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06文言文阅读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06文言文阅读,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比阅读,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06文言文阅读
一、对比阅读
(2021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而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丞相府归马。
(出自《后汉书·卷二十五·卓茂传》,有改动)
1.解释加点的字。
(1)讲信修睦( )
(2)男有分( )
(3)卓茂尝出门( )
(4)顾而谓曰(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3.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甲文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全民保障,社会和谐,天下太平”等方面。
B.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甲文中的观点相呼应。
C.《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德编纂的,称为“大戴《礼记》”。
D.“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而去”这句断句无误。
4.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卓茂的处世为人与儒家奉行的大道理想的相通之处。
5.(2022春·上海宝山·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对上述文段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反映的都是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B.“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
C.【甲】文侧重于议论,而【乙】文则侧重于记叙和描写。
D.【甲】【乙】都暗示了文中的言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2)上述文段,【甲】的作者是西汉时的____ (人名),【乙】选自《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选贤与能 ( ) ②寻病终(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2022春·上海奉贤·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甲】出自柳宗元写的 _____一文,【乙】选自_____写的《卖炭翁》一诗。
(2)解释加点字。
①以其境过清
②系向牛头充炭直
(3)下列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描写小石潭岸势时,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手法,读来形象生动,趣意横生。
B.【乙】诗用一问一答的写法,勾勒出了宫使及其爪牙由远及近而来、嚣张跋扈的风姿。
C.【甲】文中作者所记的是小石潭幽深凄清的景致,这是一篇游记,所以他“记之而去”。
D.【乙】诗中老翁所惜的是那一车千余斤的炭,“惜不得”表达了他难言的悲愤与辛酸。
(2021春·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一怒而诸侯惧
B.志怪者也/处处志之
C.安知鱼之乐/安能辨我是雄雌
D.请循其本/本在冀州之南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一文中,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C.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2021春·安徽阜阳·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放言五首(其二)
白居易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轮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钊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北冥有鱼 冥:_______ (2)鹏之徙于南冥也 徙:____________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_________ (4)尘网牵缠卒未休 卒:_________
1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2.两文都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北冥有鱼》中,“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放言五首》(其二)中的“祸福回还车轮毂”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
13.两文都运用了寓理于事的写法,说说两文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
(2022春·黑龙江大庆·八年级校考期末)【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②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③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④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③为人:作曲的人。④《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丘已习其曲矣 (4)丘未得其志也
15.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其此之谓乎 丘未得其志也
C.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可以益矣 以顺为正者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17.乙文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的“ ”的道理,并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2021春·陕西延安·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
帝①置酒洛阳南宫,曰:“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②;给饷馈③,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子房:指张良。③饷馈:军饷。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执策而临之( )
(3)贤者疑之( ) (4)不绝粮道( )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年且九十
B.其真不知马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有功者害之 何陋之有
D.有一范增而不用 人不知而不愠
20.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21.甲、乙两文所写内容都与“人才”有关,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1春·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①。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②。遇用事者③得罪,例出④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⑤,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⑥停蓄⑦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注释】①监察御史:御史台的属官。②礼部员外郎:官名,掌管辨别和拟定礼制之事及学校贡举之法。③用事者:掌权者,指王叔文。④例出:按规定遣出。⑤居闲:指公事清闲。⑥泛滥:文笔汪洋恣肆。⑦停蓄:文笔雄厚凝练。
2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日光下澈( )
(2)俶尔远逝( )
(3)益自刻苦( )
(4)肆于山水间( )
23.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限3处)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泛 滥 停 蓄 为 深 博 无 涯 涘
24.翻译下列句子。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25.明末张岱有言:古人记山水手(笔法),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请以【甲】文第②自然段为例,赏析柳宗元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处。
26.细读《小石潭记》,字里行间流露着柳宗元的“忧”和“乐”,借助【乙】文和链接资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柳宗元“忧乐观”的理解。
【链接资料】
……(子厚)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新唐书·柳宗元传》)
(2021春·陕西榆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圣人无常①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②,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选自《古文观止·师说》)
【注】①常:永久的,固定的。②徒:同一类的人。
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知其旨也( ) (2)然后能自反也( )
(3)闻道有先后( ) (4)如是而已( )
28.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货恶其弃于地也
2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30.乙文中的例子,能不能证明甲文“教学相长”的观点?请简述理由。
(2021春·陕西西安·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②。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①庄跻:出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的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当时民间反对派领袖。②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志怪者也( ) (2)去以六月息者也( )
(3)臣患智之如目也( ) (4)故知之难( )
3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不能自见其睫
A.化而为鸟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而吏不能禁 D.执策而临之
3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34.【甲】文中的大鹏能够飞上九万里,可看出它善于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告诉我们,要认清困难,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春·山西晋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天远地阔纵横驰骋,诗情文墨思接千载。自古以来,官场中的失意往往成就了文坛上的得意。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5.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徒有羡鱼情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心如意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之若素
C.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奔腾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触类旁通
37.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驱使它,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38.同是仕途不顺,孟浩然和韩愈却有着不同的情思。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字里行间融入了孟浩然怎样的思想情感?
写作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说》一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字里行间又融入了韩愈怎样的思想情感?
写作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春·宁夏吴忠·八年级统考期末)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青溪若跳珠溅雪,无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或正或间也①,吾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②;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有删改)
【注】①正:正色,包括青、黄、赤、白、黑;间:间色,有绿、红、紫。②岚:林中雾气。③箨(tuò):竹笋皮,笋壳。④纨:白色的丝绢。⑤拊(fǔ):抚摩。
3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凄神寒骨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往来翕忽
(4)独于碧不甚了然
40.翻译下面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41.请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潭 西 南 而 望 斗 折 蛇 行 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不 可 知 其 源
4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巧妙的写水方法,请简要分析。
(2020春·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没有掠夺压迫,人人平等,社会和谐,是人心之所向。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43.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
(1)可怜身上衣正( )单 (2)男有分( )
4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身上衣裳口中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天下为公 叹为观止
C.故外户而不闭 家喻户晓 D.不必为己 舍己救人
45.翻译下列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6.两篇诗文一个描写现实,另一个寄寓理想。同样都反映出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宫市”__________ 只是掠夺民脂民膏
下联:“大同”自由美好 仅为普洒__________
(2022春·山西运城·八年级统考期末)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47.读准字音,是阅读古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骈死于槽枥之间(2)手把文书口称敕
48.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不可或缺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若泰山
C.伐薪烧炭南山中 杯水车薪 D.宫使驱将惜不得 将心比心
49.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翻译:______,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______。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翻译:______?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50.下面是小羽同学总结的对比阅读心得,请将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同样是关注现实生活的经典作品,这一文一诗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马说》运用①______的写法,以千里马未遇伯乐,比喻②______,行文之中流露着作者强烈的不平和悲愤之情。《卖炭翁》则在叙述和描写中蕴含真情,特别是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和“半匹红纱一丈绫”之轻的③______写法,表达了④______以及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控诉。
二、课内阅读
(2021春·广东清远·八年级统考期末)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 )
(2)然后能自反也( )
(3)然后能自强也( )
5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故曰:教学相长也。
5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证严密,主要论述了“学学半”的观点。
B.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C.陶行知说的“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就是对本文论述的观点的实践。
D.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有困惑,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021春·广东肇庆·八年级统考期末)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5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高可二黍许 (2)其两膝相比者 (3)诎右臂支船。
5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B.窗上对联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
C.文章布局清晰,层次分明。如写核舟的正面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符合一般人介绍事物的逻辑和读者的认知规律。
D.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参考答案:
1. 修:培养 分:职分,职守 尝:曾经(曾) 顾:回头看(看,视等均可) 2.(1)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2)如果发现这匹马不是您丢失的,希望您到丞相府还给我。 3.C 4.儒家奉行的大道理想,要求“讲信修睦”,卓茂“心知非是”,仍“解以与之”,可见他全然信任他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气氛。
5.(1)D
(2) 戴圣 陶渊明集
(3) 同“举”,选拔 随即,不久
(4)(桃花源中人)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6.(1) 《小石潭记》 白居易
(2)①因为;②同“值”,价值。
(3)D
7.C 8.(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9.B
10. (1)同“溟”,海 (2)迁移 (3)盘旋飞翔 (4)始终 11.(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2)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12. 想象(或“夸张”) 比喻 13.《北冥有鱼》主要阐明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放言五首》(其二)主要阐明祸福得失相互转化的道理。
14.(1)味美(2)困惑(3)熟悉(4)意趣(志趣,意旨) 15.C 16.(1)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2)除了周文王谁还能写出这样的曲子呢? 17.学然后之知不足。
参考示例一:学习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学习,的确需要我们用心专一,深入其中,如此,也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得到更大的收获,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于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
参考示例二:我们学习做事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一股韧劲,我们需要锲而不舍。世界上所有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不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参考示例三:我们学习做事不能自我满足,应该深究和更上一层。我们学习做事就要不断的创新,提出疑问,让自己永不满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18. 有时 面对 怀疑 断绝 19.D 20.(1)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
(2)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 21.甲文以马的遭遇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愤慨之情。乙文借汉高祖刘邦的思考表达了必须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道理。
22. 穿透 突然 更加 放纵 23.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24.(1)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久地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2)遇上当权人获罪,他(柳宗元)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 25.第②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侧面(间接)描写,表面看是在写鱼,实则不只是写水中的鱼,更是在写水,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表达了作者置身小石潭的愉悦心情。 26.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的心情是从“心乐之”转而“悄怆幽邃”,也就是从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愉悦快乐,最后走向了忧伤惆怅。其原因,从【乙】和链接资料中可知,柳宗元仕途不顺,被贬至永州这个“荒疠”之地,长达十年之久,心情抑郁苦闷,只能将自己放于山泽之间。在此期间他曾进行大量的创作,作品读来多“悲恻”,所以说,快乐是短暂的,忧伤是柳宗元情感的主基调。
27. 味美 反思,反省 道理 这样 28.A 29.(1)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2)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 30.不能,甲文“教学相长”的观点是指教与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乙文中孔子拜郯子等人为师是为了说明“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学生可以超过老师”的道理,没有谈到教与学的相互关系。
31. 记载 离开 担忧 因此 32.C 33.(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2)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在越国之下。 34. 借助风的力量 有自知之明
35.(1)xiàn(2)sì 36.C 37.(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8.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 字里行间融入了孟浩然想请张丞相推荐自己出仕做官,以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心愿的思想情感。(或者:字里行间抒发了孟浩然渴望得到赏识的政治热情。或者:借典故来表明诗人心志,表明孟浩然渴望得到张丞相引荐,希望继续为国家效力的远大志向。)(意思接近即可) (2)《马说》一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托物寓意。 字里行间融入了韩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和控诉之情。(或者:韩愈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着作者的怀才不遇和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意思接近即可)
39.(1)使……凄凉;(2)大约;(3)轻快;(4)对。 40.(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2)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明白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这种颜色。 4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2.【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运用衬托手法,通过对石、鱼、日光、影的描绘,侧面写出了水清。【乙】文则主要运用比喻手法,如“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比喻水色,这也是一种形象化的写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水的颜色特点。
43. (1)zhèng (2)fèn 44.D 45.(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46. 黑暗腐败 阳光雨露
47.(1)pián (2)chì 48.C 49. 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用? 50. 托物寓意 贤才难遇明主(意对即可) 对比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意对即可)
51. 味美 反思 勉励 52.(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53.A
54.(1)大约 (2)靠近 (3)弯曲 55.(1)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56.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01选择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02填空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卷06文言文阅读,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