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阿联酋沙迦约90%的粮食来自进口。为减少对进口的依赖,2022年,沙迦尝试在图中M处沙漠开垦面积400公顷的农场种植小麦,该实验项目还在2公顷麦田中种植了来自世界各地35种不同类型的小麦,进行相关的研究。该项目通过人工智能和热成像技术来收集天气和土壤数据,使用淡化水灌溉,8个圆形的绿色麦田在黄色的沙漠中格外显眼(圆形麦田直径约1km,中枢喷灌设备围绕圆心旋转浇灌麦田),按计划,到2025年农场面积最终扩大到1900公顷。下图为沙迦麦田项目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沟渠灌溉相比,沙迦采用“中枢喷灌设备”的突出优势是( )
A 节约灌溉用水 B. 节省农业投入 C. 可抽取地下水 D. 能够降低温度
2. 在同一块麦田中种植35种不同类型小麦的目的最可能是( )
A.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B. 提升优良品种的质量
C. 可以减少药剂的使用 D. 探寻适宜种植的品种
3. 通过人工智能和热成像技术来收集天气和土壤数据,监测并分析作物生长情况,进而发出调节灌溉流量的指令。该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BDS C. GIS D. VR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阿联酋气候特点,此处使用“中枢喷灌设备”主要是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同时也可以缓解土壤盐碱化,A正确;虽然可抽取地下水作为水源,但不是其主要的优势,C错误;两种灌溉方式都可以降低土壤温度,D错误;新技术在农业技术投入上需要更多资金,B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在同一块麦田中种植35种不同类型小麦的目的是研究小麦与当地气候、土壤的兼容性,探寻适宜种植的品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根据监测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监测并分析,进而据此调节灌溉流量并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只有GIS,C正确;RS只能监测不能分析,BDS属于定位技术,与此不符,VR不是地理信息技术,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逆温强度指逆温层内每升高100m气温的递增率(单位:℃/100m),为研究逆温的变化及影响,常常将发生在近地面1.5km范围以下的低空逆温层按照高度分为贴地逆温、低悬逆温和高悬逆温三种。下表示意我国成都某气象站(30.7°N,103.8°E)北京时间8时逆温的多年平均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 贴地逆温 | 低悬逆温 | 高悬逆温 | ||||||
底高(m) | 顶高(m) | 强度(℃) | 底高(m) | 顶高(m) | 强度(℃) | 底高(m) | 顶高(m) | 强度(℃) | |
春 | 11.3 | 139.8 | 1.05 | 249.0 | 377.2 | 0.50 | 743.5 | 823.9 | 0.31 |
夏 | 17.4 | 131.5 | 0.84 | 261.8 | 381.8 | 0.48 | 721.4 | 808.7 | 0.31 |
秋 | 12.3 | 129.3 | 0.90 | 235.9 | 340.9 | 0.38 | 730.1 | 820.2 | 0.30 |
冬 | 11.0 | 131.1 | 1.11 | 233.0 | 335.4 | 0.40 | 779.3 | 855.4 | 0.35 |
4. 一年中,低悬逆温厚度大于贴地逆温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5. 冬季,该地8时贴地逆温层底部温度为5℃,其顶部的温度约为( )
A. 3.7℃ B. 5.8℃ C. 6.3℃ D. 6.5℃
6. 该地8时贴地逆温层最大的季节,下列逆温发生概率最大的是( )
A. 辐射逆温 B. 平流逆温 C. 融雪逆温 D. 地形逆温
【答案】4. B 5. C 6.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底高—顶高计算即得。夏季,贴地逆温为114.1m(春季为128.5,秋季为117,冬季为120.1),低悬逆温120.0m(春季为128.2,秋季105,冬季为102.4)。故选B。
【5题详解】
根据气温垂直递强度计算即得,冬季该地8时贴地逆温层的高度为120.1m,强度每上升100m增温1.11℃,所以顶部的温度约为6.3℃。故选C。
【6题详解】
该地8时贴地逆温层最大的季节,距地面最近,由于近地面夜间辐射冷却的速度快,近地面的温度低与贴地层的大气温度,出现辐射逆温,故逆温发生概率最大的是辐射逆温。故选A。
【点睛】逆温就是上层大气的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这样会影响空气的对流,使对流层底部的气流和上层气流对流困难,污染物一时难以消散,造成空气污染,逆温并不是上层大气气温高于下层的,实际上上层大气气温还是低于下层的。
锂资源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封闭盆地内的盐湖卤水锂矿、伟晶岩型的硬岩锂矿、沉积岩型的粘土锂矿,其中盐湖卤水锂矿占全球锂资源总量的62.6%,但其开发程度要远低于矿山锂。例如澳大利亚的锂资源几乎均以矿石的形式存在,其锂资源量占全球的22.3%,却贡献了全球将近一半的产量。全球的富锂盐湖大多存在于的封闭盆地中,主要与硼、钾、镁等元素相伴,地质学界认为,处于碰撞带的山间盆地、俯冲带的盆地或是板块断裂带后的盆地等,容易形成富锂盐湖。下图示意大洋洲、北美洲、欧洲、非洲四大洲锂资源开发环境比较(数字越大表示限制越少越具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代表非洲锂资源开发环境条件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下列属于板块断裂带后的盆地盐湖的是( )
A. 非洲的坦噶尼喀湖 B. 西亚地区的死海
C. 美国西部的大盐湖 D. 青海察尔罕盐湖
9. 据材料推测,盐湖卤水锂矿开发程度要远低于矿山锂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镁锂难分离,提取难度大 B. 气候条件恶劣,交通不便
C. 能源消耗多,生产成本高 D. 构造活动带,地震火山多
【答案】7. A 8. B 9. A
【解析】
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欧洲、北美、大洋洲为发达地区,对环保要求高,基础设施完善,但根据锂资源的形成条件可推测欧洲资源量少,大洋洲为矿石性锂资源,北美盐湖锂较多,而非洲环保要求低,有成本优势,但基础设施落后,开发较晚,一般项目进展缓慢。故①非洲,②北美,③大洋洲,④欧洲。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需要对全球板块构造熟悉。非洲的坦噶尼喀湖为东非大裂谷中的断裂构造湖,但该湖为淡水湖,A错误;西亚地区的死海处于东非大裂谷北端的约旦地沟,为断裂带后的盆地的盐湖,B正确;美国西部的大盐湖虽为盐湖,但处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属于俯冲带的盆地,C错误;青海察尔罕盐湖是由于青藏陆地隆起导致海陆变迁,属于碰撞带的山间盆地,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提锂技术主要为矿石提锂法和盐湖提锂法,各有所长。矿石提锂工艺稳定、产品品质高,但成本也高,盐湖卤水提锂成本较低但工艺通用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据材料,盐湖大多存在于的封闭盆地中,主要与硼、钾、镁等元素相伴,而镁和锂又很难分离,开发难度大,A正确;虽然盐湖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但不是关键原因,B错误;虽然盐湖提锂会消耗能源,但矿山锂生产成本高(据第1题的判断,大洋洲主要为矿石性锂资源,北美盐湖锂较多,大洋洲的成本比北美高),C错误;构造活动带和地震火山虽然对开采产生影响,但世界很多矿山都分布在这类地区,这不是远低于矿山锂的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全球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即板块张裂分离,消亡边界即板块挤压碰撞。
石冰川是由常年冻结的冰块和岩石碎块组成冰岩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蠕动,常是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石冰川分布区,可以表明多年冻土的存在,也可以揭示其形成和发育的区域地貌和气候条件。下表示意世界四个山脉(局部)石冰川资料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 经纬度范围 | 数量 | 海拔 | 长度 | 主要坡向 |
大雪山 | 30.0°N~30.5°N,101.5°E~102.0°E | 295 | 4300~4600 | 799 | 南坡(5.44%)、东南坡(3.06%),其他坡向均匀分布。 |
天山 | 40°N~44°N,70°E~90°E | 94 | 2700~3900 | 758 | 北坡和东北坡(75%) |
阿尔卑斯山(东南部) | , | 53 | 1708~1846 | 407 | 西北、北和东北为主 |
安第斯山脉(部分) | 玻利维亚15°S~22°S | 54 | 4475~5345 | 552 | 南坡(87%) |
10. 石冰川的岩石碎块( )
A. 磨圆度高 B. 层理明显 C. 孔腺度大 D. 分选性差
11. 据表可推出石冰川多分布在( )
A. 阳坡 B. 阴坡 C. 迎风坡 D. 背风坡
12. 与其他山脉相比,大雪山的石冰川在各被向的分布比较均匀,其原因最可能大雪山各坡向( )
A. 大气降水量的差异较小 B. 地面升温快慢大致相当
C. 太阳辐射量的差异较小 D. 植被覆盖率的水平一致
【答案】10. D 11. B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石冰川是由常年冻结的冰块和岩石碎块组成冰岩混合体,属于混杂堆积,磨圆度差,A错误;岩石碎块是被冰川裹挟运动,冰川消融后堆积的,分选性差,层理不分明,孔隙度大小无法判断,D正确,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石冰川北半球多分布北坡,南半球多分布在南坡,即都在阴坡,其光照弱、温度低,冰川发育面积大。故选B。
【12题详解】
大雪山石冰川在各坡向的分布比较均匀,这是因为大雪山位于典型的四川盆地地形内,太阳辐射量远远小于世界上的其他地区,这里阴雨日较多,云雾频数多,湿度高,日照也较少,导致大雪山石冰川在不同坡向上所受到太阳辐射的差异要显著小于世界上其他地区,才使得石冰川在各坡向上能够比较均匀分布,C正确;不同坡向大气降水差异大,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坡向不同地面升温的速度也不一样;石冰川分布区缺少植被,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冰川侵蚀会形成冰斗、角锋、U型谷,冰川侵蚀、搬运的过程中对物质没有分选性,堆积后物质大小杂乱堆积。
一直以来,中国—巴西贸易主要以大宗贸易为主,而近年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为了保证巴西消费者的物流体验,物流服务商“菜鸟网络”于2021年年初就开通了每周5班的中国—南美包机,保证中国货物直飞巴西,提升物流时效。目前,通过国内优选仓、南美包机、秒级清关物流等,打通了中国到巴西的跨境物流全链路,同时为巴西本地商家提供仓储、分拨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等服务,目前中国已成为巴西最受欢迎的一个网购消费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近年来,巴西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得益于( )
A. 人口迅速增加 B. 网络技术应用 C. 购买欲望提高 D. 物流网的完善
14. 与传统大宗贸易相比,电子商务的独特优势是( )
A. 交易安全性 B. 合同有效性 C. 成本低廉化 D. 市场全球化
15. 巴西某网民参加中国某平台的“66大促活动”,于北京时间6月6日0时以超低价格购得自己心仪的商品,心情大好,对着东北天空的太阳做了一个鬼脸。该网民位于( )
A. 马瑙斯(3°6'S,60°W) B. 里奥布兰科(9°59'S,67°49'W)
C. 圣保罗(23°34'S,46°38'W) D. 阿雷格里港(30°2'S,51°14'W)
【答案】13. D 14. C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物流网的完善使得产品能快速送到客户手中,提升了购物体验,促进了电子商务迅速发展,D对;人口迅速增加,购买欲望提高与电子商务发展直接关联不大,网络技术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但不是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原因,ABC错;故选D。
【1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电子商务的交易依赖网络,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信息成本低,足不出户,可节省交通费,且减少了中介费用,因此整个活动成本大大降低,C对;市场的全球化、交易的安全性、合同的有效性是传统的大宗贸易也具有的,不是电子商务的独特优势,ABD错;故选C。
【15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四地都在南半球,对于住在南半球的人来说,根据当地时间判断太阳的位置,一般来说,日出在东方,中午在正北,日落在西方;因此先进行时间换算,然后再判断太阳的方位,北京时间6月6日0时,马瑙斯地方时为12:00,太阳位于正北方;里奥布兰科地方时约11:30左右,太阳位于东北方;圣保罗地方时约12:54,阿雷格里港地方时约12:36,两地太阳均位于西北方。故选B。
【点睛】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
二、非选择题(共5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若铁路(下图)全长825.476km,设计时速120km/h。铁路建设之初即提出了“治沙先行”的建设理念,即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该铁路建设过程中改变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采用预制拼装化技术,先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后运到现场拼装;同时,为减少阻力和后期维护,和若铁路采用无缝线路施工,且钢轨焊接工作主要在夜间开展。和若铁路穿过的山谷和河流较少,但全线共有特大桥19座,其中若克雅特大桥(下图中M处)长约10km,平均墩高24m,最高桥墩达35m,是和若铁路全线最高的特大桥。
(1)指出和若铁路建设过程中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必要性。
(2)解释若克雅特大桥的平均墩高24米的作用。
(3)指出和若铁路钢轨焊接主要在夜间进行的地理背景。
(4)说明采用预制拼装化技术对该铁路建设的益处。
【答案】(1)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风沙大;风沙大,建设难度大,容易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工期产生影响;风沙大,对铁路后期运行危害较大。
(2)该地区属于流动性和半固定沙漠地貌,低矮的沙丘在风力作用移动,容易掩埋铁线路,建设适宜的桥高能够让风沙从桥下穿过,减少风沙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
(3)钢轨铺设既要考虑钢轨热胀冷缩又要考虑钢轨铺设温度;南疆地区夏季高温炎热,且昼夜温差大;为减小温差大对钢轨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只能在夜晚进行钢轨焊接作业。
(4)该铁路工程量巨大,采用预制拼装化技术可缩短工期;采用预制拼装化技术可减少现场(自然条件恶劣下)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采用预制拼装化技术可减少对环境和道路交通的影响。
【解析】
【分析】本题以和若铁路为材料,涉及交通运输线路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较低,风沙较大;风沙大,导致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对工程的质量和工期产业影响,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工期;风沙较大,会对铁路的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危害列车的运行安全,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能够保障后期铁路的运行安全。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塔里木沙漠,当地以流动性和半流动性、半固定沙丘为主,沙丘的流动性较强,该地风力较大,受风力作用,容易掩埋铁路路线;若克雅特大桥的平均墩高24米,可以为风沙的通过提供通道,有利于风沙从桥下通过,减少风沙对路线和列车运行的影响,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小问3详解】
当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远高于夜间气温;钢轨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热胀冷缩明显,所以钢轨的铺设要考虑温度;为了减少高温以及昼夜温差大对钢轨铺设的影响,所以钢轨的铺设和焊接主要在夜间进行。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先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后运到现场拼装”可知,预制拼装技术是先进行预制,然后现场拼装,该工程工程量较大,采用预制拼装技术能够减少现场施工时间,缩短工期;当地自然环境恶劣,采用预制拼装技术,能够减少在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作业的时间,减少恶劣天气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保障施工质量;采用预制拼装技术,能够减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沿线地面交通的影响等。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海平均水深1315米,海底地形从四周向中部倾斜,中部是深海盘,十分平坦,水深2000米以上,约占总面积的1/3,连接地中海和亚速海的海峡都很浅,深度不足20米。黑海海洋生物种类稀少,只有厌氧微生物可以生存,在有些水深155米-310米的海域里生物几乎绝迹。据观测,黑海在220米以下水层中已无氧存在,在特种细菌作用下,海水中的硫酸盐产生分解形成硫化氢等,致使深层海水呈现黑色。下图示意黑海位置。
(1)从海陆位置的角度,指出黑海的航运优势。
(2)分析黑海深层海水严重缺氧的地形和水文条件。
(3)简析黑海的海洋生物种类稀少的原因。
【答案】(1)黑海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是连接欧洲东部和亚洲西部的重要海上通道,海陆位置十分重要;黑海与欧洲众多大河相连,腹地范围广阔,沿岸国家众多,经济发达,是欧洲东部南下地中海的海上必经之地,航运位置十分重要。
(2)地形:黑海海底地形平坦、封闭,海水横向运动弱,与外界几乎无水量交换,没有氧气输入。
水文:黑海周边多大河,陆地淡水注入量大,盐度低;加上表层水温较高,密度较小,阻止了与深层海水的垂直交换,没有氧气输入。
(3)黑海补给量大于蒸发量,表层海水密度低,浮在下层高密度海水之上,抑制了表层和深层海水交换,深层海水的氧气含量极低,海底的动物尸体只能被厌氧生物分解,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使得生物难以生存;表层的低密度海水是由黑海流向地中海,深层的高密度海水则从地中海流向黑海,加重了黑海下层的海水盐度(密度),使得上下层的海水对流更弱;黑海沿岸国家和工业大城市排入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水体污染。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黑海自然条件为材料,考查航运的区位优势、深层海水缺氧的原因及物种稀缺的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黑海位于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上,是连接欧洲东部和亚洲西部的重要海上通道,海陆位置十分重要;读图可知,黑海与欧洲众多大河相连,经济腹地涉及欧洲很多国家,且沿岸国家众多,经济发达,是欧洲东部南下地中海、向印度洋方向的海上必经之地,航运位置十分重要。
【小问2详解】
地形角度:结合材料“海底地形从四周向中部倾斜,中部是深海盘,十分平坦”可知,黑海海底地形平坦,海水横向运动较弱;“连接地中海和亚速海的海峡都很浅,深度不足20米”说明黑海较封闭,和外界地区水量交换都极少,外界随水进入的氧气少。
水文角度:读图可知,黑海周边河流众多,河流淡水注入,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密度较小;受外界影响,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导致密度较小;海水表层密度小于深层,阻止了表层与深层海水的垂直交换,深层海水缺氧严重。
【小问3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黑海降水加上周围河流汇入,导致表层海水密度比底层海水密度小,阻止了表层与深层海水的垂直交换,深层海水缺氧严重,海洋生物数量少;由于深层氧气含量太低,海洋中死亡的动物尸体只能厌氧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一些有毒的硫化氢等物质,危害海洋生物生存;因黑海和地中海海水密度差异,表层的低密度海水是由黑海流向地中海,深层的高密度海水则从地中海流向黑海,加重了黑海下层的海水盐度(密度),使得上下层的海水对流更弱,深层的缺氧加剧;黑海沿岸城市众多,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使黑海水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海洋生物生存。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北地区(下图中阴影区域)地处“南襄隘道”,地层以变质岩、侵入花岗岩和砂页岩等为主,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旱包子”,近年来更是连年发生特大干旱。鄂北地区人口、耕地相对集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在鄂北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70979座,水库流域外的降水难以形成有效水资源。为解决鄂北地区缺水问题,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为水源,途经50条河流、150处铁路公路、20条断裂带……“遇山挖隧洞,逢水架渡槽,地下铺倒吸虹(当渠道与道路或河流高程接近,处于平面交叉时,建造地下构筑物,使水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地上修明渠和暗涵,串联36座水库”,约九成封闭性工程,2021年实现全线自流引水。下图为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图。
(1)简述鄂北地区成为“旱包子”的自然原因。
(2)指出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难度。
(3)简析该工程约九成为封闭性工程的原因。
(4)专家认为,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不会影响到南水北调,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答案】(1)鄂北地处“南襄隘道”,是湖北省通向北方的低平缺口,南北气流频繁交错,夏季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闷热干旱;冬春季节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寒流长驱直入,多大风,加剧了冬、春旱寒的危害;鄂北属于气候的南北过渡地带,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降水量少,年际、年内变化大;地质上以变质岩、花岗岩等为主,透水性差,地下水贫乏(或汇水蓄水能力差);土壤黄棕壤,土壤粘性大,水分蒸发快,蓄水性差。
(2)跨山越河,需要采用不同输水方式;沿途断裂带多,地质条件复杂;穿越交通线(或铁路、公路)、耕地及西气东输工程等,封闭性工程多。
(3)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耕地;减小对交通道路等工程的干扰;减少对河流的影响,防止水质污染。
(4)鄂北水资源配置区域的大部分位于汉江流域,且在南水北调中线规划的供水范围之内;通过对丹江口水库和汉江流域干、支流及水库群的联合优化调度,可以不影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量,还能向鄂北地区提供可靠水量;鄂北调水工程的线路长度较短,引水流量较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鄂北地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简述鄂北地区成为“旱包子”的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岩石等角度进行分析。地形地势上看,鄂北地处“南襄隘道”,是湖北省通向北方的低平缺口,南北气流频繁交错,夏季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闷热干旱;冬春季节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寒流长驱直入,多大风,加剧了冬、春旱寒的危害;气候上看,鄂北属于气候的南北过渡地带,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降水量少,年际、年内变化大;地质上以变质岩、花岗岩等为主,透水性差,地下水贫乏(或汇水蓄水能力差);土壤类型上,属于黄棕壤,土壤粘性大,水分蒸发快,蓄水性差。
【小问2详解】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难度可以从地形地质、技术要求等角度分析。该区域地形起伏大,工程跨山越河,需要采用不同输水方式,沿途断裂带多,地质条件复杂;同时需要穿越各类交通线、耕地及西气东输工程等,封闭性工程多,技术要求高。
【小问3详解】
该工程约九成为封闭性工程的原因可以结合上题,从沿途经过的用地类型考虑,沿途农田众多,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耕地;还需穿越各类交通线,减小对交通道路等工程的干扰;封闭性工程可以有效减少对河流的影响,防止水质污染。
【小问4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两工程的相对地理位置以及用途的角度进行论证。鄂北水资源配置区域的大部分位于汉江流域,且在南水北调中线规划的供水范围之内;通过对丹江口水库和汉江流域干、支流及水库群的联合优化调度,可以不影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量,还能向鄂北地区提供可靠水量,起到协作共进的作用;鄂北调水工程的线路长度较短,引水流量较小,对于大流量的南水北调来说影响不大。
重庆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地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地理pdf、重庆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九地理试题pdf、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 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 地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地理试题pdf、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地理-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