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北京市西城区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 1.本试卷分为试题、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认真填写所在班级、姓名、学号. 3.请用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用黑色签字笔在二卷上按要求作答.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Mg 24 S 32 Cl 35.5
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 B | C | D |
锂离子电池 | 硅太阳能电池 | 电动车电池充电 | 燃气灶 |
2.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C.硅胶可作食品干燥剂、抗氧化剂,可直接食用 D.氢氟酸能刻蚀玻璃,刻制各种精美的玻璃饰品
3.用于鉴别甲烷与乙烯的最佳方法是( )
A.观察颜色 B.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用铜制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与金属铁反应,都有氢气生成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5.工业上利用反应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浓氨水接近管道,若产生白烟说明管道漏气
B.的电子式为:
C.中只含有离子键
D.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空间填充模型是: B.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烯和环丙烷()不属于同系物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体现的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 物质 | 用途 | 体现的性质 |
A | 生产硫酸 | 还原性 | |
B | 生产碳酸氢铵 | 还原性 | |
C | 制取硅单质 | 氧化性 | |
D | 冶炼金属铁 | 氧化性 |
8.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与过量的混合后通入水中可得到两种常见的酸
D.盛满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水可充满试管
9.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化学反应的限度都是固定不变的
B.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10.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
A.加热氯化铵制 B.硫化钠和浓硫酸混合制
C.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制 D.铜和浓硝酸制
1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投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投入2mol 与1mol ,则生成2mol
B.若用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存在
C.前,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均不再变化
12.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物质不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4.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所选的反应试剂、制备装置与收集方法合理的是( )
选项 | 气体 | 反应试剂 | 制备装置 | 收集方法 |
A | 石灰石、稀硫酸 | b | e | |
B | 、浓盐酸 | b | d | |
C | 、 | a | e | |
D | Cu、浓硝酸 | c | f |
15.某学生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反应X+Y=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当向盛X的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型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下列说法能正确解释该现象的是( )
①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反应物X的能量比生成物Z的能量高;
③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
④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Ⅱ为
C.该方法的最终产物只有
D.反应Ⅱ中的、反应Ⅲ中的均可循环利用
17.自然界的氮循环包括以下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被氧化
B.氨氧化过程中,亚硝态氮元素与铵态氮元素理论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属于氮的固定,发生还原反应
D.土壤中和的存在有利于从与其接触的水体中除去氮元素
18.根据乙烯的性质可以推测丙烯()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
C.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
D.聚丙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19.木炭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符合的烃一定是烷烃
B.分子式为的烃共有5种可能结构
C.烷烃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标准状况下22.4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8mol
2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不对应的一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含有 |
B |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液,加热 |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含有 |
C |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 | 麻糖变黑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D | 向氯水中通入适量气体 | 溶液褪至无色 | 比酸性强 |
22.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制取氨 | B.用装置除去氨中的水蒸气 | C.用装置验证氨具有还原性 | D.用装置吸收尾气 |
23.某实验小组用溶液和溶液为反应物,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
已知:
实验 序号 | 温度/℃ | 溶 液体积/mL | 溶液 体积/mL | 体积 /mL | 出现沉淀所 需的时间/s |
Ⅰ | 20 | 5 | 5 | 10 | |
Ⅱ | 20 | 5 | 10 | a | |
Ⅲ | 60 | 5 | 5 | 10 |
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Ⅰ、Ⅱ可知,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对比实验Ⅱ、Ⅲ可知,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速率
D.进行实验Ⅰ、Ⅲ时,依次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溶液
24.用下图装置探究原电池中的能量转化.图中注射器用来收集气体并读取气体体积,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数据 时间/min | ① | ② | ||
气体体积/mL | 溶液温度/℃ | 气体体积/mL | 溶液温度/℃ | |
0 | 0 | 22.0 | 0 | 22.0 |
8.5 | 30 | 24.8 | 50 | 23.8 |
10.5 | 50 | 26.0 | — |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装置中反应均为
B.0~8.5min内,生成气体的平均速率①<②
C.时间相同时,对比两装置的溶液温度,说明反应释放的总能量①>②
D.生成气体体积相同时,对比两装置的溶液温度,说明②中反应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
25.直接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Ⅰ为负极
B.电极Ⅱ的反应式为:
C.电池总反应为:,其余物质均可循环使用
D.该电池的设计利用了在酸碱性不同条件下氧化性、还原性的差异
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在一定温度下,将a mol A与b mol B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1)列叙述中,可以表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②为1∶3∶2
③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⑥单位时间内有a 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 mol B
(2)反应达平衡时,,,则a=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
27.实验室中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1)A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是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推测硫元素从+4价变为+6价.
(3)C处观察到蘸有溶液的棉花上出现黄色的固体,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为______(填化学式)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8.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关于图Ⅰ所示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负极反应是 b.电子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
c.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 d.溶液中的向Cu片移动
(2)图Ⅰ所示原电池中,当Cu表面析出4.48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3)图Ⅱ所示装置为电化学气敏传感器,通过电压表示数可测量环境中的含量.电极b是______(填“正”或“负”)极;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29.某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夹持装置略去,已检查气密性),探究、分别通入KI溶液中对反应的影响.
(1)探究通入的影响.
①甲是实验室制的装置,b为石灰石,则c为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②实验发现:若仅向丙中通入,1小时后丙中溶液颜色未发生明显变化;若同时向丙中通入与,1小时后,丙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生成了可使淀粉变蓝的物质,该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依据实验现象,可得结论:______.
(2)探究通入的影响.
①若试剂b为,试剂a为70%的硫酸,甲中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向丙中同时通入和,1小时后,溶液中出现浑浊.查资料可知,未参与反应,与水在催化下生成了硫单质和硫酸.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0.为探究、、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查阅资料可知,易溶于).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
ii.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
iii.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 |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
(1)A中发生反应(填“是”或“不是”)______氧化还原反应.
(2)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
(4)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打开弹簧夹,通入,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
②丙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的洗气瓶D,丙同学的目的是______.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
(5)iii中滴入少量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的量少不能氧化
观点2:B中有未反应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颜色变化前的B中溶液于试管中______.继续滴加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6)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6 | 10 |
A | C | C | D | C | C | B | C | B | D |
11 | 12 | 13 | 14 | 5 | 16 | 17 | 8 | 19 | 20 |
A | B | D | C | B | C | B | C | A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
|
|
|
|
D | C | C | C | C |
|
|
|
|
|
26.(1)①③⑤ (2)①10 ②30%
27.(1)① ②
(2)蘸有酸性溶液的棉花紫色褪去
(3)① ②S
(4)①吸收尾气 ②
(5)
28.(1)abd (2)0.4 (3)正
29.(1)①饱和溶液
除去HCl,防止其溶于水显酸性,干扰探究对反应的影响
② 通入,提供酸性环境,可使被氧化
(2)①(2分)
②
30.(1)不是
(2)
(3)硫酸钡或
(4)除去挥发出来的,防止干扰实验
(5)加热,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6)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鲁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鲁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写出下列电离方程式,请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写出要求的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第五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第五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