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文学,激励几代人
在中国文坛上,陕西文学占据重要地位,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等“文学陕军”深耕三秦大地,写出了《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主角》等重要文学作品。他们塑造的梁生宝、孙少平、白嘉轩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引发万千读者共鸣。
“文学陕军”,何以如此耀眼?
“90后”读者小禾今年春节再次捧起《平凡的世界》。这是她第4遍阅读这部小说,每看一次,便感动一次。“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也不应该忘记最初的梦想。”小禾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首次出版于1986年,至今已加印超过200次,销量超过2000万册。如今打开热门购书网站的排行榜,《平凡的世界》仍在好评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读者彼此分享阅读感悟。
长期研究陕西文学的文学评论家邢小利说,陕西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相继出现了“十七年文学”“文学陕军东征”“文学陕军再出发”等文学发展高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京夫、程海5位陕西作家的长篇小说同时在北京出版,文学评论界一度将之称为“陕军东征”。陕西文学也为世界推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早在1954年,柳青的小说《铜墙铁壁》就被翻译成英文出版。1964年,英译本和日译本《创业史》出版。2021年,《平凡的世界》马来文版出版发行。此前,这部作品已被翻译成塞尔维亚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日语、越南语等多个语种。目前,柳青、杜鹏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陈彦、叶广芩、红柯、吴克敬等10多位陕西作家的作品已在海外出版发行。
细细品读《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主角》等作品不难发现,现实主义、乡土气息、史诗品格、家国情怀的文学特质一脉相承,折射出陕西作家的文学风骨。邢小利认为,陕西文学有两个传统。其中,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传统是陕西文学的根脉,在司马迁作《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润泽下,陕西作家始终追求文学的史诗品格和传世价值。另一方面,红色延安的革命文学传统奠定了当代陕西文学的基石,陕西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艺术之笔描写普通民众,探求民族前进的光明之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书写农村的合作化运动,柳青毅然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扎根西安市长安县(今为长安区)皇甫村14年。1959年,《创业史》第一部问世,被誉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
柳青的创作理念影响了数代陕西作家,使他们即使面对西方文艺思潮和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仍能紧扣时代脉搏、扎根生活沃土,关照社会变迁中的众生百态与人性光辉。路遥称柳青为他的“文学教父”,陈忠实说柳青是他文学上的“老师”。此后,路遥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乡改革的巨变中捕捉灵感,将目光投向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群众身上。他延续柳青的创作道路,耗时3年筹备,历时1年创作,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像柳青、路遥一样,众多陕西作家选择以人民为主角,为人民而创作。《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描绘了该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从人物精神深处提炼和构建民族精神;《秦腔》通过两户人家近20年的故事,展现改革开放年代乡村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主角》则讲述忆秦娥从放羊娃成长为秦腔名伶的经历,反映了秦腔兴衰和社会发展。
不难发现,陕西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抹繁星,归根结底是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传统。陕西作家们关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让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曾经,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被一些文学批评家认为“过于陈旧”。可岁月流转之中,恰恰是这一份所谓的“陈旧”,依旧扬帆于时代的潮头。
延安大学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梁向阳说,路遥认为生活和题材决定了创作手法,用其他手法创作《平凡的世界》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部作品不是写给一些专家看的,而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
邢小利说,作家的创作,主要凭的是生活体验、生命体验和社会经验。从柳青、路遥到陈忠实,陕西作家把生活作为创作的根本源泉。
陕西作家常常将文学视为至死不渝的事业。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前就下定决心,要给自己将来的棺材里准备一个好枕头。为此他查阅大量县志,深入乡村调研,在自己的老屋潜心创作4年之久。路遥说:“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
中华文化“诗教”传统深厚,文学一向被看作是正人心、化风俗的重要途径。用文化的力量移风易俗,教化人心,是文学的重要主题。“陕西作家格外看重文学承载的思想力量。”邢小利说,现实主义的思想力量与艺术魅力,赋予了这些作品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力量。
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所写:“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半月谈》2023年第7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凡的世界》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尽管生活艰难,也不应该忘记最初的梦想。
B.上世纪50年代始,10多位陕西作家作品陆续走向世界,风靡全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C.柳青毅然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扎根西安市长安县皇甫村14年,倾力探求民族前进的光明之路。
D.陕西文学之所以能继承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传统,是因为它已然成为中国文学中的一抹繁星。
3.本文着重强调陕西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以下表述不符合这一传统的是( )
A.《诗经·氓》以女主人公不幸的婚姻遭遇为入口,展现了先秦时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元素。
B.杜甫一生漂泊,饱经离乱之苦,将自己的见闻和经历写进诗歌,成就“诗史”的浑厚与沉郁。
C.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世外桃源图景,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
D.白居易立足中唐诗坛,和元稹一起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4.陕西文学激励几代人,早已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陕西作家的创作理念与追求。
5.准确性是新闻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本篇通讯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试举例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樱海集》序
老舍
开开屋门,正看邻家院里的一树樱桃。再一探头,由两所房中间的隙空看见一小块儿绿海。这是五月的青岛,红樱绿海都在新从南方来的小风里。
友人来信,要我的短篇小说,印集子。
找了找:已有十五六篇,其中有一两篇因搬家扯乱,有头无尾,干脆剔出;还有三四篇十分没劲的,也挑出来,顺手儿扔掉。整整剩下十篇,倒也不多不少。大概在这十五六篇之外还至少应有两三篇,因向来不留副稿,而印出之后又不见得能篇篇看到,过了十天半月也就把它们忘死;好在这并不是多大的损失,丢了就丢了吧。
年方十九个月的小女生于济南,所以名“济”;这十篇东西,既然要成集子,自然也得有个名儿;照方吃烤肉,生于济南者名“济”,则生于青岛者——这十篇差不多都是在青岛写的——应当名“青”或“岛”。但“青集”与“岛集”都不好听,于是向屋外一望,继以探头,“樱海”岂不美哉!《樱海集》有了说明。下面该谈谈这十篇作品。
虽然这十篇是经过了一番剔选,可是我还得说实话,我看不起它们。不用问我哪篇比较的好,我看它们都不好。说起来,话可就长了:我在去年七月中辞去齐大的教职,八月跑到上海。我不是去逛,而是想看看,能不能不再教书而专以写作挣饭吃。我早就想不再教书。在上海住了十几天,我心中凉下去,虽然天气是那么热。为什么心凉?兜底儿一句话:专仗着写东西吃不上饭。
第二步棋很好决定,还得去教书。于是来到青岛。到了青岛不久,挚友白涤洲死去,我跑回北平哭了一场。
这两件事——不能去专心写作,与好友的死——使我好久好久打不起精神来;愿意干的事不准干,应当活着的人反倒死。是呀,我知道活一天便须欢蹦乱跳一天,我照常地做事写文章,但是心中堵着一块什么,它老在那儿!写得不好?因为心里堵得慌!我是个爱笑的人,笑不出了!我一向写东西写得很快,快与好虽非一回事,但唰唰地写一阵到底是件痛快事;哼,自去年秋天起,刷不上来了。我不信什么“江郎才尽”那一套,更不信将近四十岁便得算老人;我愿老努力地写,几时入棺材,几时不再买稿纸。可是,环境也得允许我去写,我才能写,才能写得好。整天地瞎忙,在应休息的时间而拿起笔来写东西,想要好,真不大容易!我并不愿把一切的罪过都推出去,只说自己高明。不,我永远没说过自己高明:不过外面的压迫也真的使我“更”不明。这是非说出不可的,我自己的不高明,与那些使我更不高明的东西,至少要各担一半责任。
这可也不是专为向读者道歉。在风格上有一些变动,从这十篇里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个变动与心情是一致的。这里的幽默成分,与以前的作品相较,少得多了。笑是不能勉强的。文字上呢,也显着老实了一些,细腻了一些。这些变动是好是坏,我不知道,不过确是有了变动。这些变动是这半年多的生活给予作品的一些颜色,是好是坏,还是那句——我不知道。有人爱黑,有人爱白;不过我的颜色是由我与我的环境而决定的。
有几篇的材料满够写成中篇或长篇的,因为忙,所以写得很短,好像面没发好,所以馒头又小又硬。我要不把“忙”杀死,忙便会把我的作品全下了毒药!什么时候才能不忙呢?!
说了这么一大套,大概最大的好处也不过足以表明我没吹牛;那么,公道买卖,逛书店的先生们,请先尝后买,以免上当呀!
老舍序于青岛
一九三五年五月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樱桃美景最终成为了作者短篇小说集子名称的来源,可以此窥见艺术之美向生活之美的转化。
B.写文章不留副稿,文章丢了也不觉得是多大的损失,这些细节体现了“我”的随性而又马虎。
C.“我”辞职去了上海,后来又离开了上海,可见上海这个地方难以生存,于是“我”又去了青岛。
D.作者认为作品风格的变动与心情是一致的,幽默是不能勉强的,还会受到生活的影响。
7.下列对本文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序,又名“引言”,一般用以说明作品的创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本篇书序中,上述内容兼而有之。
B.作者认为在应休息的时间写不出好东西,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说明了影响写作的负面因素的真实存在,这体现了作者对写作这项事业的清醒认识。
C.作者把“自己太忙了,以致于文章写得很短”与“好像面没发好,所以馒头又小又硬”进行类比,形象而贴切。
D.文末“那么,公道买卖,逛书店的先生们,请先尝后买,以免上当呀”暗含自嘲之意,表达出对作品的不自信。
8.本文是一篇书序,很能体现老舍先生作为现代文学大师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文章最后四段内容加以概括。
9.“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亡妻王氏墓志铭
苏轼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
铭曰:君得从先大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语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B.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C.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D.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吾先君先夫人”的“先”与“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中的“先”意思相同。
B.讳:旧时可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如:汉讳武帝名“彻”为通,子厚讳宗元。
C.“生十有六而归于轼”中的“归”与“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的“归”意思不同。
D.姑:本义为旧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引申指“父亲的姐妹”或“丈夫的姊妹”。文中作引申义。
12.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小段起笔,苏轼用通常惯用的志文笔法,略述了亡妻王弗丧葬事宜。不事雕琢,哀思尽显。
B.第二段苏轼略述妻子嫁入苏家前后的情景,言语间可见他和妻子相识已久且彼此之间了解甚深。
C.苏轼以先君一句“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从侧面再写王弗对苏轼的德重情厚。
D.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怀妻之语寄寓着的伤婉痛情与本文异曲同工,情深意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2)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
14.苏轼用“敏而静”来形容王弗,除了精于读书,文章第二段还有哪些信息能体现王弗作为苏轼妻子的这种特质?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李纲,南宋四大名臣之一,政治家,极力主张抵抗金人与革新内政。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被贬武昌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诗首句“千”非实指,而是极言牛的付出,与“但愿众生皆得饱”一起体现了诗人勤政忧民的人格。
B.李诗第二句体现了牛的筋疲力尽却又遭人伤害的处境,这既是病牛之“病”的体现,也是作者自喻。
C.孔诗一、二句融情于景,视觉嗅觉相结合,饱满呈现了一幅秋后丰收图景,融入了作者内心的喜悦。
D.两诗最后一句都写到了夕阳,一“残”一“斜”,一字之差,但诗人所呈现的思想境界却大不相同。
16.钱钟书先生将此两首诗都选入他的《宋诗选注》,他认为两首诗中的牛“貌同心异”,请作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心中无限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花”和“月”的意象来表情达意,例如:“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地球是我们生活其上的蔚蓝色星球。关于她,你了解多少?
根据已有的研究,地球并非一颗“实心球”,而是具有圈层结构,最外层是薄薄的地壳,其下是很厚的地幔,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地核,从地质研究的进展看,迄今人类能达到地下的最大深度不超过13千米,相对于近6400千米的地球半径来说实在① 。地球不是静止的一颗星球,她像一个有生命的人,每分每秒都在转动、呼吸、奔跑……站在地面上,自转的直接表现就是星辰在天空画出一道道星轨,每约24小时,地球会绕着地轴自转一周,② 。火山喷发,伴随着巨大的声浪,好似地球在“打喷嚏”,烈焰、浓烟、火山灰,遮天蔽日,古人把它想象成神之怒火。地壳变动不停,海底可能上升变成陆地,陆地可能下沉被水淹没,于是人们用“③ ”来形容世事之多变。
地球,天选之地。大约50亿年前,在距离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猎户旋臂上,密度较大的原始星云在引力作用下坍塌收缩,当核心温度升高到1000万K时,核聚变反应突然开始,太阳诞生了。在太阳外围,许多细小的气体尘埃同样也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团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在距今约46亿年时形成了地球。当太阳成为一颗成熟的恒星后,其自身核反应的速率与恒星物质的重力达到了一种简洁又精巧的和谐。根据研究计算表明,这种情况在接下来数以十亿年计的时间里几乎不可能被打破。日出日落,四季变换,地球的运动也将长久持续。同时,地球处在太阳周围的宜居带里,可以允许液态水稳定存在,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灼热,也不似天王星、海王星那样冰冷;较强的地磁场屏蔽了太阳高能粒子的侵袭;大气层的密度和成分,能够有效调节温度和湿度;适度倾斜的地轴,使大部分地区有了四季的变化;地球的唯一卫星月球和轨道之外的太阳系其他大行星又吸引了不少可能撞击地球的小天体。正是这些有利因素的集中,才让地球有充足的时间和温和的环境去孕育生生不息、多姿多彩的各种生灵。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天黑了。街上的门都乒乒乓乓地关上了。满眼肃杀。远望阒无一人。我们又冷又湿又饿地踱到了春熙门,绝望中,遥遥看见一条乌篷小船亮着星点渔火,赶紧过去招呼。一位须发皆白的大爷探出头来,和蔼地问什么事,我们结结巴巴地诉说着困境。他一听,马上示意,不嫌船小,就请进来躲雨吧!
船本小,我们一坐,更小了。灯,是一盏马灯,风一吹,直晃悠。老人嘴拙,不会说什么,摸索半天,拿出两大块绍兴香糕,说,只有这些了。我们视之却如龙肝凤髓,久饿之下张口大嚼,延颈强咽,觉得是生平未见的美食。
老人慈祥地看着我们,不时地拿出热水瓶为我们倒水,我们和他之间,他听得懂我们的普通话,我们却不太能懂他的话——盐官话?硖石话?嘉兴话?只偶尔听懂几个字词,看我们被无形的冷雾裹着而簌簌地抖,便起身,把两边舱口的布帘放下,又找来两捆干稻草,示意我们抱在怀里……
雨停了。雨总是在你已被救赎的时候停下。我们抱着稻草,背靠背坐着,浑浑噩噩地进入了继续踉跄、狼奔豕突的梦乡。天亮后,我们从惊悚中醒来,浑身酸痛不堪,转头却不见了老人。赶紧上岸找他,老街新闾地转了一大圈回来却又不见了小船。
老人是干什么的,没人知道。外婆后来的说法是“土地公公现身救难”,这似乎搞得有点太大。反正那天看“钱江大潮”,头沉眼涩的我一点都提不起精神来,管他什么“丁字潮”“一线潮”“回头潮”,只见千军万马过来,又千军万马地过去,不过尔尔。
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在这里我将接着根据这套概念去看中国乡土社会中基本社群——“家”的性质。
B.“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C.“后日一早请秦相公到我这里,会齐了,一同前去。”——打发了人送了去。
D.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21.划横线句子说外婆的话似乎搞得有点太大,你觉得外婆的话指什么?外婆的话对我们有何启示?
2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盏马灯经风一吹直晃悠”,从语义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I材料第三段为我们揭示了地球作为“天选之地”的奥秘。太阳的照拂和地球的律动相互作用,造就了地球的长久与多姿多彩。有学者就此评价说:“依托外力,同时发展自身,最终走向繁荣,这是把握平衡带来的好处。”
自然界因平衡而生机勃勃,人生亦可如此。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语言文字运用I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材料:地球,天选之地。大约50亿年前,在距离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猎户旋臂上,密度较大的原始星云在引力作用下坍塌收缩,当核心温度升高到1000万K时,核聚变反应突然开始,太阳诞生了。在太阳外围,许多细小的气体尘埃同样也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团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在距今约46亿年时形成了地球。当太阳成为一颗成熟的恒星后,其自身核反应的速率与恒星物质的重力达到了一种简洁又精巧的和谐。根据研究计算表明,这种情况在接下来数以十亿年计的时间里几乎不可能被打破。日出日落,四季变换,地球的运动也将长久持续。同时,地球处在太阳周围的宜居带里,可以允许液态水稳定存在,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灼热,也不似天王星、海王星那样冰冷;较强的地磁场屏蔽了太阳高能粒子的侵袭;大气层的密度和成分,能够有效调节温度和湿度;适度倾斜的地轴,使大部分地区有了四季的变化;地球的唯一卫星月球和轨道之外的太阳系其他大行星又吸引了不少可能撞击地球的小天体。正是这些有利因素的集中,才让地球有充足的时间和温和的环境去孕育生生不息、多姿多彩的各种生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II,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