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
    语文
    命题:皇姑区教师进修学校 孟春华
    沈阳市第一二四中学 马荻
    沈阳市第一二○中学 季芷姗
    康平县高级中学 高月轩
    审题: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徐丹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实物遗存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核心任务就是“透物见人”。考古学研究透物见人推理的基本途径分为三条:归纳、演绎与类比。归纳就是要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材料,获取更多角度的信息,从中提炼出认识来。这是中国考古学研究所主要依赖的研究路径,广泛地发掘与占有材料,还有鼓励多学科的合作,都是为了获取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所谓演绎,就是从理论出发,从一般到特殊。对考古实践而言,研究者如果没有装备理论,实际是无法认识遗存的。尽管物质遗存一直都存在,但只是有了考古学之后,它才成为研究材料。研究并不仅仅是从材料出发的,理论是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以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为例,研究文明起源的理论众多,有水利说、阶级斗争说、战争说、人口说,如此等等,究竟哪一种理论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呢?从这些理论出发,可以进行推导,帮助我们关注考古遗存中相关现象。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理论研究,那么研究者就不知道应该重点关注哪些现象。忽视理论研究,不理解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不足,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考古学研究的困难之处在于从古代物质遗存到古人的行为之间存在巨大的距离,这不是我们从今天的经验可以简单推导的,因为古今并不一定一致。尽管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是今天的观察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就是类比,它是考古学“中程理论”建设的核心。中程理论是跨越物与人之间鸿沟的桥梁,是透物见人考古推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从物到人,还是从人到物,都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探索,否则考古学就是不能成立的。在既往中国考古学研究中,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程理论的重要性,这导致我们的考古推理存在不少想当然的现象。中国缺少民族志与民族考古资源,不过,这部分资源可以通过借鉴西方考古学获取。
    完善考古推理,需要宏观与微观上的努力。宏观上需要尊重科学精神,科学对于考古学来说,不仅仅指科技考古的方法,还指科学的一般原则:尊重真理、立足理性、合乎逻辑。尽管考古学研究有关古人的推理不可能回到过去进行检验,但是可以间接地通过实物材料进行验证。微观上是指考古推理需要综合运用三条路径的推理。考古学从物来研究人,它本质上还是研究人的。不理解一般意义上的人,是不可能理解特殊意义上的人的,古人就是特殊意义上的人。因此,考古学研究仅仅从考古材料出发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人的一般研究出发,这里包括所有与人相关的研究,尤其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等学科。理解人的状况需要在关联的网络中加以理解,这也就决定考古学不可能是孤军奋战的。要完善考古推理,需要把考古学放在有关人的研究的关联中来考虑。
    (摘编自陈胜前《理论视角下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标志着中国考古学在方法论的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步。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两个基本方法,从根本上讲是由考古材料的埋藏性和有形性决定的。除此之外,100年来还有很多其它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加入到了考古学,其来源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来自于自然科学,一类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两相比较,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更多一些。“科技考古”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考古学的面貌,也标志着考古学的进步和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参与考古学的广度和深度虽远不如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但从长远看它们终究会成为考古学合作的主力军,因为离开了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与交叉,考古学自身无法全面释读和复原古代遗存所蕴含的全方位信息和复杂多样的社会面貌。
    在中国考古学理论的问题上,以往有少数学者只强调西方的理论模式,而不认为中国考古学有自己的理论。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中国考古学的百年探索和学科建设,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没有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以夏鼐“考古学文化定名说”和苏秉琦“文化谱系论”“文明道路论”为代表的“一说两论”,构成了中国特色考古学理论体系。用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实践,自然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而这个学派的特点正是一切从考古材料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史情、地情、民情、国情出发,以物论史,透物见人,把回答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华国家从哪里走来、怎样走来的问题作为学科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特色屹立于世界考古之林。
    (摘编自赵宾福《从东北出发:百年中国考古学的起步与进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古学要通过实物遗存来理解特殊意义上的人,它的核心任务是“透物见人”,其学科本质是研究人,而不是研究物。
    B. 中国考古研究者只从材料出发,忽视了理论研究,不理解理论研究,对相关现象关注不够,导致中国考古学研究出现问题。
    C. 古今可能有差异,所以在古代物质遗存与古人行为之间作简单的推导是不科学的,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来进行类比研究。
    D. “中程理论”在物与人之间架起了桥梁,起到纽带作用,不论是从物到人,还是从人到物,都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探索。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考古学研究“透物见人”推理的三条基本途径,综合运用时三者不分先后。
    B. 材料一分析了中国考古学的理论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材料二关注百年中国考古学的起步。
    C. 中国考古学经过百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与注重科技手段在其中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D. 在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的中国考古学派,使中国考古学的影响面逐步由小众走向大众。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俨山集》:“吾儿不欲收买古董,甚正当正当;吾所以为之者,欲为晚年消日之资,亦不可为训也。”
    B. 《宋史·刘敞列传》:“(刘敞)尝得先秦彝鼎数十,铭识奇奥,皆案而读之,因以考知三代制度,尤珍惜之。”
    C. 《通志·金石略》:“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之风猷;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之典则。此道后学安得而舍诸?”
    D. 《考古图》序言中指出,金石学就是“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
    4. 面对西方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界应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若你是一名考古学专业新生,参加学校“强国有我”主题活动,将以“我来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考古学”为题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答案】1. B 2. C 3. A
    4. ①适当借鉴:汲取西方考古学理论建设的经验,借鉴西方考古学来获取中国缺少的资源。
    ②不盲目推崇:不妄自菲薄,不生硬照搬西方的理论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体系。
    5. ①完善考古推理,既要尊重科学精神、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参与的力度,又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三条推理路径,以物论史,透物见人。
    ②重视发展理论研究,尤其是“中程理论”建设,借鉴西方考古学的资源和理论,强化推理模式的探索,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建设,推动考古学实践。
    ③把解决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回答“何以中华”的源、流、汇)等问题作为本学科的目标与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文中并没有提到“中国考古研究者只从材料出发”;且“忽视理论研究,不理解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不足”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综合运用时三者不分先后”错。三者在运用时存在先后关系。
    B.“百年中国考古学的起步”错。材料二关注的是中国考古学百年中的进步。
    D.“使中国考古学的影响面逐步由小众走向大众”于文无据。材料二只是说“用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实践,自然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而这个学派的特点正是一切从考古材料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史情、地情、民情、国情出发,以物论史,透物见人,把回答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华国家从哪里走来、怎样走来的问题作为学科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特色屹立于世界考古之林”,并未说使中国考古学的影响面逐步由小众走向大众。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材料一分析了中国考古学的理论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
    A.谈的是收藏目的,与考古学无关,无法支撑材料一观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适当借鉴。由材料一原文“在既往中国考古学研究中,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程理论的重要性,这导致我们的考古推理存在不少想当然的现象。中国缺少民族志与民族考古资源,不过,这部分资源可以通过借鉴西方考古学获取”可知,应汲取西方考古学理论建设的经验,借鉴西方考古学来获取中国缺少的资源。
    不盲目推崇。由材料二原文“在中国考古学理论的问题上,以往有少数学者只强调西方的理论模式,而不认为中国考古学有自己的理论。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中国考古学的百年探索和学科建设,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没有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可知,应不妄自菲薄,不生硬照搬西方的理论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体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由原文“完善考古推理,需要宏观与微观上的努力。宏观上需要尊重科学精神,科学对于考古学来说,不仅仅指科技考古的方法,还指科学的一般原则:尊重真理、立足理性、合乎逻辑。尽管考古学研究有关古人的推理不可能回到过去进行检验,但是可以间接地通过实物材料进行验证。微观上是指考古推理需要综合运用三条路径的推理”“人文社会科学参与考古学的广度和深度虽远不如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但从长远看它们终究会成为考古学合作的主力军,因为离开了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与交叉,考古学自身无法全面释读和复原古代遗存所蕴含的全方位信息和复杂多样的社会面貌”“一切从考古材料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史情、地情、民情、国情出发,以物论史,透物见人”可知,要完善考古推理,既要尊重科学精神、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参与的力度,又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三条推理路径,以物论史,透物见人。
    ②由原文“中程理论是跨越物与人之间鸿沟的桥梁,是透物见人考古推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从物到人,还是从人到物,都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探索,否则考古学就是不能成立的。在既往中国考古学研究中,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程理论的重要性,这导致我们的考古推理存在不少想当然的现象。中国缺少民族志与民族考古资源,不过,这部分资源可以通过借鉴西方考古学获取”“用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实践,自然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可知,要重视发展理论研究,尤其是“中程理论”建设,借鉴西方考古学的资源和理论,强化推理模式的探索,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建设,推动考古学实践。
    ③由原文“把回答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华国家从哪里走来、怎样走来的问题作为学科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特色屹立于世界考古之林”可知,要把解决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回答“何以中华”的源、流、汇)等问题作为本学科的目标与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②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像庄子所说的,它们“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们时而欣欣向荣戾天跃渊,时而晏然蛰处含葩敛翅,都顺着自然所赋予的那一副本性。它们决不计较生活应该是如何,决不追究生活是为着什么,也决不埋怨上天待它们特薄,把它们供人类宰割凌虐。在它们说,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
    ③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学得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④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冰下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
    ⑤以上是我站在前台对于人生的态度。但是我平时很欢喜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桧、岳飞也和我看八哥、鹦鹉、甘草、黄连一样,我看匠人盖屋也和我看鸟鹊营巢、蚂蚁打洞一样,我看战争也和我看斗鸡一样,我看恋爱也和我看雄蜻蜓追雌蜻蜓一样。因此,是非善恶对我都无意义,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
    ⑥这些有趣味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个分别。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
    ⑦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我在几年前做的《无言之美》里曾说明这个道理,现在引一段来:
    ⑧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必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节选自朱光潜《谈人生与我》,有删改)
    材料二: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6.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光潜先生站在前台看自己的人生时,把自己同一切人和物一样看待,认为人应该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
    B. “蝴蝶”“松树”等动植物,较之“遇苦便叫”的人更耐苦持恒,作者以此证明自己的人生观并不颓废。
    C. 作者站在后台看人生,感受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带来的趣味,其中那些带有悲剧成分的趣味会带来更深的触动。
    D. 通过作者对人生悲剧的解读,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宝黛爱情真的得以圆满,那就体现不出悲剧蕴含的趣味了。
    7. 下列对材料的艺术特色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⑤段多种意象对举,鲜明生动;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得语言整饬而不乏变化,活泼而又连贯畅达。
    B. 材料一叙议结合,作者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审美视角,传达出对生命、人生的深刻领悟。
    C. 在材料一中,作者或列举事例或与他人态度对比,来谈自己对趣味的理解,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D. 材料二的第一段文字仅用比拟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就写出了作者眼中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生机勃勃。
    8. 请分析材料一中引用庄子所言“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的作用。
    9. 材料一中说“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请结合材料二中史铁生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B 7. D
    8. ①内容:借庄子的话点明了鸟兽虫鱼诸物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的生存本质,揭示了它们呈现出如此生存状态的原因。②结构:进而引出生活就是方法、目的的理性思考。③表达效果:文白相间,增添作品的文学色彩,彰显作者的文化底蕴。
    9. ①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物平等,万事有趣,带有悲剧成分的人生更有价值,不完美的世界才更有意义,充满希望与可能,趋向完美。②史铁生因双腿残疾而四处碰壁,他为残缺(悲剧)的人生而痛苦逃避,转而向自然寻求慰藉与破解。③他在地坛感受到万物皆有自己轨迹和存在的原因价值,悟出内生可以突破表征的哲理,开始淡然生死,坦然面对过程,于不完美中创造希望与可能。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蝴蝶’‘松树’等动植物,较之‘遇苦便叫’的人更耐苦持恒”错误。由原文“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冰下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可知,在比较耐苦持恒时并没有以“蝴蝶”为例。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仅用比拟和反复的修辞手法”错误。由原文“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可知,第一段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
    文章中说到站在前台,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写出了自己和所有人,甚至和所有的鸟兽虫鱼诸物一样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的生存本质,所以引用庄子的这句话,就是为了点明了鸟兽虫鱼诸物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的生存本质,揭示了它们呈现出如此生存状态的原因。
    借用庄子的话点明了鸟兽虫鱼诸物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的生存本质,而这一段的结尾却提到“在它们说,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所以从结构上看引出生活就是方法、目的的理性思考。
    本文采用的是白话文的形式,而引用了庄子的这句话是文言形式,所以文白相间,增添作品的文学色彩,彰显作者的文化底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必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是人物平等,万事有趣,带有悲剧成分的人生更有价值,不完美的世界才更有意义,充满希望与可能,趋向完美。
    史铁生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因为他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所以史铁生为了逃避这一残缺的人生而去了另一个世界,像自然寻求慰藉与破解。
    当他看到地坛中的那些景物时,他感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万物皆有自己轨迹和存在的原因价值。作者在地坛中想生和死的事,最后终于想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就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也并不可怕了,开始看淡生死,坦然面对过程,于不完美中创造希望与可能。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七年冬,晋献公使太子伐东山。里克谏曰:“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释申生也!”公曰:“行也!”里克对曰:“非故也。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今君居,太子行,未有此也。”公曰:“非子之所知也。寡人闻之,立太子之道三:身钧以年,年同以爱,爱疑决之以卜筮。子无谋吾父子之间,吾以此观之。”公不说。里克退,见太子。太子曰:“君赐我以偏衣①、金玦,何也?”里克曰:“孺子惧乎?衣躬之偏,而握金玦,令不偷②矣。孺子何惧!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太子遂行,狐突御戎,先友为右,衣偏衣而佩金玦。出而告先友曰:“君与我此,何也?”先友曰:“中分而金玦之权,在此行也。孺子勉之乎!”狐突叹曰:“以厖③衣纯,而玦之以金铣者,寒之甚矣,胡可恃也?虽勉之,狄可尽乎?”先友曰:“衣躬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勉之而已矣。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至于稷桑,狄人出逆,申生欲战。狐突谏曰:“不可。突闻之:国君好外,大夫殆;好内,嫡子殆,社稷危。若惠于父而远于死,惠于众而利社稷,其可以图之乎?况其危身于狄以起谗于内也?”申生曰:“不可。君之使我,非欢也,抑欲测吾心也。是故赐我奇服,而告我权。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谐在中矣,君故生心。虽蝎谮,焉避之?不若战也。不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死,犹有令名焉。”果败狄于稷桑而反。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君子曰:“善深谋也。”
    (节选自《国语·晋语一》)
    【注】①偏衣:左右异色的衣服。②偷:薄。③厖:(颜色)杂乱。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B. 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C. 夫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D. 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白/善处父子之间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七年,即晋献公十七年,这种以王公在位年数纪年的方法,被称为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 监国,古代国君外出之时,太子居留,守护国家,监督国事,代国君行使权力,处理国政。
    C. 戎,文中指兵车、军车,与《谏逐客书》中“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的“戎”意思相同。
    D. 逆,文中指迎战、抵抗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的“逆”意思不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派遣申生征伐东山一事,里克在国君面前进行了劝谏,退朝后见到太子,又帮助其进行了分析,安慰太子国君并未薄待他。
    B. 晋献公确立申生为太子依据了三个原则:身份均等的立长子,年龄相同的立所爱之子,所爱相同而犹疑不决的,通过卜筮决定。
    C. 先友鼓励太子,征伐的战果可以巩固其地位,穿国君赐予的衣服,手握着兵权,既有君父之亲又能远离灾难,是不必害怕的。
    D. 太子申生准备应战时,狐突持反对意见,他主张太子应从利君、利民和利己的角度考虑,不与狄人作战,避免滋生祸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里克谏曰:“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释申生也!”公曰:“行也!”
    (2)不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死,犹有令名焉。
    14. 太子申生决定与狄人作战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答案】10. D 11. C 12. B
    13. (1)里克劝谏说:“我听说皋落狄人将拼死作战,国君还是不要派申生去冒险吧!”献公说:“让他去!”
    (2)不战而回,我的罪就更大了。我战死的话,还可以有一个孝敬的好名声。
    14. ①国君想探测太子申生的心思。
    ②父君对太子申生已生疑心。
    ③赢得一个孝敬的好名声。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做儿子的,只怕不能尽孝,不怕不能继位。况且我听说:‘恭敬胜于请求。’你还是努力孝敬国君吧。”有识之士说:“里克善于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
    “夫为人子者”做句首独立主语,其后断开,排除AC;
    “曰”后为所说内容,其后断,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意思相同”错。“戎”,兵车、军车。/泛称我国西部各少数民族。句意:狐突掌驭兵车。/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
    D.正确。“逆”,迎战、抵抗。/违背。句意:狄人出兵迎战。/违背我的心意让我心中煎熬。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身份均等立长子”错,文中“身钧以年”一句的意思是:德行相同时根据年龄长幼来决定。其中“身”为“德行”之意,特指人的品格和修养,而非“身份”。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闻”,听说;“其”,还是;“释”,舍弃、抛弃。
    (2)“反”,通“返”,返回;“厚”,大;“令”,美好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不可。君之使我,非欢也,抑欲测吾心也。是故赐我奇服,而告我权。又有甘言焉”可得出:国君想探测太子申生的心思。
    由“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谐在中矣,君故生心。虽蝎谮,焉避之”可得出:父君对太子申生已生疑心。
    由“不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死,犹有令名焉”可得出:赢得一个孝敬的好名声。
    参考译文:
    晋献公十七年冬天,晋献公派太子申生讨伐东山皋落狄。里克劝谏说:“我听说皋落狄人将拼死作战,国君还是不要派申生去冒险吧!”献公说:“让他去!”里克回答说:“这不是过去的成例。过去国君出征,让太子留守,以监护国家;或者国君出征,让太子同行,以抚慰军心。如今您留守本国,而让太子出征,没有过这样的安排啊。”献公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听说,立太子的原则有三条:德行相同时根据年龄长幼来决定,年龄相同时根据国君的喜爱程度来决定,喜爱谁还有疑惑时根据卜筮的结果来决定。你不必对我们父子关系费心,我要通过这次出征来观察太子的能力。”献公不高兴。里克退下后,遇见太子。太子问: “父君赐给我偏衣和金块,这是为什么?”里克说:”你害怕了吗?国君让你穿偏衣,握金块,说明对你不薄。你有什么可害怕的!做儿子的,只怕不能尽孝,不怕不能继位。况且我听说: ‘恭敬胜于请求。’你还是努力孝敬国君吧。”有识之士说:“里克善于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
    太子于是出征,狐突掌驭兵车,先友担任车右。太子身上穿着偏衣,佩戴着金块,离开国都后对先友说:“国君赐给我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呢?”先友答道:“意味着在这次出征中你分得了一半君权,可以用金块来决断大事,你好自为之吧!”狐突则叹息道:“拿杂色的衣服让纯正的人穿,用寒冷的金属来分离人心,冷酷极了,还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即使太子努力作战,狄人能全部消灭吗?”先友说:“穿着偏衣,执掌着军队的指挥权,太子在这次出征中,努力作战就可以了。国君给你偏衣并无恶意,让你掌握兵权可以远离灾害,既无恶意又远离灾害,你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到了稷桑,狄人出兵迎战。申生打算进攻,狐突劝告说:“不行。我听说,国君喜欢宠臣,大夫就危险;国君喜欢女色,太子就危险,国家将遭难。如果你顺从父亲的意愿让奚齐做太子可以远离死亡,顺从民心不打仗可以有利于国家,何不考虑一下呢?再说你在狄人的国土上冒危险,而国内却已经出现针对你的谗言了。”申生说:“不能这样做。国君派我讨伐东山,不是喜欢我,而是想探测我的心思。所以才赐给我偏衣,又给了我金块,临行前还说了些好话。说的话太甜,骨子里一定苦。谗言起于宫廷,说明父君对我已生疑心。就像木蠹啃吃树心,我怎能逃避它呢?不如拼死一战。不战而回,我的罪就更大了。我战死的话,还可以有一个孝敬的好名声。”申生果然在稷桑打败了狄人然后回国。这时谗言更加风起,狐突闭门不出。有识之士说:“狐突善于深谋远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呈吴按察(其二)①
    刘过
    黄鹤山前雨乍过,城南草市乐如何。
    千金估客倡楼醉,一笛牧童牛背歌。
    江夏水生归未得,武昌鱼美价无多②。
    掉船亦欲徜徉去,古井而今淡不波。
    【注】①此诗为刘过被困于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武昌)时,为向吴按察再次表达求资助归之意而作。②三国吴主孙皓想将都城自建业迁往武昌,有大臣借用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加以劝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即呼应标题“喜雨”二字,笔势自此延展开来,先写黄鹤山前之雨过,再写城南之集市,由自然环境过渡至社会环境。
    B. 颔联从首联的草市之乐转写草市之人,既有“估客”千金买醉,又有“牧童”牛背上悠闲放歌,描绘出丰收的太平景象。
    C. 诗人并不留恋武昌鱼的味美价廉,本来正值江水上涨可乘船东归,可是却迟迟无法动身。颈联巧用典故,颇有弦外之音。
    D. 刘过本是喜纵谈之人,尾联却说自己内心是“古井不波”,或许是受之前求资助归未果的影响,此番再次作诗以陈心迹。
    16. 本诗虽为求助之诗,但写得不亢不卑,既不失礼数,也不失身份。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前两联借“喜雨”描写政通人和的欢乐景象,表达对吴按察治理有方的赞颂,虽是颂扬,却并不谄媚。②后两联委婉表达希望得到吴按察的资助而返回家乡,写得不卑不亢,委曲婉转,不露痕迹。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描绘出丰收的太平景象”错,应是由“喜雨”而预示着丰收在望。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内容的能力。
    题干中“不亢不卑,既不失礼数,也不失身份”是理解的关键。
    诗题虽叫做《喜雨呈吴按察》,实际上是向吴按察陈情求助的诗。
    前两联借“喜雨”描写政通人和的欢乐景象,表达对吴按察治理有方的赞颂,虽是颂扬,却并不谄媚。开头两句紧扣题目中的“喜雨”二字,把笔势伸展开来,先写雨,后写乐:“黄鹤山前雨乍过,城南草市乐如何?”黄鹤山前一阵大雨刚过,城南集市上的人们就欢乐起来:“千金估客倡楼醉,一笛牧童牛背歌。”集市上活动最多的是商人。在古代,伴随着商人的活动,必然少不了依附他们为生的倡楼妓馆,他们一掷千金,征歌买醉;牛背牧童,一笛在手,发出了悠扬的曲声,好一派太平景象,预示着丰收在望。人们欢乐,为地方官增加光彩。对于吴按察的颂扬,在这两句欢乐场景的具体描写中显示出来。换句话说,这两句表面上是写估客、牧童的欢乐,实质上是颂扬吴按察治理有方,政通人和。
    后两联委婉表达希望得到吴按察的资助而返回家乡,写得不卑不亢,委曲婉转,不露痕迹。颈联“江夏水生归未得”,“水生”承首句“雨”字而来,老早就动了回乡念头,现在大雨过后,江水上涨,正好轻舟东归而未得归,为什么呢?弦外之音,一揣便知。“武昌鱼美价无多”,这句是化用三国时的一首童谣:吴主孙皓,想把都城从建业(今江苏南京)迁到武昌(今湖北鄂州),那班王公大臣都不愿搬家,他们遂编造出一首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见《晋书·五行志》)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说武昌鱼味道很美,价钱也不贵。是不是可以留下来呢?不一定。结语两句透露出自己欲去的心情:“棹船亦欲徜徉去,古井而今淡不波。”次句是化用白居易《赠元稹》“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的诗意,来比喻自己内心的枯寂,所以要棹船盘旋而去,是因为心潮已竭。他是个意气骏发、喜欢纵谈的人物,忽然说自己的心境是“古井不波”,言外之意就是没有受到吴按察应有的资助和关怀,他的物质上、精神上的“雨”没有下到自己的心田中来,空空看到秋雨过后,江水上涨而已。称颂之中,含有怨望之意,措词巧妙,委曲婉转,不露痕迹。
    向达官贵人伸手求助的诗,写得太“亢”,当然不行;写得太“卑”,也有失身份,必须做到不亢不卑,方为得体。这首诗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勃发生长的语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描绘出一幅植物欣荣、春水始动的早春图景。
    (2)唐代诗人经常借“汉”来隐晦记叙本朝事件,如高适的《燕歌行》开篇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开元年间征戍之事。
    (3)“兔”具有机智敏捷、吉祥美好的寓意,中国民间流传有嫦娥玉兔的神话和玉兔捣药的传说。“兔”在古典诗文中也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木欣欣以向荣 ②. 泉涓涓而始流 ③. 汉家烟尘在东北 ④. 汉将辞家破残贼 ⑤. 雄兔脚扑朔 ⑥. 雌兔眼迷离(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涓、残、朔、倚、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这个数据说明,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宠儿。那么, ① ?当我们隐去它的外壳,就会看到一个与燃油汽车(a)的“内心世界”。它没有传统汽车必备的油箱,(b)的是井然有序的电池。在这些电池之外,柔软的线缆遍布全身,部分线缆可以代替复杂的机械结构,为汽车传递前进的动力。
    ② ,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方面还无法完全超越燃油汽车。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动化使得整车系统大大简化,也使得车辆控制更加简单,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等智能服务。在汽车行业发展了100多年后的今天,电动汽车不仅引领了一场重要的汽车革命, ③ 。长久以来,“不稳定”是制约风电光电发展最大的瓶颈,如果能够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那么很多问题都将(c)。而数量巨大的电动汽车本身就是规模庞大的电池,随之发展的电池技术将推动整个社会实现能源转型。也许未来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就是电动汽车。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 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科学假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请借助关联词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三个假设复句。
    【答案】18. ①电动汽车有什么特点呢
    ②目前电动汽车也有不足
    ③也促进整个社会能源转型

    19 a.截然不同
    b.取而代之
    c.迎刃而解
    20. 如果能够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那么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如果能把数量巨大的电动汽车作为规模庞大的电池,那么就能解决风电光电的“不稳定”问题;
    如果能突破乐风电光电发展最大的瓶颈,那么随之发展的电池技术将推动整个社会实现能源转型。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句,后文“当我们隐去它的外壳,就会看到一个与燃油汽车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它没有传统汽车必备的油箱,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电池……”解释的是电动汽车的特点,因此该问句应填:电动汽车有什么特点呢?
    第二句,后文“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方面还无法完全超越燃油汽车”列举的是电动汽车的不足,因此该句应填:目前电动汽车也有不足;
    第三句,根据后文“随之发展的电池技术将推动整个社会实现能源转型”可知,电动汽车也促进能源转型,因此可填:也促进整个社会能源转型。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该词应形容电动汽车的内部与油车完全不同,因此可填“截然不同”。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第二空,该词前后语境说的是电车用井然有序的电车代替了传统油车的油箱,因此可填“取而代之”。取而代之:原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代替他。后泛指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第三空,该词前边说“如果能够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那很多难题将随之被解决,因此可填“迎刃而解”。迎刃而解,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非常顺利。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假设关系复句长以“如果(假如、要是、倘若、若是)……就(那么、那就、那么就、便)”等关联词语表示”。
    假设部分应该是解决“科学”问题,结论部分是解决“科学问题”后的结果,“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把数量巨大的电动汽车作为规模庞大的电池”“突破乐风电光电发展最大的瓶颈”可以看做是三个科学公关的难题,可以作为“科学假设”的内容,放在“如果”后;“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就能解决风电光电的‘不稳定’问题”“随之发展的电池技术将推动整个社会实现能源转型”可以作为三个结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致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时,又由年轻且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追求的优秀艺术家为其注入了现代意义。
    新编的“团圆”的尾声堪为代表。原著设定的是一个极悲伤的结局 ① 所有的欢声笑语,一朝覆灭 ② 所有的前尘往事,花飞花谢。那些命如花美的女子,死的死、散的散,令人唏嘘。而舞剧的最后一幕却借宝玉的想象,让十二正钗同归舞台。帷幕拉起,舞台上铺满了飘零的白色花瓣,伫立着椅背极长的十二张高椅,如十二座法相庄严的墓碑。舞者钗环尽褪,肃立,舞动,不息……交响乐突进,民族舞突变为现代舞,舞姿大胆而凌厉,她们在用挣扎、呼喊的身体语言表达出对埋葬自己的现实与命运的抗争。这就是最后一幕——《花葬》。十二正钗死而复生,只为告别自己的一生,正应了“万艳同悲”。你可以把这当作是梦中复活,是魂魄犹燃,是命数运数都尽了但美永存……
    作家毕飞宇表示:“《花葬》极棒,体现了团队的创造力和美学勇气,这个小说里没有,但是,恰恰是红楼的本质和精神。”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标点,并说明其作用。
    22. 最后一幕命名为“花葬”有何用意?请联系材料和原著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21. ①使用“:”,作用:总领下文。②使用“;”,作用:表示与前句为并列关系。

    22. ①命名为“花葬”,是因为原著中大观园的女子们或死或远嫁或出家,她们的生命或者灵魂死去;②结尾的“花葬”以花喻人,多姿多彩的花朵也逃难凋谢的命运,这是对那个吃人的封建社会的控诉。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①上句“原著设定的是一个极悲伤的结局”是对下句“所有的欢声笑语,一朝覆灭…… 所有的前尘往事,花飞花谢”的总领,此处为总领句,使用冒号,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
    ②“所有的欢声笑语,一朝覆灭”“所有的前尘往事,花飞花谢”两句为并列关系,使用分号,表示两者是并列关系。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名著内容、主题分析命名作用的能力。
    “花葬”中的“花”指的是红楼十二钗,“葬”代表她们的结局:林黛玉,在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薛宝钗,在贾宝玉出家后独守空房;贾元春,无辜地死于政治斗争;贾探春,被南安太妃看中,被安排远“和藩”远嫁;史湘云,婚后守寡;妙玉,被贼人掳走,下落不明;贾迎春,被孙绍祖虐待而死;贾惜春,不顾家人反对出家为尼;王熙凤,做的恶事败露被众人嫌弃,凄惨死去;贾巧姐,与刘姥姥的孙子板儿结婚,成了一位纺绩妇人;李纨,年轻守寡;秦可卿,年轻早夭。由此可见,命名为“花葬”,是因为原著中大观园的女子们或死或远嫁或出家或守寡,她们的生命或者灵魂死去;
    “花葬”中的“花”采用比喻手法,以花喻人,“花”是美丽而多姿多彩的,但用一个“葬”字写出她们逃难凋谢的命运;而葬送了这些女子的正是那个吃人的封建社会,由此命名是对那个吃人的封建社会的控诉。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图画类材料作文题。
    漫画从上到下展现“灯”“阴影”“人”的关系,其中的“灯”分为“外在灯”和“心灯”,“外在灯”越多,形成的“阴影”就越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灯多影叠”、“自玄迷失”,而当亮起一盏“心灯”时,则会豁达通透,阴影全无。漫画启发我们当正确处理个体与外在的关系,“外在灯”可以理解为外界的不同意见、声音、价值观等,当我们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在面对纷繁复杂外界时就难以辨明是非,做出取舍,迷失本心,正如“没有目标的帆船,所有风都是逆风”。“心灯”可以理解为认识自我,明确人生的追求、价值、坚守所在,不在外界的干扰中迷失自我。比如无论命运将苏子抛到那个地方,他都能点亮“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心灯,洒脱生活;再比如邓清明二十多年的航天之梦,外界有再多的声音,也不能干扰他向着目标坚定前行。正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写:“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写作时,当扣住外界之“灯”、“阴影”、“心灯”三者的关系展开,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展开写作,从正面论述点亮心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比如,点亮一盏心灯,自当从容淡定,得一片曙光;点一盏心灯,能明确方向,照亮前程等。再从反面进行论述,受外界之灯影响,人容易迷失自我,如被世俗的想法左右,被外物牵着鼻子走。最后强调,点亮心灯,无论外界如何动荡浑浊,依然保持内心澄明安宁。
    立意:
    1.点一盏心灯,让内心通透光明,不留阴影。
    2.点一盏心灯,与岁月同行。
    3.莫受外界阴影迷,点亮心中一盏灯。




    相关试卷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0页。

    2023年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