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精编)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章第4节鱼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3130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精编)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章第4节鱼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3130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探究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鱼知能演练提升一、能力提升1.鲫鱼的头、尾部较尖,躯干部较宽,整个身体呈流线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 )A.游泳 B.取食C.呼吸 D.升降2.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可以混合放养在一个池塘里,其依据是五种鱼( )A.生长快慢、对水温的要求一致B.觅食和生殖方式不同C.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D.个体大小和代谢方式不同3.北方的冬季,渔民通常在自家鱼塘的冰面上凿很多孔洞,目的是( )A.提高鱼塘中水的温度B.提高鱼塘中水的含氧量C.减小鱼塘中水的压力D.有利于给养殖的鱼喂食4.鲫鱼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A.两者所含气体成分含量相同B.流出鳃的水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流出鳃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D.流出鳃的水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增多5.李东将鲫鱼的背鳍绑住,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鲫鱼仍可游泳,但鱼体由于受到横向水流的冲击而不断发生侧翻。这说明背鳍的作用主要是 ( )A.控制鱼体沉浮B.产生前进动力C.控制运动方向D.保持身体平衡6.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把红墨水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墨水流动的方向是( )A.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B.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C.由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D.由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7.为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C.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8.飞飞和妈妈去市场买鱼,妈妈告诉飞飞,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来辨别鱼的新鲜程度。下列方法比较科学且可行的是( )A.观察鳞片是否完整B.观察鳃丝颜色是否鲜红C.观察体表是否湿润D.触摸鱼身体软硬程度9.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下列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B.鲫鱼没有脊柱C.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D.鲫鱼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10.鱼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鱼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C.鱼体表都被有鳞片,并且适应各种水域环境D.鱼在水中用鳃呼吸11.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地吐泡泡。鲫鱼说:“‘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小时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待一小时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里却想:“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了。(1)鲫鱼失败的原因:它不知道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的门户 (填“在”或“不在”)头部。 (2)岸上空气中氧含量比水中溶氧量要高得多,鲫鱼为什么还会死亡呢? ★12.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图一所示是鱼鳃的结构,图二是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序号,横线上写文字)。(1)图一中的[ ] 是鱼体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它呈鲜红色,是因为其密布大量的 。 (2)鱼在水中, 是展开的,扩大了与水接触的面积。鱼离开水后, 黏结在一起,不利于鱼进行 而造成窒息死亡。 (3)图二是探究鱼呼吸时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装置,装置内所加入的液体是BTB溶液。注意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了 ;若没有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在呼吸过程中 。 二、探究创新★13.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步骤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烧杯⑥1各加入1 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3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4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组更科学、更严谨? ,试说明理由。 。
知能演练·提升一、能力提升1.A 2.C3.B 冬天结冰以后,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及时溶于水中补充鱼呼吸消耗的氧气,容易造成水中缺氧而使鱼死亡。4.C 5.D 6.A 7.C 鱼在水中游泳时,尾部和躯干部不停地摆动提供了运动的动力,各种鳍起协调作用。8.B 9.D10.C 并不是所有的鱼都有鳞片,如海马全身无鳞。不同的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11.答案 (1)不在 (2)鲫鱼用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12.解析 (3)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据此可判断鱼在呼吸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答案 (1)② 鳃丝 毛细血管(2)鳃丝 鳃丝 呼吸(3)二氧化碳 没有产生二氧化碳13.答案 (1)水温(2)根据金鱼的口和鳃盖交替张开与闭合的次数(或金鱼张口吞水与吐水的次数)。(3)烧杯③④组 烧杯①②加入热水,增加了变量,导致变量不唯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病毒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疾病由病毒引起的是,下列属于病毒特征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芳学妈妈做馒头,下图为制造啤酒的操作步骤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真菌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探究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