40千克,他新加入羽毛球队后,羽毛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与原来比,比原来轻。
    故答案为:B
    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74.A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求出两个底角度数之和,再除以2,即可求出每个底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分类标准将这个三角形进行分类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80°-30°)÷2
    =150°÷2
    =75°
    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30°、75°、75°,三个角都是锐角,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等腰三角形特性、三角形内角和的掌握。牢记等腰三角形特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5.C
    【分析】根据每个选项题目的要求列出相对应的算式,然后选择即可。
    A.用一个篮球与一个实心球的差价乘它们共同的个数就是它们总价钱的差价。
    B.用原价减降价的钱后再乘3就是一共花的钱。
    C.用80元减3张20元的人民币的总价钱就是还差的钱。
    D.用一个实心球的价钱乘3即可,而一个实心球的价钱是用一个篮球的价钱-20元。
    【详解】A.(80-20)×3
    B.(80-20)×3
    C. 80-20×3
    D.(80-20)×3
    故答案为:C
    熟练掌握根据题目要求列出相对应的综合算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6.B
    【分析】用88乘3计算出三科的总分,然后用三科的总分分别减去数学、英语的成绩即可。
    【详解】88×3=264(分)
    264-86-91
    =178-91
    =87(分)
    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7.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五入”得到的9.0最小是8.95.
    故选C.
    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78.D
    【详解】试题分析:不改变1.8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即改写成以0.001为单位的小数,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应在1.8后加上两个零,使其末位变为千分位,小数的大小不变,即改写后的数为1.800.
    解:不改变1.8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
    即改写成以0.001为单位的数,
    所以在1.8后面添上两个0后,
    其最末位变为千分位,所以改写后的数为1.80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小数的基本性质,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9.A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把3.567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只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以是把原数扩大到它的10倍。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0.A
    【详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4:40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4:40;
    故选:A.
    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并作答.
    81.B
    【详解】A.是5.6克>5.5克不合格;
    B.是5.3克  4.74克<5.3克<5.5克 合格;
    C.是4.6克<4.74克不合格;
    D.是0.75克<4.74克不合格.
    故正确答案选B.
    82.A
    【分析】(1)中位数: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1)将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9.8,9.7,9.7,9.6,9.6,9.6,9.6,9.5,9.4,9.4,9.1
    因为数据个数是11,是奇数,所以中位数是9.6;
    (2)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9.6,所以9.6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故选A.
    83.A
    【分析】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A.12.00=12;
    B.2000>2;
    C.0.07<7。
    故答案为:A
    关键是掌握小数的性质。
    84.B
    【分析】根据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一个量,不能反映具体数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更接近翠云街道全体运动员平均身高的是第一列运动员的平均身高。
    故答案为:B
    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85.C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计算: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详解】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4,80,82,86,98,100,
    此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所以此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82+86)÷2
    =168÷2
    =84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进而得出答案。
    86.B
    【分析】假设租的9条船全是大船,则一共坐了9×6=54(人),比实际人数多了54-44=10(人),每条大船比小船多坐6-4=2(人),那么小船为10÷2=5(条)。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假设租的9条船全是大船,则小船的条数为:
    (9×6-44)÷(6-4)
    =(54-44)÷2
    =10÷2
    =5(条)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来解决。
    87.C
    【详解】试题分析:在计算32×36+64×32时,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32×36+64×32=32×(36+64),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选C.
    点评: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88.A
    【分析】假设都是5元的,那么一共有5×16=80(元),因为一共是90元,少了90-80=10(元),就是因为把10元的也看作5元的了,所以10元的有10÷(10-5)=2(张),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全是5元的,则10元的有:
    (90-5×16)÷(10-5)
    =(90-80)÷5
    =10÷5
    =2(张)
    其中人民币10元的有2张。
    故答案为:A
    此题考查了用假设法来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能力,本题也可以假设都是10元的,同样得出结论。
    89.C
    【分析】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10.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考虑原来的小数四舍后得到的,由此得出答案。
    【详解】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10.54。
    故选:C。
    此题考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90.B
    【解析】根据题意,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就可以化成小数,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详解】=34÷1000=0.034
    =58÷100=0.58
    +=0.034+0.58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去除以分母即可,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内即可。
    91.A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实际上也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掌握。
    92.D

    93.C
    【分析】(1)0.001×1000,即把0.001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将0.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1。
    (2)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1.806,则把1.8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可得到这个数,则这个数是18.06。
    (3)最大的两位数是99,把它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0.99。
    (4)把24.7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2470。
    【详解】A.0.001×1000=1,原说法错误;
    B.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1.806,这个数是18.06。原说法错误;
    C.把最大的两位数缩小到原来的是0.99    ,原说法正确;
    D.把24.7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247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缩小为原来的、、……
    94.B
    【详解】通过对这四个展开图的分析观察,和动手实践,发现A、C、D沿着虚线都不能围成长方体,只有B可以围成长方体。
    95.C
    【分析】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逐一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变形,并与原算式比较即得答案。
    【详解】A.125×8×11
    =125×(8×11)(运用乘法结合律)
    =125×88
    =11000
    所以A选项的计算结果与原式计算结果相等。
    B.125×80+125×8
    =125×(80+8)
    =125×88
    =11000
    所以B选项的计算结果与原式计算结果相等。
    C.125×8×11×125=125×88×125≠125×88,所以C选项的计算结果与原式计算结果不相等。
    由此可知,与125×88不相等的式子是125×8×11×125。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
    96.B
    【分析】1里面有几个0.01就是连续减去几个0.01,结果是0。
    【详解】1里面有100个0.01,1里面连续减去100个0.01,结果是0。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组成。
    97.C
    【分析】要使得小数去掉0,不改变大小,那么这个“0”就要在小数的末尾,据此解答。
    【详解】A.30.6去掉“0”会改变数的大小;
    B.3.06去掉“0”会改变数的大小;
    C.36.0去掉“0”不会改变数的大小;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小数的意义,理解当“0”在小数末尾的时候,去掉不会影响数的大小是解答本体的关键。
    98.C

    99.B
    【分析】观察物体的方法:从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形状;据此先画出看到的图形,再选择。
    【详解】从正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A. ;;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
    C.;;不符合题意。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与应用。
    100.A
    【分析】男同学的平均身高×男同学的人数=男同学的总身高;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女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总身高;(男同学的总身高+女同学的总身高)÷学生总数=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求四年级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可列式为:(96×140+90×137)÷(96+90)。
    故答案为:A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相关试卷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河南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广东期末真题精选)01-选择题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